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专业教育实现途径

2020-01-17 23:24董浩平
关键词:商科课程教育

董浩平

(河南工程学院,河南 郑州451191)

科技革命、商业业态新发展的大背景呼唤新的商科教育。从外延上看,新商科的学科以经济学、管理学两大门类为其核心层,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其外围层,相关工科知识为其扩展层;从内涵上看,新商科学科知识应当功能完整、作用互补、相互衔接、逻辑严密。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实务等新知识解决体系完整问题,大数据分析等贯穿新商科以解决分析工具及其功能互补问题,整合财务、营销、人力资源的相关内容以解决相互衔接问题,增加数理分析内容以解决逻辑严密问题。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商业文明,都有不同的商业教育与之适应。农耕文明的商业教育主要靠无师自通、师授徒学;工业文明的商业教育采用班级组织、分专业批量造就簿记、采购、库存、销售专门人才以适应流水线、多工种的生产需要和商业需要;后工业文明的商业教育则需要专门化、复合化地培养公司理财、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现代营销等专门人才以适应个性化需求、柔性制造、生产与服务融合的需要。目前,我们正处于工业文明与后工业文明交替且正在向后工业文明进发的时代,工商业知识的范围大大扩展,复杂程度大大增加。如需要利用大数据精准分析需求、生产、消费,依靠数字经济学阐释数字技术渗透、数字产品与服务的零边际成本扩张等经济现象并由此开展经济学分析。

新时代催生新商科和新商科教育。一方面,新商科教育同其他专业教育一样,是针对人的教育,必须遵循教育规律,遵守传统商科教育的可行教育途径,即守正;另一方面,要响应时代召唤,探索教与学的新范式,革新传统商科教育的落伍部分,即创新。

一、重守正:新商科教育的现实途径

新商科教育要从外围环境(社会、国家、社区、家庭)分析入手,营造优秀的育人文化,确定人才培养规格,遵循学科和专业建设规律,围绕大学的办学使命,健全人才培养体系,提供合理的课程体系,培育和健全师资队伍,完善教学设施,开展培育过程督查,反馈培养成效得失,形成一个闭环。[1]

实施新商科教育的关键步骤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根据大学类型,确定人才培养的类型、层次,然后依据全面发展原则(课程论)、因材施教原则(方法论)、学生主体原则(过程论)、整体优化原则(系统论)对人才培养体系(时间、空间)进行整体设计——凝练学科主干课程、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科研训练、产学研结合)、研究性教学(基于问题、项目教学、研究性教学的体制和机制)。第二,提供由通识教育、学科基础、专业课程组成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要处理好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科研训练、社会实践的关系。第三,激励教师奋发有为——成立教师发展支持中心,帮助和促进教师成长;畅通职称晋升和福利待遇提高渠道;利用教学名师评比、教学质量奖、教学优秀奖引导教师乐于奉献。第四,改善教学基本条件,教室采光、通风良好,桌椅摆放采用方便学生和教师互动的布局;实验室既可开设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又可进行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课程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第五,加强日常质量监控,主要包括教学内容(大纲、教材、教案)、教学环节(授课、实验、作业、答疑、考试)、教学效果、教学条件(设施与装备保障)、教学评价(期初与期中教学检查、教学督导与巡视制度、学生信息员制度、督导随堂听课)等。第六,参与阶段性教学评估——参加审核评估、专业论证等,且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进行毕业生培养质量调查,利用反馈结果改进教育教学。

二、新认识:新商科教育的真谛

技术驱动商业模式创新,新的商业模式又反过来推动技术向纵深发展并应用于人类生产生活。从技术角度看,“人工智能是否会消解人的劳动价值?生物科学的发展是否会消解人的价值?如何填补技术带来的法律空白?”[2]从商业模式角度看,相比于纯粹的技术,商业模式更能触碰社会的神经,产生更大的影响。可把它看成是技术应用的放大器。一个营销岗位产生的正负效应远大于生产岗位,商业模式产生的冲击波远大于企业内部管理所产生的冲击波。表面上看,商业模式关乎“销售什么”“怎么销售”“如何赚钱”等问题,实际上,它关乎着各方利益,必然产生社会效应和社会影响。如,共享单车以共享名义打造的新商业模式——用户交押金且付费骑行,不是真正的共享——公司投放的是新单车,不是闲置的资源。另外,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单车骑行后乱丢乱放,共享模式无疾而终,也在情理之中。[3]这是一个显性失败的案例,除此之外,还有我们不易觉察到的问题,如:消费互联网领域中的平台搞寡头垄断,泄露用户隐私,利用数据优势支配用户,等等。这些涉及构建商业模式的道德、伦理问题。

