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中扶贫干部与群众关系的融合与调适

2020-01-17 19:29华,乐
湖北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干群贫困户精准

彭 华,乐 波

(1.韶关学院 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广东 韶关 512005;2.湖北工程学院 政治与法律学院,湖北 孝感 432000)

精准扶贫是我国开展的一项由党和政府主导和推进的反贫困事业。为了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党和政府实施了干部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制度。在这一制度设计中,驻村干部与结对帮扶干部对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相关部署顺利实施有着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合格的扶贫干部通过自身工作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通过与广大群众的全面融合来推动脱贫攻坚战略目标的实现。因此,在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推动扶贫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融合,既有利于理顺干群关系,顺利推进和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同时更有利于对下一阶段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进行科学的思考和谋划。

一、扶贫干部与群众融合现状

在精准扶贫中,绝大多数扶贫干部能够按照要求履职尽责,完成任务。从干部扶贫投入时间看,绝大多数驻村扶贫干部能够按照驻村帮扶要求同贫困户保持经常性的联系。从帮扶效果看,贫困户在生产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很多人首先选择是扶贫干部的帮扶。这说明当前驻村干部与结对帮扶干部的工作得到了绝大多数贫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非贫困户作为村庄中的主要成员,他们也认为扶贫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在支持村干部工作和发展集体经济,带动村庄致富,带动贫困户脱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极少数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少数非贫困户心理不平衡,同时部分扶贫干部的“下乡不落地、求稳不出头”的工作态度、工作作风,影响了精准扶贫中的干群关系融合。

1.“坐在墙角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少数贫困户主动性的缺失。国家扶贫政策对于因病致贫、因残致贫的贫困家庭,采用政策兜底,保障基本生活,这是非常必要的。大部分贫困户认为贫困家庭标签对于子女发展不利,因此想方设法脱贫摘帽。但极少数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存在着等、靠、要的思想,他们有着很强的“贫困户光荣,吃低保是本事”的懒汉思维,对于脱贫致富奔小康严重缺乏参与精神和内生动力,“把党的关怀当成应该,把政府扶持当成依赖”,认为扶贫干部来家里就要送钱送物。极个别贫困户甚至提出过分的要求,在达不到满足的情况下,还威胁扶贫干部,“等上面检查时不好好配合”……其准确的画面就是:“坐在墙角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1]。

也有部分贫困户对自主脱贫致富的具体发展方向考虑不足,对脱贫攻坚的重难点关注较少,对实际脱贫工作中自身定位并不清楚。这种缺乏内生动力的情况无疑会增加扶贫干部与贫困户之间互动、沟通的有效性,增加扶贫干部的工作压力,进而影响二者之间的融合。

2.“凭什么我没有”——部分非贫困户的失衡心理。在国家推进的精准扶贫中,不仅有“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对因病因残贫困户进行兜底,各地政府还有各种项目、资金和物资对贫困户进行帮扶。在市场化和现代化冲击下的乡村,勤俭持家、自食其力的传统道德舆论对村民行为约束能力被弱化消解,“一个给定的社会中是否存在一种激励问题取决于该社会中建立起来的行为规范或惯例,它们规范着人们面临种种问题该如何行动”[2],传统道德约束能力的弱化和基于“搭便车”心理,部分非贫困户希望自己也能从精准扶贫中不劳而获。

非贫困户作为村庄中与贫困户朝夕相处的邻居,他们是精准扶贫工作场域中的重要成员,同时也是贫困户脱贫的外部环境之一。但在非贫困户群体中,少数人存在着不平衡心理,“大家家庭情况差不多,凭什么他家是贫困户,我家不是?”传统的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导致少数非贫困户对于和自己家庭情况差不多的农户被认定为贫困户,而自己没有被认定而感到不公平、心理失衡。其直接影响就是不停钻政策空子、找干部反映情况甚至吵闹,进而影响到扶贫工作的顺利推进。

