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刊 图片提供:上汽·上海文化广场
OUTLINE/On December 2, 2019, a press conference announcing the“Shanghai 2ndInternational Musical Festival” was held in SAIC Shanghai Cultural Square.As the foremost professional and systematic musical festival in China, the festival’s activities create a new ecosystem for the industry.
8位嘉宾共同拉下8面旗帜,标志着音乐剧节正式拉开帷幕
2019年12月2日,“演艺大世界—2020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发布会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主舞台上举行。“演艺大世界—2020上海国际音乐剧节”由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上海大剧院艺术中心主办,上海市黄浦区文化和旅游局、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承办,是中国首个具有专业度和系统性的音乐剧节。作为演艺大世界三大节展之一,旨在打造沪上富有国际视野的艺文盛事,以“一季展演”“一项计划”“一届论坛”“一个活动”层次丰富地铺排节展日程,成为国内外相关机构、剧场、院团、从业者与公众共知共享的节日,打造立足上海、辐射全国的音乐剧名片。
此次发布会上,公布了新增板块“国际特邀剧目”——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2020原创华语音乐剧参展剧目、国际音乐剧节音乐剧论坛主题、第二届原创华语音乐剧孵化计划以及第二届音乐剧歌曲大赛正式启动;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联合沪上三大专业院校共同发起并成立了国内首家“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探索产学研一体化模式,助力音乐剧产业发展;音乐剧演员阿云嘎、郑云龙作为推广形象大使,携手为国际音乐剧节站台发声。
上: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和阿云嘎成为“演艺大世界 — 2020上海国际音乐剧节”推广形象大使
下:方书剑与音乐剧《春上海1949》点燃发布会的尾声
2020年2月至3月,音乐剧节将向观众呈现“一季展演”——“2020上汽荣威MARVEL X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每年春天都是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坚持扶持原创华语音乐剧的季节。经过8年积累,共献演了36台95场演出,2019年的两部展演作品更是荣登当年上半年票房前十。随着原创华语音乐剧在数量及品质方面逐年上升,展演季的主旨逐渐从扶持培育转向“为观众精选好戏”,音乐剧节将在明年继续推出来自华语地区的6台13场优秀作品:
《寻找声音的耳朵》是上海本土原创的儿童音乐剧,由24名小演员参演,以声音为着眼点,讲述了一个乡下小男孩来到城市之后的生活冲击,现实世界的冲突与无奈。因为口碑好、评价高,这部剧第二度受邀登上原创展演平台。
《毛毛带你飞》同样是儿童音乐剧。为了能在天空飞翔,人类不断进行着各种脑洞大开的实验,这部剧以此为主题,在舞台上穷尽了人类飞翔的各种可能性,最后实现了飞翔的目标。
《九色鹿》也是儿童音乐剧,讲述了九色鹿帮助弄蛇人却遭出卖,用神力化险,弄蛇人受到应有报应的故事。这部剧由中英两国团队共同完成,中国团队来自武汉人艺,英国团队5年前曾在上海演出《尼尔斯骑鹅历险记》,双方目前正在武汉紧锣密鼓地排练音乐剧。
《春上海1949》讲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的上海,人在面对不同现状做出不同抉择的故事。这部剧由上海音乐学院作曲家安栋作曲、上海音乐学院学生主演,音乐剧新生方书剑担任主唱,是一部充满青春力量的音乐剧。
《搭错车》是华语音乐剧里历史最悠久的一部作品,也是演出反响最大的一部作品。这部剧根据同名经典电影改编,讲述了台湾退伍老兵哑叔养育养女阿美的感人故事。台湾情歌天后丁当担纲主唱。
《西厢》是一部古典风格的音乐剧,讲述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重重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剧中不乏戏曲味道的唱段和留白,由音乐剧演员刘岩、徐瑶担纲主演。
这6部作品一戏一格,展现原创华语音乐剧生命力与新高度。另一方面,2020国际音乐剧节新增了“国际特邀”板块,法语原版音乐剧《巴黎圣母院》将于明年1月中旬隆重回归上汽·上海文化广场,展现浓郁的法兰西风情。7台23场来自国际经典与华语原创的优秀作品将先后登台,满足观众们多元的审美。
左:龚学平同志为“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题词并揭牌
