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桃花扇》之《入道》篇“生”“旦”分离结局

2020-01-18 06:54杨慧莹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桃花扇爱情情感

杨慧莹

(首都师范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0)

桃花之密谛,暗传菩提箴言,血桃以碧色相衬,融冰心于玉壶,扇落垂危之际,窈窕若香君姿容,国之山河锦绣,陨身之朱雀,满目凄怆;秦淮之河畔,星罗布宇,却闻翡翠丛生,笙歌玲珑。家国之情展望金陵之宇,山川破碎,草木潇潇。 方域香君之恋情,吐呐赤胆忠心,复社文豪之义气,挥墨高堂庙宇;豺狼虎辈若马阮之徒,狼子野心;弘光帝昏庸无度,宫商靡乐,环于庭内。 奸佞当道,山河飘零,虽栋梁尚存,然明之气数已尽,此为“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1](P4)之作也。

《桃花扇》为孔尚任的戏曲作品,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篇,其文辞气力,华采典章,独具匠心,并自成一家,颇具哲理思辨色彩。其戏曲结局引人深思,感慨良多,历代学者对于《桃花扇》之结局各抒己见,各圆其辞。 本文对《桃花扇》之“生”“旦”分离结局做以下几方面的探讨: 其一是关于《桃花扇》之“生”“旦”分离结局的概述与思辨,其二是从“生”“旦” 分离的结局设定与缘由对分离结局的合理性作探讨,其三是辨析“生”“旦”分离结局在具体情境中对“情感真实”的违背和“理”胜于“情”的不足。本文力图在对经典戏曲的思辨过程中,求得更多的创作经验与思考方式,从而获得对此戏曲结局更为深切的理解。

一、关于《桃花扇》之“生”“旦”分离结局的概述与思辨

孔尚任代表之作,可谓家喻户晓,世代流传,其文辞优美,情意绵绵,回顾百余年前的桃花绝唱,坐无缺席,文人雅客汇聚一堂。 此绝代佳篇自有其芳华本色,后世有锦上添花之妙笔,亦不失其当行本色之姿与绘事后素之文。文之雀跃,戏之酣畅,可叹“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妙法。

在《桃花扇小引》中,孔尚任曾言“其旨趣实本于三百篇,而义则时春秋,用笔行文,又左、国太史公也”[2](P405)。 创作者力求将巧妙的叙述与艺术的创新相结合, 如郭英德先生在研究明清传奇戏曲时,曾对《桃花扇》提出中肯的评价:“《桃花扇》传奇尽管谈不上‘语语可做信使’,但是它以史为本的创作主张和创作实践,却使它的确堪称‘曲史’的典范之作, 开启了一代征实尚史的戏曲创作风气”[3](P266)。中华文学经典多以“尚实”为衷,历史为骨,思创为翼。香君虽为巾帼,其风骨义气也赛须眉英姿,其与复社文人侯方域的恋情更有芙蓉清水的典雅淳朴,二人夫唱妇随,情比金坚,称其为比翼鸟或连理枝的传颂也绝非溢美之词。方域、香君情定今生,香君之心如磐石,方域之心亦如初,然《桃花扇》临近末篇,二人经过“悲莫悲兮生离别”的长相思后,竟以张瑶星的当头一棒呵之“呸!两个痴虫,你看国在哪里? 家在哪里? 君在哪里? 父在哪里? 偏是这点花月情根,割它不断吗?[1](P413)”(《入道》)定情信物“桃花扇”被张瑶星潇洒一挥,片零羽碎,那以香君的血色晕染出的片片花雨便零落成泥,香君、方域也于“南山之南”“北山之北”修仙问道。 情爱在家国面前也许会显得渺小且单薄,然以此“入道”之旨而借题发挥,《桃花扇》 的爱情破碎与反转结局是否另存玄机,值得后人思索。

《桃花扇》之《入道》一篇在此整篇戏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此篇以张瑶星等人为前朝举办纪念仪式为契机,将柳、卞、李、侯等人齐聚一堂,从而推动了故事结局的发展。 对于这分离天涯、纸短情长的璧人而言,在经历了“书难到,梦空劳,情无了,出来路儿越迢遥[1](P413)”(《入道》)的千难万险与阴差阳错后,终于在此次仪式上得以重逢,可谓是佳偶天成,苦尽甘来。 然正当二人互诉衷肠,“看鲜血满扇开红桃,正说法天花落[1](P413)”(《入道》)之时,张瑶星将二人痛斥一番, 且二人双双如大梦初醒,一人称“大道才知是,浓情悔认真[1](P414)”(《入道》),另一人称“回头皆幻景,对面是何人?[1](P414)”(《入道》)而后双双入道,众学者对此结局各执一词,褒贬不一。

