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时代的信息茧房与破解之道

2020-01-16 17:03周雅琦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年6期
关键词:茧房选择性算法

李 锋,周雅琦

(1.中共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期刊社,湖南 长沙 411106;2.国防科技大学图书馆,湖南 长沙 410073)

一、引论

信息茧房(Information Cocoons)的概念是美国学者桑斯坦于2008年提出的。他在《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一书中指出: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己束缚于蚕茧一样的信息茧房中。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以数据挖掘为支撑的算法推送技术在今日头条、抖音、微博、看点快报等APP 中的广泛应用,信息茧房的问题越来越凸显出来。

学术界对信息茧房现象也开展了一些研究。申楠[1]认为算法推送技术在实现信息精准对接的同时,加大社会不同群体间认知差异,阻碍了社会共识的形成,造成社会的撕裂。提出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可以通过立法、行政和行业自律等方式修正其负面影响。彭兰[2]认为信息茧房的根源在于人们接受信息的选择性心理。社交网络、平台、算法等可以强化人们的选择性心理,在一定程度上让人们形成路径依赖。要破解信息茧房需要依靠算法与平台的优化、信息供给侧的改进以及个体媒介素养提升。许竹[3]认为信息茧房使得人们变得过度自信,对人们日常生活、文化行为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运营商应建构信息“人行道”,增加信息偶遇的机会。受众应该提升媒介素养、拓展信息获取范围,塑造认知的“广角”。周传虎[4]认为信息茧房对凝聚社会共识具有双重效应,既是一种信息束缚又是一种信息过载情况下的自觉选择。

这些研究主要讨论了信息茧房对受众的负面影响,并从政府、平台和个人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但是对于信息茧房的产生根源以及算法技术如何强化信息茧房现象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拟对此展开论述,并从提高个人信息素养方面详解“破茧”之道。

二、信息茧房的前世今生

(一)信息茧房根源于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性心理

有人认为算法推送技术是导致信息茧房产生的始作俑者。这种观点是有失偏颇的。因为在这种技术出现前,各种信息茧房实际上就广泛存在。古人说的“坐井观天”“夜郎自大”就是信息茧房的体现。实际上,桑斯坦提出信息茧房这个概念的时候,算法推送技术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信息茧房实质上来源于人们对信息的选择性心理,包括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与选择性记忆。[5]

选择性注意表现为人们更倾向于接触那些与自己原有立场、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从而强化原有的立场和态度,即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比如在古今中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军事冲突中,不同国家的民众由于其立场的不同,会选择性的关注接近其自身立场的信息,而不自觉的忽视客观事实。

选择性理解是指人们对信息的理解容易受愿望、需要、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在证券投资中,满仓投资者容易把看到的财经信息都解读为利好,即使明显的利空消息也解读成为利空出尽是利好。空仓投资者则恰好相反。这就是投资者内心的愿望使其对信息进行了选择性理解,而不是基于理性分析。

选择性记忆是指受愿望、需要、态度及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回忆信息的倾向。赌徒很容易忘记自己赔钱的经历,却对自己赚钱的牌局记忆犹新,就是因为赌徒们努力忽略对其积极自我概念(我是个赌博高手)不一致或冲突信息的记忆加工,以维持其自我概念的稳定性。通俗的说就是为了保持“自我感觉良好”,而选择性记忆或遗忘。

事实上不同个体的受教育水平、工作经历、生活环境等方面的不同,会使受众本身的认知方式、认知水平和价值观产生巨大的个体差异。这种个体差异会导致他们在收集和接收信息时形成固有的偏好,与自己观点相同或相似的信息被接收,与自己态度相悖的信息则被选择性屏蔽甚至歪曲理解。

某大跨径桥梁跨径组合为77+140+77m,为连续刚构桥。主梁为单箱单室箱梁,顶、底面宽度分别为22.5m和11.5m,采用三向预应力方法进行设计,底板底缘呈抛物线型。桥梁纵向单坡,坡度按3.0%控制,横坡坡向纵轴线外侧,坡度按2.0%控制。

(二)算法推送技术强化了信息茧房

算法推送技术首先离不开用户画像。用户画像是指根据用户的人口学特征(年龄、性别、籍贯、婚姻、学历、职业等)、网络浏览内容、网络社交活动和消费行为等信息而抽象出的一个标签化的用户模型。有了这些标签后新闻资讯、视频、电商等应用软件就能打造内容精准的个性化推荐算法,实现千人千面运营。

个性化推荐算法包括基于内容的推荐、协同过滤推荐、神经网络算法推荐、基于知识的推荐、基于网络结构的推荐等多种类型。在实践中一般是将以上几种推荐算法进行组合的混合推荐模式。

