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绍峰
为解决现存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调度不及时等问题,我国加大了水利工程建设数量和规模,做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问题的产生。但在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水利工程安全隐患增加,造成了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与水利工程建设目标背道而驰。本文就对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合理的改善措施,以期提升水利工程建设水平,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水利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复杂性的项目,在建设运行管理中存在较多影响因素,一个环节监管不到位,都可能影响整个工程建设和使用性能。为此,建筑单位需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情况,根据所在区域环境等特征,规划科学有效的建设运营管理方案,对以往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实行研究和解决,实现水资源的科学调配,缓解现存的水资源危机。
结合水利工程服务的对象,水利工程可分为不同服务类型,常见的类型有预防自然灾害的工程、农业生产服务工程,合理调水,推动两岸贸易发展的工程等,以此充分发挥工程的环境保护作用,控制水土流失问题。若一项工程当中结合了防洪、灌溉、供水和环保等功能,则该类工程为综合服务性水利工程。水利工程建设的多样性尤为明显,但是水利工程后续的维修工作同样不容忽视,做好维修工作可显著提高工程运营的稳定性,增大工程的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通常需要在水利工程建设后方可开展,在管理工作中应仔细检查工程的运行状态,做好维护管理工作,及时完成防洪建设,且管理人员也要制定科学有效的检验计划,定期巡检。尤其要关注水利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在检查中发现问题,则需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做好修复工作,促进工程安全平稳运行。若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无法满足日常工作的基本要求,则会产生不同形式的水利灾害,一方面破坏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也会对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
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十分关键,若想充分展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效益,则需采取多种措施促进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结合。水利工程建设中,运行管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其中,使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加全面和清晰地认识工程结构的作用和价值,全方位考虑后续运行管理,实现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深度融合,确保水利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工作的相互协调,减少资金投入,增大工程的经济效益。
水利工程施工中,项目主要采用多种建设性管理措施,加大工程施工安全监管力度,改进工程施工质量,但是在水利工程完工后,企业为降低工程成本投入,立即从建设模式转换为管理模式,且管理过程中更加重视状态管理,忽视了运营管理。上述情况影响了施工管理的连续性,同时施工人员也无法及时了解施工中的注意事项,加大了工程养护的难度,并且也增加了工程维护的成本。再者,受运行管理资料不全面等因素的负面影响,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无法全面了解工程概况,降低了运行管理的质量。由于工程建设施工及后续管理交流和沟通不及时,导致双方并未对水利工程建设资料进行全方位的沟通和交流,这也成为建设管理转化为运行管理的主要因素。运行管理与建设管理间缺乏交集,最终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
水利工程建设与可行性设计规划、研究规划和建筑施工规划等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在建设水利工程时,工作规划尤为关键,其对水利工程建设产生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同时也决定了水利工程的整体经济效益和运行效率。但是在很多水利工程建设规划工作中,工作人员并未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实现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的协调配合,运行管理与建设管理处于各自为政的状态。该运行方式减弱了规划方案的实效性。水利工程建设前期规划中,并未采取有效措施将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融为一体,使工程设计的实际效果与工程设计方案存在着较大的偏差,最终无法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只有做好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才能改善水利工程建设质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几率,保证下游居民安全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科学利用和保护,进而为我国社会发展及居民正常生产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和施工中,建设管理与运营管理的执行单位有所不同,这也成为了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无法有机结合的主要原因。运营管理与建设管理的相互独立使工程运行过程中出现了十分明显的问题,如水量调度与发电量无法满足预期目标的要求,该问题威胁到水利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对此,应切实加强水利工程改造工作。若想解决水利工程接管后存在的各类问题,则需切实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建设管理与运行管理的默契配合。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工程设计、可行性研究和施工建设等流程,且加大监督力度,以此实现工程建设与工程管理的深度融合。
水利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的过程中,要注重管理机构与投机结合模块。充分结合工程规模,选定工程的管理机构,合理划分保护区域范围,综合分析项目中的土地征用与管理,进而促进后续施工建设和运行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投资结合环节,需将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运行管理费用测算作为重点,合理预测工程运行管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其他费用。依据工程建设资金、运行管理资金等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使用方案,实现工程建设与运行的深度融合,将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资金划拨报告作为审核重点,从而更加合理地调度和使用资金,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浪费。
水利工程设计阶段,项目管理部门应高度重视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根据工程实际评估设计方案中的多个设计要点,合理利用限额设计,全面满足工程建设和施工的需求,减少资金浪费和资源浪费。水利工程运行单位和运行管理单位还需参与到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当中,深度了解设计的目的。设计单位也可在设计中全方位考量运行管理的可行性,密切与运行管理单位的沟通与交流,完善设计方案,确保设计方案满足工程建设的要求,及时优化调整不合理的部分内容。
工程招标时,务必妥善保管招投标设计、招投标文件和资料、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从而促进后期建设施工及运行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设计招标中,要全面落实工程施工图纸要求和工程概算。运行管理单位也应指导工程设计,与设计人员沟通交流,提出自身的需求和建议,提出更加科学和完善的设计方案,做到运行管理与工程建设的有机结合。并分析后期运行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在优化设计的基础上,推动工程安全、平稳的运行。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中,建设与运行管理的深度融合尤为关键,运行管理单位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参与工程工期、进度、成本和质量控制及管理等多个环节,同时,对工程建设和施工中所使用的材料及设备选型予以全方位监督和把控。运行管理单位是重要的效益责任主体,所以必须认真分析工程投入使用后可能出现的问题,采取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第一时间消除隐患,保证工程建设和施工的质量,且减少由此产生的运行管理问题,为管理成本控制创造有利条件。
另外,运行管理单位应主动参与到工程建设阶段的项目验收工作中,第一时间了解和掌控设备安装调试资料及要求,获取准确且全面的数据信息,以此推动后续运行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如在后期运行管理中出现问题,则需及时明确问题所在,采取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不断提高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水利工程运行管理工程试运行工作中,运行管理人员需要及时关注和了解试运行概况,分析工程运行中的问题,第一时间与施工单位沟通交流,妥善解决问题,确保工程施工单位与运行单位的衔接效果。针对工程建设中涉及的信息,还可建立科学完善的绩效评价及考核机制,协助制定更加完善的运行管理方案,充分展现水利工程的作用与价值。
综上,水利工程建设运行管理工作的影响因素较多,在日常工作中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为改善现状,相关部门需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工程施工单位与运行单位的衔接联合,以此推动水利工程高效运行,创造理想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