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四十九中学 张 巍
“昨天,上海多了19个治愈的新冠病例,眼看疫情有好转不能在家自学多久了,在学校还要面对很多没必要的上课和活动(如音乐课),还会受多管闲事同学的影响,疫情就不能再严重些,新冠病毒,前进!”——2020年3月9日刷到的一条中学生的朋友圈。看得出来,这个学生非常努力,不能返校的日子里,对学习丝毫没有放松。可是,所有跟主课成绩无关的事,都被视作无用的负累,无论文体课程、还是同学交流、甚至关乎生死、国计民生的疫情,他都显得毫不在乎,竟然为病毒加油,希望疫情更严重些。
——摘自网络
简单的几行字,隔着屏幕都让人有些不寒而栗。有人惊讶小小年纪何以如此自私自利、有人愤怒面对生死其何以如此冷漠、有人痛心“优秀”的学生何以人性的缺失......
一场史无前例的疫情,按下了我们生活的暂停键,让原有的生活发生着巨大的改变。在疫情这把放大镜下,我们看到了灾难面前世间的美与丑,人性的光辉与黑暗。一场疫情全面透彻地检验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与素质。疫情让我们驻足,学着理性地思考。
新冠疫情,赋予了教育许多新的契机,几十年来开展和重视的生命教育、规则行为、责任意识等,这些平时看似人人尽可知、人人尽可为的简单道理和行为,面对危机事件时,却需要反反复复强调甚至是人政的干预。作为教育者,我们要用敏锐的目光去捕捉和挖掘这些疫情时期社会资源的内质,要去思考德育怎样从传统理论式的道理说教转化为生活场景下的浸润,内化为学生植根于内心的修养和行为表象。
生命本质教育,唤醒学生对敬畏生命顺应自然的价值认同
疫情,让我们真正从善待生命开始,重塑对生命课程本质的思考。教育,不是雕刻而是唤醒,让人回归生命本真,遵循生命的成长规律,培养生命完整的人。敬畏生命、尊重自然,是现代文明社会每个人都应有的品质。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却不是大自然的主宰。我们一边教育青少年要保护自然、保护动物,一边又经常看到人类对动物的买卖杀戮。学生们在矛盾的认知冲突下,形成对生命的“惯性思维”。
德育课程在开展生命教育时,往往过于拘泥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引导,忽视了万物生灵与自然合一的教育。开展课程时,可以引导学生合作开展一些项目式的研究活动,如“危害人体的一些动物是否应该消失”“老鼠类在生物链中的意义”等,学生通过行动研究,资料的查找、数据的整理到思维的建构,学会从科学的角度认清万物生灵都是自然界生物链条不可缺失的重要一环,它们的生命和人类一样,都有价值体现和存在的意义,保护野生动物的迫切性早已不是保护生态环境这么单一,地球上的每个生命置身其中,不可逃避地构成了命运共同体,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顺应自然、敬畏生命才是生命教育的真谛。学生对生命与自然有了思辨到建构的研究过程,自然地完成了从言育到行育到内化为心育的路程,唤醒幼小心灵对敬畏生命顺应自然的价值认同。
生活健康课程,唤醒学生生活场景中习惯与规则的自觉践行
疫情让我们从“学会”洗手开始,重启生活健康课程。“勤洗手、戴口罩”最简单的事情,从小就应该学会并养成的生活习惯,在疫情期间还需要媒体、专家一遍遍的对世界宣告。七步洗手法,专家们还要利用媒体反复的解析。疫情当下,危及到人的生命,却仍有人不听劝阻在街头闲逛、不戴口罩进出商场、聚餐聚赌,小区内冲关出门,无法无忌无规矩......
学校利用这次契机,德育要重启并开好学生的健康课程、规则教育。生活中的一些“规则要求”和“生活习惯”有时会发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去研究这对“矛盾”体。如洗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幼儿园起,教师就会教,到了小学教师一直强调,中学教师和学生都不重视这个“重要但不考”的概念。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德育要融于各个学科,引导学生在生活场景中对于习惯和规则自觉践行。例如“手是人体的‘外交官’,一天中要会晤多少个‘嘉宾’,多少次‘接见’?手上常常接触到的细菌类型可能有哪些种?七步洗手法的理论依据是什么?洗手液、香皂的成分是什么?为什么有杀毒作用?”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结合各学科的知识去猜想、探究和论证。在此类的健康课程研究中,会发现那些“娃娃都应会”的内容,如果深入挖掘,也能成为重要的课程资源。细细思考生活中那些必不可少的习惯,纵向深入研究,横线拓展延伸,使这些看似浅显却关乎学生健康生活的习惯,变成富有实际价值的“教材”,并在课程的推动下,使学生将其内化为遵守的习惯。规则教育也不只是告诉学生生活中有哪些规则,简单要求学生遵守,更需要的是在德育课程中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去体验和感知。让学生多一份对规则的敬畏之心,方知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问题发生时,理性分析,正确应对。德育生活化,引导学生从人治、法治走向自治。
劳动教育课程,唤醒家庭教育对学生生活“大考”的关注
居家隔离期间,家长和孩子的相处从两相悦到两相厌,甚至冲突不断、“战火纷飞”,除了学习之外,家长看到了孩子许多的毛病和问题。早上不起床,被窝里有袜子有酸奶,吃完的果皮还躺在桌上,洗手间有书本也有丢弃的衣服......以前没发现的毛病,一股脑都暴露出来了,这真的只是孩子的问题吗?孩子的人生中,不仅仅只有中考、高考,还有许多严峻和残酷的生活‘大考’,居家隔离的生活就已一片混乱,如果是危机事件引起的野外生存,又该如何?
