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业淼,李晓娟
(1.南宁师范大学 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南宁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民族地区“双高院校”建设的实质是“双高计划”内化民族文化与民族特质的本土化转变。2019年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这是新时期高职院校为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新举措,“中国特色”是对它的定性描述,既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成为“中特高”院校的根本立足点和必要条件。[1]民族地区“双高院校”作为面向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办学的主体,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少数民族学生知识需求的重要力量。[2]新时期民族地区“双高院校”建设的宗旨是建设一批“地区领先、国家示范、国际可交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实现的关键在于深化院校的内涵建设,提升高职院校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孵化能力,实现“双高院校”的发展与地区发展的双向共生与共融。
国家“双高计划”的建设规划是高职院校未来发展的规划蓝图,是高职院校先进教育理念和智慧的集中体现,[3]也是引领新时代职业教育自主创新性发展的全新缔造。民族地区因独特的区位条件以及特殊的文化潜质,必然决定了民族地区“双高院校”建设要走“民族性+双高”的道路,其在支撑国家“双高计划”实施、提升民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助力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和推动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等诸多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意蕴。
打造一批既能引领改革方向,又能支持建设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和专业(群)是《方案》的重要内容之一。[4]依据《方案》的要求,教育部、财政部于2019年4月颁布的《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计划”)明确指出,要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力量建设50所左右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50个左右高水平专业群”,[5]并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遴选高水平高职院校的工作。根据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公布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以下简称《名单》)可知,广西共有4所高职院校进入遴选范围。紧跟这一契机和国家的需要,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发布《广西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桂二十条”)指出,要在“职教二十条”的引领下,积极落实“桂二十条”,“建设10所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30个左右高水平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群”,[6]并指出广西职业教育的发展应当立足广西区位优势,积极参与广西九大名片的建设工作。从院校数量看,广西地区高等职业院校的示范性进一步增强。截至2019年,广西现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2 所、国家示范(骨干)高职院校 3所、自治区示范性高职院校 14 所(包含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占全区高职院校的38.89%。[7]这是广西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契合国家“双高计划”的积极作为,为其在民族地区的落地实施提供了良好范本。
教育的外部规律在于通过对自身人才培养方式与路径的调整,使得教育发展积极参与到地区经济的繁荣中来。[8]职业教育因其独特的经济属性,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融入地方产业的发展。“双高计划”提出高职院校应当积极探索地方离不开的院校发展路径。民族地区“双高院校”建设的核心旨在以“双高院校”为引领的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协同关系的深层次建立,这是对不同事物间相互生发、促进发展的生态关系的昭示。[9]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办学理念与地方政府教育规划的协同。从本质上来看,地方职业教育与区域建设协调的本质目的在于地方政府、职业院校和社会三方通过对话协商机制实现最大限度人才培养目标的区域化,从而促进教育与地方经济的良性协同发展。二是职业教育与地方产业升级的协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一直是职业教育发展之根基。坚持产业与教育的双向结合以及院校与企业深度的互相联动是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抉择。
近年来,职业院校服务产业升级的水平不断得到提升,职业院校毕业生已逐渐成为教育扶贫的主力军。[10]以广西为例,近年来广西市政府积极引导广西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的双向衔接,2018年广西高职院校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的各个领域,全力打造九张在全国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创新发展名片,积极开展专业结构优化的工作,实现职业院校重点专业(专业群)与重点、新兴产业的全方位覆盖,2018 年全区高职院校紧随产业更新迭代的趋势申请新增专业点(含方向)122 个,撤销过时专业点(含方向)158 个,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进一步提升。
