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文素养 研磨课堂教学

2020-01-17 06:07戴一雯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表现型组词陈老师

戴一雯

在“进一步倡导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培养为目标”的改革新时期,我们东林小学提出了“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实践探索”,这是我校近年来提出的研究课题,也是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本项目基于当下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指向素养培养目标与过程的和谐统一,致力于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达成。

一、高阶问题引领课堂教学

课堂是“素养表现型”教学的主阵地。如何抓住课堂,让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获得成长,成为我们每一个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素养表现型”教学提出,在课堂上设计一到两个“高阶问题”,通过“大问题”“大观点”帮助学生形成综合思维力,甚至是批判性思考力,让不可见的学科思维发展在问题引领下获得表现、提升。

如统编本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一课包含了《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三首学生早已耳熟能详的古诗。逐字逐句地讲解古诗似乎是大部分教师习以为常的古诗教学模式,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不可避免地要将这三首诗歌割裂开进行教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最大的收获便是理解了字词、诗句的意思,可是学生的思维却只能停留在理解记忆的层面上,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提高。

我校的蒋可菡老师在上这一课时,打破了逐字逐句讲解古诗的传统教学模式,在短短一节课的时间里,将三首古诗同时呈现给了学生,以“寻找三首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作为高阶问题,贯穿整堂课的教学。这个高阶问题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广阔的思考空间。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学生既要理解关键字词的意思,又需要知晓诗人的生平;既要了解时代背景,又需要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学生的思维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诗歌意思的理解上。在反复的阅读、思考、讨论和交流中,他们从作者、题目、体裁、诗歌表达的内容以及诗人的情感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立体式地解读了诗歌。在一系列的探索活动中,学生理解了诗文的意思,认识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体会了诗人的心境。更重要的是,通过学习,学生发现,要想真正读懂一首诗,不仅要知道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诗歌背后隐藏的秘密也需要我们去细心地挖掘。这是一颗小小的智慧的种子,如果我们能让它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那对于学生将来赏析古诗文是大有益处的。

二、知识以结构化的形式呈现

“素养表现型”教学提出将“知识结构化呈现”的策略,强调教师对学科知识要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引导学生将知识以结构的形式呈现,让思维活动和思维结果变成直观形象的存在,变成一个可以跟同学、朋友、老师分享的智慧。

为了深入研究“素养表现型”教学,我校请来了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姜树华老师为我们做讲座。在讲座中,姜老师用自己的教学例子,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知识的结构化”。姜老师让学生练习用“衣”来组词。学生凭借自己日常积累的词汇,你一个我一个地说出许多带有“衣”的词语。虽然课堂上很是热闹,不过学生说出的词语是散乱的、无规律的,听过之后未必会留下深刻的印象。于是,姜老师用了一个巧妙的方法把这些看起来没有联系的词语串联了起来。如果用衣服的颜色,可以说出哪些词语,学生立刻想出了“黑衣、红衣、青衣、白衣”等词语;如果按照衣服穿的位置的不同,又可以组成词语“上衣,外衣、内衣”等;要是按照衣服的种类来组词,学生又想到了“棉衣、毛衣、大衣、风衣”。姜老师巧妙地打开了学生的思路,用联系生活、联系实际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了一个关于“衣”字的小小的词语网。

姜老师的讲座让我受益颇多。在课堂上,我也尝试着这样去做。《秋天》是统编本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这是学生学完拼音以后接触的第一篇课文,对词汇量积累不足的他们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上课之前,我曾了解过学生的学习基础,发现他们在用“叶”字组词时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他们虽然知道“叶”表示树叶,但是依然不会正确使用“叶”字,甚至说出了“作业”和“夜晚”这样完全错误的词语。受姜老师讲座的启发,我想到用同样的方法教学生掌握带“叶”字的词语。我告诉他们:春天,树叶刚刚长出来的时候是很嫩、很绿的,我们可以叫它“嫩叶”“绿叶”;秋天,树叶开始慢慢变黄,我们就可以叫它“黄叶”;当树叶开始枯萎,我们就叫它“枯叶”;当风把它吹落,我们就叫它“落叶”。

在情境教学中,学生轻松地认识了“叶”字。通过想象叶子在不同季节的变化,正确地掌握了关于“叶”字的词语,并将词语用季节这根线索联系在了一起。一个关于“叶”字的词语网便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了。教师在教学字词的同时,也帮助学生进行了知识的梳理和整合。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一方面轻松地掌握了生字词,另一方面也接触到了新的学习方法。这个方法指导学生在组词的时候,不仅可以搜索自己的词库,还可以通过联想,或是联系生活实际的方式,寻找许许多多来自于生活的词汇。语文终究是来源于生活的,我们的语文教学自然也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中有着学习语文的最丰富的资源。

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统编本一年级上册《对韵歌》是一篇识字课文,“虫”是其中的一个生字。“虫”字学习并不难,许多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就已经认识了“虫”字,也能够说出“小虫、飞虫、青虫、毛毛虫”之类的词语。既然学生已经有了这样的基础,那课堂教学如果还是停留在复述词语上,学生就不会有任何的收获。所以,我校陈淼老师在“虫”字的教学上可是花了不少的心思。陈老师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先出示“蟲”字的演变图。学生通过观察,惊奇地发现,原来“虫”过去的写法就像是在画一条长长的虫子,而且这条长虫和蛇极为相似。于是陈老师便告诉学生,以前人们说的长虫就是指蛇。接着,陈老师出示了“大虫”这个词,并询问学生什么是大虫?学生觉得大虫就是指大大的虫子。正当他们觉得自己已经理解“大虫”一词时,陈老师又出示了一张老虎的图片,告诉他们在古代人们有时也会把老虎叫大虫。学生听了觉得不可思议。正当他们还在回味新知识的时候,陈老师又告诉他们,“虫”除了可以表示“虫子”“蛇”“老虎”以外,还有其他的意思。这一系列的铺垫可以说是吊足了学生学习的胃口。看到学生兴趣正浓,陈老师娓娓道来:有些人特别喜欢看书,我们称他们为“书虫”。在陈老师的点拨之下,学生豁然开朗。其实自己以前也曾经这样使用过“虫”字,只是一直没有发现而已。陈老师趁热打铁,继续追问:“你还能说出像‘书虫这样的词语吗?”这时学生的思路已经彻底打开。有的学生说:“如果一个人很懒,我们叫他懒虫。”……

我们都知道,对于刚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来说,让他们端坐40分钟并认真学习,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陈老师用创设情境的方法,带领学生学习“虫”字,可谓妙趣横生,把原本枯燥无味的识字课变得生动有趣。学生听得兴趣盎然,学得有滋有味。更重要的是,在这个充满趣味的课堂中,学生欣赏到了中国文字神奇的变化,发现一个汉字居然能表达出这样截然不同的意思,这使得课堂又有了浓浓的语文味儿。陈老师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字的特殊魅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对于“小学语文素养表现型教学的实践探索”,我们还在起步阶段。在这样的教育教学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将继续注重实践运用,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无锡市东林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表现型组词陈老师
我的科学老师
用数学思维分析遗传的基本规律
我会组词
自由组合定律中9∶3∶3∶1相关变式题型解析
浅谈生物遗传学解题技巧
小陈老师来上课
想一想,填一填
我们的“开心果”
把人物写得生动活泼吧
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变形归类例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