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 郑 丹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重构着人们的生活模式,改变着学生的学习和思维方式,也改变人与世界的关系。它不再是单一的技术引领,而是更多先进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大力培养造就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型科技人才,才能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这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应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以学修身,杜绝“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现象。要办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能力”为重的教育。未来的接班人应要具备能解决跨学科、跨专业、复杂问题的能力。
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发展时期,我们经历了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次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我国发生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抗击“疫情”,人人身处“抗疫”的生命课堂。特殊的“生命课堂”,每个人都有着多重身份,大家既是参与者,又是旁观者;相对于历史事件而言,又是亲历者,奋斗在一线的抗疫“战士们”用生命传承着中华美德,用赤子之心谱写着中国民族的家国情怀。
教研部门是智库服务部门,教研工作者如何在当下重要又特殊的环境下,保障教学高质有效开展,提供方向性的指导和专业性的引领,这是摆在教研员面前的一个全新的课题。教研员不仅需要转变常规教研理念,还需进一步探索突发事件下育人模式的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语文教育要从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把好教育系统意识形态关的战略选择、提升义务教育质量奠基工程的高度去育人。语文学科主要的课程媒介——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理念以德育为魂,能力为重,基础为先,创新为上。教科书的内容,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国家主权教育和法治教育等内容。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在真实的“抗疫”环境中引导学生学习抗疫知识,将书本知识延展到抗击疫情的社会生活中引导写生去感悟、体验,结合教科书在“抗疫”特殊时期进行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这是语文教育工作者“以文育人”,把好育人育才关口的重要途径。
“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总书记这些重要论述,给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更深的感悟和指引。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众所周知,教研员是教学理念与教学实践的桥梁,教研员的使命是为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提供专业保障,教研员是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群体,承担着对教师的理论培训、实践指导、教学管理、评价以及教学成果推广等重要工作。当下,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又处全球性突发公共卫生危机,教育教学改革面临新挑战、新形势、新任务。突发事件环境下教研员的专业指导水平,可直接作用或反映在区域教育教学发展之中。如何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质量同步,如何提高学生线上学习关注度等诸多问题,教研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也给教研员提出一个崭新的课题和自身专业素养需提升的新要求。
“抗疫”背景下的语文教学研究。首先,教研员要指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要在充分解读教科书的基础上链接学生生活实际,在生活这本活生生的教科书中,引导学生了解疫情,关爱健康、关注社会问题,培养人文关怀和道德情操,激发学生社会责任与担当意识,进行家国情怀培养。
同时,在教学中,要创设学生深度学习的路径,如在学习《手术台就是阵地》这样的课文时,要指导教师将书本知识迁移到生活中,引导学生关注奋斗在抗疫一线医生们的先进事迹,让学生自己讲讲身边最感人的抗疫事件,让学生读读阅读材料《致敬,逆行者》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让学生写写“心中的抗疫英雄”“我是抗疫小战士”等,一系列的创设学生听、说、读、写的活动,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把握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引导学生主动做出决策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与文本交流“入乎其中,化乎其内”,又能结合生活“化乎其外”的运用迁移能力。学生既感受“生命课堂”教育,又培植了爱国主义情怀,不仅落实了语文要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更凸显育人功能。
另外,教研员要指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线上学习学生因年龄差别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及学习效果与在校有差异的情况。所以,教研员要指导教师熟悉线上平台技术操作,尽量采用融合性学习方式或先学后教的方式设计学习课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尽量将知识内容情景化、故事化、生活化,以活动式、问题式、主题式、探究式等方式呈现,指导教师将枯燥的文字学习转化为有趣的学习活动,在学生“思”和“行”上下大力度。尤其需要注意的是疫情期间的线上教学或后疫情时代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增长,还有学生生命的“拔节”,要让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课堂。
如在学习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祖国大好河山”这个单元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利用网络资源,搜集关于歌唱家乡或歌颂祖国的歌曲及诗歌,让学生画出(唱出)自己喜欢的语句(歌词)或者文字,还可以让学生写写“关于家乡”的日记,在班级群里进行分享。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身边的知识与语文学习相融合,学生对学习内容有了自己的真实体验后,在自己的头脑中进行甄别、反思、评价整合会生成新的发现和创新,这样的学习活动设计会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发展学生思维的同时可激发学生赞美家乡的情感和认识家乡的渴望,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认知能力,增强国家认同感,真正达到延展和思维跳跃双重激发的作用,对学生深度学习的建构也做出了积极的创设。
