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婷婷
(淮阴师范学院 文学院, 江苏 淮安 22330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简称《纲要》),强调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并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是道德建设的不竭源泉”,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新时代德育理论体系建设的有力价值支撑。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意识形态斗争加剧、日常管理方式落后、多元价值观念冲突等新形势新问题。新时代高校德育教育,以符合中国伦理学本土化和中国社会气质的方式推广引导以及实践。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德育教育一种新的范式,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举措。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新生发,是当下国家和社会的新要求。传统文化指导下的德育教育,应当从抽象回归到具体,将抽象的概念范畴转变成具体形象的物质实体,成为大学生们易于接收也乐于接收的符号信息。
德育教育的复杂性和教育对象的多样性决定着德育教育必须多维度、分层次展开。长久以来,我们的德育工作只注重理念和理论的灌输,不同程度地忽视了德育情感的培养、道德范式的养成和法律法规意识的树立。而用传统文化引领和浸润德育,发挥文化引领、认同、固化、传承的作用,往往更容易达成“文化润德”“文化化人”的根本目的。建立在关注生命、尊重人本的诉求之上,道德标准不应过分拔高,应倡导一种具有普遍价值的常人道德,它的载体应是具体可感的。传统礼教渗透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文化育德包含大量外显的行为特征和现象,被世人推崇和履行,给予正面的道德评价。一方面,现代社会的情感、文化、法律等各方面与传统道德文化紧密结合,在丰富的现实生活中让人们用所见所闻等具象化的实体诠释抽象化的理论。另一方面,让德育落细落小落实,既要善于发掘传统历史人物常人般可亲可感的一面,也要善于发掘身边人正能量的可学的一面。德育绝不是抽象概念,更应是具象可感也易于被感的具体存在。
德育教育应用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具体成就、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人们的精神风貌、中华民族的往昔变化,让大学生深刻感知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漫长历程,用具体事例论证中国的历史性飞跃,用具体人物讲述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稳步推进的感人故事。形象标识是形象和文化的载体,用传统礼教和现代承接具体细微的德育教育构建坚守正义、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的德育形象标识,使之在大学生心中留下深刻印象。只有通过实实在在的感知,才能让历史使命、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奋斗目标以及新阶段新目标等宏大的叙事,分解成你我他身边事、身边情、身边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下德性教育一脉相承,其中,正义是社会制度合理存在的思想基础和价值依托。儒家主张的天下为公的思想理念,让德育润物无声地影响社会主义发展各个方面:讲述好感动中国、中国好人榜等故事,传播正义道德之光。[1]新时代重塑道德形象标识,一方面既有利于规范当下社会的道德行为,另一方面也是对于社会公序良俗的普遍认同。
偏见来自片面或无知。当德育的概念转换成人们日常生活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具象,将德育具体化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取得的经济发展成就、政治文化交流、生态文明进步以及维护一切公平正义的道德规范,就能让大学生们知晓应该遵循的行为章法,更加明晰选择什么样的政党、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才是最适合中国发展的,从而有利于他们作出正确的判断。传统文化中,历朝历代,从国家君王到平民之家,无不重视自身以及子孙后代对道德规范的学习和养成。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家风家训蕴含的教育思想、传承至今的孝悌文化、诚信观念一直影响深远。古今文化的交融比照也更有效地回应了中国人民为什么只能选择中国共产党、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德育涵盖了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民主法治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教育现象,其原理、原则、内容和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具有社会性。但同时,德育具有历史性,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变化,呈现出时间和空间的差异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德育内容应从尊重历史性、社会性等一般性内容基础上,立足个体认知的不同感受,培植历史文化传统,着眼本土时代发展的特性。以传统文化为基,让德育教育更具个性化、本土化和时代化。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都曾提出德育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儒家正义和谐的德性文化是维护社会稳定、遵守社会规范、提升文明素养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人善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评判标准。大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只有清晰地认识到德育是一种普遍而真实的存在,并接受在不同的国家、时代、地域和民族,德育具有不同的道德规范标准和道德存在,才能帮助自己深刻理解道德的各种不同形式。[2]在传统文化视域下,更要结合本国国情和社会发展状况,促进德育内容的个性化呈现和传播。
德育包罗万象、内涵丰富。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积淀孕育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统美德,让每一个中国人在特殊的认知和体悟中清晰地确立了德育观念。历数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系列重要讲话,培育高尚道德情操是每次必讲、每讲必重的核心命题。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26次提到“德”字,其中就包括要求学生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传统文化中有着大量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营养因子,通过德育教育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可以让德育基础更加坚实丰润,也可以展现中华文明持久的活力和深远的影响力。以德育为线,串联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文化脉络,与中国文化相顺应,与当代社会相融合,更加凸显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底蕴,促进中国的现代发展。
