袁春波
(淮阴工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3)
近20年来,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学界普遍关注的热门对象。专家学者们已经从语言学、社会学、传播学等多种视域研究网络流行语相关问题[1]。其中,语言学视域下的网络流行语相关研究又包括语用学的模因论、语义学的语义演变以及语法学的构式语法等诸多视角[2]。但现有研究尚未关注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用身份建构问题。而在特定的网络语境中,说话人可以通过网络流行语建构多种语用身份,而且这些语用身份还会借助网络为人们所广泛接受和使用。
因此,本文尝试在语用身份论的基础上,以《咬文嚼字》历年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中的部分典型语料为例,分析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用身份建构问题。
语用身份是由国内学者提出的身份研究概念[3],学界围绕语用身份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语用身份的相关研究已经成为语用学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语用身份是指语境化的、语言使用者有意或者无意选择的自我或者对方身份以及说话人或者作者在其话语中提及的社会个体或者群体的他者身份;是特定社会身份在交际语境中的实际体现、运用甚至虚构;需要通过话语来建构[4]。
语用身份建构是指交际者使用不同身份参与会话的语用现象,语用身份建构包括自我身份、对方身份,以及他者身份的建构;语用身份建构会受到语境因素的制约[5]。在特定的交际语境中,交际者会有特定的交际需求,为了满足交际需求,交际者需要进行特定的语用身份选择和建构,语用身份建构需要通过提示身份的话语来实现[4]。下面,笔者就从语用身份建构的类型和动因两个维度探析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用身份。
语料观察表明,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用身份建构包括自我身份、对方身份,以及他者身份三种身份建构类型。自我身份是指说话人的身份,对方身份是指说话人交际对象的身份,而他者身份则是指说话人在其话语中可能提及的其他人身份[6]。说话人需要通过话语建构语用身份[4],这里的话语则指网络流行语。
(1)吓死宝宝了。
(《咬文嚼字》编辑部,2015年十大流行语)
(2)土豪,我们做朋友吧!
(《咬文嚼字》编辑部,2013年十大流行语)
(3)最美妈妈。
(《咬文嚼字》编辑部,2012年十大流行语)
在特定的网络语境下,如从例(1)到例(3)中,说话人可以通过提示身份的网络流行语进行语用身份建构[4]。例(1)中,说话人通过使用提示自我身份的网络流行语“宝宝”主要建构的是自我身份。此处的“宝宝”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婴幼儿,而是指说话人自己(通常是指年轻女生);而“吓死宝宝了”,则是指吓死自己了。年轻女生在受到惊吓时常用来表达卖萌,为自身建构萌萌的女生形象。后来在网络的传播和推动下,如果语境合适,说话人还会使用“宝宝”“本宝宝”“乐死宝宝了”或者“本宝宝拜托了”等网络流行语来称呼自己,从而为自己建构可爱女生的语用身份。例(2)中,说话人使用提示对方身份的网络流行语“土豪”主要建构的是对方身份。此处的“土豪”不是旧中国有钱有势横行乡里的地主恶霸,而是源自网络的新用法,其字面意思是很土的富豪,即文化较低、品味不高、但很富有的富豪。说话人通过使用流行语“土豪,我们做朋友吧!”,将对方建构成自己既排斥又羡慕的富豪身份。例(3)中,说话人使用提示他者身份的网络流行语“最美”,主要建构的是他者身份。此处的“最美”是“最美丽”的简称,“最美妈妈”显然不是容貌上的“最美”,而是行为上或者心灵上的“最美”,“最美XX”是对他人的一种“美称”,又如“最美司机”“最美教师”等。说话人通过使用“最美XX”这种表达,将行为上或者心灵上“最美”的某个或某些他者,建构成某个特定群体中为网民所普遍认可和赞扬的楷模。
上述分析表明,说话人可以通过提示自我、对方或他者身份的网络流行语,相应地建构自我身份、对方身份或他者身份三种语用身份[3]。当然,从上述例(1)到例(3)的分析可知,说话人通过网络流行语建构的语用身份,常常有别于现实社会中传统意义上的身份。也就是说,最好是在网络语境中,对此类语用身份加以理解和使用。
语料分析显示,在特定的网络语境中,说话人进行语用身份建构会受到交际需求和网络语境的驱动和影响。说话人语用身份的建构是由其当前语境下的交际需求驱动的,交际需求包括行事需求、人际需求、省力需求和美学需求等各种需求[4]。网络流行语的语用身份建构也会受特定网络语境的影响。网络语境是不见面的语境,具有虚拟性特征;网络匿名制使得网络语境还具有匿名性特征[7]。
(4)亲,快来抢购哦!
(《咬文嚼字》编辑部,2011年十大流行语)
例(4)中,一方面,网络流行语的语用身份建构会受说话人的行事需求、人际需求和省力需求等交际需求的驱动[4]。这里的“亲,快来抢购哦”,是风靡于淘宝等购物网站的淘宝体的典型结构“亲,XXX”,又如“亲,包邮哦”“亲,多理解哈”和“亲,五星好评啊”等多种类似话语。首先,从说话人使用的话语“快来抢购”中,可知其主要目的在于实现行事需求,即邀请听话人参与“抢购”,从而将对方建构为潜在的“顾客”身份,以实现自身的经济或者商业目的。其次,从说话人使用的话语“亲”和“哦”中,可知说话人也兼顾了人际需求,即减少彼此间可能的冲突、拉近彼此间当前的距离,从而将自我建构为热情的“商家”身份,以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再次,从说话人使用话语“亲”中,可知说话人还遵循了省力需求,因为“亲”是“亲爱的”的简称,此处更是指“亲爱的顾客或朋友”,从而将对方建构为友善的“顾客”身份,以适应便捷交流的网络语境的需要。总之,说话人通过使用提示彼此身份的话语“亲,快来抢购哦”,既促进了交易,又给对方留下了好的印象,还提升了当前交际的效率。
另一方面,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用身份建构也会受网络语境的匿名性和虚拟性特征影响。首先,网络语境的虚拟性使得说话人的语用身份建构能够摆脱现实社会的束缚[8]。例(4)中,正是在虚拟网络语境下,说话人才会心态放松,没有顾虑地使用“亲,XXX”类话语来与对方进行交际、实施身份建构。相反,如果是在现实社会实体店的语境下,商家与顾客面对面交际时,这类“亲,XXX”话语则很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更多的则是“帅哥/美女/先生/女士/大哥/大姐,XXX”等话语。其次,网络语境的匿名性使得说话人能够在语用身份建构中实现平等交际[9]。例(4)中,正是在匿名网络语境下,说话人才会不受现实社会语境中的性别、年龄、地位等因素的影响,才会抛开男女、长幼、尊卑等语境因素,不加区别地使用“亲,XXX”类话语与对方进行交际和语用身份建构。相反,在现实社会语境下,如果说话人无视对方的性别、年龄、地位等语境因素而随意使用“亲,XXX”类话语,那么显然是行不通的,可能会带来麻烦、误解,甚至冲突。
在语用身份论的基础上,以《咬文嚼字》发布的十大流行语为语料来源,主要从身份建构的类型和动因两个维度探讨网络流行语中的语用身份建构的问题。通过语料分析,笔者认为,在特定的网络语境下,说话人可以通过网络流行语建构自我身份、对方身份或者他者身份三种语用身份,而其身份建构还会受到交际需求和网络语境的驱动和影响。作为网络流行语与语用身份相结合的研究新尝试,本研究可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