基于内容的推荐是一种常见的推荐方式,它是指根据用户选择的对象,推荐其他类似属性的对象。抖音给用户推荐短视频的方案就是基于用户浏览习惯制定的。用户之前浏览视频是否播完、点赞、互动、转发、复播等行为都会影响平台对视频与用户的匹配度评价。匹配度较高的视频类型会重点向用户推荐。正是由于平台推荐的短视频都是针对用户量身订做的,所以很多人(特别是自制力比较差的青少年、老年人)沉迷其中,不能自拔,甚至有“抖音五分钟,人间已三小时”的说法。

协同过滤是当前应用最为成功的个性化推荐技术。它的基本思想是把和当前用户相似的其他用户的意见提供给当前用户,从而为用户发现新的感兴趣的资源。[6]比如说你在算法推荐平台上浏览过长沙会战的资料,那么系统很可能会在以后给你推荐常德会战、雪峰山会战等湖南抗战历史资料。因为这两次会战信息是一些对长沙会战感兴趣的人也同时感兴趣的信息。如果你对推荐的信息没有点击浏览,系统会判定你之前的浏览只是偶发行为,会减少甚至停止相关推荐。如果你点击浏览,甚至浏览的时间还比较长,那么系统会确定你与该类信息的匹配度,以后会加大此类信息的推荐。

YouTube 采用神经网络推荐算法系统,系统包括候选生成网络和视频打分排序网络。候选生成网络根据用户的浏览历史数据从庞大的视频库中选出一组与用户的相关性最高的视频。打分排序网络会根据视频描述数据和用户行为信息,使用设计好的目标函数为每个视频打分,按照得分从高到低的顺序把视频呈献给用户。系统还会跟踪用户的视频浏览情况,评判用户与视频的匹配程度。

虽然各种算法推荐技术运行原理各不相同,但是它们无疑都在很大程度上强调和顺应个体或群体的既有兴趣,从而向他们推荐海量的同类信息。这种信息投喂式推荐算法将导致个体偏好或群体偏好的不断强化和放大,从而进一步放大了源自于人们信息选择性心理的信息茧房现象。

三、信息茧房的危害

在信息茧房里人们虽然可以快速而方便获得自己喜好的信息,但是其负面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一)新数据垃圾不胜其烦

一些算法推送平台用户画像技术比较粗糙,仅仅根据一两次的用户浏览记录就不断的重复推荐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很多都是大同小异、质量低劣,这就形成了算法推送时代的数据垃圾。比如笔者偶尔听到了一个有关殡葬服务中骨灰盒价格过高的新闻,就尝试性的在某购物平台上搜索了几款骨灰盒的价格,结果很长一段时间系统就不断的推送相关商品的信息,让人不胜其烦。再比如在某平台上笔者曾偶尔浏览过某演艺明星的生平,后来系统就把笔者当成了其粉丝,不断地推荐其消息,最开始笔者还偶尔看一下,后来实在忍受不了,只有关闭了平台的消息推送功能。

(二)不利于科学决策

决策是指人们为各种事件出主意、做决定的过程。它是一个复杂的思维操作过程,是信息搜集、加工,最后做出判断、得出结论的过程。[7]这其中信息搜集和加工是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前提。算法推送平台迎合受众口味给其反复推送其“已经知道”或“想要知道”的同质化消息,减少了人们接收多元信息的可能,窄化了人们的视野,固化了其已有的观点,不利于科学的决策。历史上由于信息茧房导致的错误决策很多。袁世凯之所以被袁克定和身边的人所蒙骗,认为全国人民都真心拥戴他登基,就是因为他自己本来就想当皇帝,只愿意看到自己愿意相信的信息,生活在自己和身边人共同编织的信息茧房里。

(三)不利于个人价值观的养成

价值观是人认定事物、判断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它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学识能力和道德修养水平。不同人的价值观不尽相同,他们所拥有的思维方式以及考虑事情的方式方法也大相径庭。能否带着批判性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每一件事物是一个人价值观是否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这种价值观的养成需要充分占有各种真实而客观的信息,涉猎不同的领域,倾听不同的声音。算法推算技术则恰恰是与之背道而驰的,它对受众进行填鸭式信息投喂,影响受众进行主动信息搜索和批判性的信息分析。长期处于信息茧房中的人容易把茧房当成真实的世界,从而被信息所驯化。这种驯化过程就是强化认知和心理趋同的过程,它会消磨掉个体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交往理性,导致个体思维模式、认知方式和价值观持续固化。很多邪教组织就是通过信息控制对其成员进行驯化的。

(四)加剧不同人群认知差异,不利社会共识的形成

算法推算技术与社交软件相结合可以推动形成很多基于某些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网络社群。在这些网络社群中,由于大部分的人的知识背景相近,兴趣爱好相同,容易形成一个个信息茧房。在这些信息茧房里原有观点和价值观念被不断固化。不同信息茧房中的人认知方式、认知水平与价值观念差异越来越大,群体间的分歧日益严重,沟通日益困难,达成共识的可能性越来越低。这就是信息茧房导致的群体间价值观念的鸿沟。比如关于房地产调控,不少农民和农民工都认为房地产泡沫巨大,迟早要破裂,房价要大跌,甚至要暴跌。而城市的有房居民则认为不存在泡沫,房价要涨,甚至是大涨,如果不限购还想买几套。想要说服两者接受和理解对方的观点很难。还比如一些西方国家的民众之所以对中国的成绩和进步看不见,对中国的问题却吹毛求疵,鸡蛋里面挑骨头,就是因为他们长期生活在对中国进行负面宣传的信息茧房里。虽然他们当中有一些人到过中国,也认可中国的一些成绩,但是他们在“政治正确”的氛围里很难发出自己的声音。信息茧房因此成为了一种政客们操纵民情的工具。