例如, 近代曲学大师吴梅先生认为《桃花扇》“通体布局,无懈可击,至‘修真’‘入道’诸折,又破除生、旦团圆之成例,而已中元建醮收科,排场复不冷落。 此等设想,更为周匝,故论《桃花扇》之品格,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4](P201)。 的确,《桃花扇》并未以大团圆的常规惯例为终结,而用以美中不足的“生”“旦”离散作结,此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可给予读者以深刻印象,作者舍儿女情长,保家国情怀,如孔尚任所言:“人面耶? 桃花耶? 虽历千百春,艳红相映,问种桃之道士,且不知归何处矣?[5](P141)”(《桃花扇》小识)从中可读出“逝者如斯夫”的沧桑之感与“经冬复立春”的四季之流,正是由于作者对家国情怀的重视,对于生命、时空的深刻体悟,对小爱私情的摒弃,才可以道家的超脱精神来面对世事的转变与沉浮。然而亦有学者认为此结局有失真实性,如王国维先生所认为:“《桃花扇》之解脱,非真解脱也。 沧桑之变,目击之而身历之,不能自悟,张道士之一言,且以历数千里,冒不测之险,投缧绁之中,所索之女子,才得一面,而以道士之言,一朝而舍之——自非三尺孩童,其谁信之哉? ”[6](P208)按此来说, 从分离结局的具体情境发展而言,《入道》一节不过数百字之交代, 一对痴情男女不得自悟,张遥星一棒将其惊醒,令其悟道出家,此情节的设置确也有违“常情常理”的“艺术真实”,不但消损了艺术美感,且无法和欣赏者的审美经验相契合,不免显得有为分离而结局的突兀之感。

综上,虽历代学者对《桃花扇》的“生”“旦”分离结局褒贬不一,但从中可以看出《桃花扇》“生”“旦”分离结局的设定确有谋篇布局的合理性,如道家隐逸之风的线索与政治“密谋”的暗示等。 然而,在结局部分的具体情境中,则表现出急于求成的思想诉求与超脱之意,过快地超越了观者的“审美视域”,从而产生“理”胜于“情”的不恰当之处。但研究者需注意,对于《桃花扇》结局合理与否的不同立场,则需以“外位性”的视角对之,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既然对于《桃花扇》的结局褒贬不一,说明此处确有商榷的余地,若仅以先验的思考先得出“优”与“劣”、“好”与“坏”的二元判断,则会造成某些偏颇。“存在即合理”,在解决问题时,研究者需思考某种观点成立的立论,而不是轻易地将其否定。 在探讨《桃花扇》分离结局时,每位研究者都有其观点的立足点,但由于所处的站位不同,则会或多或少地影响研究者对于问题的理解与分析, 这是在所难免的,但也是弥足珍贵的,正因立场与出发点的不同,才展现出活跃的思维与思考的价值。本文则试图对《桃花扇》之“生”“旦”分离结局进行再次思辨,对文本的整体与部分、“情”与“理”等进行合理辨析,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此结局的合理性与不足之处,以便获得更多的思考价值与感受方式。

二、《桃花扇》“生”“旦”分离结局的合理性

本文立足于《桃花扇》情节发展的整体脉络,从《桃花扇》的艺术构思与主要线索上,探索“生”“旦”分离结局设定的合理性,主要探讨《桃花扇》中贯穿全文的“爱情”线索与“道”的隐逸之风。从整体构思对这两个重要主题进行探讨, 可发现分离结局的设定并非偶然, 分离结局不但与当时时代氛围保持一致,且可用“分离”的结局为《桃花扇》的“大道”做出总结,引人深思,在故事结构上,也是画龙点睛的一笔。

(一)《桃花扇》之政治婚姻的“密谋”

