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国,范常春
(1.潍坊学院,山东 潍坊 261061;2.山东省昌乐及第中学,山东 昌乐)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第一课堂的重要补充,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载体,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必要环节。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农村和基层,融入生活和社会,切实感受社情民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向群众学习,在基层锻炼,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促进自我的健康成长。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能够形成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体系,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针对性,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对于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育人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
教育部等部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制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紧密围绕一个主题、集中一个时段,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1]《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社会实践育人,提高实践教学比重,组织师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完善科教融合、校企联合等协同育人模式,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建立健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接收大学生实习实训制度。[2]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到: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3]可见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已经达成社会共识,社会实践已经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第一课堂一样发挥着同样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共青团这所大学校培养人的特色方式是实践育人。开展的学习不能是纯粹的理论学习,而是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引导青年在社会实践、社会观察中感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真理性,进而坚定理想信念。[4]社会实践是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载体,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广大学生持续不断的投身到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开辟出一条实践育人的新路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走进田间地头、社区街道、厂矿车间、部队军营等地方,了解国情、热爱家乡,培养对基层和群众的朴素情感,增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在这个社会实践的“大课堂”中,学生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内容与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将内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外显于社会实践活动中,将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运用到社会实践活动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进一步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在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掘出来。不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面向实际、深入实践,实践出真知。[5]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带领青年到人民群众中去、到一线实践中去经风雨、长才干、练本领。[6]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广泛接触社会,增长见识、锻炼成才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生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的必由之路。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行万里路,读无字书,融入了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既加强了思想道德修养,又锻炼了实践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实现了自我价值。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广大学生锻炼本领的“试验田”。
项目化运作是当前管理学界的一个研究热点, 是以项目为对象的系统管理方法, 通过一个临时性的项目小组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实施、指导和控制,实现项目的预期目标。[7]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是指以学生实践项目为对象,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项目设置、供给、组织、评价等各方面进行系统化管理,从而达到实践育人的预期目标。然而,在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化运作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实践项目设置未能保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政治方向。各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基本上是团委发起,各二级学院组织,在设置社会实践项目时,多侧重于项目的形式和实践的具体要求,对于实践项目的政治方向缺乏专门的指导和审核。再加上部分学生思想上不重视,有些同学认为社会实践是学校强加于学生的“负担”,可有可无、可参加可不参加,有些学生表示参加社会实践就是“拉条幅、挥旗帜、拍照片”。这些错误的思想导致社会实践育人作用难以发挥,反而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有些学生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价值在于开阔视野、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促进学习、岗前预演、勤工助学等层面,有些学生甚至定位为观光旅游、“刷学分”,从而导致社会实践中出现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敷衍了事等现象。这些现象充分表明,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大学生可能会受到错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产生各种各样的错误思想观念,导致社会实践项目的政治方向难以保证。
二是实践项目供给未能满足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实际需求。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社会实践活动项目的供给不能满足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需求。一些高校在组织社会实践过程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育人价值所在,未能把社会实践作为人才培养的必备环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在设置社会实践项目时未能考虑全体同学的参与需求,“二八”现象、精英实践、“单打独斗”式的非团队实践依然在高校普遍存在,社会实践的组织化程度不高,社会实践项目供给不足,项目活动单一,没有实现社会实践活动的全员覆盖。有些学校对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项目缺乏理论指导和论证,导致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主题随意、调研肤浅。有些学校对学生缺乏实践技能培训,导致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流程陌生、技能缺乏、虎头蛇尾的现象发生。
