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海
(安徽大学 艺术与传媒学院,合肥 230011)
人文素养是指在对相关人文知识认知、理解和消化的基础上逐渐积淀起来的学识和修养,其表征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各方面的个性品质。人文素养是一种综合表现,它反映出一个人的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也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有效载体。人文素养涵括着人文知识、人文精神、人文行为等方面。其内容包括哲学素养、文学素养、史学素养、艺术素养等等。 在高等学校,加强人文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它有着深刻且深远的意义。尤其对于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来说,想要创作出让广大受众乐于接受的好作品,自己必须要具有高深的文学艺术修养和素养。鉴于此,开设有关人文素养教育的课程在艺术类院校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大学生存在的一个普遍化的共性问题就是缺乏传统文化的滋养和人文精神的浸润。因此,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师应该积极运用教学与阅读的途径来影响学生,培育和塑造青年学生的文学情感,用文学的内质来充实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成为现代化建设的高素质人才。文学素养的高低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决定着人文素养的高低,提升文学素养在一定层面上有助于提升人文素养,文学素养与人文素养之间有着直接的内联性。同时,文学素养教育作为人文素养教育的内涵之一,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鉴赏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新时代视域下,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把人文素养教育在艺术院校开办好,使其成为学生喜爱的教育教学内容,这是所有承担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师共同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仅以如何提升艺术类院校学生文学素养为例,通过多年教育教学实践,对当下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得出如下几点探索与思考。
文学从本质上说是意识形态。而作为意识形态,文学既具有普遍性质,也具有特殊性质。文学的普遍性质在于,它是一般意识形态。文学的特殊性质在于,它是审美意识形态。要想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就应该做到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既有功利性又有无功利性;既是形象的又是理性的;既有情感的一面又有认识的一面。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是对文学活动的特殊性质的概括,指“文学是含纳着无功利性与功利性、形象与理性、情感与认识等综合特征的一种话语活动。”[1]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提示我们,文学的性质不是单一的而是双重的:文学既具有审美的性质又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正如阿尔多诺所言:“艺术的本质是双重的:一方面,它摆脱经验现实和效果网络即社会;另一方面,它又属于现实,属于这个社会网络。于是直接显示出特殊的美学现象:它始终自然地是审美的,同时又是社会现象的。”[2]在这种双重性质中,审美性质显得较为直接和突出,而意识形态性质显得较为间接和隐蔽,文学虽然不直接彰显意识形态性质,但是在其自身审美风貌中却又实实在在地含括着意识形态性质。文学作品是对文学自身特质的直接呈现,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不可避免地要在文学作品中得到表现,文学作品艺术地肯定什么否定什么,赞成什么反对什么,歌颂什么针砭什么,这些在作家的笔下都应该十分清晰地得到书写。作为承担人文素养教育的老师,必须要准确把握文学作品的意识形态性质,只有这样才能够准确地鲜明地向学生传达真、善、美。
我们生存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面对当下的社会现实,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都面临着重大诱惑和挑战的考验,这时如何做到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而找准人文素养教育的视角,其实也是相当不容易的,因为在实际的文学作品中包孕着很多有关信仰、理想、现实等意识形态倾向性话题,这些话题基本上都是紧密围绕着“人”展开的,因此,作为承担文学素养教育的教师就要认真抓住“人”这个主题,把握好作品中的意识形态倾向性,真正把最富有正能量的文学作品内涵传递给学生。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在作品中找到自己的情感归宿,认同作品彰显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以致于能产生情感共振、精神共鸣。人文素养教育的功能除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外,还肩负着提升学生人文知识素养的重任,所以教师一定要力求学生做到对文学作品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这样学生才能自觉地从作品中汲取营养,进一步发现美、感受美、接受美,从而在美的氛围中丰富和完善自己,努力塑造一个充满人文情怀的自我。提升文学素养离不开阅读,但阅读不一定就是文学素养教育。其主要区别是:首先,阅读可以是文学作品,也可以是非文学作品,而文学素养教育的载体只能是具有审美特质的文学作品;其次,一般的阅读受理智和功利的驱使,以认知为目的,而提升文学素养的阅读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以愉悦身心为归宿;最后,一般阅读受理智的制约,主要是认知功能,不要求其他心理功能参与,而提升文学素养的阅读因文学形象能唤起读者各种心理机制的积极活动,因而需要各种心理功能的参与。由此可以看出,提升文学素养的阅读是一种审美享受。爱因斯坦说:“艺术作品使我亲身受到一种最高的幸福感受。我从艺术作品所得到的这种享受是在任何其他方面所得不到的……”[3],这位伟大科学家的话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沉浸在作品所描写的世界,整个心灵都被作品中的形象调动起来,处于自由和兴奋的状态,从而得到情感上的愉悦和精神上的满足,那么,这样的阅读主体就获得了审美享受。同时,在具体解读一部作品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联系社会现实去分析、研判、解决作品中出现的问题,必要时还可以将这些问题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使学生在感受中思考,在思考中作出属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剖析余华的作品《活着》时,作为老师务必要精准把握其中的意识形态倾向性问题,有必要向学生讲清楚,《活着》就是诉说着一段中国特定社会背景下,不同寻常岁月里的一个处于社会底层的平凡家庭生存与死亡的故事。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也会被作品中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客观地”死去而感到唏嘘,此时老师就应该适时地引导学生开展深入地思考和探讨: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面对灾难和困境时应该怎样选择“活着”?我们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究竟是什么?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提高对作品的认知度和理解力,才能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拓宽自己的审美视域。唯其如此,教师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解读,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还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史学素养,从而使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得以提升。
