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敬荣 陈 安
回顾中国共产党建党近百年来的奋斗历程,在革命战争年代领导工农劳苦民众进行艰苦曲折的斗争,及领导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党的建设始终是各个时期事业得以开创和蓬勃发展的“法宝”。其中,党的作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能够永葆先进性、凝心聚力的重要保证。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人心向背以及党的生死存亡,是一项永恒的课题。古田会议作为烽火革命岁月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革命道路的光辉写照,“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的确立开辟了人民军队建设的新路,也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党的建设的壮丽诗篇,古田会议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探索是党的建设重要内容和引领革命事业走向胜利的动力,具有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和意义。
1929年12月28—29日,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上杭古田召开,并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也称《古田会议决议》)。古田会议及其决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在血与火的革命年代探索军队建设及党的建设的历史见证,其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内容成为革命事业发展、正确道路开辟的新起点。而古田会议召开前红四军党的建设面临系列挑战,尤其是思想作风问题,成为当时革命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古田会议决议》开篇就提出,红四军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1)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5页。。因此,红四军党的建设尤其是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问题,关系着这个政党、这支军队及革命事业的发展,这也是古田会议召开的重要历史背景。
红四军在转战赣南、闽西的过程中,通过制定正确的土地政策和发动群众,广大农村呈现“收拾金瓯一片,分田分地真忙”的景象,广大农民群众被广泛动员起来,支援革命事业,“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不断发展。然而,大量的农民参军参战,充实革命队伍的同时导致红四军军队的结构以及军内党员成分发生重大变化。1929年5月的统计数据显示,当时“红四军全军约4000人,党员1329人,占33.2%。在这些党员中,农民和其他小资产阶级出身的人占了约70%”(2)王林育 :《古田会议提出的发展党员新条件》,《党的建设》2015年第1期。。党员变成以农民为主要成分,加之很多官兵脱胎于旧式军队,红四军军队的来源、构成,以及党员成分日益复杂化,随之而来的是旧军队思想、作风,农民小农思想及其他非无产阶级在红四军中滋长、蔓延。具体表现出来的单纯军事观点、非组织观点、主观主义、盲动主义残余等八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尤为突出,这些非无产阶级思想倾向的产生及流行,直接影响了红四军党内及军内的思想作风问题甚至红军的行动问题。“长官说了算”的军阀作风弱化党组织的作用;“走州过府”的单纯军事观点忽视群众工作,不利政权和根据地建设;狭隘的小农思想带来军队自由涣散和个人主义之风。古田会议召开前红四军党内、军内存在的种种思想作风问题,与这支军队的组织化、革命化格格不入,严重影响党的思想路线在实践中的执行及革命事业顺利发展,如何解决思想作风问题成为红四军党的建设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是关系到党的建设及事业成败的大问题。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早期受苏联和共产国际的影响,学风上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理论脱离实际,盲目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和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教条,将马列主义的本本理论生搬硬套在中国革命实际,使得马列经典理论在早期革命实践中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导致革命在曲折中发展。
在古田会议召开之前,中共中央及红四军党内都存在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学风问题。1929年“二月来信”就可以看出共产国际及中共中央错误地判断形势,要求红四军分散到湘赣边的乡村去发动群众,并让毛泽东、朱德离开部队前往中央。虽然1929年4月3日红四军前委收到“二月来信”时现实形势早已“时过境迁”,但“二月来信”仍在红四军中造成一定消极影响,让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学风的滋生有了所谓“上级指示”依据,造成有的人单纯以马列主义为教条、本本,一昧地、盲目地、完全地执行上级指示,而脱离实际开展工作。同时,也存在主观主义的学风。在工作、决策时从个人主观观念出发,不顾客观实际臆断和盲干,而非深入调查研究分析现实形势和客观实际再作决策,其结果必然“不是机会主义,就是盲动主义”(3)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1页。。
