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城市品味调性最直观的展现,是城市历史和文化的承载体,它记录了城市的沧桑巨变,也浸润了时光留下的烟火气。古往今来,人们对这些巨型造物始终孜孜以求、热情不减。历经岁月沉淀,它们也逐渐成为城市最忠实的“代言人”——人们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往往就是这个城市的著名地标。
从北京故宫、山西民居到苏州园林,这些建筑瑰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文化财富,从中可以回溯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新中国成立后,同样也诞生了一批经典建筑,它们是时代的象征,是中国经济腾飞的标志,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短短几十年时间内,我国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数百年才完成的城市化进程,城市面貌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丝毫不为过。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另一面则是,大拆大建之下城市文脉中断,一些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的建筑被城市更新所湮没;城市建筑过度追求体量、规模、高度,罔顾自身实际需求和经济承载力;包括名称在内,一切向西方看起,不伦不类的山寨“洋”建筑泛滥成灾;更别说一些不堪入目的“奇葩”建筑层出,污染大众视线。
正如习近平同志所指出的,城市建筑贪大、媚洋、求怪等乱象由来已久,这是典型的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也折射出一些领导干部扭曲的政绩观。
近现代以来,落后的中国以“学生”自居,向“西洋”“东洋”的“先生”们学习,拿来主义是我们不得不走的一段路,包括建筑也是如此。但是,最终我们必须回归自己文化的根,将传统与现代融合,使民族与世界交汇,塑造自己独有的文化模因,为世界文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也只有这样,才能在宏大的时代潮流中锚定正确方向,不动摇、不迷失。
同样的,建筑必须扎根自己所在的这片土地,与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血肉相连,从城市发展的历史中汲取养分,从而承续城市文脉,彰显城市个性。
另一方面,必须破除错误的政绩观,大拆大建、短平快、唯GDP至上的路已经行不通。城市化进入后半程,城市建设必须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通过供给侧改革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城市建设的能效比。
建筑绝非孤立的个体,其一经诞生就对周边环境产生持续性的影响。因此,建筑特别是大型建筑的建设决策,不能任凭权力或资本操弄,而是要政府、专家、公众多元参与,最终使建筑与城市和谐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