人类认识、改造自然的理性有三类:给人带来美好希望的技术理性、给人带来福祉的实用理性、涉及公平正义所导出的道德理性。[4]这些理性传导到教育,则分别是技术教育、实用教育、道德教育。教技术——让人谋生,仅仅是维持生命的层次,教实用能力——让人谋福祉,仅限于理性经济人,而道德教育——让人谋心,求得身心的和谐,达到高尚的境界。谋生、谋福祉、谋心,渐次提升教育的品质,这是教育的意义之所在,也是新商科教育的意义之所在。

三、新范式:以学习者为中心

未来世界充满了模糊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模糊性决定了大批量、规模化(适应流水线生产)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过去,复杂性意味着现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面临失效的危险,不确定性意味着没有人能够准确预测未来。这需要大学超越现有的专业人才培养范式。人才培养要着力于培养人的学习能力——懂得创造、创新,能适应未来,有知识迁移和终身学习能力。在具体的培养实践中,制定新的培养方案,打破原有的专业培养界限,由简单的知识传递变为综合能力的训练。新的商科教育不但要善于了解商业现象,而且能解释现象背后的原因,能够站在时间的坐标轴上进行趋势判断;不但能观察商业现象,解释其成因,而且能进行理论抽象,把握其本质;学生不但要经过一般的技能训练,而且能在训练的基础上掌握技术,再在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突破,进而形成专业技术能力,成为“能工巧匠”。

教与学既要由浅入深,又要达到既定的水平层次。武学超提出要构建三维主题式生态教学模式,[5]以破解创新人才培养难题。

落实三维主题式生态教学模式,必须将现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范式转变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范式。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范式相比, “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才培养范式具有以下特征:第一, 培养使命是面向学习者未来的成功,而不止是为学生提供教育机会。第二, 资源投入侧重学习保障而不只是教学保障。第三, 培养任务重在养成高阶学习能力而不是围绕学分。第四, 培养过程发生在“全时空”而不只是在课堂。第五, 评价方法重在形成性评价而不是专注于结果性评价。[6]

四、新技术:引入人工智能

科学技术融入现代教育,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第二个阶段是互联网教育阶段,网上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供选择利用;第三个阶段是人工智能不断地接近教育的核心区域,可在教、学、测、评、练各个环节介入。[7]

借助于人工智能支持的在线课程,课堂教学将发生革命性的变化[8],如“对分课堂——教师、学生互动各半”“翻转课堂——教师与学生角色及课内课外时间互换”等教学方式调整了课内、课外学习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手里转移到学生手里。学生利用在线课程等网络资源进行初步的知识性学习,课堂上可以和教师进行深入的讨论,从而打破以往的教学模式,为深入学习、理解、创造留出了更多的时间。

借助于人工智能,教师可以大大减少机械性、重复性的工作,通过收集整理、分析大数据,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施教。

借助于人工智能,学生学习可以更有效率,更加个性化。人工智能可以虚拟学习环境,挖掘教育数据,分析学生学习行为,既可以打破传统的学习模式,给予学生更自由的学习空间和时间选择权,又使学生便于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美国高校联合会(AACU)在介绍克拉克大学和瓦格纳学院的具体做法时谈道:“由于新技术的应用, 学生有了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获取来源, 自主学习的可能性大大提高, 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降低, 使得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 朝着更加平等的方向发展。师生之间并不单单是知识单向传播的关系, 更是合作者的关系, 共同开展学习和研究任务。”[9]

