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歌曲的当代文化价值探讨

2020-01-17 05:39徐婷婷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赵元任艺术歌曲美育

韩 凌 徐婷婷

(合肥师范学院 安徽 合肥 230000)

一、 引言

中国艺术歌曲起源于20世纪初期,是西洋乐器、作曲技法与中国诗词相结合的歌曲艺术作品。历经百年的中国艺术歌曲紧随时代步伐,反映百姓心声,宣扬大爱大美,承担着提高民族审美高度、提高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职责。诗词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无论唐诗、宋词、元曲,甚至包括更早的诗经,其文学性创作与旋律性创作都是相辅相成、合二为一的。诗词作家多是通晓音乐的格律家,更有很多诗词作家本身就擅长度曲创作,比如宋代的姜白石。但是今天的诗词只有文本而没有曲本。记谱法的不完善、中国古代重词不重曲的习惯、文学家们在音乐创新上发展不够等诸多原因都造成了如今大多数的诗词都无法再呈现其有声音乐的姿态。中国艺术歌曲发端于20世纪初“五四”运动后胡适等人倡导的“白话文运动”,以及后来产生了深远影响的“学堂乐歌”。百年来,中国音乐家用西洋乐器和作曲法重新赋予中国诗词以有声听觉形式,并且充分发展了汉语语音的音乐性质。中国艺术歌曲具有这样一些艺术特征:一是属于室内乐范畴,音域不是很宽,钢琴伴奏;二是歌词选自中国诗词,有中国诗词的意境美;三是声音比较修炼、讲究、有控制;四是体现民族语言的语音特点;五是歌词语言有诗意、精致且篇幅不大。

二、西方艺术歌曲的中国化,中国诗词的乐声再现

艺术歌曲的体裁源自于欧洲浪漫主义音乐,每个国家对艺术歌曲的称呼都不同,德国叫lieder,法国叫melody,俄罗斯叫romance,英美叫artsong,中国沿用的是英文翻译。艺术歌曲中的文学性、音乐性、艺术性缺一不可,尤其强调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作品由钢琴伴奏,所选的词一般是著名诗人的诗作。比较有代表性的作曲家有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代表性的作品有《乘着歌声的翅膀》《鳟鱼》等。音乐创作技法上的浓妆淡抹与表现心理情感上的典雅含蓄是艺术歌曲艺术表现上的两大特征。较之歌剧来说,艺术歌曲篇幅短小、音域窄、伴奏乐器一般只有钢琴、内容比较含蓄内敛诗化;较之民歌来说,艺术歌曲是音乐家们独立创作的,更偏重于表现人的内在的情感状态。中国早期的艺术歌曲作曲家都是留学国外、学习西方作曲技术的中国音乐家,比如黄自、赵元任、肖友梅、应尚能等。他们最早开始尝试用西方作曲技法与中国诗词相结合,创作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来,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在创作上,紧抓民族性素材,到今天逐渐形成了日趋成熟的民族音乐语言体系。中国诗词艺术歌曲在发展早期,模仿德奥艺术歌曲的痕迹还是比较重的,比如赵元任在创作的《小诗》(胡适词)、《秋钟》(赵元任词)的自注中都标明是模仿德奥艺术歌曲的风格写成的。但即便这样,中国音乐家对于民族语汇的捕捉和运用依然清晰可见,比如《叫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赵元任曲)运用西皮原板过门的曲调作为素材;比如《瓶花》(范成大、胡适词,赵元任曲)中进行了“中国式和声”的尝试;比如冼星海的《古诗四首》,运用了京剧和民谣的素材。近些年,中国艺术歌曲的中国元素探索更是不断前行,比如《七月的草原》运用了哈萨克族民歌《牧笛》运用了的维吾尔民歌,徐锦新《春江花月夜》运用了琵琶古曲《夕阳箫鼓》的素材等等。

中国艺术歌曲的最大特点就是他和汉语之间的紧密结合。可以说,是汉语的语音吟诵旋律和汉语的诗化意境成就了中国艺术歌曲的灵魂。在中国艺术歌曲中,器乐和歌唱延展了中国诗词的听觉空间。在演唱时,它的旋律线条、意境美感都是来源自诗词语言的自身音乐性的内容。以赵元任的《听雨》(刘半农词)为例,歌词描写了一个久居于江南故乡的人,来到北方生活,生活习惯种种不适,干旱的北方半年了才下一场雨,诗人听着这熟悉的雨声,心念着多雨的江南故乡,感慨如果将这一场雨移到江南,老家院子里的新笋要长高很多啦。全诗透露着诗人远离故土的淡淡哀伤,思念故乡的浓浓深情。赵元任先生也是我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在为诗词谱曲时,非常注意运用语言自身的音乐性,也就是我们很多声乐老师在教唱时说的:像朗诵一样的歌唱。意思是说我们汉语在朗诵时有四声,结合词意,每一句中的七个字朗诵起来自然可以连贯成一个旋律线条,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蹦出来。一句诗中的每一个字之间是有联系的,一句和一句之间也是有联系的。作曲家根据这个语言、语句朗读时的旋律线条谱曲,演唱时则需要用歌声表现出这个线条。同时,作曲家在谱曲时还注意方言的特点。在赵元任的《听雨》中,诗人是江南人士,因此,在最后一句“故园新笋添几许”中,模仿了常州吟古诗的腔调。

