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地域性特征推进湖北高职院校特色发展

2020-01-18 03:27蔡新职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办学特色区域

李 淑,蔡新职

突出地域性特征推进湖北高职院校特色发展

李 淑,蔡新职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黄冈 438002)

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是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的重大举措。本文提出湖北高职院校要彰显职业教育类型特色,应当扎根荆楚大地,紧扣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结构特点,就要在办学理念、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服务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做到安于定位、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争创一流。这样,才能在中国高职教育界特色高水平建设方阵中争得一席之地,打造高职教育强省。

地域性特征;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对策研究;高职教育

为推进高职教育内涵发展,2006年以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含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以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以下简称“双高计划”)先后实施。自2019年起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双高计划”,政策导向是: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带动职业教育持续深化改革,强化内涵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双高计划”项目遴选坚持的是扶优扶强原则,即质量为先、以点带面,兼顾区域和产业布局,支持基础条件优良、改革成效突出、办学特色鲜明的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所以,特色发展已经成为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发展的首要工作,必须放在办学重中之重的地位来思考、来谋划、来实施。

湖北省是高职教育大省,现有61所独立设置高职高专院校。2019年10月25日,在教育部和财政部公示的“双高计划”197个拟立项建设单位名单中,湖北有8所高职院校入选。虽然入选总数在全国排名第十,但是,入选“双高计划”的院校数量仅仅是“保本”,8所入选高职院校均在三类以下,整体实力并不高;且有3所国家优质高职校痛失“双高计划”首轮良机[2]。“双高计划”首轮评审结果说明,湖北省高职院校在特色创建方面仍然任重道远,亟需借“双高计划”东风,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推进特色发展,提升建设水平,打造高职教育强省。

一、在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中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

职业教育面对的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职业院校要针对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居民学习发展的需要来办学。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定位必须符合职业教育的地域特点,能够真正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问题上交出令区域经济社会满意的答卷。

同时,按照现行财政体制和职业教育“分级管理、地方为主、政府统筹、社会参与”的管理体制,省级政府对区域内高职事业发展负有主要的统筹责任,是推动本地区全面建立完善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的责任主体。一省之内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只有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围绕服务省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各项办学行为,才能够真正获得地方政府与企业的支持。

因此,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首先要纳入到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之中,长期应用于指导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保证高职院校“各司其职,办出特色”。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调整,招生对象的群体选择,常规教学的组织安排,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定,校园文化建设,学生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服务湖北、就业湖北、创业湖北”意识的引导与培育,实习与就业的安排,师生科技攻关活动的开展和社会服务活动的开展,区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每一个方面都应紧密地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时时、处处凸现以至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紧密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度,提高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才能真正把高职院校办成各地“自己的”高校,并发展成为当地靠的住、离不开、乐意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中心、实用技术研发推广中心、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与咨询中心和地域文化传承创新研究中心。

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这里的特色,在国际化视野中是中国特色,在全国范围内就应当是省域特色,在一省之内就应当是院校特色、地方特色和行业特色;其中的高水平一定是区域性、地方性的。高职教育是大众化教育,在我国更是平民教育,所以在职业教育领域,应该有别于扶优扶强的“双一流”建设思路,而应该是普惠性的建设思路,我们不仅要在每个地级市都至少建有一所高职院校,而且要在每个地级市都建有一所高水平高职院校[3]。能够居于一省之内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地域特色当是其主要得分项之一。只有在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中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旗帜鲜明地立足地方、立足行业、服务地方、服务行业,坚持着力服务地方需求不动摇,以高水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高职院校才能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取得显著办学成效。

二、在专业建设上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

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更需要在专业设置与专业建设中兢兢业业地贯彻落实,扎扎实实地付出,按照“服务产业建专业,建设专业促产业”的思路,打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特色,以专业特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高水平院校和骨干专业(群)建设取得实际成效。

