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苑苑 广西职业师范学院
2016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大健康”理念,将国民健康维护与健康促进上升到党和国家政治意愿和政治承担的高度,成为健康中国战略顶层设计的理念依据[1],健康中国战略的全面实施,为健康养生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为康养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指明方向,人们对健康服务质量和健康保障水平的意识增强。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至2019年底,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5388万人(2018年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8.1%,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03万人(2018年为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2.6%。预计到2050年前后,我国老年人口数将达到峰值4.87亿人,占总人口的34.9%[2]。庞大的老年人口基数,为健康养老养生服务产业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产业具有很大的开发和发展空间。
同年,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加快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发展特色小(城)镇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平台,是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抓手[3]。以服务健康和养生养老为主体的新兴业态,康养特色小镇走进国民大众的视野,走向健康时代前沿,成为契合大健康时代脉搏、符合大众期待的现代生态康养发展趋势。
在政策指引和市场需求和的推动下,健康养老养生服务业成为正在崛起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国多地都将发展健康产业列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作为近年来兴起的健康养老和养生业态之一,康养小镇是指利用现有的青山绿水与便利的交通而建造的以服务健康和养老为产业的特色旅游小镇[4]。以健康、养生、养老为主题核心,以旅游产业、特色产业为发展架构,对现有的绿水青山的合理开发利用,将健康、养生、养老、旅游、观光、休闲等多元化功能融入优美的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当地风尚、风情与地理风貌的特色,形成的宜居宜养宜旅游的特色小镇。康养小镇的服务涵盖多种产业,包括生态康养服务、医疗保障服务、休闲旅游服务等以及延伸的综合型健康养生养老产业[5]。
广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具有独具特色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自然生态优势、丰富的山地地貌、溶洞、江河湖泊以及海岛资源、旅游资源优势和长寿养生资源优势,为发展特色健康养生服务业提供了优质先天条件和良好的基础,易于与健康养生服务业融合发展;广西是拥有最多“中国长寿之乡”的省区,25个“长寿之乡”占了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这是广西加快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
广西先后出台了系列政策规范性文件明确指出大力发展健康养生养老服务产业,201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围绕“医、养、管、食、游、动”全产业链要素,推进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把大健康产业培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人民群众满意的新兴产业,成为拉动我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6]。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民政厅牵头,会同各有关部门先后出台《广西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的“1+11”系列文件》。此后,广西民政厅联合广西发改委印发《广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9—2021年)》(以下简称《计划》),《计划》到2025年,把广西打造成为全国养老服务产业基地和健康养老胜地。《计划》还明确了:到2021年,广西全区将建成30个广西养生养老小镇;建设100个投资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健康养老产业项目,引进培育一批养老服务品牌,形成20个自治区级健康养老产业集聚[7]。2020年,广西推出的首批健康产业重点招商项目共有130个,其中康养小镇、特色小镇项目23个,总投资496.926亿元,包括了南宁市马山县红浪康养城项目、梧州市苍海新区城市综合体项目、贺州市大桂山水森林颐养小镇项目、北海市新营候鸟休闲小镇项目等。
各项政策的出台,为广西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为广西康养特色小镇的开发建设指明了方向:充分发挥长寿广西、康养胜地自然生态优势,加快广西大健康产业发展,培育壮大具有广西特色的健康养老产业。