党的作风建设核心问题就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脱离群众就会让事业发展成为“无本之木”,而务实良好的工作作风直接影响党与群众的关系及工作的开展。红四军转战赣南、闽西之初,地方党组织在自身建设和宣传、动员、组织群众工作上的不足,导致赣南、闽西群众基础薄弱,结果就是吃了很多败仗,影响了军队的斗志、战斗力,甚至生死存亡。随着红四军加强对地方党组织工作作风上的指导,各地党组织组织动员群众及开展土地革命,分田分地的农民积极拥护共产党、拥护红军,极大增强了党的群众基础。然而,在红四军军中及党内,工作作风仍存在缺乏求真务实开展群众工作的问题,在实践中的表现就是将做群众工作与军事工作割裂、对立起来,把红军的任务看作单纯地打仗,不愿意做群众工作,“不承认军事只是完成政治任务的工具之一。甚至还有说‘军事好,政治自然会好,军事不好,政治也不会好’”(4)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忽视群众工作的错误倾向任其蔓延容易带来群众工作不实、革命工作开展不力,甚至脱离群众的危险,事业发展失去群众根基将成“无源之水”。
领导作风问题影响着凝聚力的实现,也关系到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不良、不当的领导作风,加上脱离实际的工作方法,容易影响队伍的团结性、组织性,产生离心力和人心涣散。红四军本身是脱胎于旧式军队,部分官兵染上的旧军阀恶习难以一时完全改变,国民党军队中的旧风气、旧作风仍存在于革命队伍中。如旧军阀打骂士兵的旧作风也曾在红四军较频繁出现过,一些连长、排长打骂战士,“部队进至闽粤赣边,甚至还采取枪毙逃兵的野蛮手段”(5)萧克 :《伟大的建军纲领——回忆古田会议》,古田会议纪念馆编 :《见证古田会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47页。。还有些干部把一些旧的领导作风和做法盲目照搬过来,甚至将糟粕也带入队伍中,还美其名曰是维持所谓军风纪。然而,事实上其主张的军风纪,“颇大成分是从西欧和旧军事操典上抄袭下来的,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军队的东西”(6)萧克 :《伟大的建军纲领——回忆古田会议》,古田会议纪念馆编 :《见证古田会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47页。。另外,也存在由于领导方法不恰当、领导艺术不够带来的领导作风问题,有些“领导者处理问题,分配工作或者执行纪律不适当”(7)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3页。,影响队伍团结;有的党员领导在召开支部会议时,主持方式显得简单粗暴,“轻易停止党员发言……如发言有错处,除停止外还讥笑他”(8)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军事系统》(9),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70—171页。,缺乏对普通党员的尊重,让其不敢发表意见和观点,使其对开会及工作丧失兴趣。这些不良的领导作风带来的结果是一些同志要求调离红四军到地方工作,甚至让有的同志产生了脱离红军的离队思想。
干部个人生活作风问题,看似党员干部私人的事情,实则直接反映出党员干部个人品行和关乎党组织的精神面貌、整体形象,既会在组织、团队内部产生不良影响,也会影响党组织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革命初期有流氓分子混入革命队伍,带来个人享乐主义思想和作风,其特性就是讲究“个人享乐主义(大嫖、大赌、大吃、大喝)”(9)江西省档案馆等编 :《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编》(上),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513页。。这种倾向的滋生容易使部分官兵的革命意志产生动摇。古田会议前,红四军中部分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上存在的问题表现是艰苦奋斗的作风和品质弱化,出现个人享乐主义的苗头和倾向。如以林彪为代表的部分同志存在只想着打到大城市去享乐,不愿意吃苦进行根据地建设,认为在革命高潮到来尚远的情况下“做这种建立政权的艰苦工作为徒劳”(10)毛泽东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30年1月5日),《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7页。。这种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的生活作风,不愿吃苦的想法,也不愿在边远艰苦的地方做群众工作、建立稳固根据地的错误思想,虽然是个人生活作风问题,但是性质和危害不容忽视。淡化革命理想信念,消极对待革命、群众和工作,只求享受而害怕吃苦和奋斗,容易造成革命军队丧失革命意志、队伍涣散等不良影响。
古田会议是红四军探索加强党的建设,对长期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作坚决斗争,“指出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表现、来源及其纠正的方法,号召同志们起来彻底地加以肃清(11)萧克 :《古田会议的会议与思考》,古田会议纪念馆编 :《见证古田会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164—165页。”,最终实现红四军党内及军内思想、行动统一的胜利大会。古田会议对于党的建设而言是重要的里程碑,党的作风建设在这次会议得到重视和加强,确保党的“肌肤干净、肌体健康”。“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12)毛泽东 :《论联合政府》(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96页。古田会议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与延安整风运动一样反映了党自我革新的伟大勇气和实践典范。
