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爱萍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湖北 十堰 442000)
课堂作为落实人才培养质量的最小单元,是“五横”(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的直接“关联者”,是学校、专业、课程层面具体教育教学目标的“执行者”,也是教师、学生层面诊改成效的直接“体现者”,可以说是质量生成的重要环节,承担着落实专业、课程教学目标的责任,在教学诊改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学诊改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成效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诊改,取决于课堂有效性的提升[1]。
随着职业教育的大众化程度提高,生源结构、类型越来越复杂,而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并不高,导致高职院校办学难度加大,尤其是地方性高职院校,办学经费、办学条件、生源质量等均得不到相应的保障,致使地方性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状况层出不穷,现状堪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其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主导,只有在学生充分参与的前提下,教学才可能达到预期目标。但在现实的课堂中,由于生源层次结构复杂,有普通高考的应届高中毕业生、高职单独招生的中职毕业生、参加技能高考的中职毕业生,还有中高职联合培养的3+2转段学生、面对社会的高职扩招生,生源年龄从18岁到40岁不等,大多数学生由于对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而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差,并且不同类型的学生,需求不同,导致学校“众口难调”,课堂教学及管理难度极大。学校虽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有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并且通过弹性学制、学分银行等措施激励和保障学生的多元化需求,但依然无法解决不同个体的差异化需求和学习积极性问题。
一般来讲,学校每年都会组织专业调研,根据调研情况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其中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定位、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一经论证确定,非特殊情况须严格执行。教学内容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课程标准确定的,这就导致了大多数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有“滞后性”,即便当时的调研定位精准,也不排除三年的培养周期内,行业企业的转型升级、职业岗位的需求调整等变化,导致学生所学内容与实际岗位需求不能很好地匹配,至少学习内容相对岗位实际需求有所“滞后”。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16字方针在职业院校已经广为流传,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写在了各专业的培养方案中,但受客观条件和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大多数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做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客观上,实施工学结合、知行合一,需要有充足且便利的实践教学资源,尤其是工科类专业,仅凭校内实训资源,很难满足教学需求,而组织校外生产性实训,首先需要企业支持,组织过程也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教学成本高昂,且教学组织难度较大,所以大多数课程依然选择传统教学模式,实践环节也只是停留在课堂上。
近年来,随着信息化资源的不断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线上、线下教学、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概念层出不穷,但教师对于这些概念的理解是有差异的,并且不同课程、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什么方式方法应该是不同的,总体应该是组织形式或者方式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要达到教学目标要求。事实是很多的课堂上,为了形式而形式,重组织形式、轻教学内容的现象比比皆是。
教学诊改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其中学校、专业和课程层面的诊改大多是由学校统筹推进的,但最终都要落脚到教师和学生层面去执行,真正体现人才培养质量的环节是课堂。作为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就是在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中展示人才培养质量、体现教学诊改的主要场所和重要方式。但事实上,由于教师缺乏改进课堂的主观意识和动力,导致大多数教师改进课堂效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课堂效果并不理想。
学校作为内部质量保证的主体,理应对人才培养的各阶段、各层面把关,但事实上,由于质量文化的普及深入程度不够,全员质量意识不强,加上诊改顶层设计的系统性、科学性不够(全过程、全方位不够),学校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清晰,个人绩效、部门绩效与学校整体绩效关联程度不同、考核机制不健全等,导致各个责任单位的质量主体意识不强,或者虽有主体意识,但因管理体制、考核机制等因素,导致主体对于诊改工作的认识不同,落实主体责任的程度和效果也不相等。
“五纵五横一平台”是诊改的基本要素,其中信息化平台是诊改工作的保障。相对于课程、专业诊改来讲,课堂教学诊改具有周期短、时效强的特点,其“8字”质量改进螺旋的运行更离不开信息化手段,教师需要及时监测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从而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同样教学评价、反馈等环节都离不开信息化手段,尤其是随着在线教学、混合式教学手段的运用,对相应的诊断、检测、预警方式更应及时、精准、科学,否则很难适应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高职教育教学中,通常大家都会说以生为本、学生主体,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更应该是展现以生为本的重要场所,不管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组织实施都应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的作用。但由于生源多样化、教师的教学能力等因素,往往是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针对生源实施差异化教学;教学方法更多的是针对内容采取的形式,在信息化手段普及的今天,高职课堂上教学方法虽有所改进,但形式大于内容的现象诸多存在,教学效果不太理想;教学组织实施是课堂的主要任务,却往往因为学时的限制不能很好地照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结果是教师完成了教学任务,但一半以上的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