民族地区“双高院校”是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建设、助力民族地区脱贫的强大引擎,其在教育扶贫、技术技能帮扶以及产业扶贫等多方面都发挥着地区的引领作用。第一,人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培养符合民族地区经济、产业发展的高水平民族技术技能人才是助力民族地区实现脱贫的关键。民族地区“双高院校”作为引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龙头项目”,旨在全力加强适合民族地区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侧之间的契合程度。 “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是职业教育要实现扶贫任务的主要追求目标。[11]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高等职业教育在提升高等教育入学率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每年帮助大约300万左右农村家庭的子女实现第一代大学生梦想,[12]极大提升了贫困地区人员的学历层次和教育水平。“双高计划”特别指出要吸引贫困家庭的学生进入到“双高院校”学习,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富含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高水平民族技术技能人才。这不仅为贫困家庭的学生提供了更多高水平的技术技能教育,同时也能够提升其眼界和人生境界从而去除观念性贫困。第二,职业教育能够实现精准对接就业,缓解因就业能力不足而导致的就业贫困。民族“双高院校”采用多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和灵活的学制,为大批下岗工人、退伍军人、农民工等提供大量专业化的系统职业培训,帮助他们重新获取适应新工作岗位的职业能力,在短时间内实现高质量就业。第三,民族地区“双高院校”始终坚持专业设置与地方扶贫产业的对接,将民族特色或是主导产业作为主要发展方向,通过经济项目的推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促进教学要素向生产要素的转化以及提高科研成果的经济转化率,加深与产业之间的融合力度,服务民族经济整体发展的规划布局,从而助力脱贫攻坚。
民族地区因其特殊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独特的地理区位,在岁月积累和历史沉淀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一种珍贵且具有重要价值的无形的特色民族文化资源。这种民间文化遗产的传承具有非文字的、以人类口传方式为主的、具有深厚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性的特点,[13]其根本在于非遗文化基因的传承。当前,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冲击导致了民族地区原有的人文环境和自然区域环境的剧烈变化,民族地区非遗文化基因传承的价值导向发生错位,从而导致了“非遗”传承空间和土壤的缺失,[14]人们对“非遗”本身的内在价值关注度有所欠缺,引发了民族地区“非遗”传承项目的极度功利化、传承主体的断裂以及学校场域的缺位等问题。[15]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一些人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价值偏离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始韵味和民族精神内核。不仅如此,那些经济效益不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十分缺乏,很少有年青一辈自愿去当传承人,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很少被传承下来。因此,需要教育的充分介入,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主体作用。职业教育因其具有独特的实践性和职业性,与“非遗”的传承具有多维耦合性,包括传承方式和传承理念上的耦合。对于引领民族地区发展的“双高院校”来说,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作为学校建设主要任务之一。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在“非遗”的传承中始终坚持传统与现代、内容与形式的多重融合,通过专业设置、实训基地建设、校本课程开发、民间技艺大师的培养等多种方式,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双高院校”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道路。如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实物结合的形式与政府、企业和社会机构联手打造集展示、实训为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邀请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和专家到校不定期进行讲座,立足当地大力开发“非遗”的校本课程,组建专家团队建立广西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中心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这一系列举措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
“双高院校”在某种程度上是当地职业教育发展水平的标志,“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既是引领其发展的三个维度,也是战略性定位,目的在于推进“双高院校”发挥地区引领示范的作用。
服务地区发展是职业教育不可推卸的首要社会责任,民族地区“双高院校”作为引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的“领头羊”,其建设的基础性指向在于民族当地离不开。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精准对接区域产业人才培养诉求,提升院校服务产业升级转型的能力是“国家双高”建设的基本原则之一。对民族地区的“双高院校”而言,要在坚持“高水平”的基础上实现服务民族地方的发展。一方面,民族地区“双高院校”的建设应结合民族地区产业布局特点培养人才,以此精准对接民族地区产业发展诉求。长期以来,民族地区部分职业院校一味追求劳动力的城市化转移就业,没有契合民族特色产业布局的实际情况,[16]造成了人才培养与民族地区产业需求之间的脱钩,使民族地区长期处于人才总量性匮乏的失序状态,无法为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注入大量新鲜血液,制约着民族当地的经济建设。民族地区“双高院校”要发挥民族地区示范引领作用,依据产业布局特征培养当地产业所需人才,从而把当地的人口转化成高水平人力资源,实现人口红利。另一方面,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创新服务平台,提升民族“双高院校”服务民族产业升级转型的能力。