四、提高个人的信息素养是突破信息茧房的根本之策

破除信息茧房现象可以从国家、企业、个人等多个方面入手。学术界对于前面两种途径的研究比较多,对于个人方面的研究不够深入,本文就此展开论述。

信息素养是一套综合能力,包括批判性地发现信息,了解信息的产生和评价,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创造新的知识并合理地参与社区学习。①关于信息素养的定义学界并不统一,这是2015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ACRL)发布的《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框架》对信息素养的定义。从内容上看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四个大的方面。[8]信息素养的提升能大大克服个人在信息获取中的选择性心理,增加信息的获取渠道,并对信息进行辩证的思考和理性的评判。

(一)增强信息意识,克服信息获取中的选择性心理

信息意识是指个人对所关心的各种信息的自觉心理反应,表现为信息敏感力、洞察力、分析判断能力及信息创新能力。信息意识是人们产生信息需求,形成信息动机,进而自觉寻求信息、利用信息、形成信息兴趣的动力和源泉。信息获取中的选择性心理是指人们并不会仔细辨析他们遇到的大部分新信息,而只是将之与自己既有的认知框架进行简单的比较后就决定选择、接受和听信哪些信息。[9]增强信息意识就是要努力克服这种心理,就是要使自己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强烈求知欲望,提高自己的认知需求,在面对与自己原来认知不太一致的东西时,能够保持清醒和冷静的头脑,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学习,做出客观评价和判断。这是一项对人性弱点的克服工作,只有不断的刻意练习才能获得成功。这项能力的获得将使人变得睿智而终身受益。

(二)学习信息知识,了解信息传播交流的一般规律

信息知识是指关于信息的基本知识,包括信息的相关概念、理论、技术和方法等。有了对信息本身的正确认知,才能更好的获取、辨别和利用信息。信息知识是信息素养教育的基础。

理解了信息不对称理论,人们就会知道信息的重要性,并努力占有更多的高质量信息。因为掌握信息比较充分的人员,往往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甚至可以通过向信息贫乏的一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理解了信息噪音概念,人们就能够对失真的信息多几分警惕,努力探究信息的源头。信息源头越权威,可信度越高。多个信息源头交叉验证过的信息比单源头来源的信息真实性高。历史研究中孤证不予采信也是这个原理。

(三)培养信息能力,提高搜集和评价信息的水平

信息能力是指人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管理信息和信息创新的能力。在信息获取方面人们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除了被动的接受算法推荐平台推荐的信息外,还应该在个人社会实践、大众传媒和其他新媒体中主动搜集相关信息,避免成为算法喂养的奴隶。能客观理性的验证和评价特定的信息,而不是单凭自己的历史经验和个人好恶。在面对“厉害了,我的国”“吓尿了”“哭晕了”等类似的网络信息时,我们就应该摒弃感性的爱国情绪,避免一味盲从盲信。我们应该既看到取得的成就,又找到存在的差距,这样才能做到既不妄自菲薄,又不骄傲自满。

(四)注重信息伦理,遵守道德和法律底线

信息伦理又叫信息道德,是指人们在信息行为实施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的社会法律、法规、伦理道德体系。在存取、使用和传播信息资源时我们应该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涉密信息坚决不上网,不法信息坚决不传播并积极举报。我们还应该自觉遵守一些约定俗成行业规矩,做信息时代的文明人。比如在公开发表的调查报告中,不经被调查者同意,不能随意披露其信息;在撰写学术论文时,参考他人研究成果的要标注引文信息;与他人在网络上讨论问题时,不能因为意见不同就恶语相向,甚至上纲上线。只有做到这些,我们才能走出自己的信息茧房,畅游信息的海洋,成就美好人生。

由于信息茧房是人的选择性心理的必然结果,是人的一种自我防御机制,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信息茧房是无法完全避免的,但是人们可以通过提升信息素养,多途径主动搜寻信息,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评价来减少其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走进异质的圈子,对不同的观点保持应有的开放性,从而获得相对全面而真实的信息。

猜你喜欢
茧房选择性算法
哪种算法简便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织就信息茧房的人,或许就是你自己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选择性听力
A practical approach to (2R,3R)-2,3- dimethoxy-1,1,4,4-tetraphenyl-1,4-diol
进位加法的两种算法
一种改进的整周模糊度去相关算法
选择性Bcl-2抑制剂ABT-199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放疗增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