从宏观整体上把握《桃花扇》的故事情节,侯、李的爱情叙述是整部戏曲的关键线索,也是欣赏者为之涕零的凄美情愫。 单纯的历史未免枯燥,过于甜腻的爱情未免迂腐, 若二者可恰到好处地结合,则更显剧情的紧凑连贯与活泼生动。 侯、李的曲折爱情与历史沉浮交织错落,不仅为故事情节发展起到递进作用,且设置悬念以引起观者兴趣,给观者留有更多的想象余地, 以填补故事的空白图景,从而引起观者细腻精致的美感体验。

但需注意的是,在《桃花扇》中,侯、李的爱情萌芽始于阮、杨计谋的环节之一。因欲拉拢复社文人,阮大铖出资,并以杨龙友为说客,为侯方域梳拢李香君。无缘起亦无缘灭,侯、李的相遇不同于才子佳人的偶然邂逅,也不是门当户对、指腹为婚的青梅竹马,二人的相识是因阮大铖与复社文人的利益纷争而起,如欧阳光先生所言:“侯、李的爱情是以共同的政治见解为基础的,政治不仅促成其爱情的成熟,而且也导致了其爱情的无果而终。 正是在将爱情政治化的前提下,故事的悲剧性结局才成为可能和必然”[7](P104)。 从《传歌》一篇中香君出场,然接《访翠》之定情与《眠香》之姻缘,“桃花扇”之信物则为郎情妾意的见证。然而,在这段金玉良缘的背后,涌动的是官场的密谋笼络,侯、李那“曾经沧海难为水”的至情至爱真切动人,可以说是“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的爱之极限,但此“爱”与姻缘促成的基础是以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所决定的。 侯、李爱情之“真”则映衬出朝廷政治之“假”,在对“真”与“假”的辨析中,侯、李之爱情则更为难能可贵。

然而,《桃花扇》之至情至爱,始终无法脱离政治“密谋”的阴影,无论是侯、李的相识相恋,还是香君的被迫改嫁, 或是二人因战乱而无法相聚的悲凉,在水深火热的现实图景下,这对璧人有爱之心,却无爱之路,因此,当弘光小朝廷覆灭之时,侯、李的桃花之缘自然随之逝去。 《桃花扇》中的香君,娇小美貌,且侠肝义胆,大义凛然,对于爱情,她虽为戏子,但却不改初心,忠于侯方域,以致血染桃花;她虽居于风花之地, 却不忘国之存亡与奸佞当道,外柔内刚,宁死不屈。 《却奁》《拒媒》《守楼》《骂筵》等情节皆展现出香君鲜明的性格特征, 她敢爱敢恨,明辨是非,忠贞不二的品质为世人称颂,“写意儿几笔红桃,补衬些翠枝青叶,分外夭夭,薄命人写了一幅桃花照”[1](P249)(《寄扇》)“桃花扇” 在香君拼死拒婚后以血色铸成,香君的忠贞不二被后世所传唱。 香君血染桃花的原由除了对侯方域的痴心一片,更有儒家传统之“万种恩情,一夜夫妻”的正名思想,也有“杨老爷作媒,妈妈主婚,把奴家嫁与侯郎,满堂宾客,谁没看见”[1](P240)(《守楼》)的明媒正娶之念,因此香君“立志守节”,只等侯郎归来。 然而,南明的覆灭,金陵的沦陷,维系南明正统的思想礼数也随之化为尘烟,侯、李的婚姻之“礼”也土崩瓦解,执着于相见相守,在聚散离合之余,二人体验了人间百态,情缘分合也终于平静,归于道法寂然。

从《桃花扇》分离结局的设定与思维逻辑来看,其中皆可体现出“生”“旦”分离的伏笔与契机,追寻《桃花扇》全篇的“爱情”缘由,“生”“旦”分离的设定并非随笔拈来,而是早有部署。 “桃花扇”为双方定情之物,侯、李爱情的破碎,亦展现出“桃花扇”从“有”到“无”的过程,最终表现出世人在历史长河中的渺小与逝去,并可引发哲学沉思。

(二)《桃花扇》之“道”的隐逸与寻求

联系全文可以看出《桃花扇》中对于“道”的隐逸与寻求。全剧之“道”多以呈起转和的情节波折表现出来,以小见大,以点连面,历史感厚重,且哲思感浓烈,“道”的新颖脱俗以戏谑笔调流散于绵延之境,而“生”“旦”“入道”的结局则以最终的形式呈现给观者,即“生”“旦”分离结局的设定也是关乎《桃花扇》中“道”的隐逸与寻求的主题,并以更为明朗的状态表现出来。 侯、李二人虽因家国沦陷而无所依存,而此“入道”分离的结局又何尝不是脱离茫茫世间而修得真法的最终归宿。

