檠文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讲述了叶嘉莹多难而诗意的一生
在《朗读者》节目上,董卿这样介绍过叶嘉莹先生:她是白发的先生,她是诗词的女儿,她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者、传播者,也是很多人通往诗词国度的路标和灯塔。今年96岁的叶嘉莹先生,是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一生都致力于中华古典诗词的传承,她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年少丧母、去国离乡、大女儿及女婿双双车祸身亡……一生命途多舛,却没有妨碍她活成一首清丽脱俗的诗。从海外归国至今大约40年的时间里,她始终耕耘在教学的第一线。如今,很多学生慕名去听叶嘉莹先生的课,发现这位已经90多岁高龄的老教授依然站得笔直,仪态优雅地将古典诗词之美娓娓道来。
“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87岁那年,叶嘉莹在一本书的结语中写道。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北京,从小生活在书香世家。女孩玩的秋千、毽子,她都不会,“所有的精力都用来读书了”。考入辅仁大学后,她遇见了影响自己一生的老师顾随。顾随说诗的主要作用,在于让人感动。叶嘉莹在国外的课堂上,也常常用英文“c a r e”,她说要有一颗关怀的心,对人、事、物,对大自然的关怀。讲周邦彦时,叶嘉莹称赞词人的技巧和艺术,但仍提倡“很真诚地说话”。她说周邦彦和苏东坡就差了一点点。两个人同样经历了新旧党争,苏东坡将自己的得失、福祸置之度外。而周邦彦最后学到的是明哲保身,所以他的词里缺少一种博大的、深厚的、感发的生命。她喜爱辛弃疾,说辛弃疾和苏东坡、陶渊明不同,陶、苏都准备了一个“退”,是“穷则独善其身”的退。但辛弃疾是没有“退”路的人,他一生也没有忘记收复自己的故乡和故国。
1948年,叶嘉莹跟随在国民党军队工作的丈夫去了台湾。她未能像老师顾随所期盼的那样有所建树,反而在历史的江河中,被命运拨弄和抛掷。丈夫性格暴烈,后来入狱,叶嘉莹因此同样被捕接受审讯,一度和女儿睡亲戚家的走廊,全家靠她在中学教书的收入养活。后来,叶嘉莹受邀去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哈佛大学等地讲学,她和一家人自此远离故土。对叶嘉莹而言,更沉重的打击在52岁那年到来。大女儿因车祸去世,参加完葬礼,她把自己关在屋里一个月,而后再回学校工作,见到同事朋友学生,最多眼圈一红,就低头走过去了。
伤痛岂能轻易抚平,是古诗词给予她生命的精华,让她溶解掉生命中的苦痛。叶嘉莹创造了一个名词“弱德之美”,诠释中国古典诗词美感的本质。她说,“弱德”不是弱者,弱者只趴在那里挨打。弱德就是你承受,你堅持,你还要有自己的一种操守,你要完成你自己。女儿的离世几乎彻底改变了叶嘉莹的后半生,诗词帮助她缓解丧失亲人的痛苦,提醒她还有诗词传承的使命,她决定回国教书。
叶嘉莹写竖排繁体的板书,一边说一边写,速度很快。因为经常写板书,粉笔灰使她的手指总是皴裂。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上总贴有胶布。她不喜欢麻烦别人,在南开校园内独自居住。一次夜间起来,她在卫生间滑倒,因为怕影响秘书休息,在地上躺了4个多小时,直到天亮才给对方打电话。
虽然捐赠千万,但是叶嘉莹先生的生活却极度节俭。为了节省做饭的时间,她让秘书买好速冻水饺,最多一次买了10斤。她的衣服好多都是二三十年前买的,但从不舍得扔掉。导演到家里拍摄时,她捧着饭碗大口吃饺子,但从没有衣着随意、不打扮不收拾的片刻。有人心疼,认为叶先生晚年孤苦。也有人反驳道,腹有诗书、精神丰盈,她永远不会孤独。
“捧起一把水来,天上的月亮就倒映在水中。水里的光影离你很近但又离你很远。天下的美都在于一种‘距离,在你的想象之间,可望而不可及。”叶嘉莹这样解释“掬水月在手”。有人形容她就像天上的月亮,但叶嘉莹只谦虚地说,我只是水中之月。她只是想把自己亲自体会到的古典诗歌之美告诉年轻人,把不懂诗的人接到里面来。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时代楷模发布厅》节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