(一)对接产业建专业是根本举措

为区域经济服务是高职院校的根本使命,因此高职院校要进一步注重着力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调整专业设置,实现专业布局结构中的专业数量、专业开设院校及专业在校生规模均与湖北省产业结构协调同步。产业结构直接影响着就业走向,在市场化作用下,就业市场的供需决定了高职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专业群形式的人才培养更容易接轨各个领域的人才需求。因此,产业结构发展必然促使专业结构调整[4]。所以,各高职院校要按照对接产业建专业的基本思路,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托产业办专业,“科学规划,构建以服务区域产业发展为宗旨的专业集群” “结合学院自身现状,找准对接产业的相应专业,合理计划新增设专业数量,淘汰专业数量,合理控制专业数”[5]。调整专业结构,确定学校重点专业群与湖北省重点产业对接,形成学校特色专业群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融合的模式,培养区域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发展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内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湖北省高职院校要加强与区域经济社会的对接,积极主动地开展专业调整和专业建设,关停不适应产业发展需要、社会需求不多、就业前景欠佳的老旧专业,创办与新兴产业相适应、为社会所急需的新专业,加强以重点专业或特色专业为中心的,以相关专业为基础的特色专业群建设。尤其要注重对接区域产业发展,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聚焦服务面向,优化资源配置,动态调整专业方向,推动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按照“对接产业吻合度高,资源整合共享度高,人才培养产出度高”[6]的标准,组建具有“高”特征的专业群。

适当的时候,省教育厅还可以统筹调整全省高职院校专业布局,在坚持对接产业建专业基本思路的基础上,引导、规范各高职院校痛下决心,明确建设专业特色、提升专业建设水平的目标与路径,对现设专业着力调整、优化,以专、精、高、特取代原来的小而全、大而全、小而散现象。鼓励各院校撤并整合特色不明显、水平不突出、地方不急需的专业,集中力量建设特色高水平专业群;省教育厅按照特色高水平的标准,对各高职院校现有专业设置加强评价考核,对撤并整合专业成效不明显的院校要提出指导性意见予以督办,加大对新申办专业的审批控制力度,防止一哄而上设置“热门”专业导致教育资源浪费、教育成效浪费现象的出现。

(二)建强建特对接支柱产业的专业

湖北,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占比超过80%,转型发展包袱重、困难多[7]。传统产业转型调整,存量庞大,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是经济新增长点的关键,但“势强力弱”[8]。汽车、钢铁、石化、电子信息、纺织、食品,是湖北省传统支柱产业,省内高职院校已经设置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在“双高计划”和产业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如何建设对接传统支柱产业的专业,事关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更关系到湖北传统支柱产业由大到强、由传统到创新的转型与升级,需要高职院校予以重点关注和优先考虑。

由于受到专业多样性、地域局限性、资源有限性等影响,将所有专业建成高水平专业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高职院校充分考虑自身区域特色、资源优势、产业特征,紧紧围绕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培育特色优势专业,增强学校的竞争力,提高专业的吸引力,提升学生的胜任力[9]。同时,对接传统支柱产业的专业,在湖北省高职院校中设置历史悠久,教育教学条件积累丰富,人才培养力量雄厚,历史上曾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在当前与今后一个不短的时期内都仍然需要保留。在有些学校,此类专业是其优势专业、特色专业,甚至是该校“当家”专业。在办学历史较长的高职院校中,有为数不少的教职员工与此类专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遽然停办或者转型对接传统支柱产业的专业,教师知识更新上的困难是非常明显的客观存在,教师的去留安置也将成为重大办学问题、社会问题。仅仅从这几个角度考虑,对于对接传统支柱产业的专业,不可能用简单的 “关、停、并、转”来对待,而是要在现有基础上实现“立定跳高”“立定跳远”,把对接传统支柱产业的专业建强建特。

高职院校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紧密结合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设对接传统支柱产业的专业,应当优先考虑进一步提高该类专业的建设水平,进一步强化专业特色建设,促进其从“对接产业、服务产业”向“提升产业、引领产业”转型发展,建出高水平,建出特色,明确办学(办专业)方向,明晰人才培养规格,探索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产业高端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从而能够更好地为传统支柱产业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支撑,服务传统支柱产业走向全国产业中高端,进而走向全球产业中高端,这将使湖北省高职院校对接传统支柱产业的专业建设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建新建高对接新兴产业的专业

