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芙蓉 辽宁省辽阳市交通运输事务服务中心
现阶段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作为国家企业机构,事业单位也面即将临着会计核算改革,会计核算的基础主要是以收付工作、管理资金为主,在目前的会计核算中为不断适应市场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会计核算工作从编制上缺少合理性,导致在经济业务过程中,发生经济业务事项等诸多问题,对事业单位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本文结合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实际开展相关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事业单位是指由国家政府利用有效资产设立的,从事教育、科学、人文、民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通常设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质,根据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精神,事业单位不再分为全额拨款,从而减轻了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内容。《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与2012年12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72号公布,该《准则》分总则其中明确指出,会计核算具体要求需要对、资金总数额、负债资产、纯资产、收入、支出或者公益费用、财务会计报告,事业单位应该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往来或者收入支出为依据进行会计核算,如实反馈会计基础要素的情况下通过结果,证实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对规范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确保会计信息核算质量发挥的积极作用。
款项主要包括资金以及银行内存款、银行汇票存款、银行基础存款等,另外还有在途货币资金、信用贷款、质量保证金和预付款保函金等。有价证券包括商品证券、股票、货币债券、资本证券以及其他债券等。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直接影响事业单位资产,因此,必须严格进行会计核算。
财物是指事业单位的资金与物资,一般包括原始生产材料、可用材料、通用材料、材料消耗品、在产品、材料等流动资产和房屋、建筑、机械、设施、交通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财物的收发、增减、收入、支出、使用是事业单位资金运动的重要组成形态,因此,也是会计核算的主要业务。
在事业单位中,为提供服务以及为服务提供本单位资产等日常发展经济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产值,对事业单位来说在经费的收入,支出、费用、成本产生时,对于事业单位资金流动富含直接体现,所以必须采取会计核算。
财务成果是指根据事业单位期间内资产流动的最终结果,也就是事业单位所收入的资金与所耗资金或支出的对比,二者相减后形成差额,是事业单位资产盈余,也会产生亏损状态。财务结果也是反映经营成果的重要原因,对其进行核算和处理将会直接关系到事业单位的经济盈利,因此,事业单位需进行会计核算工作。
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中,因不规范缺少合理性管制在进行会计基础工作时,导致财务状况缺乏完整性[1]。例如,1.在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没有完整的根据原始凭证填写对应报告,而是在填写原始凭证时出现漏写、空白、写错等现象,这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时无法准确获得对应信息,并遗漏重要信息等。在填写原始凭证时,避免出现其他方面原因导致填写原始凭证真实性不一,会计人员应结合项目发生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原始凭证,避免虚假编制的情况发生。3.普遍会计核算中因存在不规范写作在进行账单记录,导致在事业单位会计信息核算时受到准确度影响,损失单位财务资产等情况发生。4.在会计核算时避免出现写错涂抹等数字不规范的书写方式,对于核算明细账单以及事业单位年底归总上有一定的影响。上述问题因不规范会计基础工作,导致在会计核算中缺乏合理性管制,对事业单位财务状况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事业单位内部结构是指单位内部管理与会计内部管理,因为事业单位的业务是服务于社会与人民,其内部结构在执行中遇到许多不可控因素。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机构薄弱,部分事业单位因缺少具体管理体系,在内部监管、人员控制上对事业发展没有相对应的帮助,事业单位内部结构为会计核算的需求奠定了基础,在保障客户与单位资产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上,大部分会计工作中没有做到应有义务,会计人员严重缺乏制度意识,对内部结构不重视,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现核算问题,核算过程比较混乱等[2]。
会计核算工作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会计的基本工作是进行会计核算和进行核算监督两个方面,在收入支出的管理上,可实行双向监管。其中,会计核算工作中通常是以人民币为首要的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算、核查、报告等环节,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记录、算账、报账,为事业单位提供有效的会计核算工作。核算监督职能是指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对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具备真实性、合法性和合理性进行自我监督、账目审查[3]。
事业单位只有完善会计核算的基本工作,并进行合理管制时促使会计核算工作顺利进行,保障事业单位每一笔资金都能明确的使用,使财务管理工作高效率实现。因此,在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单位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核算准则,首先对会计核算基本工作进行信息录入、凭证、时间、规范的监管,会计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必须遵守原则,对会计核算基本工作有明确的认识,在信息录入上以真实度、准确度、完整度进行,并及时整理核算会计信息,不得随意改变确认标准、计量方法、计算原则、分配方法等,确保事业单位财务报表的时效性以及可实用性。事业单位应该对会计原始凭证进行规范合理的管制,每一笔账单、资产、报表都应该具备真实性,防止会计工作中伪造对应凭证出现资金去向不明的情况,因此事业单位必须进行合理的管制,制定相对应的操作条例,让会计核算按照合理的制度有序地进行下去,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有序进行为单位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事业单位要从内部结构上进行有效管制,使会计核算工作拥有合理、科学的单位内部控制体系[4]。在对事业单位的内部结构进行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依据会计核算的内容我国会计法中的明确规定,例如1、在经济业务事项中首先应该办理对应手续,从而实施会计核算工作;2、进行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3、进行财力物资的收入、发放和使用;4、进行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5、资金、基金的增减;6、在进行收入、支出、资产、盈利、成本的计算;7、进行财务成果的计算与处理;8、为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在保障会计核算结构正常运用时,避免出现账目不符、滥用资金、缺乏安全性等情况出现,会计管理人员需定期对事业单位的账单明细、固定资产、已获得资产进行检验将没有入账的资产和报废资产进行处理,在事业单位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工作人员及有关部门需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会计核算人员进行定时抽查,在掌握资产安全的情况下,防止资产流失的现象出现。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若想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需首先解决内部结构、基础工作、管理制度等问题,让国家有效财产得到安全保障。在对内部结构进行完善的同时增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整体质量,提升安全防范风险水平以及核算效率,促使会计信息质量达到事业单位的具体要求,从而使事业单位为社会以及人民进行服务时更快捷、更稳定、更持续、更安全,有效提高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的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