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研究生就业创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2020-01-17 00:09仲荣慧
黑龙江科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研究生学科质量

仲荣慧

(南通大学研究生院,江苏 南通 226000)

研究生就业,广义上是博士、硕士研究生等稍高层次的就业,狭义上指的是指国家计划内的全日制博士、硕士研究生就业。近年来,由于受国内外金融形势、研究生扩招等因素影响,研究生就业市场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部分高校研究生年终就业率不高,研究生和本科生年终就业率“脑体”倒挂的情况(研究生就业率低于本科生就业率)在一定的范围内广泛存在。分析可知,除了高校对人口基数较大的本科就业关注较多外,研究生群体自身的属性特点值得留意。近年来,研究生就业呈现出的就业履约率高、违约率低、岗位匹配度高等调研结果,一定程度上展现研究生求职过程中对专业诉求、年龄心态、社会经验、个人家庭以及职业规划等多重因素的博弈共振。此外,研究生导师及其团队在研究生就业方面的参与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就业质量和数量。可以说,研究生培养个性化设置一定程度上“窄化”了就业口径,所以,对高校研究生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青年创业就业问题。2013年,在给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中提到青年的重要作用以及创新创业对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认为创新创业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能够改善民生,而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青年学子,是国家和民族创新创业的生生不息的力量。希望通过创新创业等活动,让青年学生展示才华、服务社会[1]。此外,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与北大师生的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不断激发广大青年的活力和创造力,要全面深化改革,营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流动。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青年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2]。这些论断饱含了党对青年就业的希望,同时也对高校扶持青年就业创业提出更高的要求。研究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在现有的研究生培养体制框架内,高质量地做好研究生就业工作,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道智力题,研究认为,着力构建适合研究生特点的就业创业质量保障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1 研究生就业创业质量保障体系

研究生就业创业质量保障体系是基于高校内部,以服务研究生就业创业为导向,针对研究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研究生管理服务部门为主导,各研究生基层培养单位为主体,相关部门协作配合,采取改革调控、引导管理、疏通调节、监督跟进的工作体制。就业创业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不仅涉及研究生教育管理内部各环节流程,还涉及奖励激励、就创业平台搭建与科技服务等多层次、多管径体系化建设内容。

2 研究生就业创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机遇和挑战

首先,全国范围内的研究生学科、培养、学位体制改革给高校办学自主权带来新机遇。全国“一级学科授权”工作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开展按一级学科授权试点的目的是为了落实贯彻《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精神,把我国研究生培养和学位授予质量及办学效益提高上来,同时做好学科结构调整,进一步扩大学位授予单位办学自主权,使研究生教育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深化学位授权审核制度改革[3]。根据文件规定,只要获得教育部批准授权,相应的学科即可在本一级学科范围内招收培养博硕研究生并完成相应学位授予。成为一级授权点后,原有学位授予权的二级学科相应成为该一级学科范围内下设主要方向。这些重大的授权点改革,其意义是:学位授予单位办学自主权得到扩大,对学科发展作出迅速反应和调整的能力增强,促进新的学术生长点的产生,以及交叉学科、前沿学科的发展。同时对高级人才进行选拔和培养,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提供更大的学科空间。

其次,全国范围内的研究生学科、招生、培养、学位体制改革与社会接轨认同偏差带来一定的挑战。从目前社会反馈看,改革成果未能得到及时消化,招聘用人单位仍按照惯性思维以二级学科招聘。比如:公共医学与预防医学这一一级学科,卫生系统在招聘时严格限制须为以前熟知的二级方向(流行病与卫生统计专业)。一些用人单位往往以此拒绝相当一部分毕业生。中国青年报曾刊发《文学硕士掉入“文字迷宫”》[4],报道了“江苏徐州硕士笔面试第一被拒录”的新闻,报道中指出纪某在读研期间攻读的是“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徐州市招聘专业要求须为“中国语言文学”。该校研究生管理部门为她出具相应证明,确认研究生纪某为该校2009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毕业生,所学专业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是教育部认定的 “中国语言文学”下属的硕士二级专业方向。但用人单位仍表示拒录。尽管事后纪某通过法律手段迫使相关责任部门和责任人员得到严肃处理,但此类事件说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进程和市场接受的信息不对称性。

3 研究生就业创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3.1 以就业市场需求为导向,探索学科优化与招生资源分配联动机制

要扭转这一局面,须改变单一的学科、学位点指标分配,逐步向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分配体制转变。传统单一的学位点指标的分配,不能体现即时性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发展状况,不能快速跟上市场需求的脚步。