“业内都认同”是民族地区“双高院校”建设的核心特质。虽然国家示范(骨干)院校在“双高院校”建设名单的遴选中表现突出,[17]但“双高院校”明显区别于国家示范(骨干)院校的建设,[18]它是新时代党和国家在骨干示范院校建设的基础上根据当代国情做出的新一轮战略部署,是由“点”到“面”整体水平的提升,旨在建设一批既能满足当地需求,又能引领发展的国际一流职业院校。职业教育作为典型的“多跨多融”教育,具有典型的行业产业特征,专业及专业群是职业教育连接产业与产业链的中心桥梁。第一,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是院校与行业产业对接的载体和中介,民族“双高院校”的专业设置要实现与民族地区产业的对接,专业变更要随时关照产业大类的更迭,[19]及时更新和替换低端产业链的专业门类,增加符合产业链发展的高水平专业。第二,打造高水平专业群。专业群体现了民族地区“双高院校”治理水平的高低,相对于专业来说更加具有集成发展、综合改革、适应需求、提高效率、协同创新等方面的显著优势。[20]对于民族地区“双高院校”而言,“高水平”专业群的建设意味着要深耕于目前专业建设中的各种问题,深度调研市场需求,拓宽专业适应口径,实现院校专业水平的普遍提高和重点专业的突破式创新,打造具备强大适应能力的高水平、特色化和国际化的专业,并在此基础上对接民族地区高端产业,提升专业群与民族地区产业链之间的粘合度。
职业教育从区域化走向国际化是响应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也是顺应世界职业教育发展浪潮的必然之举。提升民族地区“双高院校”的国际可交流水平是其建设的目标归宿。民族地区“双高院校”的国际交流主要面向国外优质的职业院校和企业。一方面,需要改变以往以“输入”为主的局面,提升中国职业教育标准的输出力度和水平,将中国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和先进理念进行输出。我国目前已经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如“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工学结合、情境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工作过程、实践导向”的课程开发模式、“双师型教师”师资建设模式和“1+X证书”制度等。另一方面,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是维系民族地区“双高院校”国际可交流的稳定器。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实现由“速度”向“质量”的内在转向要求提升国际化人才培养能力,满足境外企业或是跨国企业的人才刚需。对于民族地区“双高院校”来说,要对接国际需求,与跨国企业共建国际人才培养标准,共商国际人才培养规则,共享国际人才培养资源,从而更好培养国际企业所需的通晓国际语言、深谙国际规则的定制化复合型国际技术技能人才,提升国际可交流水平。
课程是民族地区“双高院校”建设的基点,只有在兼顾共性的基础上凸显自身发展的个性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意味着课程建设要满足当地人才培养的诉求,培养“为当地所用之人”。
首先,课程建设应对接产业链,课程标准需对接产业(产业链)标准和技术创新标准,同时选择适合产业(产业链)发展的课程知识并以产业(产业链)内在逻辑为主线,坚持“情境中心、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内容。其次,开发民族特色课程。民族地区“双高院校”应培养服务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课程建设需立足并深嵌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将民族地区文化知识纳入到其中,发挥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载体和核心的作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根植于特色民族文化土壤,将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技艺的传承创新作为课程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突显“民族课程”本色的优先选择,可将特色民间技艺文化知识作为课程资源和内容的重要来源。最后,依托国际平台,提升课程国际化水平。民族地区“双高院校”国际化课程的建设可依托于“一带一路”战略,充分挖掘沿线各国特色资源和文化,注重国际化知识的融合和国际化课程标准的建立,与跨国企业共建课程标准,开设沿线国家的语言文化课程以及引进国际课程资源等。
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代表着民族地区“双高院校”的软实力,也是持续推进国家“双高计划”的关键。教师培养的供给侧结构不均、与产业适配度不高、行业企业多主体的参与度较低、国际素养不足是目前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21]首先,坚持教师培养与民族地区产业的协同推进,建构与民族特色产业协同发展的教师培养标准,不片面追求教师的职称、文凭、论文等,既要重视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操作水平的提升,也要重视丰富教师的民族文化涵养,将政策倾向于理论实践兼备的、具有深厚民族文化素养的教师。如积极鼓励建设独具民族意蕴的民族技艺传承工作室,为民族地区“非遗”产业的传承培养师资。其次,建立与民族地区主导产业协同发展的教师培养机制,提升教师培养与民族地区主导产业之间的契合度,发挥教师培训项目的作用,建立民族地区教师培训的实践流动站,形成政校企协同一体化的教师培养机制,更好地为企业创新和产业升级服务,充分整合院校的科研优势和企业的技术优势共同培养高水平教师。通过与境外企业联合搭建教师培训平台,共建跨境师资培养共享机制,共同举办教师发展合作论坛分享相关经验,派遣教师去国外的院校或企业进行学习。
一方面,民族地区“双高院校”应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区行业领军企业的特色资源,通过大力支持并深度参与以行业领军企业为主导的职教集团建设,积极引导民族地区企业利用自身特色资源、技术和管理等优势参与到校企共同体的建构中,院校主动参与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就业创业等相关工作,提升产教融合的实效性。同时,民族地区“双高院校”通过和企业协同推进民族地区产业与民族地区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打造民族地区特色品牌产业,扩大品牌效应的辐射范围,做出自己的特色品牌和核心竞争力,从而实现院校和企业的双赢。另一方面,推进跨境校企共同体的建构,为跨国企业提供定制化技术技能人才。随着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陆续举办以及“中国-东盟信息港”项目的推进,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呈现出立体化、多维度、全方位的趋势。民族地区“双高院校”应紧抓契机,并以此为依托和跳板,与沿线各国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将国内学生输送到跨国企业进行实习实训,以经济项目的建设为载体推进跨国校企共同体的建设,打造校企合作双赢的新样态,实现境内外校企合作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