三是实践项目组织未能形成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对社会实践工作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设计是提高社会实践活动质量的内在需求,科学合理的组织社会实践项目是实现社会实践首要条件。社会实践是实践育人的重要平台,但是当前一些学校的社会实践活动依然处于粗放式、运动式的状态。有些社会实践项目没有明确具体的任务目标、缺乏合理有序的流程环节,社会实践活动缺少全面系统的任务部署、时间安排,缺少规范专业的培训指导、评价考核等问题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一些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处于制度不到位、规定不明确、要求不具体、条件不充分;有些学校实践项目的品牌化建设薄弱,有些项目只是一年一次,不能长期开展,对项目的政治性审核把关不严,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和教育闭环。有些实践团队的项目设计不合理,主题不突出,团队分工协作不明确,交流不通畅,社会实践的内容和日程安排没有具体的计划,导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效果无法保障。因此提升社会实践项目的科学化专业化水平,形成社会实践的长效机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四是实践项目评价未能反映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成果质量。反馈评价是保证大学生社会实践长效性的关键一环,有效科学的评价反馈可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下一次顺利开展提供经验。部分学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反馈方式单一,学生上交实践报告即可草草了事;评价的全面性、公平性也难以保证,多数情况下指导教师或者活动负责人仅根据自身主观认知草率做出评价,影响了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没有形成对指导教师的激励和评价机制,影响了指导教师的积极性,影响了对社会实践成果的转化。社会实践评价依旧以实践单位盖章和社会实践报告为依据,导致部分社会实践活动变身为“观光旅游”,调研报告成为“纸上谈兵”。[8]
立德树人是社会实践的根本任务,要强化政治引领,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社会实践的全过程、各方面,确保社会实践正确的政治方向。一是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在社会实践项目申报前要建立切实有效的辅导培训体系,着力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意识,培养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要将大学生思想政治元素融合到社会实践项目中去,让学生在进行社会实践的过程中真正了解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亲身体验社情民意,确实能够与实践项目中设计的思想政治元素共鸣,真正在实践中受到教育。二是指导教师要切实发挥政治引领和专业指导作用,对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思想困惑等问题给予正确的指导。既要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个人综合能力和素质,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平,完善学生的人格,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全发展。三是高校共青团等组织部门要强化政治意识,履行政治责任,加强项目审核,严密过程监控,深化思想引领,加强风险防控,充分发挥团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团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好“入口关”,守好“责任田”,确保社会实践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和政治功能,切实引领广大青年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社会实践要科学化、专业化和制度化的发展,必须进行课程化建设,这是提升社会实践育人质量的重要手段。要借鉴第一课堂的做法,强化社会实践课程化的理念,设计开发符合当前学生特点的社会实践课程,整合校内外的各项社会实践资源,促进社会实践的课程化建设。首先,要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作用,将社会实践活动纳入高校人才培养计划,成为学生必修项目,从制度上保障大学生全员参与社会实践。其次,要充分调研学生需求,结合当前时政热点,设计开发符合学生需求的社会实践课程,将思想政治元素嵌入到社会实践项目中去,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既增强了个人的素质能力,又提高了自身的思想认识。第三,要抓好社会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社会实践质量的提高,育人效果的提升,离不开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要积极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从社会实践的培训、项目设计、团队计划、安预案以及实践过程等各个阶段参与进来,按照课程化的要求,对学生进行全过程全方面的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社会实践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思想困惑,确保社会实践的顺利进行。
当前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主体是各高校、学院的共青团组织和学生工作部门,应该充分发挥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功能,抓好社会实践的示范教育,做好实践项目的品牌文章。各学院应结合地方实际,探索适合学生专业的社会实践项目,建设符合专业特色的社会实践活动品牌,并对社会实践进行品牌化培育,这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实践活动发展深化的一般经验。第一,要科学定位社会实践项目,结合专业选择优秀项目,突出专业特色,打造品牌效应。第二,依托第二课堂成绩单持续开展社会实践项目,重点培育优秀的项目,发挥项目的实践育人实效,增强学生的获得感。第三,依托三下乡官网、中青校园、省市校的多媒体平台等对实践活动项目进行宣传,充分发挥优秀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放大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效应。高校共青团组织要根据项目推进情况,采用评估交流展示、周期总结表彰等形式,按照实践-总结-改进-实践-推广的运行模式,提升实践项目的知名度和认同感,扩大实践项目的示范性和带动力,逐步推进社会实践项目的品牌化建设,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主动创新的内在动力。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育人质量的重要保障。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育人质量的提高,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实践育人的实际成效上。因此,对社会实践项目进行实效化评价,对参与社会实践的团队和个人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价值做出评价,既可以促进参与实践的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又可以促进社会实践活动的健康发展,完善和改进实践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对社会实践项目的实效化评价,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一是个人自评与团队互评相结合。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有没有收获,有没有成长,学生的自我评价是十分重要的。罗杰斯曾经说过:“只有一个人能评价目标实现的程度,这就是学生自己。”个人自我评价是内部评价,团队互评是外部评价,只有将学生个人的内部评价和团队的外部评价结合起来,才能如实的反映社会实践的育人实效。二是学校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是指学校共青团系统和指导教师的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实际效果。要结合实践活动的目标,做到根据人员、团队和实践主题的不同做出不同的评价。还要结合实践基地人员、当地群众以及社会媒体等对实践团队的认可程度,做出合理的评价。三是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要将学生在实践中做出的价值和结果进行评价,又要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自身收获和成长做出评价。将结果和过程结合起来,既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有效满足学生个人的发展需求,促进学生个人的自身成长,又能发挥实践团队的育人功能,促进团队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