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继
(南阳市骨科医院 关节科,河南 南阳 473000)
髋臼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多由高能量创伤引起[1]。髋臼解剖位置深,解剖结构复杂,故对于移位的髋臼骨折,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尤为重要。有研究指出,髋臼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手术入路、软组织损伤(显露时)密切相关[2]。传统K-L入路需对外旋短肌群进行离断,可引起旋骨内侧动脉损伤,术后并发症较多。改良K-L入路无需离断外旋短肌群,可有效降低创伤。本研究分析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对术后髋关节功能及再入院发生率的影响。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2月62例髋臼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女7例,男24例;年龄为21~72岁,平均(43.18±9.85)岁。观察组:女6例,男25例;年龄为20~73岁,平均(43.57±10.18)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本研究经南阳市骨科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新鲜髋臼骨折;(2)移位明显;(3)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合并股骨头、骨盆骨折;(2)陈旧性髋臼骨折。
1.3 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行传统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显露外旋短肌群,对其进行离断(距腱性止点1.5~2.0 cm),复位、固定方法同观察组,关闭切口时对外旋短肌群腱性止点进行穿线修复,负压引流,关闭切口。
1.3.2观察组 行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沿臀大肌纤维方向进行钝性分离,显露外旋短肌群,对骨折位置、外旋短肌损伤情况、坐骨神经走形进行探查,以“三窗口”显露法(下孖肌、上孖肌、梨状肌、闭孔内肌为界)显露骨折断端。对凝血、关节腔进行清理,解剖复位(最大程度保留骨折块与周围髋臼唇、骨膜、关节囊连续性),固定(克氏针)。若合并前柱损伤,需联合前路手术进行复位固定。若负重区压缩明显,酌情进行自体骨、异体骨移植。将重建锁定板(预弯良好)置于后壁、后柱,锁定固定(螺钉)。对坐骨结节部软组织进行缝合,覆盖钢板,对关节囊、髋臼唇进行修复,负压引流,关闭切口。
1.4 观察指标(1)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2)两组均随访2 a,以Merled’Aubigne和Postel评分对两组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关节活动度>75%,无疼痛,步态正常为优;关节活动度>50%,轻微疼痛,步态正常为良;关节活动度<50%,中度疼痛,轻度跛行为良;未达到上述标准为差。(3)再入院发生率。
2.1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均P<0.0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髋关节功能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比较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再入院发生率观察组术后出现3例坐骨神经损伤,均于3个月内自行恢复。对照组术后出现2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再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再入院发生率为6.45%(2/31)。
近年来,高能量损伤逐渐增多,导致髋臼骨折发生率逐年升高[3]。髋臼骨折多累及髋臼前、后柱,需前后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后方入路以K-L入路为主,前方入路主要为骼窝入路、Stoppa入路,临床对髋臼前方入路争议较少,但传统K-L入路对外旋短肌群进行离断,可引起旋骨内侧动脉损伤,使股骨头血供受到严重影响,且术中、术后出血量较多[4]。
改良K-L入路无需离断外旋短肌群,术中分离肌间隙对骨折部位进行显露,以下孖肌下窗口,“下孖肌、上孖肌、梨状肌、闭孔内肌”深面窗口,梨状肌外上窗口进行复位固定,可有效避免对外旋内侧动脉的影响,降低后方软组织损伤。行改良K-L入路时,建议骨膜下剥离,注意对关节囊、盂唇及表面有血供骨膜的完整性进行保护,以保证骨折块活性,并注意对坐骨神经的探查、保护。若患者髋臼后侧骨折粉碎严重或臀部肌肉发达,通过改良K-L入路无法完成手术,需离断或部分离断外旋短肌群,进而完成手术。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对照组,表明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观察组术后出现3例坐骨神经损伤,均于3个月内自行恢复,其原因可能与术中显露时牵拉不当有关。
综上,改良K-L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且未出现再入院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