在《骂筵》一篇,卞玉京、丁继之因欲摆脱伶人受制权威的宿命而脱离尘世,其出家修行的初衷本是不得已之举,并非出于“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禅道本心,其中掺杂着落魄无奈之苦与生不由己之怨,但是对他们而言,“入道”也不失为一种解脱的方式。在《先声》篇中老赞礼以倒叙手法来叙述《桃花扇》的来龙去脉,从老赞礼的言谈中可看出此老翁的恬然自得与潇洒自如,此为老赞礼通透的“悟道”,其自戏为“剩魄残魂无伴伙,时人指笑何须躲”[1](P4)(《先声》), 颇似元曲大家关汉卿所作 《南吕·一枝花·不伏老》中的“我是个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响珰珰一粒铜豌豆”[8](P81)。 表层的顽皮戏谑与自嘲自讽, 却是直面世事的豁达与超然,此从道家之“自然之道”中可见一斑,所谓“以神遇而不以目视”,此乃事物表象之下的深刻洞察,而“心斋”“坐忘”的归属正是道家所追逐的逍遥之境,此无所依凭,而又皆为己用,释然满足之感流于胸中。开篇的老赞礼是在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然状态中吟唱出《桃花扇》之密谛,此脱离了俗世之常情常境,如同天人秘语。 《红楼梦》开场诗云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9](P24)”这近似冷漠叙事的“外位”视角与《桃花扇》老赞礼的叙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其居于高山,而睹潺潺流水之境,身于群山,则不为迷津魑魅所惑。

除此之外,在此戏曲中占据颇重分量的江湖名士——柳敬亭,亦展其仙风道骨。 如果说杨龙友是代表了左右逢源、八面玲珑的儒家政客形象,那么柳敬亭则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柳敬亭洋溢着道家风度,是位性情豪迈、傲然于世的翩然君子,其非如侯方域之优柔寡断, 也并非杨龙友之城府谋略,柳敬亭被赋予了豪爽侠义之态,其赤子之心令人称颂。 柳敬亭第一次出场便以《论语》开篇,《论语》本是儒家经典著作,但柳却以李白的《山中问答》四句诗“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10](P201)。 为引,而后之论,其诗句意境,其辞采风貌,皆与正统名流所异。 “一切景语皆情语”, 柳敬亭所青睐之处并非是三纲五常的礼乐之治,而是“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淡然自得。从整部戏剧来看,柳敬亭亦为此种人士:本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赤子之心,亦可愤世嫉俗,又可逍遥于世,云游世间,满怀义气,颇具庄子风度。最终,柳之结局隐居于山水田园之间,独赏落英芳华,隐于桃花之源。 如此说来《桃花扇》全篇于“道”的隐逸之风早有铺垫,而方域、香君的悟道出家并非是作者的神来之笔,此可看出,从《桃花扇》开篇直至结局,或多或少皆暗下隐逸之心,作者对于归隐之“道”的寻求有着恰到好处的暗示。

《桃花扇》 的艺术价值不仅在于其浓厚的历史感,也在对秦淮河畔的日常生活图景与情爱缠绵的浓墨重彩,看似琐碎的人情世故与婚嫁情状,其实构成了《桃花扇》的内在丰富,如黄强先生在对《桃花扇》中“桃花”系列词语典故和场景的运用论述中,其言明:“当孔尚任一旦决定以‘桃花扇’作为全剧的中心枢纽时,他也就将古代所有的‘桃花’系列词语典故纳入自己的视野,以供选择。 桃花场景和‘桃花’ 系列词语典故共同使得蕴含丰富的隐喻象征意义的‘桃花’成为贯穿全剧的意象”[11]。 正是在丰富的视野与字里行间的细致描摹中,欣赏者被推进这一层世俗的丰富,并且逐渐依存于剧中丰富的痛苦,这痛苦或来自爱而不得的踟蹰,或观者急切的求知,亦或“角色”扮演的紧迫,而结局的分离之象,反而可给予“道”的舒适,即紧张后的放松感可将此戏曲提升至更高的哲思层面。

