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共生理论视角下的武汉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探讨

2020-01-18 04:27丁世华范盈格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武汉市共生文旅

丁世华,范盈格

(华中师范大学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湖北 武汉 430070)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新时代下,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是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早在1978 年邓小平的“黄山谈话”中,他鼓励挖掘地方文化吸引外国游客,其实质是把历史文化传统转化成旅游吸引物,就已经体现出文旅融合的思想[1];特别是2018年文化和旅游部的组建,推动着机构职能的整合,逐渐打破了行政壁垒,加速着文化和旅游的融合步伐. 实现文化和旅游的有机结合和深度融合,是文化和旅游互动共荣的客观需要,也是文化和旅游发展的必然规律.

武汉作为一座悠久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新兴的科技创新之城,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旅游资源和科技创新资源,是充满文化活力的现代化创新创意之都. 在文旅融合趋势驱动下,武汉市借助政策支持,依托在地化优势,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1+1>2”的产业叠加效应逐步凸显. 在武汉大力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战略规划中,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和战略价值. 基于此,本文以共生理论为视角,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将此理论应用到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探索不同要素间的共生规律,实现文化与旅游互惠一体化共生,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提供更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参考.

1 理论阐释与适用性分析

“共生”(Symbiosis)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是属于生态学领域的一个概念,在1879年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AntondeBary)最先提出,原指“不同种属的生物按某种物质联系共同生活”,进行物质交换、能量传递[2]. 强调两种及以上不同生物在竞争生存空间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互惠互利、相互依存的关系[3]. 自该概念提出后,得到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经过发展,逐渐形成包括共生的概念、内涵、机制、模式等在内的共生理论. 至20世纪中叶,共生的思想及其理论开始渗透到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诸多领域,并开始得到实施和运用.

共生理论一般是由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大基本要素之间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互惠、稳定的共生系统. 1)共生单元. 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体或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 共生单元在重新配置内部之间各资源要素中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共同进化,最终达到共生单元的功能和结构的优化,实现共赢[4]. 在文化和旅游融合过程中,资源是发展基础,而产业是发展核心.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具有强大的渗透性和包容性,使得二者在资源、市场、管理、产品等方面都具有共生的重叠性和类似性,成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的核心共生单元. 同时,文化事业和旅游事业的公益性共生发展也构成重要的共生单元. 在这些共生单元中,其包含的共生单位主体,如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等都发挥着重要的行为作用. 2)共生模式. 共生模式也称共生关系,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或相互结合的形式. 在行为方式上包括寄生关系、偏利共生关系、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和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在组织程度上包括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等多种形式. 在众多模式中,“对称互惠共生”是理想行为模式,“一体化共生”是最佳组织模式. 在全域旅游的大时代下,推动文化与旅游互惠一体化共生,是实现文化与旅游和而不同,互惠共荣的双赢和多赢局面. 推动文化与旅游同质共生,异质互补,形成规模效益和综合竞争力,既繁荣地区文化,也促进区域旅游发展. 3)共生环境. 共生环境是共生关系得以存在发展的外在条件. 在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中,政策的支撑、经济的驱动、资源的互补、人才的智慧、科技的运用等方面形成共生环境的基础条件,正向推动和优化文化与旅游的共生环境.

在共生系统的三要素中,共生模式是关键,共生单元是基础,共生环境是重要外部条件[5]. 共生三要素相互作用的媒介称为共生界面,它是共生单元之间物质、信息和能量传导的媒介、通道或载体,是共生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6].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政策制度、地域空间、交通枢纽、客源市场、产品、通信、技术等不同界面都可实现共享,为文旅融合注入动能. 共生不是排斥、不是替代,而是合作与补充,其本质是共同进化、共同发展、共同适应,是能够产生协同作用和创新活力的共生能量[7]. 以文化为灵魂丰富旅游内涵促进旅游发展,以旅游为载体彰显文化魅力促进文化繁荣,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加快文化和旅游之间的“双向赋能”,实现文化和旅游的互利优化、互生互荣.

2 正向环境:赋能武汉市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

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离不开区域的整体发展环境. 武汉市近年来迅速崛起,城市影响力快速提升,这不仅是国家的大力支持,同时也是这个城市把握时机,将地区优势转化为动能,促进文化和旅游的正向融合发展.

