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艳民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哈尔滨 150025)
目前,各高校对于学生的考核都是采取“一卷定天下”制,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成绩为辅,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对于学生的评价更多是由其期末成绩所决定的,而试卷的考核多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这种考核形式过于单一化,不利于考查高校学生灵活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应该使考核评价形式多样化,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元化考核。
由于受到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目前的课程考核评价内容覆盖面过于狭窄,教师的着眼点更多的是对于重难点知识的考核,忽略了对于独立自主、集体凝聚力、沟通与交流等能力方面的考核。当学生真正走入社会,更多的是需要将理论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一种能力,所以单一的理论知识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因此,必须要注重考核评价内容的全面化,要教给学生如何获得生存的工具,而不是给予学生食物。
在进行教学成效分析时,不光要简单计算学生的优秀率、及格率、作业完成与反馈情况,更要将人才培养目标进行拆分细化,从能力、素养、知识点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量化分析。目前的考核评价体系十分单一,忽视了对学生职业素养、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考量。
OBE是指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必须要顺应时代的发展脉搏,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真正将企业的岗位标准与教学内容相结合,做好理论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教学目标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与需要随时作出调整与改变。教师不应该拘泥于授课形式,应该创新思维模式,借鉴其他高校的先进OBE理念实施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例如,将企业的实际项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开展“任务驱动式”项目教学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标。通过实际的企业项目,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参与到项目教学中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做到用理论知识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进而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发现,以往的考核方式过于单一化,教师通常是用期末成绩来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要素,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例如,有些学生基础比较差,起点比较低,可能付出了300%的努力才勉强可以达到期末成绩及格的标准,还有的学生起点比较高,不用付出多少努力就可以轻松得到90分,这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所导致的。所以,教师不应该仅凭一张试卷来作为评定学生的唯一标准,而是要从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努力空间等多方面来进行过程化考核。只有把学生的先期条件考虑进来,才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可以更多的向过程化考核过渡,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使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更加规范化、全面化,最大限度提高课程考核的灵活性和综合性。
教师应该转变思想与认识,以OBE理念为导向形成一种反向的信息反馈机制,要精准定位,比照用人单位的实际岗位需求对教学目标进行量化分析和实时调整,制订新版的人才培养方案。这样的教学计划会更加贴近于市场,符合时代的发展与需要。
教师要积极认真研究麦克思数据,并根据近五年应届毕业生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结果来对高校的教学工作进行实时调整,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要知道企业的需求是什么,并根据企业的需求培养出社会所需的实践型、复合型人才。
教学评估工作不应该是单一化、固态化的,而是应该根据院校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估体系。教师不光要从知识目标的角度进行分析与评价,还要结合教学过程开展过程化考核,轻结果,重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引导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实践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目前的教学评估都是由校内的教师和督导来完成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从OBE理念出发,把企业的专家或业务骨干引入到教学评估质量监控队伍中来,从企业能力指标和职业素养的角度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指导。
随着OBE理念的提出,教师越来越发现实践能力的重要性,不应该拘泥于有限的课上教学时间,还应该拓展有效的课下时间。例如,积极与企业合作,利用课下时间鼓励学生去企业进行实习,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通过实践教学,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岗位需求的无缝对接。
教师一定要端正心态,转变思想与认识,要认真做好实践教学工作,把OBE成果导向教学贯彻到位。同时,要积极主动与对口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不做“面子工程”,而是真正把学生“下沉”到企业中去学本领,使学生能够掌握一技之长,让学生在离开校园时可以很好地进行身份转换,实现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