3.“下乡不落地、求稳不出头”——个别扶贫干部工作不深入,主动性不足。在精准脱贫工作中,驻村扶贫干部暂时舍弃在原单位熟悉而优越的工作环境,来到条件艰苦而人生地不熟的农村,面临着如期脱贫考核压力,工作非常辛苦。绝大多数扶贫干部能够不负重托,踏踏实实地进行扶贫工作,也涌现出一批受到群众称颂和上级表彰的好干部。但也有部分扶贫干部工作不深入,主动性不足,出现“跑号,挂号”、“身在基层下不了基层,满口土话但入不了群众”的现象。部分扶贫干部对于扶贫工作缺乏创新思维,存在着“不出错不冒头”的心理。

从互动交流方面讲,少数扶贫干部同贫困户、帮扶对象互动交流流于形式,工作时间外和扶贫对象交流较少,表面功夫、痕迹工作做得好,但“来时一阵风,走后一场空”;个别扶贫干部对相关政策、村情不太了解而乱说话引发矛盾。在扶贫效果方面,部分扶贫干部出于“求稳不出头”的工作心态,在扶贫项目上优先选择见效快、短期无风险的项目,如“户贷企用”扶贫小额贷款等。虽然短时内能增加贫困户经济收入,但项目却存在着可持续性不足的问题。

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非贫困户不平衡的心理以及个别扶贫干部主动性不足,无疑都会影响扶贫干部与群众之间互动、沟通的有效性,进而影响干群关系。

二、脱贫攻坚中干群融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干群之间的融合不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总体上来讲,是由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场域中的主要行动者扶贫干部、群众各自理性选择的结果。对处于科层制中的扶贫干部而言,上立竿见影的项目、给贫困户送钱送物按期完成上级交给的扶贫任务并通过考核甚至得到晋升机会,就是其理性的选择。对贫困户来讲,弱者的标签、羸弱的经济状况使其禁不起风险进而使其看起来保守、不思进取,等待、观望、期待免费的午餐就是他们的理性选择。而少量非贫困户,感觉和贫困户相差不大,在一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文化环境中,攀比、搭便车就成为这一群体的理性选择。各个群体的理性选择,最终造成结果的部分非理性——干群融合存在问题、某些政策实施偏离了预定的目标。

1.“懒汉思维”制约干群融合。部分地区在开展扶贫工作的过程中把扶贫当成慈善救济,只为贯彻精神、落实指标,所以简单粗放、大水漫灌,只管“肚子”、不管“脑子”。“政策变了味,扶贫成了养懒汉”,这让一些贫困群众产生了“懒汉思维”,有了“输血期待”,搞生产不积极,争当贫困户最积极。

“懒汉思维”内在的原因,其一是以往扶贫工作形式单一,造成贫困户对扶贫工作认识不深刻,视帮扶干部为扶贫工作的本职承担者,视自己为扶贫成果的天然享受者,而现在的一些扶贫项目安排实际上是在助长他们的“懒汉思维”。其二是部分贫困户思想滑坡,不思进取,精神萎靡,对于自身脱贫致富缺乏思考,懒于行动。其三是部分贫困户在贫困过程中,可能以前有过奋发努力,但由于身体、经营管理能力等多方面原因未能成功,久而久之陷入“习得性无助”状态,逐步形成依赖外部的心理。

懒汉思维一方面削弱了扶贫政策的实施成效,影响扶贫干部工作积极性,降低干群之间的融合度;另一方面也会对村庄内部其他群众产生不良影响,激化村庄内部矛盾与干群矛盾,影响基层治理有效性。

2.“贫困标签化”阻碍干群融合。在当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贫困户的标签化趋势愈加明显,贴上贫困标签的群众在扶贫干部眼中是缺乏自主发展动力与能力的困难群体,在自我眼中成为有充足理由享受国家无偿帮扶的弱势群体。贫困的标签化既包含了扶贫干部在帮扶工作中对于贫困户自主人格和自主能力的矮化,也包含了贫困户对于自身参与脱贫工作的能力和前景的不自信与质疑。

