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第三中学 冯 岩 王丹婷
自1951 年第一套正式的广播体操发布后,我国陆续发布了十九套广播体操,其中七套为青少年广播体操,后来逐渐成为我国学校课间操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中一项非常重要的课外体育活动。而某种程度上来讲课间操作为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的“前身”,必然将部分规训教育模式下的特性延续下来,而如何让发展过程中仪式性、支配性、功能性得到合理强化或削减,需要我们在结合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发展过程的基础上,对目前各中小学的现有实例进行总结和反思,探究已有问题成因,并结合《中学体育健康和标准》的相关要求,适当做出改变,使之真正达到缓解学生学习疲劳,放松、休息、调节并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并间接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提出和实行最早可追溯至1999年,辽宁省鞍山市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广“改进”版课间操。简而言之,这种革新的尝试是将原本上午第二节课后的30 分钟作为固定体育活动,并将下午第二节课后的30分钟作为自由体育活动时段。直至2005 年,在鞍山举行的全国“落实中小学生每天1 小时体育活动”现场推进会意味着以“鞍山模式”为起点的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2007 年4 月29 日,国家出台政策《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其中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全面实行大课间体育活动,认真组织学生做好广播体操,开展集体体育活动;寄宿制学校要坚持每天出早操。”即普通高中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号召,实现学生素质全面发展。2016 年10 月25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实现“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这一目标正式列入强化治国理政的攻坚目标之一,体现了国家对体育工作的重视。
这期间有不少中小学校利用自身不同特点进行了多方向尝试,并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改革理念和理论体系。例如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的Be Top 体育课程体系及其运行机制,根据人才培养规格中关键词的英文首字母,即B—Beauty 美感、E—Energetic 旺盛、T—Teamwork 团队合作、O—Outstanding 卓越、P—Passion 激情,提出 Be Top 巅峰体育课程,通过“4+1”课程实施方式,即4 节体育课和1 节体育拓展课,以“天天一节体育课”的具体方式,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国家要求,在国内具有首创、示范价值;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的“1-1、2-2、3-3”改革理念,其中“1-1、2-2、3-3”分别指的是从“一种责任”到“一种理念”、从“两种意识”到“两项措施”、从“三个重视”到“三个归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的T—Keep 大课间培养计划,进一步提出“4+1+1”课程实施方式,即每周最少4 节体育课和1 节体育拓展课,以徒手健身运动、健身操、太极拳、军体拳的多样化的展示、联谊等,和跑步、拔河、班级间的联赛和比赛的形式拓展团队合作形式的形式创新大课间,促成多彩大课间对学生艺术素养、身体素质、精神状态、意识品质、团队观念等的培养。
但在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不断推广和创新的同时,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例如学生锻炼的效果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可能有锻炼时间不够,活动项目类别比较单一,无法调动学生运动积极性;或从更基础的人文倾向角度考虑,学生无法释放天性的内在动力,因此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无法成为学生健全人格、健康成长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学者将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目前存在的问题归于三个维度:解放与控制的价值悖论、高效与失效的价值悖论、存在与虚无的价值悖论:一是大课间的形式与内容的贫瘠导致了它的低效和无力,大课间效果的评估手段有限,且大多借助于“评估者”主观的好感度以及统计学、心理学和学生具体身体数据的测量,不可避免地让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形式化、表演化、模式化,部分学校基于此类评估因素考虑,与真正“崇尚自由、渴望交流”的体育精神和教育意义渐行渐远;二是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忽视,其根本原因还是大课间体育活动逐渐衍生出来的“展示评比”功能,而看似整齐划一、精彩新颖的大课间视频背后,往往是对教师和学生的控制,这种控制违背了教育本质目的,也间接导致参与教师和学生兴趣逐渐消失甚至产生厌恶心理;三是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空白,以及这背后体育教学的本真目的的丧失。“体育教学的主旨是运动技术的有序传承,尽管体育活动也有一定的健身功能。体育课不应改造成保健课,学练运动技术则是强化体能的手段保证”,举例来说,“跑操”是很多中小学最终采用的大课间形式之一,但20~30 分钟的跑操时间内,学生之间并无过多交流和沟通,单纯的跑步这项有氧运动也并未达到学习、练习运动技术的目的,甚至由于某些不合理不科学的运动规定、跑步巨大的运动量、学校自身制定的强制性措施,导致学生对“大课间跑操”退避三舍,这一做法并未遵循青少年身体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不同学生的特点。
针对这些问题,不少一线教师和教育学者都有自己的思考与建议。从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本身入手,需要学校和教师细心观察和了解学生的兴趣方向,对于不合理、程式化的制度和安排要敢于提出意见和调整,教师也应该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共同保障学生运动的安全。从学生角度入手,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给予学生自由选择大课间活动种类的余地,而不是只为了追求锻炼效果的数据而单一提供力量型种类的活动,一些技巧性较强的运动同样可以达到锻炼和提高身体素质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结合自身地域特征,将独具特色的体育活动项目引入校园。从评价方式角度来看,有专家提出可以将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从“选拔式评价”改造为“合格性评价”,将学生自身意愿和感受纳入评价体系,并且无须控制其锻炼形式和内容。
总之,大课间体育锻炼活动作为一项正在如火如荼进行的热门活动形式,若需要达到让学生充分表达自我、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教育目的,我们还需要时间和耐心共同探索真正能够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