德育在我们国家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时代意蕴,这也是德育教育从一般走向特殊的重要步骤。当代德育教育既绽放着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智慧,又充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辩证地结合了“古”与“今”、“洋”与“中”的时代价值。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道:“要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踏踏实实修好品德,成为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人。”新时代下,德育的任务是把全体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的,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用德育梦助力中国梦,中国梦引领德育梦。中国梦不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更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在坚持走中国道路的征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但只要凝聚中国力量、弘扬中国精神,就能用中国梦更好地为德育工作指明方向和路径。
明末清初思想家颜元说:“开聪明,长才见,固资读书;若化质养性,必在行上得之。”传统美德是通过亲身践行而实现和传播的。德育必须以理论指引方向、实践推动发展,才能将德育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契合在一起。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创新理论,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才能和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有机融合,在新时代焕发出强大活力和持久生机。
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教育活动,必须按照教育的规律、原则和逻辑做事。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教育是现代德育的基本内容,这也是传统礼教极其重要的部分。第一,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是知行合一的[3]。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即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道德教育不应该脱离实际单独地存在,要从大学生身边人、身边事出发,讲述道德故事、抒发道德情感、传播道德力量,让道德观念入眼、入脑、入心。第二,因材施教[4]。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尤其要注重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从大学生的思想认识理论水平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能收到最大的德育教育实效。坚持德育的原则性是德育教育长效性、持久性开展的必要条件。
德育教育是一个综合体,它需要有一个完善科学的工作体系,通过各功能协调一致,形成卓有实效的德育合力。德育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积累完善的过程。小学、中学、大学德育也是一个整体的过程,它们各有自己的特点[5]。德育既要从小学、中学、大学德育着手,也要从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社会德育着手。在家庭德育和社会德育中,教育者可以从传统文化“仁”的道德情感出发,以家庭“孝悌观”和社会“忠恕观”激发道德情感[6]。在新媒体时代,大学生通过自媒体接受德育信息和传播德育信息;同时,他们也可以和教育者在新媒体中进行德育理论和实践价值的互动探讨。这种互动也完善了德育的整体性。
德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传统文化倡导天人合一的德性文化,孟子的情感“四端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是儒家文化的最佳诠释,蕴含着丰富的人文价值情感关怀。道德情感是自我主观感受生命的一种精神状态,这是新时代大学生在思想素质上的一种集中展现。只有通过人们的道德行为才能客观展现德育教育成效,呈现大学生德育的思想状态。但德育成效并不显而易见,具有潜藏性、延时性和动态性的规律特点。所以,德育教育不能以简单的说教为评判标准,而是应以大学生的认知转化成内在动力为衡量要求。只有遵循德育教育规律性,处理好主观与客观辩证统一关系,才更有利于客观全面地评价德育成效。
“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刻的德育法理,它们都是理性思考后的慎重选择。
感性的情感体验和理性的智慧思考相辅相成,融合了中国人隐晦含蓄的情感表达和深厚忠贞的道德崇拜。儒家的道德核心是仁和义,以礼法维护之。无论是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这些神话传说中的英雄被后人敬仰崇拜不是因为他们是神或能力有多大多强,而是他们代表了某一种道德品质,甚至很多人就是因为在某一样道德方面做到了极致而成神的,比如关羽、岳飞、妈祖。现代社会,儒家文化是唯一保留了这种祖先崇拜或者说道德崇拜而愈发壮大的。到了现代社会,德育教育需要一套更为系统、科学完善的构筑框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进行倡导,在传统道德中汲取德育教育的精华和方法,也增强了德育教育的持久力和长效性。
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不能忽视法治的重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是基于农耕自然经济和宗法血缘关系产生发展的,不可避免地打上了时代的烙印,具有历史局限性。儒家文化是以家庭为基本单位的情理宗法,情凝聚大家,理构建社会秩序。道德体系构建中,“人治”还是“法治”一直是争论的焦点。但在现代社会共同体,“亲亲”和“尊贤”显然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法治社会构建呼之欲出。
党的十八大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并出台《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并要求深化依法治国实践,坚持厉行法治。这对于德育教育的成长空间极为重要。一方面,用法律法规宣示了道德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明确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以及道德底线。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学会用法治思维看待和处理问题,为德育教育提供了一个最佳的实施环境。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另一方面,区别于“伪道德”的概念。只有不断增强大学生依法治国的思维意识,建立自觉的道德规范和道德观念,才能将道德行为约束在法律的框架内,避免以道德的名义行伪道德之实。
德育教育要在感性的情感体验中促生出理性的情感表达。传统文化中,“修身 齐家 治国 平天下”是儒家德性文化的实践路径;新时代新德育的核心是主体性唤醒、正能量传递、全人格培养。[7]一方面,德育的理性表达契合社会道德的评判。人性平等、天下为公、社会和谐是古今德性文化共同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德育最直接的实践路径就是厚植家国情怀,让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8]另一方面,德育的理性表达也符合理性爱国的情感表达。要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