贫困的标签化一方面使得扶贫干部不自觉地认为贫困户主动参与脱贫相关工作缺乏相应的体力、智力条件,进而对于帮扶工作大包大揽、事事做主,忽视对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激发调动,消磨贫困户自主发展的信心与意志;另一方面贫困的标签化也容易导致贫困户缺乏自主发展的外部刺激,在自我矮化的过程中逐渐放松自我道德要求,降低自身道德标准,进而逐渐停止在脱贫过程中的主动探索并在思想上滑向“等靠要”的懒汉思维。贫困的标签化严重影响干群之间在扶贫工作中的良性互动,贫困户自主发展的积极性会因此受挫,并使贫困户在懒汉思维的支配下习惯于被照顾、被帮扶,基层扶贫工作也会因此陷于“干部干、群众看”的尴尬境地。

3.项目操作干扰干群融合。产业扶贫是当前脱贫攻坚的工作重点,选择适合特定贫困区的产业项目对于产业扶贫政策的成功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在落实产业扶贫政策、引入相关产业项目的过程中的创新行为和阶段性成果较为丰富,这为下阶段脱贫攻坚工作目标的顺利完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在产业扶贫过程中的项目选择、群众参与、利益覆盖三个环节中村民缺乏参与。

首先是在产业扶贫项目的选择上,扶贫干部对于产业类别的选择具有信息优势和政策优势并因此处于主导地位,而群众在产业项目的选择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同时,扶贫干部的原单位链接资源的能力也会存在差异,进而会影响到产业扶贫项目的选择及支持力度,造成不同村庄之间的不平衡。这些情况的出现会打击群众的参与热情,影响项目与地方实际的适配度,阻断干群之间的有效交流。

其次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许多项目对于参与者的体力、智力条件要求较高,客观上提高了项目参与的门槛,降低了群众参与项目的可能性,导致群众对项目的参与度下降,关注度减少,获得感降低。这种情况会消解产业项目对于大部分农户脱贫发展的积极影响,甚至使产业项目成为少数村民的致富途径。

再次是在利益覆盖上,由于有些扶贫项目参与门槛比较高,这就使得部分产业项目所产生的利益覆盖范围小。产业项目利益覆盖范围的缩小可能会割裂村庄内部群众之间的关系,甚至制造出新的乡村矛盾,并进而抵消产业扶贫政策的积极意义。

4.“感情投入度”妨碍干群融合。扶贫干部对于贫困群众的帮扶和支持除了要在产业扶持、政策兜底方面保生活和鼓腰包,同时还要扎扎实实暖群众之心。扶贫干部只有在脱贫帮扶的过程中投入真感情,才能与群众实现真融合,贫困群众才能感受到扶贫政策的真效果,脱贫攻坚工作才能取得真成绩。

当前扶贫干部在具体工作中的感情投入方面存在着认识不清楚,实践不到位,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成因的总结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群众没有感情,身在基层,心却不在基层,个人进得了农村,工作却入不了民心;二是对群众感情不深,工作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无法与群众建立深厚的血肉联系。虽然这些扶贫干部具有工作经验丰富、资源链接能力强等优势,但可能在工作中更多地求稳,深入群众不够;三是对群众感情不真,目的性不纯,把扶贫工作视为事业发展的镀金经历,热衷于立竿见影的面子工程,忽视群众的切身利益与现实需求。

在实际工作中,扶贫干部只有加大感情投入以情动人,与贫困群众结“穷亲戚”,才能与帮扶对象建立有效的情感沟通能并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支持,才能与贫困户之间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才能真正深入群众内心,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有序开展和扎实推进扶贫工作。

