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过程哲学的理论建设与创新
——《创造过程哲学》书评

2020-01-17 19:32唐明生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会通中西哲学

唐明生

(湖北文理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3)

21世纪是创造创新的伟大时代,没有哪个时代的创造能比得上今日时代创造成果的辉煌壮阔。尤其在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人们对“创新”和“创造”的推崇更是超越了任何观念,成为被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但是,在理论上,关于创新创造的研究主要更多的是驻足在关于创新创造如何促进科技进步、如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文化思想和哲学层面的创造和创新似乎有被忽视之虞,也正是这种现状构成了《创造过程哲学》研究的学术空间和前景。裴晓敏教授撰写的《创造过程哲学》一书正是在此背景下诞生的一部厚重的理论著作,是国内第一部关于创造过程哲学理论的学术专著。

一、构建融创造方法论、创造认识论、创造价值论于一体的创造哲学体系

国内学术界关于创造的研究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着重于以创造技法为焦点的创造方法的研究;第二阶段是以创造思维和创新规律为核心的创造认识论的研究;第三阶段是以创造价值追求为目标的创造观研究。三个阶段两次转向,但无论是从创造方法论转向认识论,还是从创造认识论转向创造价值论,相关研究成果都是把三者割裂开来,似乎三者之间存在无法逾越的沟壑,导致的结果是,在创造实践过程中,我们偏重于“怎么去创造”的创造技法运用,而忽视了认识论的指导,缺乏“为什么要创造”哲学根本意义上的思考。

《创造过程哲学》打破了传统关于创造哲学碎片化的研究范式,从哲学三论出发,打造了融创造方法论、创造认识论、创造价值论三论为一体的整体的创造哲学体系,架起了三者沟通的桥梁,为读者展现出创造过程的完整的大象真身,这也是著作的重大创新之一。这种全局的视野和对创造过程的整体审视,让我们认识到,理解创造,不仅要学会“怎么创、如何创造”的问题;还要密切关注“为什么要创”的问题;更要深切思考三者之间如何形成闭环、进行有效互动的问题。由此,无论从理论上丰富创造哲学体系层面,还是对指导创造实践层面,《创造过程哲学》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二、建设传统和现代贯通、中西会通、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大创造理论

思想理论是时代和文化的产物,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所产生关于创造的方法、认识和价值追求的观念也是趋向不同的。《创造过程哲学》中关于创造方法、创造认识论和创造价值观的研究,是以“综合创新”思想为指导,以传统和现代贯通、中西会通、科技与人文融合的大创造观为引领而展开的。

由于创造本身并不是局限在某一学科专业,而综合创新的大创造观的研究更是涉及到创造工程学、创造心理学、逻辑学、思维科学、TRIZ理论,也涉及到中国哲学等多学科。著作基于跨文化和采用学科交叉的规律和方法,结合不同门类学科的关于创造的研究成果,研究过程中,根据相关主题在不同学科之间自由驰骋: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中西创造观的本质和目标;从创造哲学的角度研究创造成果、创造过程和创造境界中成物与成己的会通,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途径;以跨学科的视野研究创造文化建设过程中传统与现代、成物与成己、科技与人文等诸多因素的统一性。

(一)传统和现代贯通

中国传统社会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创造”这个词长期备受冷落,创造也不是人们自觉的价值追求。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丰富,难道真的与创造创新毫无链接吗?其实,中国传统文化如果被放错了地方,其价值也就存在着局限性。传统和现代贯通的创造过程哲学是一个极具有挑战的问题,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新文化的衔接点在哪里?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在古代最高经典中能否汲取到创造的营养?又能汲取哪些营养?中国传统创造思想与现代创造观念怎么融合?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创造过程哲学》立足于传统面向现代,从中国传统早熟的创造方法论——无法而法;从中国传统的思维特质——意象思维和审美逻辑;从中国传统的创造价值追求——内在成己等视角出发,寻找中华文化中“创造”源泉,发掘中国传统文化内部所蕴含的创造因子、创造符号和价值,并把这些传统和现代创造理论结合,为传统文化赋予以现代价值和意义。从创造方法论的层面将中国传统文化关于无法而法的若干创造思想与现代西方创造技法,以及从前苏联引进TRIZ创造理论融为一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性和启发性的结论和认识:从创造认识论的角度提出中国传统审美逻辑与现代西方形式逻辑融合的双螺旋理论;从创造价值论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创造之道的现代价值。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本身就富有特色,又有利于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创造哲学理论建设,为中国传统文化向现代的创造性转化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

展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时代风采、实现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新时代中国“创造文化”建设的主体思想。著作从创造过程的视角,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之新价值的探索与研究成果引发的深深的思考:创造是现代价值追求,并不意味着中国传统思想没有“创造”的因子。正好相反,创造作为中华民族最高的精神追求,著作挖掘出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丰富的创造资源,让我们看到传统文化中的创造火花在现代依旧闪烁,这对于创造哲学的建设,特别是促进创造观传统与现代的贯通,促进传统文化向现代创造文化转化和建设都具有深远意义。

(二)中西创造观会通

著作打破常见的就价值论价值的虚无的价值观研究模式,而是落脚于创造实践过程之中,通过对比中西创造追求的境界异同,进而探讨其会通的途径和方法。IFR(Ideal Final Result,最终理想解),做为西方现代技术创新的终极追求,与以“道”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技术境界观有一些共同之处,同时也存在根本的差异。“IFR”立足于西方文化传统,从客观上指引了技术实践的终极目标;而“道”则将技术实践带入了另一种境界,具有更大的启发性。著作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不仅有助于理解中西技术境界追求的不同,对于协调科技发展与社会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启示。著作关于中国传统天辅人主的创造之道的追求与西方传统天主人辅“IFR”技术创新境界追求的研究极具创新性,研究成果吸收西方技术哲学精华,补充中国传统技术哲学不足,构建中西会通的创造境界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创造哲学理论。

(三)科技与人文融合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都是人类创造活动的产物。然而,在创造实践中科技与人文的割裂的现象却是当今社会的焦点问题,而关于科技与人文融合的问题更是迫切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难题。著作突破一般的对科技与人文两者关系的探讨,通过分析现象进而逻辑推演到本质层面,将科技与人文融合的路径延伸到中西创造观会通的大背景下,从创造实践的视角研究两种文化融合途径。

在研究过程中,著作通过系统梳理创造方法的嬗变历程,揭示了以成物为目的、以工具和知识为核心的创造技法内在的矛盾与局限性,以及存在的人文精神缺失等弊端,进而探讨中国以“创造之道”为核心的创造方法论在消解科技与人文紧张关系方面的潜在价值,构建了下学创造之技、上达创造之道,由技达道,创建西方创造技法与东方创造之道合璧的创造方法理论,使创造哲学走出象牙塔为创造实践服务,促进科技与人文融合,为创造实践提供精神动力、规范和方向。

猜你喜欢
会通中西哲学
大河会通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影響中西的波希戰爭
菱的哲学
“双栖”画家孙志纯 行走风景 融会中西
小包哲学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方法——兼评《文学地理学会通》
文学地理学研究的会通之境——读《文学地理学会通》偶得
晾衣哲学
幽默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