不可否认的是即便戏曲中有浓厚的“道”的隐逸色彩与政治“密谋”的线索,但在“入道”方式的具体安排上则有失真实性,《入道》篇用“生”“旦”强行分离的方式,则会造成对“道”的过度阐释,这并非《桃花扇》结局设定的不恰当,而是结局表现方式上的不适宜。 在具体的行文布局中,以怎样的方式分离,则在于创作者的具体表述上,仅结尾寥寥数言,忽落天人之笔,虽立意颇高,但此结局的处理方式则会引起欣赏者对于“艺术真实”的游移,如上文王国维先生所言,其对此结局的质疑,更多的在于结局表现的不真切与“导火”原因的不恰当。

三、《桃花扇》“生”“旦”分离结局之不足

本章主要从《桃花扇》《入道》篇的具体情节入手,并结合戏曲欣赏者的立场,分析此分离结局在具体表述上的不足之处,主要从“理”胜于“情”、情感真实两方面进行分析,思考为何诸多学者对此结局存有异议,并以谷斯范先生的《新桃花扇》为例,分析其对于《桃花扇》结局改编的可行性,致力于引发研究者对于此分离结局的多样思考模式。

(一)“理”胜于“情”的结局设定

南明王朝的覆灭,忠臣义士的离去,主角、配角在形象塑造上皆有仙风道骨之态,虽然在初章中也烘托了茫茫静然的氛围,末了也以,善恶果报,天理昭彰作结,但依然遮掩不了侯、李分离结局因转折迅猛而略显不当的弊端。

有学者认为,若结局是侯、李二人以团圆收场,则无法与全文总体氛围相称,因此,为与“兴亡之感”相呼应,以“生”“旦”分离为结局则更显巧妙。如此说来,在《入道》一章中,作者以“生”“旦”作结,不但从主旨上保全了戏剧整体的结构性,使个人的小情小爱得以升华到历史层面,并且使得《桃花扇》的内涵哲理意义超越了同时代的戏曲,使其具有更为宽阔的视野与境界,如欧阳光先生对其评价,“这是一种全景式的历史叙述、全方位的历史总结,其对历史面貌反应的全面性和对历史规律揭示的深刻性,皆非其他历史剧所可比拟,为该剧赢得了极高的戏剧史地位”[7](P102)。 但从具体的情境表述上而言,此处结局的表现形式值得推敲,结局进展太快,还未体会到相聚之欢,便已然入道。 对于《桃花扇》中侯、李二人的分别,有学者将此结局称之为“悲剧”,恰如《红楼梦》“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香消玉殒,但因张道士的几句真言而通向“顿悟”之“大道”,此不同于“红楼一梦”的“合情合理”的“艺术真实”。如何规避欣赏者在观赏过程中因侯、李爱情的戛然而止而产生的不适之感,此对于探讨《桃花扇》之仓促结局颇具思考意义。