从总体上来讲,造成以上干群之间的融合不够现象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场域中的主要行动者扶贫干部、群众各自的理性选择的结果。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改善场域中的相关环境、规则、行为方式。

三、调适和提升精准扶贫中干群关系的融合度

干群关系的有机融合是推进精准脱贫工作的基础。调适、提升精准扶贫中的干群关系,既要重视贫困群众的扶志,也要增强扶贫项目的持续性与共享,还要提升和改进扶贫干部的工作方法。

1.重视贫困群众扶志工作。扶志是未来扶贫攻坚工作的一个重点。扶志工作的开展对于调动群众的参与热情,祛除部分群众的“等靠要”思想有着重要意义,而思想的变化会带来行为方式的变化,“等靠要”思想的逐渐祛除会提升干群的融合度。要做好扶志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1)注重帮助贫困人口重建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贫困人口自主发展的自信心,尊重他们的自尊心,是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一些因病、因残劳动力匮乏而失去改变生活信心贫困人口,可以引入专业社工组织进行专业疏导和帮扶,引导帮扶对象树立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重建对美好生活的信心;对于因上学而贫困的群众,更要将扶智与扶志有机结合。

(2)突出保障扶贫制度设计的针对性。现行保障扶贫制度下,“懒汉思维”是有着生存空间的,部分帮扶对象“吃惯了嘴”、“吊高了胃口”,更加不愿主动参与劳动和生产。针对这种情况,在制度设计方面需要探索对于帮扶对象享受帮扶政策的激励考核机制,在保障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对于有劳动能力的“懒汉”设置一些享受政策的前置条件,奖勤批懒,刺激后进群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注重群众对于扶贫项目的参与共享。场域中行为规则不同,场域中行动者的行为选择就会不同。针对因扶贫项目造成的干群关系融合难题,需要从提高产业扶贫项目的参与性和共享性来解决,即把贫困群众能否积极参与,扶贫能否真正给群众带来实际利益作为考量标准。从产业扶贫来看,作为以政府为主体的产业扶贫项目包括地区经济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双重目标,产业项目的选择既要考虑到产业本身给地方政府带来的经济利益,又要考虑到产业发展带来的扶贫和发展效应。

(1)项目选择要注重提升贫困人群的参与度、获得感和可持续性。在项目的选择上,政府部门及扶贫干部要因地制宜,听取贫困群众的诉求、考虑他们的利益。既要注重能够给村集体带来收入的可持续性项目,也要因地制宜,提升贫困人群的参与度、获得感,在此过程中提升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推广贫困户技术水平要求不高且贫困户熟悉,成本低且收入有保障的项目,项目成功后能给贫困户带来收益,贫困户在全程参与中受益也能够提升他们的获得感、自信心,进而为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健全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把共享理念贯穿到扶贫开发中。在扶贫过程中,很多地方都因地制宜地实施了一些扶贫项目,如药材种植、苗木种植、蔬果种植、水产养殖等,这些项目的实施对确保村庄脱贫非常重要。但由于贫困户在资金、人力、管理等诸多方面受限,很多扶贫项目贫困群众难以主导。因此,这些项目的精准受益十分重要。可以说,未来扶贫项目中利益共享机制的深化将会极大地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使他们在参与中增加经济收入,乃至彻底告别贫困。为此,有针对性地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流转入股等形式直接参与利益分红,有劳动能力贫困户提供就业机会,有创业意愿贫困户提供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各方面的支持。同时,要重视这些扶贫项目的溢出效应,带动非贫困户的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3.扶贫干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方法。场域中行为者行为方式的调整会引发互动模式及结果的变化。如前所述,在当前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扶贫干部对于顺利实施扶贫有着无可替代的推动作用。因此,提升干群融合度,扶贫干部要加大工作力度、改进工作方法。