红四军“七大”前后,毛泽东就认识到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唯心主义思想,提出了“思想路线”这一概念,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形式主义”、唯心思想提出批评。但此时红四军党内由于思想不统一、忙于争论不休,使思想作风问题还未很好地重视和解决。古田会议虽然仅仅开了两天,却得以让红四军党内、军内在思想上、政治上迅速实现空前统一。古田会议及其决议的重要内容就是针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提出纠正方法,明确了“思想建党”原则,强调党员不仅要组织上入党,更要思想上入党。“党员的思想和党内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学化”(13)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1页。才能与非无产阶级思想、行为作斗争,这成为加强党的作风建设重要内容。在会议之后,古田会议精神在红四军中得到认真学习和贯彻,尤其是思想作风建设在实践中“开花结果”,思想统一带来了政治统一、行动一致及战斗力提升的显著效果。萧克曾回忆会后红军战士们和党员同志将古田会议决议案作为党课教材和红军法规,对照决议进行自我检视思想作风问题,结果是队伍组织纪律、战斗力各方面迈上新台阶,“纪律更好了,内部更团结了,战斗力提高了”(14)萧克 :《伟大的建军纲领——回忆古田会议》,古田会议纪念馆编 :《见证古田会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51页。,这为取得战斗胜利提供了基础保障。1930年2月,转战江西吉安的水南、值夏地区时,企图“剿灭”红军的国民党独立十五旅唐云山部,即使配备有新式装备,仍被红四军消灭过半。战斗取得重大胜利,“缴获了十多挺重机枪。从有红军以来,缴重机枪最多的这是第一次。从此,部队面貌为之一新”(15)萧克 :《伟大的建军纲领——回忆古田会议》,古田会议纪念馆编 :《见证古田会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51页。。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调查研究是改进理论联系实际学风的重要方式。古田会议之所以具有里程碑式意义,也得益于通过调查研究改进学风,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从而迅速对红四军党内长期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深入剖析并作斗争。古田会议召开前,为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思想作风、行动等各项问题进行系统了解和梳理,毛泽东深入红四军中进行调查研究以掌握真实情况和第一手资料。如赖传珠曾作为被调查对象到军部开会,到了会场“才知道这是毛党代表召开的一次联席会,要了解部队中存在哪些不良倾向”(16)赖传珠 :《古田会议前后》,古田会议纪念馆编 :《见证古田会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221页。。在毛泽东的鼓励下,联席座谈会气氛热烈,参会人员充分发表个人意见,讨论和批评军中存在的不良倾向及错误思想。在古田会议即将召开前夕,毛泽东在上杭古田村还召开了红四军党代表联席会,有人还把这个会议看作是“‘古田会议’的预备会,预备会开的时间较长,一直开了半个多月”(17)张宗逊 :《从秋收起义到古田会议》,古田会议纪念馆编 :《见证古田会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217页。。因此,古田会议的胜利召开,得益于前期实事求是的调查研究而非从本本主义出发,所以能够获得关于红四军党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问题产生、表现的一手资料及纠正方法。这是实事求是摒弃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学风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古田会议精神光芒永放的重要原因。
古田会议及其决议案,也明确了改进主观主义学风的内容。先入为主、主观臆断来分析形势、指导工作,必然无法掌握客观的情况和实际,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提出这种学风“对分析政治形势和指导工作,都非常不利”(18)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1页。,结果是工作容易陷入盲动主义。古田会议也明确提出纠正主观主义的方法就是改进本本主义学风,科学运用马列理论和方法代替先入为主,调查研究代替盲目空想,理论联系实际代替唯心主义。
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工作作风,古田会议首先就明确和突出这一优良传统重要性,号召红四军要充分认识和摒弃将军事与政治对立、将革命与群众脱离、将单纯打仗与发动群众脱节的错误思想倾向和工作作风。红四军除了打仗、筹款外,更为重要的是群众工作,“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19)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6页。。通过改进工作作风,“关心群众生活”,做好群众工作,是实现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的主要途径。同时,古田会议也体现了群众路线的思想和内容,提出“一切工作,在党的讨论和决议之后,再经过群众路线去执行”(20)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88页。,目的也就是为了更加密切联系群众,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防止工作的开展远离群众、脱离群众。最后,还重视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古田会议决议明确提出要了解群众的生活情况;重视对地方群众的宣传、组织,宣传时要适应群众的情绪,壁报是很好的宣传方式;上级的决议要迅速传达到群众中去;还专门有针对做好群众工作的材料,即《群众工作的策略和技术》。
