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凯帆 重庆师范大学
李安导演的影片《断背山》讲了埃尼斯与杰克在断背山结识并相爱,但由于同性的身份一生未能真正在一起的故事。整个影片采用平和冲淡的手法,顺应时间顺序讲述一个唯美动人的爱情故事,弱化矛盾冲突,注重塑造两位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及内心世界,通过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爱情走向来突出表现复杂的人物心理和极其细腻的情感表达。
在《华尔街》日报中对该影片的评价是“影片所表达的情感是如此复杂,观众不能说它是‘西部片’,甚至不能说它是一部同性者电影。”就连李安也曾在发布会中称只是讲述了一个爱情故事。《断背山》每一帧美丽、安宁的西部风光都呈现出人类最原始的对美、爱、性的渴望,在远离世俗世界的地方有着蓝天白云、草地羊群,身处此间,人与人之间难以言说的情感磁场会自然而然的散发激荡,当这世界上最简单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两位男性身上时,社会舆论、人心偏见让原本同样真挚高尚的同性爱情成为了异类。在电影中讲述最简单、最隐晦的爱情故事反而是最难的,极其考验导演的镜头表达功力,对演员来说也是极大的表演挑战,李安则运用了令人舒服的拍摄方式,重新定义了美国西部片的拍摄方法,他看重的恰恰是一种可以大力宣扬并万无一失的普世价值理念:爱是可以超越文化差异的,当爱降临时异性之爱与同性之爱是毫无差别的。
主人公杰克和埃尼斯的两个人物形象之间的差异构成了他们之间爱情和整部影片的矛盾。埃尼斯九岁时父亲带他去亲眼目睹邻居的死亡惨状,以此来警告埃尼斯并表现出传统对于同性相恋的厌恶及排斥。完全不能容忍同性相恋的家庭教育让埃尼斯一直无法直视、接受自己的性取向,在与杰克的爱情中一直扮演逃避者的角色,并背负着十分沉重的负罪感,剧烈的压力让他害怕在城镇中生活,“感觉时时刻刻有人在用异样的眼光盯着自己”。埃尼斯逼迫自己像普通人一样娶妻生子,包装起来的生活以及窘迫的经济压力让埃尼斯不快乐、不自由,沉默寡言、不善表达的性格将各种情绪都重重地堆叠在了埃尼斯心上。一味压抑自己本性的埃尼斯,在断背山面对即将与杰克离别时,根本不会表达自己的不舍或难过,只能通过用拳头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最后在一个阴暗角落里才将真正脆弱、无力、痛苦的自己展现出来。
然而对待妻女冷漠、对待自己残忍的埃尼斯也是一个温柔的人,他的全部温柔都在看不到的地方给了杰克。杰克在断背山上说不想再吃豆子时,埃尼斯没有在下一次的订购食物订单中写豆子;食物丢失,物资短缺时,埃尼斯为杰克打了一只麋鹿;杰克不想晚上去看守羊群,埃尼斯去替他看等等,埃尼斯对杰克的示爱方式是“润物细无声”的,四年后的第一次相见时,埃尼斯坐立难安,不断喝酒麻痹自己,紧盯着窗外充满期待,而当杰克说自己开车14 个小时怕耽误了一点时间,问埃尼斯是何心情时,埃尼斯只会说“我不知道。”如此木讷的埃尼斯对二人交往之事被人发现有着极大的恐惧,然而仍旧与杰克联系、约会,则表明埃尼斯对杰克的爱已超出了个人恐惧。