当下,艺术类院校基本上是以艺术学学科和专业为培养规范来培养各级各类人才。鉴于此,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特长往往因专业不同而迥然有别。“一把尺子量到底”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方法肯定不适应所有学生,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难激发学生专业前行的内生动力。
作为担任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师,此时更多的应该是考虑如何强化教育的针对性从而提升教育的实效性,为了达到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目的,教师就要有甄别性地依据不同专业的不同特点,结合不同专业的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学习状态等等,从而确定教学侧重点。[4]尤其是人文素养教育的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受教育者来自不同专业而调整教育教学内容的范围以及教育教学目标和方法。例如对于戏剧与影视学学科中影视专业的学生来说,人文素养教育除了强调文本解读外,教育教学的侧重点还应该放在由具体的文本改编成的话剧、电影、电视等影视文学剧本上,作为教育者,教师讲述的内容需与受教育者所学的实际专业紧密结合,教师要告知戏剧影视专业的学生,戏剧是融多种艺术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戏剧是以演员的表演艺术为中心,吸收和融化了多种艺术成分的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需要剧本作为舞台演出的文学基础;需要造型艺术,如布景、灯光、道具、服装、化妆,用以表明剧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的身份等;还需要音乐、舞蹈,从不同角度辅助演员塑造舞台形象。而表演是戏剧的中心,是戏剧的生命。由演员当众表演给观众看,舞台上呈现出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演绎出世态人情,直接引发观众的某种情感。因此,戏剧是各种艺术中最易给观众以直观和真实性感受的一种艺术,具有强烈的审美魅力。[5]另外,教师还可以适时对文学文本和经过改编的影视文学剧本进行比较,鉴别出其中的异同,以此深化和提升学生理解掌握文学作品的程度及能力,以期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强化文学素养教育的经典篇目,面对影视专业的学生,教师一方面要把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向学生讲透彻,对阿Q这个人物所彰显的时代内涵也要阐明清楚;另一方面教师要联系由严顺开先生主演的电影《阿Q正传》进行进一步的阐发,认真比较文学作品中“阿Q”和电影中“阿Q”有什么异和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异”?为什么会保留这样的“同”?以此鼓励和激发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尝试把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文学作品相结合,并尝试着对文学作品进行改编,将其演化成情景剧或舞台剧进行表演,这样必然会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在一定程度上更会让学生感到学有所成,无形中催发了学生对加强文学素养教育的学习积极性。再如对于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学素养教育少不了要学习一些古诗词,教师在对这些古典诗词进行解读时,首先要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欣赏古典诗词,欣赏古诗词,不仅要准确地把握诗词中含蕴的作者的真情实感,而且要更深入地体会诗词中的意境,进一步感受意境带来的美的享受。教师要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意境,要使学生清晰地知晓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对构建意境美的作用,更要使学生明白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之间和谐融通的关系对营造意境美所起的更重要的作用。为何要如此?只是因为摄影摄像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的创作中,究其实也就是要正确处理景与情的关系。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具体解读诗词作品时,侧重点要放在结合相关的摄影作品来进行细致分析。在诗词中比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李煜《相见欢》);“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蒋捷《一剪梅·舟过吴江》);“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苏轼《江城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等等,词人无不是处处在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无不是把审美主体内在的“情”通过审美客体外在的“景”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而摄影摄像基本上也是通过拍摄外在的景物来表达创作者的某种情思,抒发创作者内心的某种情愫和感受。由此观之,诗词与摄影摄像在创作方法和抒写手法上有着一致性。两者都力求达到“情景交融”的境地,都力争使审美主体(创作主体)的思想情感与审美客体的外在景象形成一种互融互涉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不容置疑地会使受众通过作品能够产生丰富的联想,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艺术的熏陶。[6]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文学素养水平,而且还提升了学生美学素养水平。在这里,教师就把强化人文素养教育的内容与学生的专业学习以及课下实践活动很好地衔接起来,真正让学生认识到人文素养教育距离自己的专业并不遥远而是紧密相连的。教师根据专业不同而调整教育教学侧重点的做法往往能够使人文素养教育得以彰显其现实价值。