劳动教育是不可缺失的。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学校和家长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观要具有统一性。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一些家长凡事都以孩子为中心,有求必应、事事亲为。家长有时在孩子劳动意识上,还扮演了“助推器”的作用,剥夺了他们劳动的机会。部分家长认为“只要学习好,其他什么都可以不会”“孩子干不好,越帮越忙,不如不干”“孩子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劳动会耽误学习时间,是不务正业”“有些劳动是不体面的”,这些错误观念,直接影响到孩子,让能够劳动,也热爱劳动的学生,出现了自幼劳动意识淡薄,劳动积极性不高,劳动能力极差的现状。学校应利用课程引导家长和学生转变观念,从身边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提高劳动的意识,创造劳动的机会。
家庭、学校提供平台,帮助学生提高劳动技能。从家庭生活入手,家长不仅要陪伴孩子学习阅读,也要陪伴他们走进家庭劳动的场景中,为其提供参与到各种家务劳动、生活自我管理的机会,加强生活能力,生存能力的培养。可以打扫房间、刷碗等生活小事做起,简单衣物的洗涤、饭菜的简单烹制等,必要的劳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严谨自律的生活能力。学校可以开展家务小能手、厨艺大比拼、生活小窍门、家庭好帮手等多样性的劳动教育活动,利用微课、小视频、小作品等形式,展示学生劳动教育的智慧和成果,分享劳动中遇到的困难和收获的快乐,让学生爱上劳动。
劳动课程教育,对家庭教育的自省、劳动意识的自觉,到学生生活的自律,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会劳动、善于管理生活、具有生存技能的人,才能成为具有完整生命特质的人。
励心启志课程,唤醒每个心灵深处对真善美的敬仰
一场疫情,让我们深刻地理解了,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的真正道理,一线医护人员脸上一道道深深的勒痕,一个个成为定格画片的身影,让我们看到了逆行者的责任和担当。这些伟大的人,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普通通的人,他们是我们的亲人、是邻居、是朋友...疫情时期,学校利用身边资源,形成励心启志课程,教师们利用“空中课堂”,结合疫情中真实的社会现象,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必备品质和价值观的提升。例如,为什么会短短时间爆发了大规模的疫情,为什么武汉要采取封城措施,为什么短短10天就能建成了雷神山和火神山医院,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选择了逆行而上,为什么84岁的钟南山永远让人信服,让人敬仰.....
学生在一连串问题的牵动下,思考、讨论、辨析,渐渐地透过表层现象,聚焦问题本质,自然而然地谈论到“职责、奉献、责任、担当”等核心词上。这仅仅是对学生行为表象上有了共同的认知,还需要从精神层面,对学生核心价值观进行引导。那些白衣天使,穿上防护服,是一名战士,脱下战袍,他们是90后、00后学生眼里的“小哥哥、小姐姐”,面对生死,他们毫不畏惧,挺身而出,请战书上一个个红手印,拿起剪刀毫不犹豫剪下的一缕缕头发。
“同样面对疫情,有人不惧生死,援鄂一线,有人只顾一己私利临阵脱逃;有人慷慨解囊无私捐赠,有人见利忘义哄抬物价;有人自觉在家隔离,有人闯关聚会聚餐...”引导学生对接生活实际现象,伴随问题的深入探究,学生通过思维的碰撞,慢慢发现事物间的关联,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在危机公共事件中,有一种不可割裂的紧密关系,家国不可分离,是不同价值观的选择,是己任、责任、重任的自我驱动,才有了更多人的守土担责、守土尽责。置身于疫情这一特殊背景,学生们的情绪、情感、情怀都会产生一定的共鸣,真实情境中的励心启志课程,没有空洞、远大的道理讲述,学生用眼睛观察、用心灵去感悟,用智慧去思考,无论是居家隔离的老人孩子,还是冲锋在前各种职业的防疫人员,每个人都可以做好己任,履行自己的责任,因为我们的心中都有一种担当精神和家国情怀。
疫情终归会成为过去,它给个人、社会及国家都留下了一道道伤痕,也留给教育太多的思考,需要教育者去规划、去探索具有科学目标、丰富内容、多元途径、完善评价的育人课程,走出传统理论式的“教”,构建出更加符合“人”特质的生活情景式的课程体系,让学生们从书本上单一的文字,走向千变万化灵动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