2.1 制度推动力——政策保障先行

早在2009年原文化部和原国家旅游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文化与旅游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强“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随后在2011、2014、2016、2018年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旅游文件中都提出文旅融合的思路,强调文旅融合的重要性. 立足于武汉市,作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国家旅游休闲示范城市,近年来也出台了相关政策. 2016年颁布的《武汉市文化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文化与休闲融合. 促进文化旅游业发展,实行“旅游+”发展战略,推动旅游业与工业、商业、金融、物流、影视娱乐等产业互动发展”[8];2017年12月颁布的《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中提出,推进全域旅游大发展,实施六大行动计划,擦亮“五色旅游”名片. 武汉市在《2019年全市文化和旅游工作要点》中提出,推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策划文化旅游活动、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优化升级文化和旅游产业等工作要求. 顶层设计持续助力武汉市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为文化旅游共生发展营造优越的共生环境.

2.2 基础推动力——经济发展水平

武汉市作为湖北省会,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在全国城市发展中也位居前列. 2019年,武汉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6 223.21亿元,比上年增长7.4%,增速高全国1.3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378.99亿元,增长3.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 988.88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9 855.34亿元,增长8.2%;GDP总量连续跨越1.5万亿、1.6万亿两个台阶,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列第4位[9]. 其中,在第三产业中,旅游业发展尤其显著. 接待海内外游客3.19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 570.8亿元[10]. 旅游成为武汉市经济发展的巨大驱动力,而城市经济发展实力将为文化旅游规划发展、资源开发、产业升级、设施建设、服务优化等方面注入更多的基础动力,实现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3 核心推动力——文化资源丰富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优秀旅游城市,武汉市文化和旅游资源禀赋,地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传承创新,兼容并包,形成了武汉独特个性的文化旅游资源. 武汉市文化旅游资源大体上可以分为山水文化旅游资源、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商业街区及饮食文化旅游资源和科教文化旅游资源五大类[11]. 荆楚文化、知音文化、黄鹤文化、木兰文化、首义文化、码头文化、宗教文化、科教文化、商圈文化、水文化、桥文化等各类文化充分阐释了武汉厚重的文化底蕴. 整合各种类型的文化资源,挖掘文化内涵,注重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盘活,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塑造文化旅游品牌,促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动力.

2.4 创新推动力——科教实力雄厚

武汉是我国重要的科教基地,科技水平较高,科研单位众多. 至2019年9月,武汉市拥有国家级重点(工程)实验室35个、产业基地33个,拥有企业研发中心729家,组建了16家工业技术研究院. 加强创新扶持,建成国家级双创基地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31家、众创空间55个,孵化空间超过1.0×107m2[12]. 这些都为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和创新活力.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增强现实等技术使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更加数字化、智能化,强化游客旅游体验感知. 而且武汉拥有近80位院士,高校数量超过80所,在校大学生达百万人. 如此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智库为武汉市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人力与技术资本,快速推动武汉市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创新性发展.

2.5 地缘推动力——区位条件优越

武汉市位列中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两个国家战略的交汇点,是中部崛起的支点城市,是长江主轴上的超大城市,具有很强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和旅游市场潜力. 距离北京、上海、广州、成都、西安等中国大城市都在1000 km左右,在中国经济与地理上处于重要地位,具有连接东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作用. 天然的地理区位造就了武汉市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 武汉市高铁网辐射覆盖大半个中国,华中最大的航空港——武汉天河机场可直航全球四大洲,各条铁路、公路横贯城市,城内地铁、公交线路网逐渐完善,是中国的“高铁之心”、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长江中游航运中心. 强大的地缘优势与交通一体化为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市场共生界面.

3 互利共生:实现武汉市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

依据共生理论,在任何一种共生关系中,共生的总体机制都包括环境诱导机制、共生动力机制与共生阻尼机制等三种机制[6]. 它们共同决定了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方式,促使共生关系朝着更优的方向发展. 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中,通过完善环境诱导机制、强化共生动力机制与减缓共生阻尼机制,以实现共生单元间的互利共赢,推动武汉市文旅融合的深度发展.