古田会议着力改进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让群众工作这一“党的正确路线”更好地执行。会后,红四军加强了对古田会议精神及其关于密切联系群众工作作风的传达学习,使干部、战士的觉悟明显提高,并掀起了加强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热潮。既让红军战士“真正发扬了既是一个战斗队又是一个工作队的优良传统”,扩大了红四军的影响力,又让军队拥有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每次出发以前,大街小巷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支部又挨门逐户地检查是否有借物不还或损坏了东西没赔偿的……群众一听说我们要离开这里,都恋恋不舍,齐集村头夹道欢送”(21)赖传珠 :《古田会议前后》,古田会议纪念馆编 :《见证古田会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225页。。
改进领导作风是加强党的建设要求,也是解决矛盾、顺利开展工作、促进民主平等的有力武器。古田会议在改进领导作风上取得不少突破。首先,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促进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和党内平等。古田会议决议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看作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22)毛泽东 :《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1929年12月),《毛泽东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90页。,其目的在于增加党的战斗力,而非进行人身攻击、个人报复;明确批评同志、组织都要在党的会议上进行,而非党外进行批评,要让党员明白党组织及组织观念的重要性,防止削弱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行党内批评时,讲求党内平等,有意见都可以发表,“对任何人可以当面批评;对任何问题有意见,可以随时提出,充分体现了党的民主集中制”(23)萧克 :《伟大的建军纲领——回忆古田会议》,古田会议纪念馆编 :《见证古田会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57页。,但是不能主观臆断胡乱批评,要以事实和证据为依据。其次,转变军阀领导作风。在军队中注重官兵平等和团结,坚决废止肉刑和打骂战士,并提出要让领导同志充分了解“废止肉刑之后将要更利于管理与训练”(24)中共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等编 :《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资料文库·军事系统》(9),中央文献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85页。;高级干部要带头尊重工农干部和普通士兵,关心、安慰伤病兵,优待俘虏。最后,注重领导艺术。如领导同志要思考“怎样使党员到会有兴趣”,并把会议开得更生趣,不能开成封建会场;开会时主席要注意技巧以引导大家聚焦主题,讨论超出主题不要喝止,而是转变思路“借题发挥”,尽可能顺势找到新的议题;上级机关对于下级机关的问题,不能久拖无答复,而要勤于答复。
领导作风的改进,以上率下,达到非常理想的效果,使红四军从上到下形成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风气,坚定了同不良倾向、作风作斗争的决心。“打骂士兵、不重视党的领导、不愿做群众工作、破坏俘虏政策、破坏群众纪律以及吃喝嫖赌等不良倾向,便成了众矢之的。”(25)赖传珠 :《古田会议前后》,古田会议纪念馆编 :《见证古田会议》,中共党史出版社2017年版,第223页。在浓厚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氛围中,大家进行自我反思及开展相互批评,也让这种优良的作风成为党内生活重要内容,“后来在党内继承下来,成为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6)廖明耕、凌步机 :《中央苏区党的建设》,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版,第139页。。
个人与组织、团队是相互联系的,个人生活作风出了问题会对团队和党组织建设产生负面作用,对集体形象造成不利影响。红四军部分党员同志存在的一些不良生活作风倾向也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所以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就把艰苦奋斗和无私奉献等有关内容作为发展新党员的条件,主张发展那些符合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没有发洋财观念,不吃鸦片、不赌博等条件的同志入党。同时指出,党内有不良表现并且屡教不改的同志,要坚决清理出党的队伍中,以纯洁革命队伍。古田会议本身作了很好示范,根据“政治观念正确,工作积极,有斗争历史”三个条件选举出新一届红四军前委委员和候补委员,以使革命队伍更加纯洁、作风更优。古田会议加强了对党员同志的思想政治教育,以严肃个人生活作风,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改变过去对党员教育放松甚至放任的做法,并介绍了开展党内教育的十种材料和十八种方法。
古田会议的召开回答了怎么建设一支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也探索了在党员成分日益复杂情况下,怎么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重大课题。有学者指出:“古田会议及其决议开创和找到了一条我党在革命战争年代进行作风建设的基本路径,是党的作风建设理论初步形成的标志。”(27)彭朝阳 :《〈古田会议决议〉:党风建设的奠基之作》,《党史博采》2006年第1期。其中,古田会议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内容,也是我党优良作风初步形成阶段的重要探索,具有跨越时空的时代价值及意义。