第一,积极探索学科优化招生调整机制,解决供需结构性矛盾的问题。高校招生应有的放矢,联系实际,将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相结合,建立以国家战略需要为导向、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5],深入推动需求导向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在全国招生计划数年年递增的情况下,一方面,部分学位点“人丁兴旺”,一方面,就业市场上尴尬难觅合适的岗位。文学类等专业报考人数多,招生人数多,就业人数多,毕业研究生就业压力大,扩招后就业质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第二,精准传达反馈和宣传学科与研究生教育最新现状,解决由政策改革因素带来的问题。首先,利用各种与政府、机构、企业合作和交流的机会,传达国家最新精神和学科发展动态,便于用人单位和人社部门了解高层次人才教育现状。其次,做好精准招生和就业的对接。结合满意度调研情况,分类实施、合理编制专业型和研究型人才招生目录。国家开设一级学科招生权限,初衷是为了更好地激发研究生教育的自主与活力。高校获得授权后,多数以一级学科目录招生,以便于更好地扩展。但在市场预热尚不完全成熟的情况下,很多用人单位对一级学科的认识还停留在改革前的固有印象,这些新举措稍不注意反成为就业过程中的专业壁垒。既然一级学科自主设置,那么高校基层单位招生目录的自主权限应给予充分尊重。目前,各种招生目录的一级学科设置、二级学科设置或自主设置并存的后果,成为当下高校的无奈之举,也是改革转型期过渡的必然。

3.2 以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服务为目标,夯牢研究生就业创业的立脚点

地方高校须确立以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需要、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的。研究生的就业创业必须夯牢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服务的现实目标。不同类型高校这一方面存在差异。“双一流”建设等研究型大学,主要以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精英人才、支撑国家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为办学目的,国家战略服务是其着力点。地方高校往往以教学型为主,兼顾科研,它与区域经济互相支持、相存相依。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为其主要目的[5]。清末状元张謇提及培养人才时,曾提出“学必期于用,用必适于地”。这也正是地方高校实践经验的总结。事实上,高校作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元素和人才集聚地,要主动适应和服务社会,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5],形成校地互动良性循环,这才是高校科研创新的不竭动力。

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结合了创新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人才二元需求,其培养依然要坚定以国家战略及区域经济服务为目标,依然要持续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深化产教融合,狠抓人才培养的三个方面:培养目标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是否契合、培养质量与培养目标的是否吻合、培养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如何[6]。只有将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人才的需求结合起来,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高校才能担当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

3.3 以培养质量提升为主线,紧扣研究生就业创业的生命线

申纪云认为,要增强质量意识,要狠抓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必须将这一工作上升到作为事关研究生教育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事关研究生成长、成才和发展,事关实施“人才强国”、“科技创新”战略的高度[7]。研究生教育经历从快速扩张的发展阶段,到现阶段有意识地抓质量促内涵发展,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不断得到完善。

第一,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抓狠抓。以德育人,以德化人,通过各类活动和学科文化滋养,培养研究生良好的科学道德和科学素养,做一个道德优美、学术纯粹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层次人才。

第二,着重培育和扶持优质学术资源单位。将培养质量、导师建设、学位点评估、学科专项评估、招生规模、导师指导学生数、学位论文抽查优良率、优博优硕论文指导、学科培养研究生成果情况等综合因素纳入政策倾斜因素杠杆。

第三,完善修订学科专业培养方案,着力抓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理论授课、实践环节、科研训练、中期考核、论文开题、学位论文盲审答辩等各个环节。

3.4 以平台建设为载体,拓展研究生就业创业的渠道

研究生教育与科技创新、服务地方密不可分,相互促进。研究生教育能更好地提升学校科研创新及服务地方能力和水平,而科研创新和服务地方所构建的平台载体,能更好地促进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保障研究生就业创业质量提升。

首先,参与并融入高水平平台活动建设。2013年,以“服务需求,提高质量”为主线的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全面启动,之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主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启动。这一系列赛事坚持“以研究生为主体,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行业企业参与为支撑”的运营模式,打造政产学研合作创新平台,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协同推动研究生教育的改革深入,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服务支撑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就省级研究生教育平台来看,作为教育强省的江苏目前设有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研究生科研与实践创新计划、研究生学术创新论坛、研究生科研创新大赛、暑期社会学校等。其中,经教育厅、省科技厅认定的研究生工作站4 361家,为省内研究生的培养做出积极贡献。其次,搭建校际平台活动,对接校内外资源。在官方平台外,高校还应主动对接相关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其他高校甚至社会团体,为研究生科研创新、创新创业提供助力。最后,管理好平台,充分利用好平台资源,为研究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研究生培养创新平台的建立,加大了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以及高校的联系,高校应充分利用平台优势,积极为研究生创新创业提供实习基地,促进研究生就业创业质量的提升。就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来看,该项赛事分别与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航天基金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石油学会、中国智慧城市产业创新联盟等20余家行业机构协同办赛,北京市、上海市、武汉市、成都市等政府部门向赛事提供政府公共管理数据平台,华为、中石油、中海油等知名企业参与命题、评审并提供经费赞助,形成了政产学研用多方协同的办赛特色。

猜你喜欢
研究生学科质量
【学科新书导览】
“质量”知识巩固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质量守恒定律考什么
做梦导致睡眠质量差吗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沈铭存研究生作品选
“超学科”来啦
质量投诉超六成
借问学科哪家强?尽言洄服有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