《桃花扇》与《红楼梦》皆是中华文学之瑰宝,可圈可点的爱情故事与命运兴亡相连,皆致力于更深层面的生命哲思。但若论及宝、黛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外部的形势所迫,也可以用叔本华的“性格悲剧”去阐释原委,《红楼梦》从后半部分便开始描绘“大观园”的逐步衰落,众女郎的悲剧命运也是接踵而至,恰如其分的情感纠葛,悄然而至的兴衰没落,这使红楼图卷轴缓缓展开,而又缓缓闭合,并使得故事在行云流水的情韵中得以延展。 因此,黛玉香消玉殒、宝玉退隐于世的悲凉韵味,皆是在画卷的展现中逐步蔓延,直至迎来“绕梁三日,余韵不绝”的精彩落幕,在此期间,曹雪芹为读者留足了情感递进的适应过程。 但是《桃花扇》则不尽相同,如杨云峰先生在分析戏曲人物的动机和行动时曾指出,“造成悲剧的原因,‘人自身的原因’和‘无法逃脱或者是机缘巧合’ 二者之间往往呈现异常复杂的情况”[12](P178)。 所谓无巧不成书,侯、李最终得以相聚,却因张瑶星指点悟道而各奔东西,此“悟”并非外界的施压,而是借张遥星的指点而使一对恋人看破红尘。方域和香君与宝、黛爱情最为不同的是,他们二人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候、李二人可对张遥星置之不理,更可以“小家”的团圆弥补“大家”的不幸,但作者却选择以二人悟道作结, 安排此分离结局,想必本是出于孔尚任的精心安排: 愿超脱于“得”与“失”的尘世宿命,或超出于“悲”与“喜”的通透豁达。 此结局设想为妙,但在具体的情节递进与表现方式上有“理”胜于“情”的嫌疑。如在前文《辞院》一节中,侯方域受阮大铖迫害遭受杀身之祸,迫不得已辞别香君,有情人不得已而执手分别,有如“长亭送别”之风情万种,此节中也暗示出“离合悲欢分一瞬,后会期无凭准”[1](P133)(《辞院》)的艰难历程,但越是艰难,越显示两人对爱情的忠贞。侯、李二人对于“爱情”的笃信成为了其在战乱与危难中的信仰,也可以说对于爱情的期盼与幻想已成为二人在困苦中的心灵寄托,即使在香君被困宫闱,依然怀有“或者天恩见怜,放了出宫,再会侯郎一面,亦未可知”[1](P272)(《选优》)的期盼,而侯方域也时刻思念香君,时曰“这柄桃花扇,还是我们定盟之物,小生时刻在手”[1](P399)(《栖真》)。 在二人生死绝望之际,情丝亦未磨灭,“情” 这一字在艰难险阻之中越发明朗。 仅凭张瑶星一言便可使之双双顿悟,以这样的方式处理,违则背了人物的行为逻辑。 主人公的行为因其情感的发展而产生,并由其情感的表露展现出人物的独特性格,作者在创作作品时,虽然已构思出关于作品的行文理路和整体预期,但是,“行之于手”与“行之于心”毕竟不同,作品中的人物在创作者笔下产生之后,便可获得其独立性,人物性格越是鲜明、情感越是充沛,其受控于作者的范围便越小,作品中的人物在具体情境中的表现则会与作者所期待的表现有所出入,被赋予情感的人物会根据其所处的具体环境与自身的性格因素“决定”其最终的意图与行为。例如,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在创作其著作《安娜·卡列尼娜》的结局时,托尔斯泰曾表示安娜的卧轨行为似乎是不受控制的,作者也只有含泪目送笔中这位女主人公走上末路,这正是“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被其特有的情感理路所指引的结果。情感所导向的人物行为是由内而外生发的意图,自然而然的情感脉络流动于创作作品的始末。然而,在《桃花扇》中,“生”“旦”分离虽在作者的预期设定中,但是如上文所言,按照李香君的坚贞、侯方域的痴心,按二人性格与情感的正常发展,二人在相遇之后又怎会毫无原因地选择“归道”,这是以张遥星的“理”打断了情感发展的脉络,则会给读者产生“生”“旦”行为前后不一的矛盾与疑惑,也会产生为言理而抒情的说教感受。

所谓“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文心雕龙·情采》)”[13](P153),在《桃花扇》中,需是“情”促使了角色的行动,并非是简单的结局设定所能控制的。 在结局时, 作者在“情”与“理”的选择中,更多地是站在“理”的角度去思考,而忽略了“生”“旦”感情的递进,以家国情怀大于儿女私情的先验预设来处理故事的结局,这样的处理方式,虽在理论上说得通,但却缺乏情感体验的共通性,既不利于情感意脉的连续,也不利于读者对于审美情感的回馈,因此,在读者的体悟与作者的传达上则有可能产生隔阂。正如“逆向受挫”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虽可引发新奇之感,但此也需以真情的共鸣为前提, 若是过度地超出读者的 “期待视野”,也有可能导致物极必反的不良后果。

(二)“情感真实”的显现——点评《新桃花扇》结局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无论是对于创作者还是欣赏者,“艺术真实”是连通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的桥梁,而其中的“情感真实”更是作者、作品、读者之间获得共鸣的要素,也是“视域融合”的关键一步。如在《朱寿桐论戏剧》中,朱寿桐先生关于“情绪记忆”有如下的探讨,“奥秘确实就在于情绪,情绪的感受作为一种审美记忆是非常悠远的”“情感留住的记忆才有生命”[14](P72),如此而言,观众对于理性认识的东西,是容易遗忘的,而对于真情实感的诉求却是了然于心的。《入道》篇中张遥星以“理”化“道”,损伤了“情感真实”的美感。