伴随着诊改工作的推进,大多数院校都会对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评价。评价一般按学期进行,主要针对教师对整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态度等情况进行综合评价。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一般在学期末课程结束之后进行,评价是静态的,针对已经结束的课程教学进行的。从诊改的角度来讲,课堂教学诊改周期就是学年,但一般课程都是以学期为单位开设,评价结果的运用需下一学年才可以逐步落实改进。而且评价的内容主要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没有关注动态调整和改进,不是“问题导向”。这种评价的结果就是有问题的永远还是有问题。并且很多学校对于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不够重视,对于评价结果没有很好地运用,久而久之,教师对评价的好坏也无所谓了,评价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目的是提高自我保证质量的意识,以及形成持续改进的机制,课堂诊改也不例外。但现实的课堂诊改由于教师质量意识不强、诊改的及时性不够等原因,导致很大一部分教师认为改与不改都一样,学校方面也不够重视课堂教学诊改,大多都依靠督导听课评课等活动,对课堂教学情况进行监控反馈,而听课本身并没有延续性,督导不可能只听一个人的课,没有形成有效的课堂监控评价和改进机制。
诊改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三全”既体现了诊改的覆盖面,也体现了诊改主体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文化的普及程度。课堂作为实施教育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方式,想要取得更好的效果,更应该落实“三全”责任。首先,通过学习培训等方式,强化全体教师的诊改意识。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教师的诊改意识、质量意识提高了,才能主动去改变课堂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等,以达到改进的目的。其次,通过教育引导,提升学生的生涯规划意识。学生是实施教学的主体,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决定了课堂是否有效,虽然教学诊改本身包括了学生层面的诊改,但从诊改指标体系来看,真正把课堂与学生诊改关联的除了到课率之外,基本不涉及,而从长效机制来看,当学生有明确的生涯规划,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课堂才能活跃起来,教师才能更好地落实学生主体,有针对性组织教学。再次,打造高水平质量文化氛围。“双引擎”在课堂教学诊改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文化“引擎”,对于教师专注于教育事业,潜心于教学质量的追求,以诊断、学习、积累、创新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尤为重要。打造高水平质量文化氛围让师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在主观上积极改进教学效果,提升课堂的有效性[1]。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从教学诊改的角度又不得不谈。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学生积极性不高一定程度上跟教学内容与实际职业岗位相差甚远有关,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是关系到学生未来就业和发展的“饭碗”课程,如果不能对接岗位需求、对接生产过程,学生学习的兴趣自然不高。相反,只有在课程教学中对接相应职业标准、对接生产过程、对接职业资格证书要求(“三对接”),学生才能更好地了解职业岗位、产生学习兴趣,才能学有所获且学有所用。“三对接”是从教学内容上落实专业课程标准,使专业更好地对接产业或职业岗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更是改进课堂教学实效的重要途径。
诊改本身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所谓“55821”中的“1”就是指一个信息技术平台,课堂教学诊改也不例外。随着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雨课堂、云班课等现代信息化手段运用于课堂教学,各种技术平台资源已经成为教学的必备条件了;除此之外,数字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提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保障。战“疫”期间,很多教师“被动”开始线上教学,只能利用网上已有的资源和平台开展教学,而有部分教师,因为平时开发了一些数字化课程资源,对于平台的应用也较熟悉,应对线上教学就很从容,教学效果也相对更好。因此,不管是从丰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还是从教学内容的开发和利用等角度,信息技术都是新时代课堂教学的基本保障,尤其是开发相应的技术平台、数字化课程资源等对于课程改革和课堂诊改尤为重要。
教师是教学组织和实施的主体,是课堂活动的设计者和重要参与者,因此课堂有效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一般来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技术应用、教科研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反映了教师对于教学内容、学情、教材的掌控程度、对于各种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能力、对各种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对各种课堂状况的预判能力;教学实施既要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要关注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技术应用能力包括教学平台使用、教学资源设计、教学媒体制作、教学技术选用、学习空间应用等能力;而教科研能力是指教师在政策、理论、实施、环境等层面对于教育教学的研究能力。教科研能力职业院校中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实质上,一个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政策理论研究透彻、教学理念先进,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课堂教学一般是不会差的。通过各类培训、比赛等方式,以及制度激励、文化引领等手段,不断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对于改进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完善监控评价机制,首先是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并将评价结果与相应的绩效考核挂钩,使教师真正意识到课堂教学的重要性。一方面,要改进评价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评价,评价主体应多元化,除学生之外,应有同行、专家等参与评价;另一方面,评价的内容除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之外,还应包括学习主体的满意度、相关资源环境的利用率、课前、课中、课后的衔接等因素。其次是建立有效课堂认证标准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两链)。对于课堂诊改,两链是诊改的基础,也是有效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保障。最后是用好监测预警手段。在学校层面建立了监控评价机制和相应的标准体系,而教师个人层面提升课堂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就是用好监测预警手段,对于课堂教学来讲,监测预警就是针对教师在“课中”组织实施教学过程收集到的相关动态数据,提醒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组织与实施,及时改进方法策略,监测预警对于维护课堂的学术性、科学性,以及教师对于课堂的掌控性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