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情境教学策略

2020-01-17 13:34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物学科创设生命

江苏省宜兴市阳羡高级中学 吴 莹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社会情境中不断发展和形成的学科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在立德树人理念下,高中生物学科教学也要以学生核心素养为培养目标,主要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和实践主体的地位,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让学生基于情境学习生物知识,深化对学科价值的认同,培养自己敬畏生命,珍视健康的伦理道德,筑牢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善用“教材素材”创设情境,促进科学思维发展

教材是高中生物教学的主要材料,较之其它学习材料,教材结构的严密性、材料的丰富性和价值的导向性皆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参照。从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来看,它形式多样且图文并茂,有“引言”“问题探讨”“资料分析”“科学前沿”等板块,每一板块带有浓浓的人文味道,配有生动的图片和案例,贴近学生和社会现实,能让学生联想到自己和他人的生命情怀,并激发对生命的好奇心和探求欲望。教师要据此创设教学情境,活化教材,融入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中发展科学思维。

在教学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一课内容时,教材的“问题探讨”一栏提供一则关于DNA指纹法在案件侦破中作用的材料。教师可以以此为素材,引入当下一些刑事案件的侦破案例,创设情境来展开教学。例如,教师可用“从案发现场得到血液、头发等样品中提取的DNA,与犯罪嫌疑人的DNA对比”为问题的导入点,引发学生深思:为何能从DNA中捕捉到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DNA的科学释义是什么?怎样才能辨别它?

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如何把教材的例子转化成教学情境,需要教师有教学智慧,化社会“案例”为生物教学“课例”,引导学生对情境中生物学科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培养科学思维,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巧借“网络资源”创设情境,推动科学探究展开

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网络资源也为高中生物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网络资源丰富,更新速度快,生物领域的一些高科技成就和运用往往在网络媒体“捷足先登”。教师借助互联网生物课程资源创造情境,可以促进课堂探究。

在教学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一课中的内容“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时,我从视频上平台下载了汤姆·伊斯内的《投弹手甲虫》视频纪录片,以此创设情境。学生看后,对过氧化氢分解反应有了一定的了解。诸如“火箭燃料”“投弹手甲虫被称为行走的猎枪”“一分钟投弹30次”等说法让学生对抽象的化学反应产生了具象的认知。投弹手甲虫的“投弹”与过氧化氢加入某种物质(酶)的反应形成对照,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视觉反差,学生在惊叹于生命现象的神奇外,也从心底产生了“探个究竟”的学习愿望。

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在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生物教师要树立一双课程的“慧眼”,打通生物课堂和网络资源的任督二脉,将网络资源活水引入课堂中,并利用延时摄影、慢镜头回放等技术,给学生展示生物科学发展的巨大前景,让学生发现生命本身是一道迷人的风景,需要经过科学的探究和实验才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精挑“生活实例”创设情境,内化生命观念形成

从广义上说,生物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它以生命现象以及生命活动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学生对生活的关注首先就要体现在对生命的关注上,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融“生活实例”于课本内容中,实现书本知识生活化,生活内容情境化,情境创设生命化,引发学生对生命起源的探究,对生命奥秘的探索,对生命本身的关爱,进而由他人的生命想到自己的生命,萌生对生命的敬畏感,以更加科学的方式来呵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生活中的实例比比皆是,教师要善于营造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将生命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教学人教版《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一课中的内容“免疫调节”时,我班刚好有两个学生感染上了水痘,只能回家隔离治疗。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地取材,借用这一生活事件,引入传染病预防图文资料,为学生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以此引发学生产生疑问:①为什么一般情况下,既便面对病原体的包围,大部分人都能保持健康?②两位患病回家的同学,是什么原因感染病毒,并表现出病症的?③被病毒感染后,为何要进行必要的隔离?④当注射水痘疫苗后,人们为什么就能预防感染,这是否对其他传染病也有预防的效果呢?

生物学科教学需从实际中来,再到实际中去,就地取材是一种很好方法,它既是一种真实的情境,能带入学生参与到问题情境中,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教师设计一系列问题串,让学生基于身边的生活案例,通过对生命现象观察、思考,主动学习人体免疫知识,深入探讨病毒结构及传染病的传播原理等知识,从而对生命的形成、发展和延续有更好的认识。为进一步强化生命观念,形成健康意识,教师可结合肆虐的“新型冠状病毒”进行问题探讨,增进人们对免疫调节与传染病预防的认识,让学生体会免疫系统结构和功能统一、人体内环境的稳定与平衡等学科知识,为更好地守护生命撑好舵,扬好帆。

细选“社会热点”创设情境,落实社会责任培养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社会即学校,社会和课堂是不可分割的。随着自媒体、富媒体的不断推广,人们对社会尤其是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与日俱增。教师要善于将社会热点话题转化为课堂学习课题,促进学生通过生物学科知识来破解难题,寻找答案,从而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塑造良好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生物学科的学习要聚焦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歩,尤其是对人们生命健康的关注,从而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加深生命观念的认同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在教学人教版《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课中的“基因工程及其应用”一节内容时,教师首先播放崔永元的纪录片《小崔考察转基因》这一视频片段作为课堂导入,由于公众对转基因作物究竟是否安全持关注态度,教师便以此引入探究情境,和学生结成探究共同体,结合课本教材进行深入讨论:转基因的科学定义是什么?转基因食物是否一定安全?我们是否应抵制转基因农产品?

生物学科要突显其对生命的关怀,激发人们对生命的伦理思考,培养人们对生物、生命的敬畏意识,从而更好的为人们生命健康构筑最牢防火墙。高中生物核心素养的培养不能脱离社会语境,要借助社会热点话题,尤其是生命安全话题为导火线,如“SARS病毒”“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禽流感”等为课堂突破口,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掌握生物科技的同时,关怀人类生命的健康安全,为未来掌握和运用生物科技附上道德之基。

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传统教育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以“引起思维”的情境。他主张,教学过程的第一个要素就是“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心理学理论研究表明,好的交流情境能促进学生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三种不同层次的学习心理状态的提高。在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生物教师要聚焦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通过创设形象的、有意义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中学习生物学科知识,发展探究能力和探究精神,并通过情境问题的探讨,将生命观念、健康意识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提升高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生物学科创设生命
基于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情境体验教学
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招生简章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高三复习中生物学科的备考建议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对生物学科复习的反思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