全篇给读者印象颇深的无疑是处于乱世之中侯、李的爱情,想必只要是对《桃花扇》略有耳闻的读者,都会对香君血溅折扇的情节有所触动,香君以其真情守楼,宁死不屈,读者为之动容,正是因为香君坚守爱情的行为让读者加强了“情绪记忆”,而结局张遥星的三言两语使有情人分离,则与读者之前的“情绪记忆”有所违背。基于《桃花扇》全篇关于“道”的解读,想必孔尚任本是想将“生”“旦”分离的结局带入更高的艺术至境,却忽略了处于“戏剧情绪”中欣赏者的情绪流转,欣赏者身处于“戏剧情绪”的折返与流窜之中,无法迅速地脱离于“情感真实”的语境。虽然《桃花扇》结局立意颇高,且不落俗套,但张遥星的“棒打鸳鸯”在忽如其来的情感转换中,并非所有的欣赏者都可如创作者的心理预期一般渐入佳境,这与欣赏者的审美经验、感受方式、思想境界、情感态度等各方面能力均有联系。

有学者认为《桃花扇》之“隐逸”结局使得戏剧人物性格具有完整性,例如胡雪冈先生所言,“作品的离合之情和兴亡之感在人物性格的形成中是相辅相成的,作者通过对人物的性格的典型化,使这个戏剧人物的性格更加圆满和丰富,所以在结局处理上是侯方域成为讲名节操守而入道隐居,从而保持这一正面人物形象的完整性,也是对特定的历史现象的肯定”[15](P83)。 无可厚非,当时孔尚任编著《桃花扇》之际,正值“文字狱”弥漫之时,其言说之妙用,可谓曲径通幽,若说为保持正面人物形象的完整性而入道归隐亦可说通,但如果违背了情感真实的原则, 那么即便是维护了侯方域的正面形象,也会显得差强人意。若使得《桃花扇》的结局更符合人之常情, 则可以采用更为合适的方式, 如将“生”“旦”分离的主因归置于“情感真实”的纠葛,而非仅因张遥星的通天骇俗之语而一棒惊醒,张遥星的出现也可作为双方“入道”的契机,但不能是直接的神圣命令。总而言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都需符合人物的情感真实与性格特性。

以谷斯范先生的《新桃花扇》为借鉴,其以情感递进的方式安排结局,则更为符合情理。在《新桃花扇》结局中,侯方域望求香君随之归隐,夫唱妇随,然国仇家难当前,方域却身陷儿女情长,而香君更显其个性风姿,“道不同,不相为谋”,即便香君对爱情忠贞,但从整部戏曲来看,香君并非仅是投入于爱情而失去自我,无论何时她都是一位怀有家国之思与善恶标准的刚烈女子。在《新桃花扇》中香君对方域不顾国家安危极其失望, 则与之闭门决绝,这与侯方域的优柔性格相关,侯方域的优柔性格早已展现出来,如在“却奁”的对比中,暴露了方域、香君二人的不同态度,侯方域对于政治立场的暧昧则是促使二人结局分离的一大因素。 与原著不同的是,在《新桃花扇》中贯穿文本的信物“桃花扇”被香君丢进炭盆,在香君看来“国亡”与“心变”相连,留扇亦无用处。 此处“桃花扇”毁于香君,而非撕于张遥星之手,更是与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契机。 香君将定情信物“桃花扇”亲手送入炭盆时的复杂心境,也可联想起二人的郎情妾意,情爱在分离中皆付之东流,这也是舍小爱而成全大义的一种方式,此感受亦是“道”归于寂的无常之感。如上文中卞玉京等人的被迫“入道”与柳敬亭存“道”于心的不同“入道”方式,心中对于“道”的体悟往往比悟道出家的外在形式更加触人心弦,情感的共鸣远比形式的束缚要真切得多。 如此看来,《新桃花扇》之“生”“旦”分离的结局处理方式在矛盾发展的递进过程中,相比于原著而言更为缓和。 香君虽坚守爱情,但也心系家国,在香君心中,爱情有之,家国则高于此,在香君对于小爱与大爱的选择中,更展现出家国之思的厚重,也不违背“生”“旦”的情感发展与性格特征,并且二人分离的原因不但没有脱离家国情怀的宗旨,其“情感真实”与情感线索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