3.1 完善环境诱导机制:协调共生主体关系

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环境是需要依靠政府、企业、社会民众等各共生体之间的利益协调而创造. 首先,部门之间. 在部门实现合并后,面对目前仍存在的职能不明、各自为政等问题,进一步深化文旅体制改革. 借助部门合并,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切实做到融为一体,共同发展,消融武汉市文化与旅游原有管理体制机制边界,促进文化产业、事业和旅游业之间的深度融合. 明确景区景点部门归属权,明晰部门职责,避免多头管理. 强化突出旅游职能的权威性和工作地位,科学合理设置内设机构,配强配足人员和经费,均衡文化与旅游发展比重,推动文化与旅游齐飞. 其次,政府与企业之间. 政府、企业要始终树立文化与旅游融合共生、一体化发展理念,拓展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聚焦全国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在顶层设计上融起来;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高质量发展上融起来;聚焦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在品牌塑造上融起来;聚焦构建融合发展机制,在形成合力上融起来[13]. 建设服务型政府,优化文旅融合发展的营商环境. 完善投入机制与市场运作机制,建立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专项基金,强化金融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并且不断加大文旅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力度,为社会和市场持续注入高素质、专业化的复合性文旅人才. 而文化旅游企业要积极参与国有文艺院团和国有事业单位(如博物馆、图书馆)的发展,实行政府管理,市场运作. 其次,政府、企业与社会民众. 政府和企业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岗位职位,带动地区就业,增加税收. 同时,积极引导和培育社会民众的共生意识,为社会民众参与管理文旅融合发展提供表达、监管、评价、投诉等机制渠道,引导民众正确的消费观. 在文旅融合中,共生主体协调好各方利益,实现合作共赢. 最后,完善顶层设计. 加快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专业性、权威性法律法规的制定,明确各主体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发展要求与行为限制,优化奖惩制度,为文旅融合发展营造更优的环境.

3.2 强化共生动力机制:资源的创新转化与产业的延伸发展

共生动力机制反映的是共生单元之间相互促进、相互激励和相互制约的内在关系,在它的作用下,共生单元、共生体能得到优化与发展[14]. 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它们作为核心共生单元,对于武汉市文旅融合的深层次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是整合城市资源优势,打造文化旅游产品. 对武汉市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进行普查、梳理和分析,编写《武汉故事》旅游手册、讲好武汉故事,编导《武汉故事》系列文艺节目、演好武汉故事,实现文化内容“静态活化”与“动态活化”的结合. 根据武汉市文化资源内涵,确定旅游项目的文化主格调和文化开发方向,提炼主题,开发蓝色亲水游、绿色生态游、红色经典游、古色人文游和夜色观光游“五色”旅游产品. 创新设计出一批兼具人文性、美观性、生活性的文化型旅游产品和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项目,优化升级“武汉礼物”系列旅游产品,逐步形成资源创新性转化和旅游品牌的塑造,实现资源效能最大化利用,深度挖掘武汉市文化生活内涵,对接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的旅游消费需求,大力激发文化旅游消费活力.

二是策划重大节事活动,强化文化旅游形象. 旅游城市应定期举办一些富有特色的旅游节庆活动并形成较大的影响力与吸引力,群众广泛参与,使之成为旅游文化品牌,为城市增添魅力与活力[15]. 根据地方特色不断创新节事活动,继续推进斗鱼直播节、武汉国际旅游节、武汉国际荷花节、长江非遗大展、武汉乡村旅游节等具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节事会展活动,扩大武汉市文化旅游市场. 旅游形象是旅游城市吸引游客和产生旅游城市魅力与活力的关键. 目前,武汉市的城市旅游宣传口号为“大江大湖大武汉”,突出了“大”,却缺乏文化厚度和旅游深度. 为强化城市形象,确立“楚山楚水楚文化,黄鹤巡江觅知音. 大江大湖大武汉,创新求变筑新城. ”的城市文化旅游形象宣传口号. 同时,加强各辖区和各景区的旅游品牌形象塑造,构建城市、区域、景区等多个层次的文化旅游品牌形象体系.