演员希斯莱杰为埃尼斯这一角色注入了令其升华的灵魂,埃尼斯复杂多变的人物形象难以捉摸,略有偏差便会影响整个剧情的发展和观众的理解。希斯莱杰为了塑造为了“形、神、音”兼备,特别拜师学了一口粗鄙的德州牛仔腔,他真正地走进了埃尼斯,甚至可以说成为了埃尼斯,影片中他外表透露着粗糙硬朗的硬汉气息,用沉默、暴力极力掩盖着自己内心的不安和脆弱,这种表演中的“表演”希斯莱杰拿捏的非常到位,在与自己的妻子、情人相处时扮演者丈夫或者说爱人的角色,而在与杰克相处时,希斯莱杰能够收放自如地藏起表演的痕迹,眼神和所有恋爱时的人一样,轻松、愉悦,展现地十分自然。埃尼斯每一次的情感释放都是在他个人情感压抑变质后的结果,因此他的表达方式、宣泄节点都在常人不易理解的范围内,希斯莱杰却每次都能够准确地与埃尼斯共情。比如和杰克在断背山分别时,埃尼斯神色如常地走在街上,在路过一个拐角的小巷时,他才飞快地躲进角落里,瞬间卸掉所有的伪装和防备,靠在角落里泣不成声,希斯莱杰将埃尼斯这里对自己无能的愤怒、长期压抑的痛苦、与爱人分别的失落层层展现,在此之前埃尼斯对杰克的的感情从来没有明显的表达,这里的一段突然爆发若是表演有差就会让观众觉得莫名其妙,希斯莱杰则让观众能够准确地感觉到埃尼斯对杰克的爱,并被这种自我虐待式的情感禁锢深深震撼。
如果说埃尼斯是一个现实主义者,那么杰克就是一名浪漫主义者。杰克内心对埃尼斯的爱毫不避讳,也不在乎这个世界和他人对他们爱情的诟病。埃尼斯由于个人的内心恐惧和现实生活的压迫,在这段感情中他的愿望就是能过够维持表面和平的现状,实现自我保护,而杰克——一位充满冒险精神的牛仔,他在这段感情里的最终愿望是两个人能够翻新父母农庄一起生活,在杰克的精神世界里,他只在乎埃尼斯。原生家庭的包容和谐,杰克对自己的本性是能够面对且认可的,在他眼中爱不是错误,需求也不是错误,这种观念与埃尼斯完全背道而驰,因此杰克渴望更多,而埃尼斯却一直充满负罪感。相对于埃尼斯而言,杰克是自由、自信、勇敢的,在这段感情中始终扮演着追逐者的角色。杰克是充满浪漫和鲜活气息的男孩子,在断背山上吹口琴,为埃尼斯寄去的明信片背面画着断背山,死后的愿望是能够将骨灰埋在断背山,他的浪漫主义和乐观精神吸引着埃尼斯,让埃尼斯也一头栽进了他所认为的不复深渊。
杰克的死亡是遗憾也是必然的。埃尼斯代表的是反对同性相恋社会环境下,同志的普遍人物形象、基本心理特征,杰克则是在此环境下艺术手法创作的人物形象,他美好的几乎不真实,可以说是只能存在于“断背山”幻想中的人物形象。杰克的无所畏惧、勇敢浪漫与大众不符,将这种美好形象破坏是戏剧手法,也是现实的真实写照,人们无法容忍一个同性者和他们坐在一条吧台上饮酒,不论他是不是温柔善良,是不是擅长斗牛,是不是也和其他人一样爱着一个人。
影片中埃尼斯和杰克两个人南辕北辙的性格特征是推动故事悲剧结尾的主要矛盾冲突,而真正导致故事悲剧上演的原因是人们对另一种爱情故事的不接纳、不认同。李安用最温和的手法,包括宽阔美丽的自然风景画面,美国乡村的吉他音乐伴奏,简单平直的叙事方法来讲述了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希望能够通过潜移默化,直击人心的力量来让人们意识到,这只是一个爱情故事,这种情感最终渴望不是大众的认可或者支持,而是平视甚至无视,是在电影题材后不再有“同性”二字,是不会换来路人的侧目,是不用再拿出特点来分析对比。
“断背山”从来都不该是同性的代名词,而应该是每个人心中安放灵魂的最后归宿。这和中国传统的“归园田居”的理念有不谋而合之处,都有远离世事纷纷,追求宁静致远的高雅情致,不同之处在于归园田居的本意在于安稳,而断背山则更多地意味着绝对的自由和解放,在山上牧羊、打猎、打马、钓鱼,驰骋潇洒。和一人独立的田园生活也不同,每个人心中的断背山都是和志同道合之人,无忧无虑的追求最原始的的灵肉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