为有效指导“抗疫”期间全省线上教学具体工作,黑龙江省教育厅及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相继出台了《黑龙江省教育厅关于延迟开学期间中小学校线上开课的指导意见》(黑教基二函〔2020〕41 号)《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全省中小学开展线上教学的指导意见》(黑教院函〔2020〕)研读可见,“抗疫”环境下教育教学指导,应关注学生居家学习特点,特殊时期的教育教学与日常教学存在本质上的差异。虽说同是教师教、学生学,但是,教学方式的转变,学习方式的转变势必会带来教学新一轮的改革,教研员应打破原有在线教学指导固有理念,探索适合居家线上学习教与学的新路径,关注学科特点的同时考虑学生学习时间的限制,指导教师线上教学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的原则,来顺应当下的“抗疫”教育教学工作。
线上听评课是教研员的第一要务,只有充分了解线上教学问题与教师困惑,教研员方能有的放矢的帮助教师解决问题。在诸多线上学习因素的制约下,教研员要应先转变教学研究的方向,由在校教学指导向在线教研指导转变;由原有的知识、方法学习、能力培养指导,向融合性学习指导转变、向特殊时期的生活学习与线上学习融合的方式转变;由原来的在校教研联动指导向网络背景下的区域教研联动指导转变;由原来的现场教学互动指导向网络教学互动指导转变,抗疫特殊时期,教研员必须主动打破原有教学研究思想、研究路径等固有的方式方法,尤其要在转方向、转观念、转方式、转机制等方面提升认知,在工作中增长本领,创新教研机制和教研工作方式,积极推动到教研工作转型升级。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归根结底靠人才、靠教育。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教育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教研员传递着国家课改及学科研究的最新理念,学科领域内的示范指导,是中小学学科教学工作专业提升的方向,教研员只有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才能为教学提供专业支撑。
“抗疫”时期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第四次工业革命最大的特点就是实现各领域、各科技多学科的跨界融合。破壁无界,更多先进技术融合与创新,对教研员的研究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研员要树立“课程整体观”意识,要具备全科课程观的视野,要有强烈的“课程整体观”思想。无论是抗击疫情防控疫情期间亦或是后疫情时代,“课程整体观”研究是教研员跳出学科视域研究,上升到全学科课程研究层面的必经之路。
另外,课程设计与学科间知识融合是课程整体观的核心所在。教研员应敏锐应对突发教育环境变化,扎实专业能力,把理解课程标准与突发事件下的教育环境相结合,主动研究线上教学出现的问题,提炼问题并解决问题,把握教学方向,方能提出具体改进策略;教研员还应关注个性化人才培养的需求,研究学生学习特点,注重学生实践探究能力培养,指导教师对所有教学要素进行优化选择和组合,通过多学科的融合、多种媒体的融合以及线上线下学习方式的融合,引导学生解决真实情境下出现的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关键能力。教研员应主动提升自己在学科间的研究与认知,提升自身文化认知与同伴之间的认知协同,在课程与课堂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成为指导教师线上、线下教学的好帮手。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服务教师发展、服务教学指导是教研员的使命。课改以来,尤其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爆发,教学模式发生改变,教研员应以敏锐的洞察力、执行力迅速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及新任务,所以,教研员还应站在实施教育现代化的战略任务基础上来提升协同创新智慧。
教育“战疫”,教研指导应最大限度发挥“教研共同体”的协同作用。团队智慧是教研员协同教师专业发展的客观因素。教师与教研员在教学活动的协同互助是团队智慧生成的渠道。团队智慧涉及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教研员需按照社会和教育发展要求,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提高职业道德水准,修炼和提高专业技能和学术水平,提高自身指导能力。
教研员在教学团队中的位置是引领、带领,所以,教研员应先是自身建设,其次是高站位引领。教研员在教学实践中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指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指导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研员要带领教研团队继承和创新专业理论、提升专业技能,丰富专业情感。应指导团队善于发现总结教学实践经验并推广,引导团队捕捉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带领团队整合专业资源,并形成辐射到整个教学区域。高水平的教研活动是对教研团队专业素养的考量,也是教研团队在教研实践中提高的大好机会。
同伴协作是提高教研员教研智慧与创新的必经之路。教研员之间的同伴合作学习是同伴协同发展中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也是解决教育热点问题的有效方式。不同区域的教研活动,教研员自身学习与工作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理解,这些差异也是教研员同伴合作学习的重要资源。
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掀起了线上教学的热潮。如不是这场特殊的全球公共卫生事件,教研员对现代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可能依旧停留在学科为主,信息技术为辅的教学研究中。线上教学不是一种临时性、过渡性的教学组织形式,而是一场新的教与学模式“革命”,更是新时期教研转型新的生长点和实现义务教育育人转型的重要契机。就抗疫期间教研团队协同提升来讲,可以开展线上“教研赋能,牵手城乡”项目活动。以专题讲座、集体备课、研课磨课、课例研讨、同课异构等教研形式,指导市郊教研团队,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另外,组织一线教师进行线上、线下教学研究是教学专业发展共同体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内容,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师研修课程,在研修过程中对问题进行教学实践尝试,引导教师在实证中寻找解决问题的依据,实现团队聚慧共享,在合作中提高自身及同伴的专业素养。
疫情时期及后疫情时代,语文教研员还应立足语文核心素养研究,汇聚推荐小学语文学科线上课程资源,为全省小学语文学科建设基于本地需求做好校本化和省本化资源组合提供支持,探索语文学科线上教学的有效途径,提升自身政策理解力、专业判断力、实践洞察力、自我发展力。坚守立德树人大方向,重视实证研究,把疫情时期线上教学及后疫情时代教学研究纳入深化课程改革中,通过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实现自我成长,不断挖掘自己的内需动力,树立终身学习的志向,形成自我职业认同,将甘为人梯的境界和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中,以创新激活力、增动力,完成加强语文教研创新导向的责任与使命担当,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均衡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与国家教育发展层面形成一致的、共同的价值追求,与教师协同谱写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