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是一个长期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的过程,而古田会议则很好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和学说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中国化道路。首先,通过调查研究将理论联系实际,反对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本”,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项问题进行调查研究,从而分析、纠正党的作风建设存在的问题,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的途径。其次,明确了改进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着力改进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风、领导作风、生活作风,基本形成党的作风建设的体系。最后,创造性吸收列宁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明确新入党分子的五大条件,及对党员思想作风、生活作风等进行教育的材料和方法,强化了党的建设这一“伟大工程”。因此,古田会议关于党的作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的伟大实践。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离不开对马列经典理论、党建学说的传承和创新,需要以问题为导向解决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时代问题,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同最新的实践结合,以调查研究作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中国化的“桥梁”和途径。
古田会议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对红四军党内存在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敢于亮剑、敢于斗争,是加强党的建设的光辉篇章,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同时,就关于党的作风建设具体内容而言,既改进了党员干部的领导作风强化民主平等意识,又严肃了生活作风,还推进了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的改进,从而铸就中国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政治品格和品质。因此,古田会议也是我党优良作风形成的重要阶段。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仍是永恒的时代课题,需加强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要发扬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还要强化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优良学风等来锤炼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力量,是各项事业发展的力量之源。古田会议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内容中,明确反对把军事工作与群众工作相互割裂、分离,强调要宣传、组织、动员群众,把做好群众工作、发动群众作为党的政治路线执行。同时,“群众路线”的理论雏形在此时探索发展,彰显中国共产党的人民情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也正是因为对人民群众的重视,才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他们才愿意积极参军参战支援革命,推进了革命的发展和胜利。新时代,不忘初心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共产党人永恒的价值追求。要从严整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不正之风。党员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纠正脱离群众的不良之风。
古田会议关于党的作风建设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国化的历史实践,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也被历史实践证明,加强党的建设是革命道路最终成功的保证。同时,古田会议通过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统一了红四军党内的思想,使党内政治生活也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并形成优良作风,使红四军面貌焕然一新。古田会议之后,毛泽东非常乐观地认为革命高潮很快就要到来,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因此,这些关于党的作风建设实践是我们加强党的建设、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范本和宝贵财富,也是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的历史底气。新时代更要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并不断发展党的建设理论和学说,永葆党的先进性,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