四、桃花之绝唱——结论篇

综上所述,一方面,从剧情的线索或文本结构的安排上,《桃花扇》的“生”“旦”分离的结局是有迹可循的,剧中不但暗含着道家的隐逸之风,而且在政治婚姻的“密谋”中皆隐现着“生”“旦”分离结局的暗示。 而另一方面,《入道》一节不过数百字之交代,竟然使得刚团圆之璧人悟道出家,违背了“常情常理”的“艺术真实”,消损了艺术美感,无法和欣赏者的“思维范式”与审美经验相契合,不免显得有为“结局” 而分离的突兀之感。 总之,《桃花扇》“生”“旦” 分离结局的设计有其思想内涵与谋篇布局的合理性,但在具体情节的表述上则产生“理”胜于“情”的不恰当之处。

虽《桃花扇》旨于写“兴亡之感”,但如此仓促地对侯、李爱情进行收笔,则显得不合时宜。 所谓“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月缺”,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缺憾为美,如人面桃花于东风之逝,或是病态之美,如黛玉葬花引人入胜,但美感不应以猝然而强烈的破坏为手段,即便是鲁迅所言“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6](P21),而这“毁灭”的过程,如同“最富孕育性的顷刻”,在临近于结局的高潮,才是最动人的关键之所在,而《桃花扇》在描写侯、李分离之时,张遥星的当头一棒,不仅扑灭了有情人的“青埂”,更似打了读者一棒,打断了“戏剧情绪”的流转回环,不利于“视域融合”的期待,这是对情感真实的损伤,无法使读者体验到“美好”与“悲凉”字眼下的沉重。

因此,如何运用更为恰当的叙述手法使得故事的结局叙述得有血有肉,使创作作品“语出惊人”且“不落窠臼”,并将“转益多诗是吾师”与避免“影响的焦虑”恰当相承,则需创作者悉心“颐情志于典坟”,或以“生气远出”创作效果为理想追求,但此并无固定的法则,需因具体的情形而定。孔尚任的《桃花扇》虽引发多数争论,但其经典地位亦是无法撼动,讨论与商榷的频繁增多,来源于世人对其细致的关注与谨慎的研讨,更是对《桃花扇》经典地位的认可,对其“生”“旦”分离结局的分歧,更是创作者与评论家们艺术思维能力的提升与思考力的展现。所谓“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17](P637),《桃花扇》无疑展现了孔尚任独特的创作风格,其将秦淮河畔之朦胧烟雨与历史脉络巧妙承接,且无丝毫生硬的违和, 对秦淮之畔与历史兴亡的细腻感受,便是孔尚任独有之“气”,其通过细致的秦淮景观而聚焦于历史进程, 将历史图融合在人物性灵之中,亦使观者身临其境。

对于《桃花扇》“生”“旦”分离结局的探讨,学者们需以“论之有道”的方法进行分析,不能以简单的“好”与“不好”的笔触进行论断,也不应仅以“悲剧”或“喜剧”的两级形态对具体的文学作品进行过度阐释。《桃花扇》“生”“旦”分离且双双入道的结局设想十分切合文本的整体构思与当时的社会形势,但是在具体情境的构思上,出现了与前文的矛盾之处,并与《桃花扇》的整体思想与具体情节有相悖之处。 张遥星这一角色的出现,不但把一对璧人引出尘世,也把观者强行拉出审美世界。 本文从较为客观严谨的立场出发,望给予研究者一定的启发与方法,问题意识与思考问题的方式对研究者而言尤为重要,虽不能以今人之姿批判古人之境,但更需以宽容之态度、专研之精神和赤诚之真心对中华文学瑰宝进行鉴赏,《桃花扇》 的经典地位毋庸置疑,但在品读经典之时,也应以谨慎的思索、缜密的思考对经典作品的现代价值进行阐释与借鉴,并且意识到经典作品对今日创作的启迪之助,同时,对经典作品的合理解读是后来学者的应尽之责,此也是对人文精神的深切关怀。

猜你喜欢
桃花扇爱情情感
《甜蜜蜜》:触碰爱情的生存之歌
不谈爱情很幸福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孔聘之《桃花扇》與史實并未乖離考論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情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桃花扇》的真实结局
那把遗失在岁月里的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