中国艺术歌曲,虽然使用了西乐体裁,钢琴伴奏,大小调系统作曲,但是它却隶属于中国艺术。因为他通过对中国民族素材的挖掘,与汉语的艺术性结合,对诗词美学意境的把握,展现的是中国人的情感世界、精神空间。对于世界音乐艺术来说,中国艺术歌曲也大大拓展了西洋乐器和作曲技法的表现空间。中国艺术歌曲是中国音乐家勇于学习西方艺术门类,取其精华,转化创新,使其与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相结合的产物,同时也赋予艺术歌曲这一西方音乐题材以新的生命力。

三、全民美育的良好载体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重视美育对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同志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明确提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要求我们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推动美育工作同步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事业。[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8月给中央美院老教授的回信中更是强调美育工作的重要,强调大美大爱。习近平同志在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又强调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根铸魂”。在谈到文化艺术领域工作时,习近平同志多次提到我们有“高原”缺“高峰”的现象。归根结底,这是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的问题。我们过去往往偏重于知识灌输、技能训练,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很多地方基础教育依然存在这个问题。这样会导致忽视心灵教化和人格培养,忽视对少年儿童身心平衡的养护,缺乏对青年去寻求人生意义和价值的引导。如果古典课程、人文课程、艺术课程得不到足够重视,人的创造力、想象力就会被压抑,人的同情心、道德感、审美感难以得到启迪。这样的教育很难培养杰出人才和拔尖人才。而恩格斯的“巨人”概念,首先是说“思维能力”,接着说“热情和性格”,然后再说“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这就使我们的眼光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遮蔽中解放出来。[2]

中国艺术歌曲秉承中国古典诗词的吟诵调和美学意境,从最初的“学堂乐歌”,开始了中国近代的音乐美育启蒙工作。中国艺术歌曲的美育功能主要体现在这样两个方面:

(一) 与时代同行,主题多为大爱大美。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3月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联组会后发表讲话时强调“一切有价值、有意义的文艺创作和学术研究,都应该反映现实,都应该有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回答现实课题”。中国艺术歌曲历经百年,紧随时代的脚步,反映百姓生活和精神状态,与人民风雨同舟。在20世纪上半叶的战争年代里,主题多为民族自强、爱国爱家乡、呼唤和平安宁的生活等内容,比如《叫我如何不想他》(刘半农词,赵元任曲)、《玫瑰三愿》(龙七词,黄自曲)、《问》(易韦斋词,肖友梅曲)、《渔光曲》(安娥词,任光曲);建国以后,毛泽东诗词艺术歌曲成为这一时期传唱度很高的歌曲,比如《沁园春·雪》;进入新世纪,国家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元,中国艺术歌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阶段,各种风格的作品丰富多姿。有反映孩童美好生活的,比如谷建芬的《新学堂歌》,里面所选诗词均来自小学语文课本;有反映民族复兴的,比如《望乡词》(于右任词,陆在易曲);有爱情主题的,比如《长相知》(汉乐府民歌,石夫曲);有思乡主题的,比如《涉江采芙蓉》(东汉五言诗,罗忠熔曲)等等。但是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大爱大美都是中国艺术歌曲的永恒主题。

(二)诗情画意,品格典雅

中央音乐学院原副院长、第六届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委周海宏在2018年9月6日教育部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座谈会上指出“提高国民审美素质,加强审美教育,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在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的今天,提升国民文化艺术生活水平则显得尤为重要。一个人的生命能量如果不释放在高雅的精神生活中,就有可能会沉迷于低俗的感官刺激里,甚至滑向犯罪的边缘。国民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知识创新能力较低、国家软实力不足等问题,都与国民审美素质以及艺术修养不高息息相关。可以说,缺少“尚美”的社会价值取向会影响整个中华民族复兴的脚步。中国诗词语言洗练、音节和谐,是对美学有极高要求的艺术门类。唐代王昌龄提出“诗有三境”说: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3]王国维提出:“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4]中国艺术歌曲秉承诗词的美学品格,在艺术表现手法上,着力于有情有景、借景抒情,以水墨画一般诗情画意的样态出现,在似有若无间带来拨动心弦的听觉效果。在情感处理上,既不像歌剧那样追求戏剧效果,也不像民歌那样奔放自由,而是极有控制的、内敛雅致的。在音乐方面,中国艺术歌曲线条流畅、意境高远、纯净美好、极富诗歌气质,给人一种即亲切又典雅的感觉。

从二十世纪初的“学堂乐歌”,中国艺术歌曲已经从刚开始的模仿发展出了一条民族化的道路。对诗词吟诵曲调音乐化的旋律写作,和声肢体的多手法运用,和诗歌境界的乐声塑造等方面都不断趋于成熟。中国艺术歌曲不仅在不断进行着西方艺术歌曲的中国化的工作,同时也是中国诗词的乐声再现,更是全民美育的良好载体。但是中国艺术歌曲还存在没有完全解决的理论及实践问题,比如对于概念界定、性质界定、古诗词吟诵调的科研工作、诗歌创作力量、市场化途径等等,这些都是未来还需努力的方向。

猜你喜欢
赵元任艺术歌曲美育
论公民美育
赵元任钢琴音乐创作和语言音调的融合探析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店员嘲笑赵元任
领导者的威信
浅析艺术歌曲《玫瑰三愿》的音乐特征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无与伦比的月光之美——两首同词艺术歌曲《月光》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
美籍华人学者赵元任的多彩婚姻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