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燕男
(吉林艺术学院,长春 130000)
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工艺、造型等方面,应针对这两方面进行不断创新和优化,一方面要与时代发展潮流相接轨,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调整,促进传承,使工艺美术得到更好地发展。目前,高校对专业设计型人才的培养策略与企业社会需求的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需求不相符,社会对专业设计类人才需求量极大,完善美术专业型教学策略已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教育专家对培养诉求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对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可分为三个方向,即师资力量、资源设施和与时代趋势接轨的教学理念。通过这三方面需求总结得出,工艺美术型人才培养目标要与应用创新并行。
受传统教育理念及社会企业不定因素的影响,工艺美术课程中的实践活动过少,教师对这一方面的重视程度偏低。虽然民间工艺美术高手特别多,但他们大多数未接受过高等专业的美术教育,无法涉足教师这一行业,致使现阶段师资需求较为匮乏[1]。此外,仍有小部分工艺美术院校并未设立自己单独的教研团队,教师在进行教学讲授时人员流动性较大。针对这一现状,校企合作无疑是解决问题的好出路,一方面,可通过校企接收到企业提供的工艺美术大师,为学生讲解相关的工艺美术知识,并针对实践类课程匮乏这一现象进行及时补缺。另一方面,能够不断提高院校的工艺美术专业能力,保证工艺美术教学的实效性。
目前,我国高校工艺类教材中涉及实践应用方面的教学内容偏少,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增加实践教学内容[2],使教材符合现阶段社会企业的需求,提升设计活动在社会中的影响。工艺美术的设计制作都需要与设计活动相符合,并配合设备、工艺、师资等新颖的学习资源。院校可与企业及时进行沟通交流,将校外企业设施转变为学生的实践训练场地,使学生能亲密接触到工艺美术设计与制作,便于学生将所学工艺知识进行实践应用。
各类美术院校的教学目标、发展目标都存在一定差异,教学模式也不尽相同。部分工艺美术专业课程设置都以纯艺术为核心,在教学内容方面涉及的工艺品制作过少,使得工艺美术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与社会企业需求的人才目标相脱离。工艺美术的发展是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设计能力为主[3],各类美术院校要及时根据时代发展趋势对工艺设计教学理念及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创新,并根据自身发展,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进行有机结合,形成新时代的工艺型美术技术,促进工艺美术的传承发展。
在工艺美术专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占据着重要位置,以主导地位存在。高校要想工艺美术专业型人才培养工作能够顺利开展,就必须针对师资方面进行加强,构建一支能力突出、架构合理、理念先进的教师团队。需要对原本的院校教师架构体系进行合理调整,首先,学科带头人要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制订科学合理的课程结构[4]。其次,骨干型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增加关于对实践性教学知识的讲解,并带领集体多通过网络平台参与学术讨论研究。最后,需鼓励教师对自身专业能力进行提升,为教师队伍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保证能够及时为社会、企业输出专业型人才,高校还会在校外聘请一些工艺行业大师来校进行讲座,对学生实践进行查缺补漏。高校还会聘用知名设计师来校进行兼职,进而引进更多先进的工艺制作技能及知识。这样不仅可以拓宽学生视野,还能为学生树立正确的发展方向。
由于各高校在创设实训基地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而通过校企合作可有效将问题进行解决,一方面,可以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意识,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快速探索到企业与行业领域对工艺的需求,为学生提供奋斗的动力来源[5]。目前,校企合作是一种教学新趋势,而要想双方都获利,企业就需要提供与高校需求相符的资源。学校是企业员工需求的资源库,不断在为企业提供专业型人才,为企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各高校工艺美术课程的设定都是在综合现阶段社会发展以及企业需求后而形成的。在工艺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基础工艺原理及概念性知识进行理解,增加关于实践操作训练方面的内容。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实操示范,将工艺理论性知识与实践训练进行融合,将多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工艺美术体系,促进特色工艺美术课程的构建。同时,还要为学生设置一些实用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用来进行强化练习,这样的课程既科学合理,又能对学生需求进行满足。
在学生探索工艺美术的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设置学生学习的阶段,大一、大二主要以基础理论课程为主,逐步引导学生对工艺创作力进行培养。大三阶段,学生会进行专业方向的选择,此阶段就可以主要讲授涉及专业技能的课程,并配以合理的实践训练,为学生步入大四和融入企业市场奠定基础。针对这三个阶段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单一的传播者,而是引导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桥梁,是帮助学生与工艺美术建立联系的纽带,能够帮助学生在获取知识时对自身的美术素养及审美素养进行提升。高校传统工艺美术课堂氛围压抑性过重,全程都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师生基本处于零交流状态。在信息化时代,教师要引进先进的教学辅助用具,如多媒体、网络沟通平台,等等,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6]。在实践训练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肯定性鼓励,让学生能一直以高度的积极性来学习工艺美术课程,时刻保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要想有针对性地为社会企业提供更多的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就需要不断对人才培养建设进行调整更新,要与时代发展步伐时刻保持一致。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离不开多方的资源支持与配合,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也需要依托多方的努力。在构建工艺美术专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时,各类院校要根据自身特点明确发展方向,制订合理计划,并严格执行,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推进高质量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