五、新体系:重塑课程体系

课程是大学的真正产品,课程规划与设计事关教师、大学院/系、大学的核心竞争力。随着新商科教育的发展,我们要提供新课程。如“数字经济”课程,阐释数字经济领域在一定条件下“看得见的手”配置资源的合法性、有效性,边际收益递增的理论问题和适用范围,无形资本投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10],等等;“数字经济实务”课程研究数字经济的实现途径、方式方法,大的方面如数字货币发行[11],它涉及货币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功能更新,涉及谁来发行、谁来监管、怎么监管、监管到什么程度,小的方面如金融领域的大数据分析业务与金融业务场景融合问题,涉及金融领域的业务获客与提供匹配的服务、风险控制等一系列问题。

在提供新课程的同时,改造旧课程。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为例,传统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主要围绕招聘、入职、培训、绩效、激励、个人发展、晋升调岗离职等进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依照线性分析结果来反馈,用以改进工作[12]。引入大数据分析方法之后,企业可以基于业务来驱动数据分析,依据公司财务与公司业绩来反推客户管理效能和部门的组织与运营效能,进而考察员工的效能,弹性工作制、弹性管理就成为可能。况阳介绍了一种OKR管理模式,是“一套严密的思考框架和持续的纪律要求,旨在确保员工紧密协作,把精力聚集在能促进组织成长的、可衡量的贡献上”[13]。其特征是敏捷开放、公开透明、自下而上、目标和评价解耦,能显著激发员工潜能。这一套有用有效的实务知识要引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课程之中。

优质课程只是为造就课程体系提供了素材,课程必须与培养目标、职业岗位需要、培养要求紧密结合,与知识结构、培养方式结合。“开设一门新课程要有针对性至少需要考虑八个问题:第一,大学的使命是什么?大学的使命主要是对大学定位和基本价值观的阐述。第二,要实现大学的使命,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第三,专业目标是什么?它与大学使命是什么关系?专业目标如何支撑大学使命?第四,在专业中,这些课程的位置在哪里?第五,课程教学目标是什么?它如何与专业目标相一致?第六,每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第七,如何设计合适的学习活动以实现课堂学习目标?第八,如何考核学习成效?”[14]

如何把课程串接起来,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的课程体系?我们可采用“课程矩阵”[14]的办法。各专业目标由一系列子目标组成, 子目标的达成依赖于专业课程。这就需要通过课程删除、合并、重置来重构课程体系。

六、新过程:促进“教”与“学”的统一

落实新范式——“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使命,要从制度、方法、考核和保障上系统构建“教”与“学”的新机制,促进“教”与“学”的统一。

将传统的“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由以往只关注对教师“教”的考核,转变为更加重视对学生“学”的考核,围绕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和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设计教学体系。

将过去以教师“教的工作量”为核心的工作量计算办法,改为以学生“学的学习量”为核心的工作量计算办法,有效规划学生课内、课外学习量,有目标地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如实施项目教学法,引入对分课堂、翻转课堂,开展案例教学、讨论式和辩论式教学。这一改革实施的关键在于教师的自我加压、自我革命。

在继续推行“过程考核”制度改革基础上,重视对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评价,不断完善自主学习考核方式、内容,实现从单一知识评价向以能力评价为主的多元化评价、综合性评价转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建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服务体系,鼓励学生开展团队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加强大数据分析,图书馆、教室、实验室实施开放制度,为学生多元化学习提供帮助。

七、新平台:行业学院促进产教互融

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才能跟上商业变革的步伐,始终是商业教育面临的难题,因为商业实践总是先于学科理论,基于学科知识的专业教育往往滞后于现实。克服这种时滞,企业、政府、学校、行业协会联动进行校企合作是通常的做法,但校企合作的零碎化、片段化问题及企业的人力资源利用难问题等较难克服。随着校企合作实践的深入推进,多方合作的行业学院应运而生。行业学院能够根据新要求,完成新任务,秉承新理念,打造新机制,创造新效果。