为实现高质量发展,2018年底,湖北省委全会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勾画出“一芯驱动、两带支撑、三区协同”区域和产业发展布局。2019年3月5日,省委宣传部公布了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推进全省十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十大重点产业是:集成电路、地球空间信息、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汽车、数字、生物、康养、新能源与新材料、航天航空,共涵盖43个细分领域。这十大重点产业,均属基础好、条件优、潜力大,对湖北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起到关键性、支撑性和引领性作用的产业,将是全省产业发展的战略新支撑和新增长极。

为此,湖北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应当面向“一芯两带三区”战略,围绕服务十大重点产业,开展优化专业群设置的探索与实践,把对接新兴产业的专业建出新意、建出特色、建出高水平。要依托湖北产业发展,主动对接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紧贴湖北四大国家级产业基地和十大重点产业布局专业,对接湖北新兴产业、先进行业、优秀企业工作岗位和工作标准,将专业建在产业链上、建在需求链上,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努力提高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与世界500强企业或全球行业领军企业共建专业,形成“国家级—省级—校级”重点专业(群)梯队式发展,主动与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相关企业合作,建设一批与湖北支柱产业紧密相关的省级特色优势专业,为湖北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三、在人才培养对象与培养方向上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

(一)打造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针对性

专业是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是促进职业教育接受者实现优质就业的关键性“敲门砖”。专业紧密对接区域产业,专业区域特色丰富,人才培养才有明确的针对性。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中,要形成学校特色专业群与区域重点产业对接融合的模式,培养区域重点产业、支柱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为区域内重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技术和人力资源支持。高职院校要根据区域产业调整、转型、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和专业建设,停办不适于产业发展需要的专业;根据产业结构,重点建设与支柱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根据区域举办的新兴产业,创办新专业;根据区域产业发展特点,提高传统专业的培养质量,培训提高区域内传统支柱产业从业人员素质。通过这一系列调整,才能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满足本地生源职业教育需要,保障本地产业用人需求,提高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

(二)深化校企协同育人规范“入学即优质就业”

企业是吸纳高职院校毕业生的主要渠道。实现优质就业是广大职业教育接受者及其家庭的共同愿望,也是职业教育应当完成的一项基本使命。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通过集团化办学同步推进院校主动对接行业企业和强化企业主体作用,缩短乃至消除高职院校学生从院校到企业之间的距离,有效推行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培养,校企资源共享,校企共育人才,校企共留人才。主要思路可以是把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有机结合,两条腿走路,并作为服务区域人才需求的一种新常态,打造的一种新的“提前就业”“提前招工”形态,校企共同努力,把技术技能人才留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岗位上。

“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联合培养”是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中归纳出的主要特征。高职院校应加强与当地知名企业合作的力度、深度与广度,开设校企定向班、订单班、现代学徒制班,采用人才定制的订单培养方案,实行“入学”即“就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共同探索联合招生、联合培养、联合就业等现代学徒制培养机制,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程度,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实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与企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之间的零距离对接。

“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是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主要内容。企业新型学徒制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采取“企校双制、工学一体”的培训模式为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高职院校要努力发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在“企业新型学徒制”的优势,响应政府政策,完善区域建设机制、制定完善管理规则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完善政、校、企三方共建机制,不断提高合作水平,共同培养出优秀的职业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围绕重点战略实施培养地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针对湖北省经济发展客观上存在着地域性不平衡不充分,在武汉城市圈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长江经济带和汉江生态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以及大别山试验区、武陵山试验区、秦巴山片区、幕阜山片区,国家、省因地而异,分别制定、实施了不同的区域发展战略。扶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战略,汉江生态经济带发展规划等等,众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在全省或者省内不同地区叠加。服务重点战略实施、政策落地,既需要高职院校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技术支撑,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地方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关键切入点。