三是优化升级文旅产业,创新文旅融合业态. 在共享经济时代,寻求和匹配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价值链的契合点和融合点,通过跨界融合,创新培育产业业态,实现互利共赢. 武汉市的文旅融合在文化遗产旅游、节庆旅游、休闲旅游等业态已实现快速融合、提质升级. 继续深入贯彻实施“文化+”“旅游+”及“互联网+”战略理念,将文化塑造与旅游体验及技术应用相结合,形成线上线下体验的闭环,弥合传统一二三产的缝隙,在动态融合的过程中实现产业价值再造和转移. 加强与工业、农业、商务、体育、会展、大学等板块相结合,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市休闲、近郊游憩、乡村旅游”的全面发展. 塑造武汉市文化旅游的“时尚范”,将科技元素、艺术元素与文化内涵及旅游场景相融合,创新内容生产. 以军运会为契机,发展文化体育休闲旅游;以夜间经济为契机,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融合武汉市长江灯光秀,实施“点亮武汉”旅游消费计划. 通过跨界融合,衍生新业态,拓宽产业面,拉长产业链,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谋求多元化发展[16].

3.3 减缓共生阻尼机制:服务优化与创新推广

要推动武汉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模式的进化,关键在于打通共生界面,减少共生阻碍作用,使得共生单元间的信息和能量得以畅通传导[17].

一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 加快区域间的出行交通设施建设,打通水陆联游环线交通,规划城市内长、短旅游专线,减少长途坐车时间,串联景区景点,完善旅游交通指引标识,改善游客旅游体验. 以厕所革命为抓手,鼓励城管、园林、交通、通信等部门支持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加强旅游公共休闲设施建设,有效衔接文化公共服务的投入、设施与服务内容,推动文化和旅游综合服务设施不断探索建设和改造.

二是推进文旅技术融合. 21世纪是体验经济和服务竞争的时代,传统的文化旅游体验已无法满足当代大众的需求,科技的快速发展将带来文化和旅游产业呈现方式和体验感受的颠覆性改变,加快推动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18]. 武汉“知音号”旅游演艺、欢乐谷、长江灯光秀、湖北省博物馆等每一处景区景点都离不开与技术融合. 注重科技创新运用,塑造智慧文旅环境. 充分发挥5G、AR、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智能手段在各大景区景点的运用,创新文化旅游形式,提升旅游产品创意,拓展旅游体验空间,增强旅游体验层次感,全面提升景点旅游供给质量. 同时,升级智慧旅游建设,全方位多领域布局智能设施和数字化技术,优化武汉智慧旅游综合平台. 升级“武汉文惠通”平台,完成文化场馆参观服务智慧化改造,为游客提供文化旅游消费全方位的信息服务与智能引导.

三是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1)活动营销. 充分利用军运会、“武网”“汉马”、世界飞行者大会、草莓音乐节、斗鱼直播节、长江非遗展等知名节庆赛事,展示、输出和传播城市文化,发动全社会大众参与宣传推广武汉. 与海外国家进行文化旅游活动交流,设立武汉市文化旅游境外推广中心. 2)媒体营销. 与抖音、微信、爱奇艺、斗鱼等新媒体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增强武汉市文化和旅游宣传营销效应. 与央视与地方主流媒体合作,提高武汉市文化旅游的报道力度. 并且在推特、脸书等平台上进行海外宣传,提高国际影响力.

新时代下推进武汉市文旅融合发展其力已聚、其势已成. 通过引入源自生物学领域的“共生理论”,构建出以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为基本要素的共生系统理论架构,在该架构支撑下分析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适用性,使文旅融合关系及其规律认知得到进一步提升. 基于该理论,提炼出赋能武汉市文旅融合发展的共生环境:政策制度、经济实力、资源禀赋、科教创新和地缘区位. 通过协调和平衡各共生主体间的利益,完善环境诱导机制;通过资源转化和产业升级,强化共生动力机制;通过完善设施、优化服务和创新推广,打通共生界面,减缓共生阻尼机制. 共生机制的完善,加快了武汉市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步伐,加快实现文化和旅游互惠一体化共生,进而加速实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和“复兴大武汉”的战略目标.

猜你喜欢
武汉市共生文旅
武汉市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齐鲁大地上的文旅盛宴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武汉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评选活动成功举办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