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许亮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将长期存在。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健全学生资助制度, 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1]。 学生资助工作是民生工程、暖心工程,是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全面脱贫攻坚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事关全民教育公平和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学生资助政策的实施,是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 对未来有希望的有效路径。 因此,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工程,既要突出其保障功能,还要突出其育人功能。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职责,资助育人工作是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要求的重要内容[2]。让广大学生享受教育公平的权利,其最根本、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因素而被区别对待。 资助政策是落实党和国家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相关文件精神的根本保障。 因此,全面推动和深化资助育人工作,丰富资助内涵,提升资助育人水平,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脱贫攻坚的路径有很多,在教育领域,学生资助是脱贫攻坚的主要内容,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3]。国家资助政策顶层设计突出“扶、育”并重的特点,坚持“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学生资助工作在解决贫困地区学生教育公平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贫困学生的学费、生活费都涵盖在资助体系范围内,他们可以通过教育提高自身科学文化素质、 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从而帮助家庭稳定脱贫、高质量脱贫,促使教育实现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转变。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让全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让每个公民都能够平等享有医疗、教育、就业等各领域的资源,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4]。 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资助政策, 或者国家层面的资助体系不够完善,难以覆盖各个阶段、各种类型学生的现实需求,那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生活就难以得到保障,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可能因为没有筹措学费的能力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学生资助工作就是要做到使教育资源分配不受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因素的影响, 让每个学生都有平等享受国家教育资源的权利和机会, 这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回应全社会殷切期盼的关键举措。
国家资助政策的基本目标是, 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因此,资助工作就是要解决这部分学生因为经济困难很可能出现的辍学、 失学问题,进一步提高入学率和巩固率[3]。 在我国,学生上学期间的主要费用支出项目为学住费、生活费等。完善的资助体系就是要实现“有需求就有资助”,通过减免学费、国家助学贷款解决学住费问题,通过助学金、勤工助学等措施解决学生生活费问题等,实现各类资助项目多重覆盖不同需求, 让所有学生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
在我国现行资助体系下,针对不同的学习阶段、不同的学校类型、不同的学生类型,设立了多重资助项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文件所列“十大育人体系”中的“资助育人”体系提出,要构建国家资助、学校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自助“四位一体”的发展型资助体系[5]。 该体系对学生经济和精神受助的四个不同来源都提出了要求:国家资助主要是指利用国家财政资金对学生提供经济帮扶; 学校奖助主要是指学校利用事业经费收入对学生进行奖励和资助;社会捐助的类型相对较多,主要有企业、校友、社会人士、公益机构捐助等;学生自助一方面表现在学生自我获得经济来源的途径,另一方面则是学生在精神层面自我脱困的内在体现。 根据不同的资助资金来源, 设立不同的资助项目,构建精准的资助体系,才能有效实现无偿资助与有偿资助、 显性资助与隐性资助的有机融合, 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6]。
建立多维度认定渠道,实现资助对象精准,确保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 资助对象的确定是影响资助工作满意度高低的重要因素, 如果资助了不需要资助的对象, 那么资助工作的公信力就会降低甚至缺失。因此,建立一套相对完整、科学、可实施的困难生认定办法是实施精准资助的基础。
完善多举措保障机制,实现资助目标精准,确保资助标准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需求相适应。 当前,国家资助手段比较完善,资助项目基本覆盖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但是,要做到恰到好处的精准资助还有一定难度。 既不能让受助的学生感觉资助力度不够难以“解渴”,又不能用有限的资助资金进行“大水漫灌”式的资助。而合理利用“奖、助、贷、补、减、勤、免、偿”等组合帮扶形式,将会有效实现资助力度精准。
构建多元化帮扶体系,强化资助育人精准,确保经济帮扶与励志教育、 诚信教育及社会责任感教育有机结合。资助工作不仅仅是发放资金,而且还要通过资金的奖助实现育人的目的。 通过奖学金的正向激励作用、 助学金的帮扶机制、 助学贷款的信用机制、勤工助学的自助机制,促进学生形成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