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湖北农村农业经济欠发达,人才紧缺,特别是“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创业人才极为缺乏,制约着湖北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 为此,开设有农林牧渔大类专业的高职院校,以及其他相关高职院校,应立足当地、面向农村农业,加强农业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职业农民培训、农村创业人才培养等工作,面向农村农业定向培养培育,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在全日制培养方面,提高涉农专业建设水平,增强专业特色,加强在校生专业技能培养和爱岗敬业精神教育,把涉农专业毕业生培养成学校的骄傲、校友的楷模、乡村的精英、现代农业能手,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在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方面,高职院校要利用自己的专业、师资和技术优势,针对湖北省产业门类相对齐全、乡村从业人员遍布不同行业的特点,综合运用省级各政府部门的人才培养政策,积极举办各种面向农村农业、面向乡村振兴的专项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活动的开展,手把手传授技术,激励创业创新,将知识、文化、科技、技能直接输送到乡村从业人员手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服务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重心还在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产业兴旺需要现代工业的发展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支撑,拥有大量合适的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是影响现代工业发展的根本要素。因此,各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上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对接产业设置专业的基础上,应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紧贴当地产业、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培养地方急需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特别是要紧紧围绕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强化基础工程、智能制造工程、绿色制造工程和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等五大工程,积极搭建校企合作培养平台,传承培养师生的“大国工匠”精神,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 2025 湖北行动纲要》强大人才支撑,服务湖北产业走向高端,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层次更深、动力更持久的人力资源支持和人才储备。

高职院校除了在办学理念与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对象与培养方向上突出高职教育地域性特征以推进特色发展外,也应当在提升服务发展水平、加强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突出地域性特征,从而进一步强化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色建设。但限于篇幅,在此不再赘述。

[1]高靓.扶优扶强打造一批高职“样板房”[N].中国教育报,2019-10-25(1).

[2]蔡新职.“双高计划”视阈下湖北省高职院校同质化现象分析[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5):10-14.

[3]汪治.高职“双高”和普惠性建设要并举[N].中国教育报,2018-04-24(9).

[4]杜鹏,李正文.基于产业结构发展的高职 院校专业群调整策略分析[J].天津电大学报, 2018(4): 58-61.

[5]杨继秀.产业链视域下的湖南高职院校 专业布局与结构调整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7(30):77-78.

[6]邢晖.“双高计划”:追求高质量发展引领 职业教育改革创新[EB/OL].[2020-07-18].http:// www.jyb.cn/rmtzcg/xwy/wzxw/201910/t20191024_269706.html.

[7]李剑军,吴文娟.破立之间显担当——高质量发展的湖北答卷[N].湖北日报,2019-10-16.

[8]李剑军.湖北靶向发力十大重点产业2022年形成4个万亿元产业[N].湖北日报,2019-03-06.

[9]李梦卿,邢晓.“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20(5):72-79.

Highlighting Regional Features to Promote the Characteristic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Hubei Province

Li Shu, Cai Xinzhi

(Huanggang Polytechnic College, Huanggang 438002 Hubei)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level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the connot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ypes, th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take root in the land of Hubei and closely link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gional economic society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It is necessary to highlight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 aspects of school running concept, school running orientati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personnel training, service development, cultural inheritance, etc.,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being satisfied with the positioning, running with characteristics, running level and striving for the first-class.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win a place in the high-level construction of China's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build a strong provinc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School orientation;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Talent training;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20-11-09

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调研课题“突出地域性特征推进湖北高职教育特色发展对策研究”(HBZJ2019022);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人文社科研究项目“高职院校提升服务发展能力的策略与路径探索”(2019C2012109)。

李淑,女,江西会昌人,副教授。研究方向:高职教育教学。

G719.21

A

1672-1047(2020)06-0013-05

10.3969/j.issn.1672-1047.2020.06.04

[责任编辑:曹俊明]

猜你喜欢
办学特色区域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特色种植促增收
分割区域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区域发展篇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区域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