人文素养是大学生综合素养当中最基础最本质的素养,夯实人文素养对于其他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关涉。当下,大学生人文素养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文知识匮乏,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普遍的心理承受力弱化,与人相处的能力不强;有些大学生言行举止文明度偏低,自身抵御各种错误思想干扰的能力较弱;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模糊等等。人文素养的匮乏将直接导致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不能契合实际工作的需要。因此,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大学生人文素养教育,既是时代发展的必须,也是完全符合我国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且与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基本路径相一致。那么,在实际的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如何在自己的教育空间里切实把人文素养教育融入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强化人文素养教育,对艺术类院校的学生来讲,如果教师只单纯地使用“一支粉笔一张嘴”这种传统方式施教的话,即使讲得天花乱坠、眉飞色舞,那么作为教育对象的学生也必然会感到形式单调,内容保守。因此,为了改变这种“墨守成规”的教学模式,真正提高人文素养教育效果,教师就十分有必要改变教育方法,积极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并且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教育手段施教, 使学生满怀诚意地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聆听老师的教诲并自觉接受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 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 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适应经济社会发展 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推进课程改革……充分发挥 现代信息技术作用,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7]所以,在人文素养教育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具体细致地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 尽可能地最大化地多运用一些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例如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 因为当下的大学生在其自身成长的过程中,游戏和影视基本上都是如影随形地陪伴着他们,所以他们对现代媒体有着较为强烈的认知兴趣和认知需求, 同时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堂上就可以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音视频文件资料立体地呈现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在画音结合的视听觉交感中增添学习动力,激发学习热情。尽管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文学作品之间的有效衔接总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但是教师在解读文学作品时若能有效地穿插影视作品中的某个场景进行辅助讲解,则学生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能够促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由文学作品这一审美客体带来的直接的审美体验。[8]另外,教师在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时,在音视频资料的结合呈现中,学生还能够主动地把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进行某种层面的比较,这样一方面能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文学文本的愿望,另一方面也能够实际地扩充艺术类院校学生学好本专业所需的文学知识和文学素养。从一定意义上说,一部文学作品的问世,其实就是创作主体和阅读主体心灵交融共契的过程,教师在施教中不可能完全地将自己的阅读感受传授给学生,只能在积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中,尽可能多地传授给学生阅读感受的方法和媒介,以便让学生自己去实际地感知和感受,因为学生终究是阅读的主人,是阅读主体。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现代化施教手段,利用图片、音频、视频等相关资料来演示作家及其作品,既能使教育教学气氛生动活泼,又能够十分有效地牵引住学生的关注力。比如说,教师在讲解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时,能够利用多媒体,把沈从文的故乡湖南湘西的风土人情以及作家的生活历程等,通过图像、视频播放给学生观看,这样就能更有效地使学生走进沈从文,走进《边城》,走进《边城》里的每一个人物,从而对学生准确地理解《边城》这部作品,将起到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教师施教的生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更让学生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作品带来的无穷魅力,全面理解掌握作品中含纳的人文知识,很显然达到了进一步强化人文素养教育的目的。此外,相对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说,传统的人文素养教育往往忽略了教学实践的环节,教师施教完内容就啥事也没有了,但“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因此,在当前的人文素养教育环节中,作为授课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教学实践方面的内容,加之,艺术类院校的学生相对来说,个性比较活泼,风格豁达开朗,做事乐于表现。事实上,艺术类院校的学生都热衷于实践活动。比如在解读元杂剧《西厢记·长亭送别》时,就可以以所节选的文本内容为底本,分配角色让学生扮演。学生通过自己实际的表演必将得到实际的体验,教师这样做既彰显了艺术类院校学生自身的个性和特长,又加深了他们对作品以及作品中人物角色的认知,同时也强化了学生对于元杂剧相关知识的理解力和认知力,更提高了人文素养教育效果。
通过加强人文素养教育,可以一定程度上丰富敦厚学生的内在情感,也能够一定程度上培养他们的情感智慧,促使他们情感智慧得到提升。情感智慧从某种意义来说对一个人的成功起着重要的关键性作用。在艺术类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相对于专业核心课教育来说是个“边缘”,但相对于专业拓展课来说又是个“核心”,作为艺术类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授课教师来说,必须要多措并举地安排好教育的各个环节,力求做到使人文素养教育成为有助于提升艺术类院校学生审美素养乃至艺术素养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