国家财政、 省级财政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学生资助工作, 但是, 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客观存在, 为保障资助资金使用的社会效益, 有关部门对资助资金分配方案的科学性、 合理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资助政策导向,资助资金要向民族院校、农林水地矿油核等学科专业倾斜,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较多的地区和学校倾斜[7]。 因此,制订符合分类、 分区特点的资助资金分配方案是开展精准资助工作的基础, 资助比例要根据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分布情况分地、分校、分班确定,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搞“大水漫灌”,要根据实际情况将资助资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实现“精准滴灌”。
资助育人的目标就是要将育人工作贯穿于资助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家庭经济困难认定环节是开展诚信意识教育的重要窗口期。 在基层院系认定工作中, 学生本人提供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是由学生本人或学生家人填写的。 年级(专业)认定工作小组与生源地民政部门、村委会缺乏沟通或不便沟通,使得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内容的真实性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的个人诚信品质。因此,认定环节是开展学生诚信教育的生动现实课堂。同样,感恩意识教育应贯穿于资助项目评选环节, 勤俭节约教育应贯穿于资助资金使用的全过程, 结合资助政策在每一个环节的落实, 学校可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
在开展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时,可培养学生的契约精神、信用意识、金融理财意识等;在开展勤工助学业务时,可与实践育人相结合,将对学生自立自强精神、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融入资助工作中;在开展学生基层就业和应征入伍学费补偿、贷款代偿业务时,可培养学生正确的就业观, 引导其正确规划职业生涯;利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编的《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风采录》,大力宣传身边榜样的先进事迹,在国家奖学金评选过程中充分发挥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育人工作已经成为资助工作的核心内容之一,也是资助工作最具价值的工作目标,资助工作的各个环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通过这些业务的办理,可以形成一个立体的、全面的资助育人链条,贯穿于资助工作全过程。
资助工作要发挥其长效作用,学校和有关部门就应该将资助育人的目标摆在首位。 因此,道德浸润在资助工作实施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在利用国家的资助举措时,要将精神层面的帮扶和引导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培养受助学生自立自强、诚实守信、知恩感恩、勇于担当的良好品质[8],将资助由单纯的物质资助延伸到精神资助、心理资助、能力资助等领域。另外,还要着力加强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疏导,鼓励他们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激发他们的人生斗志[9]。 还要加强对受助学生生活状况的后期跟踪, 引导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生活和消费观念,增强抵御和防范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 河南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的“大学生诚信校园行”活动已成为资助育人的品牌活动,对全方位宣传资助政策起到了推动作用,营造了健康向上的资助工作环境,促进了资助工作的良性发展,培养了受助学生的综合素质。
资助育人是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通力合作,同向发力。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本地资助育人工作的宏观指导,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各内设单位、部门要共同参与,分工合作、紧密配合,主动将资助育人纳入其工作范畴,形成多方协同、全员育人的良好格局。 同时,要发挥受助学生的自我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励志成才、感恩反哺、诚实守信、自立自强等各种类型的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多途径、多形式宣传他们的优秀事迹,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大力弘扬时代精神,激励广大学生成长成才,让资助育人成果更加显现。如,“助学 筑梦铸人” 主题宣传教育活动,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形式传播资助政策、受助成才先进典型事迹,发挥了资助育人效果;教育部举办的全国学生资助工作“优秀单位案例典型”“先进个人”等评选工作,推广了资助工作先进经验,树立了资助工作队伍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全员资助育人工作的开展。
学生资助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神经,关系到千万学子的成长成才,更反映了教育系统对党的民生工程、暖心工程的落实情况。 这就要求全体资助工作人员要站在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将学生资助工作真正统一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资助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要实现资助工作的“三全育人”功能,就需要加强资助理论研究、推动理论创新,用先进理论指导工作实践, 把学生资助这项民生工程做成民心工程、暖心工程,真正落实学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战略,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到公平公正的资助,助力党和国家的教育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