大力建设富于新内涵的新商科,这是专业教育需要完成的新任务。参考王铭玉、张涛关于新文科的说法[15],新商科建设就是要以继承创新、交叉融合、协同与共享为主要途径,促进多学科交叉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商科的转型升级,从学科导向转向以需求为导向,从学科分割转向交叉融合,从适应服务转向支撑引领。为满足上述新学科孕育的条件,行业学院应运而生, 为学科建设提供最好的平台——学校与企业、教师与经济师、课堂与现场、理论与实践、知识与经验在平台上得到最新、最好的融合和发展。

实践中,行业学院秉承共建、共享、共管、共赢的新理念,打造全过程、全方位的运行新机制。共建是指校企双方财力物力的投入,更是智力资源的互补;共管体现在事事有人管——纵到底、横到边,执行院长负行业学院之总责,以确保资源、人员进出顺畅,教学过程顺利对接;共享体现在理论与案例成果、人才培养成果等共享;共赢体现在共同赢得社会声誉、政府信任与支持。

新机制推进校企实质性合作的形式主要有共建专业、课程、实验室、实习实训基地、就业创业基地、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师资培养基地、企业行业人才储备基地等八种。

以上八种形式的合作创造八种协同之效果:一是协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二是协同改革专业课程教学,三是协同开展实践教学,四是协同建设实践教学平台[16],五是协同提供创业教育、创业大赛、创业孵化“三融一体”的平台,六是协同培养教师,七是协同参与教学考核评价,八是协同建设企业行业人才储备基地。

八、新举措:提供制度约束和激励动力

无论是教还是学,个人因素都很重要,外部环境条件也必不可少。过去多强调个人修炼,现在强调内外结合,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体现其“新”。

教师是办学的主体。无论是商业教育回归商业教育的真谛、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理念,还是引入新技术、重塑课程体系,最终仰赖于教学的组织与实施,仰赖于教师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教师不断追求自我存在的卓越,心态开放,积极进取,寻求教学突破,这是个人修炼的含义。然而,仅有教师的自身修炼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提供制度约束和激励的动力。

无论是教师深入现场收集案例材料用于教学,还是革新教学方式方法,抑或打造线上、线下或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平台,都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时间和其他成本,都需要制度的约束,更需要激励措施来构建富有活力的教师教学发展机制、基于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学评价、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奖励办法。

利用教师发展中心促进教师成长。如:提供与工商业界互动的条件,为新教学手段的采用提供帮助,为教学技能的提高提供辅导;尊重教师的个人偏好和个人选择,教学型、教学科研型、科研型岗位都是服务人才培养的教师成长通道,针对不同的成才通道,采用不同的考核评价方式与方法;高度重视教学基层组织、学术共同体的评价,利用多方评价结果作为职称晋升的依据;对打造金课、参与专业学科建设取得重要成果的教师给予荣誉鼓励和物质奖励。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应当追求心灵的高贵,崇尚独立思考,潜心好学,但学校更有责任、义务提供环境条件,激励和帮助学生成才。思想品德、商业道德的磨炼,学业的顺利完成除了一般性的制度要求,学业预警、个别辅导也应纳入制度范畴。商业教育要紧跟时代步伐,要教育学生善于观察纷繁复杂的商业现象,预测其复杂变化轨迹。为此,学校要提供产教融合平台,以便学生学中做、做中学、学中思,培养质疑与批判思维品质。引进业界专家讲授有关课程,尤其是实践课程。设置创新创业综合项目,主办各种赛事,也是学校培养学生商业创新与实战能力的必要举措。

九、结语

新商科是传统商科的延续。毫无疑问,新商科教育也是传统商科教育的延续,这种延续反映在教育实践中,就是既要守正又要创新。本研究着重阐述了创新,涵盖对新商科教育宗旨(真谛)、范式、技术、体系、过程、平台、举措等方方面面。时代新要求是行动的先导,教育宗旨是行动的方向,培养范式是行动的准则,新技术是行动的手段,课程体系是行动的载体,教育过程是行动的桥梁,行业学院是产教融合的抓手,制度约束与激励动力是成功的关键,它们是一套组合拳、一个整体,不可分割,共同服务于“育人”这一整体目标与任务。

猜你喜欢
商科课程教育
面向现代产业急需 培养复合型商科人才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新商业模式下新商科通识课建设的思考和探索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