随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人口老龄化,人们对健康养生养老有迫切的诉求;特别是人民收入的增加,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中医药康养、生态康养、旅游康养,发展康养特色小镇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环境优美、空气清新,资源种类多样、野生中草药种类众多,野生中草药物种数量排全国第二位,绿色健康食品、各类杂粮、山野菜丰富,特别是富硒产品是天然的养老养生佳品,纯天然无污染、开发潜力大,而且组合性强;另外,广西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密切关联的旅游产品内容丰富,如桂林作为国际旅游名城,喀斯特景观具有丰富奇特的自然景观,可以满足人们旅游观光和休养康复的需求;广西的长寿健康等行业等已初具规模,仅巴马县每年就有800万人次“候鸟人”,这些大规模“候鸟人群”移居广西养老的同时,也加快推进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发展[8]。广西资源的综合利用开发所形成的旅游康养项目,具有很强的市场吸引力。
广西山清水秀、空气质量高,拥有“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鲜明,长寿养生资源丰富,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在全域旅游、康养方面有一定的天然优势。但广西现有的特色康养小镇不多,存在知名度不高,缺乏统一规划,相关领域专业人才奇缺等问题。
广西健康养老养生产业仍处初级开发阶段,产业组织化、市场化程度偏低,准入门槛低,缺乏统筹推进该产业发展的协调机制,行业管理滞后,康养产业的旅游与生态康养、中医药、营养美食、养老养生等没有实现深度融合,对社区功能、产业、旅游、文化融合 考虑不到位,没有对旅游资源的健康功能进行深度挖掘,整个产业仍处于自成体系、独立发展的状态,未形成整体合力,更谈不上新业态。广西康养小镇项目模式单一,整体谋划偏重旅游生态类,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与广西区域特色产业资源开发不协调,康养特色小镇未能充分利用广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产业融合度不高,同质性现象比较突出,没能全面体现康养小镇的特色,尚未打造出属于广西的产业品牌。
健康养生、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等产业所属管理部门不同,没有统一的决策机构和实施主体,直接影响了康养小镇产业的融合发展。政府部门在“卫生准入、民政扶持、政策优惠”等方面主导作用发挥不够,特别是许多地方康养产业还没有全部建立服务标准体系,缺乏产业链的统一监管,位于监管真空地带的大健康产业服务,正处于无章可循、无法可依的状态。有的行业准入标准跟不上行业发展步伐,没有配套的相应的法规体系,不能确保大健康产业的规范运行,导致服务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不足。
一方面,高端人才不足严重,能够挖掘康养文化研究康养新产品、开发康养新服务的人才和高层管理人才尤为短缺;另一方面,以养老、护理为主的工作人员,主要是普通护理员、营养师、康复治疗师和社工人员数量不足。越来越多的高龄、失能、失智和患病老人需要获得专业的康复护理服务,但现在广西整体老龄健康服务产业的发展还远远不能满足这一需求,特别是随着康养小镇未来进一步开发,更需要大量养老服务人员,护工群体的数量却因为社会认可度差、工资收入低、职业上升通道窄、工作强度大等因素,在不断减少。
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我国大健康产业中的“新生儿”,还处于起步阶段,特色康养小镇作为其中的一个业态,是关联性极强的产业,具有广泛的跨界融合特质。政府应明确主导地位,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引导康养小镇科学发展,帮助企业解决行业层面共同面临的转型升级制约,才能推动产业不断壮大。应紧密结合主体功能和生态经济理念,强化顶层设计,统一协调旅游、农业、医药、食品、卫生、文化等部门的关系,加强规划,落实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及时调整修正相关政策;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更需要政府在政策、资金、招商引资、营商环境、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扶持,从而引导优势企业发展康养小镇。通过政策导向和优惠扶持,撬动和引导社会及民间资本投资健康旅游产业,激发市场活力,打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精准定位市场,打造广西本土养老养生产业特色品牌。建造康养特色小镇时,首先应明确主题与特色产业,使小镇的发展紧紧围绕主题与特色产业,积极推动康养产业与养老服务、壮文化与旅游等行业产业融合起来,打造具有壮乡风韵的健康养老服务产业品牌。例如,广西生态环境优良,可以打造生态健康小镇,宣传广西无污染的空气、纯净的山水、绿色的食品,这是最受现代人欢迎的健康旅游资源;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人口较多、风情浓厚的省份,可以以自然优美的环境为基础,打造以少数民族文化氛围为主题和特色产业的特色康养小镇;广西地理位置优越,可以重点打造中国——东盟健康养生休闲旅游服务平台等。
应结合广西现有的养老产业、康复护理、休闲养生、营销保健、医药产业、中医药医疗服务等行业基础和发展规划,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动各行业资源有机整合,融合全广西生态资源、少数民族特色资源、野生中草药资源、医疗资源、旅游资源等,各产业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相互促进,融合创新、共享发展。产生财富共享效应,吸引游客,形成康养小镇的良性循环发展。
吸引各类人才包括拥有现代健康养生养老产业发展理念和管理经验的高级人才,鼓励区内各大院校特别是职业院校进一步加大对老年服务与管理、保健护理、健康管理、康复治疗技术等人才的培训[8],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继续教育和培训方面的优势,聚集人力、市场、信息等各方面资源,构建强大的综合性专家人才智库,培养一批高层次专家人才、骨干专业人才,为广西大健康产业储备专业人才;同时,开可以开展多样化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培训机构建立长期合作,扩大健康养老服务业人才培养规模,培养康复师、养生师、健康咨询师、健康管理师、智慧健康专家等多种类人才。还可以将康养小镇作为人才实践培训基地,提供实习实训的机会,开展大健康产业专业人才继续教育与培训工作,提升康养人才的能力素质,在薪酬、工作条件、职业发展方面创造优惠条件,让有志于从事养老行业的人才具有留下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