音乐剧产业方面,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不甘于只做码头,也在积极探索剧院的生产活力,寻求生产立体的、全方位的产品线和产品层次,尝试黏合产业链上下游,为国内音乐剧长远发展蓄力。除了自12月起,横跨整年的“一项计划”——第二届“华语原创音乐剧孵化计划”将面向整个行业开启新一轮的剧本征集之外,2020年3月25日,国际音乐剧节将迎来音乐剧行业内的头脑风暴——“音乐剧发展论坛”。该论坛至今已经举办了八年,具有高度的国际视野和专业性,邀请国内外专家和本土实践者、从业者从创作端、制作端、运营端展开强强对话,寻找属于中国的音乐剧价值观和自我属性。
发布会现场,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还联合上海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共同发起成立了国内首家“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开启了“产学研一体化”模式的探索。此次与高校联动,建立“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是文化广场连接耦合产业上下游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音乐剧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旨在通过多方相互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强大的研究、开发、生产一体化的先进系统并在运行过程中体现出综合优势。
成立后的“上海音乐剧文化研究中心”将以推进音乐剧孵化培育平台建设为任务目标,围绕音乐剧的理论研究、音乐剧的原创孵化、音乐剧的人才培养、音乐剧的制作营销四个板块,探索建立平台化多方协作的音乐剧“产学研”模式。以期提振中国音乐剧产业的创作动力、整合能力、市场活力,挖掘并培养中国音乐剧新生力量,从多角度提升中国音乐剧产业发展潜力。
国际音乐剧节的最后一个板块“一个活动”——音乐剧歌唱大赛将从12月起星罗棋布地编织在整个节展中。这是一个头顶数个“第一”的面向全社会招募的群文活动,第一届歌唱大赛收到来自全国各地和港澳台地区,以及韩、英、美等国逾400人报名,各行各业怀揣梦想的人汇集于此,用歌声表达“因为热爱,所以存在”,吸引了线上线下近10万人次的关注。当时的冠军张玮伦虽然科班出身,但从未想过自己会登台成为一名真正的音乐剧演员。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一路过关斩将;如今,已华丽转身为音乐剧舞台上一颗闪耀的新星,并将在明年上海文化广场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出品的第三个制作项目《春之觉醒》中扮演主要角色。音乐剧歌唱大赛不仅是一个筑梦的有声舞台,更是优秀音乐剧人才的储备平台。
发布会上,世界首位中文v家虚拟歌手洛天依惊艳亮相,以虚实结合的形式,打破“次元壁”,为国际音乐剧节加油助阵;其后,法国演员理查德·查雷斯特以一曲清亮雄壮的《大教堂时代》点燃观众们对于今年夏天中法对唱“刷屏”的记忆。著名音乐剧演员刘岩、音乐剧新声方书剑分别带来参演剧目《西厢》《春上海1949》表演片段;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陶辛为现场观众讲述孵化计划一年来的心路历程和对来年的期许;上届歌唱大赛冠军张玮伦也为即将出演的《春之觉醒》一展歌喉。
发布会上宣布了“演艺大世界——2020上海国际音乐剧节”推广形象大使,音乐剧演员郑云龙和阿云嘎都与文化广场有着不解之缘。2013年,两人都参演过原创华语音乐剧展演季中《纳斯尔丁·阿凡提》这部作品。阿云嘎又成了文化广场自制剧目音乐剧《我的遗愿清单》中原版杨晓宇的扮演者。在文化广场的舞台之外,两人也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中国音乐剧的探索与破局。出走数载,归来仍怀有赤子之心。阿云嘎在发布会上回忆起当年演出《我的遗愿清单》的情景,“那是我第一次来上海,一来就是三个月。因为这部戏,我喜欢上了上海。”那时候,阿云嘎已经感受到了音乐剧市场的热度,几年过去,它终于热起来了,“好不容易热起来了,我又开心又担忧,这个热度能持续多久?后来我想到了‘希望的田野’,以前没太理解这个词,现在理解了:每个音乐剧演员都有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每个人都把自己的地耕耘好,一定会看到中国音乐剧希望的田野。”
作为代言人,两位演员希望凭借自己的影响力,为原创华语音乐剧的推广出一份力,号召更多人了解音乐剧,也希望更多年轻的演员能有机会登上大平台、好舞台,与更多好作品以及国内外优秀的音乐剧演员一起碰撞出无限惊喜。
根据上海市演出行业协会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市专业剧院共举办音乐剧演出292场,吸引观众28.7万人次,剧场票房收入6152.63万元,在11个剧种中排名首位。音乐剧已然成为上海文化演出中重要的细分市场。其中,演艺大世界的音乐剧演出场次占比全市近71%;而上半年音乐剧剧场票房排名前10的剧目中,有6部落地文化广场。“演艺大世界—2020上海国际音乐剧节”期待原创华语音乐剧的茁壮成长,助力打造音乐剧产业新生态。
右页:法国演员理查德·查雷斯特演唱《大教堂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