(1)加强学习“增底气”。扶贫工作中干群融合不够现象的原因一个重要方面是有些扶贫干部能力不足,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底气”。第一,加强政治学习。扶贫干部要加强宗旨意识,增强“四个意识”,认真学习领会习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论述,掌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在其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自觉性并提升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二,加强政策学习。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是一项政策性非常强的工作,只有掌握好相关的扶贫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才能更好地做好政策宣讲宣传,精准识别,动态调整,因户、因村施策,才能更好地在工作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树立良好的形象。第三,加强业务学习。要学习相关扶贫脱贫工作的方法、技术,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点子化解新矛盾,当好村里发展致富的参谋,不仅要“参”,更重要的是“谋”。只有通过以上的措施,才能底气十足地做好扶贫脱贫工作。

(2)密切群众“接地气”。“你把群众当人,群众就把你当人”,扶贫干部要进一步做好干群融合工作,提升扶贫工作的有效性,做到密切联系群众“接地气”。要“带着感情扶贫”,“有温度的扶贫”,“融入既是身入,更是心入”。

第一,去掉标签“接地气”。扶贫干部是下派到农村基层为群众服务的,不管原来处于什么位置,什么职务,都应该摆正姿态,去官气,要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只有这样才能赢取群众的尊重和信任。同时,要对贫困户去标签化,要认识到他们也不希望被贴上贫困户的标签。因此,扶贫干部要将他们视为暂时因各种困难而陷入困境的人群,平等待之,结“穷亲戚”,只有这样,才能融入群众,做好群众工作。

第二,深入农户“接地气”。乡村工作有不同于科层制下机关行政工作特点,既要讲原则,也要讲感情。由机关下派的扶贫干部,大多缺乏乡村工作经验,所以在扶贫工作中“接地气”显得尤其重要。扶贫干部要主动走家串户,不仅是对贫困户,对非贫困户也是一样的,要把自己当村里人,说农家话、吃农家饭、做农家事,做到“脚上沾满泥土,心里装着群众。多上几次门,多碰几鼻子灰,多说几句话,多坐几分钟”。

第三,工作方法“接地气”。有些群众等靠要,有些群众攀比、心理不平衡,有些争当贫困户,这些很多是可以依靠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典型示范的工作方法来加以解决的,要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提出有针对性的方法。如要利用各种便利的途径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向群众讲清扶贫政策是扶危济困的,这样才能让群众了解政策、心情舒畅。在工作中 ,还要依靠在村的老党员、老干部等资源,他们是化解矛盾、推动扶贫工作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4.将精准脱贫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有机结合。乡村振兴与扶贫脱贫工作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脱贫攻坚必须考虑的场域环境变量,必须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固化扶贫攻坚工作成果,并增强其在非贫困户、非贫困村中的共享性和可持续性。在扶贫干部深入基层、链接资源下乡的过程中,在扶贫项目安排、政策宣传、基层组织建设、基础文化建设等方面,要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如在项目安排上,既要重视贫困户,又要重视非贫困户;既要重视短期效应,又要重视长期可持续发展;既要重视贫困村,也要重视非贫困村,特别是要重视公共设施建设,为全村乃至本地域村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让贫困户与非贫困户共享发展成果。只有这样,才能逐渐消除由贫困户与非贫困户、贫困村与非贫困村之间的心理不平衡所造成的干群融合不够的矛盾,才能实现乡村振兴要求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3],才能为现阶段乃至今后的乡村振兴打下良好的基础。

习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要重视发挥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首创精神,让他们的心热起来、行动起来,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落后面貌”[4]。在精准脱贫工作中,需要进行政策调适,关心扶贫干部,倾听群众心声,“下一番绣花功夫”,做好各方面工作,促进干群关系的进一步融合,带动广大扶贫干部和群众的积极性,为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乃至乡村振兴而创造良好的内生动力。

猜你喜欢
干群贫困户精准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下乡扶贫记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致富闯路人带领贫困户“熬”出幸福
『贫困户』过年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促进基层和谐稳定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