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新超,宿继光,李晓栋
(中北大学 体育学院,山西 太原030051)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在2017年全国学校体育联盟年会的报告中提出 《以学校武术教育助力国脉传承》,该报告强调:重视文运、文脉在国民中的传承弘扬,学校体育工作理应肩负起国脉传承的重要使命[1]。武术是通过中华民族的活动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动方式,是我国当前体育教学中最具民族文化特征的学科之一。在西方体育教育理念的裹挟下,学校武术教育出现了本体迷”现象。武术课程受制于简单化、规范化的西方体育原则,使其改变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形成了指标量化性的评价标准。学生对传统武术的本体内涵和价值出现了认知缺失,以量化指标为特征的教育使学生逐渐失去自我,成为数字表征的抽象人。这些问题因长时间漠然置之,迁延未决,以至积重难返。严重损害了武术的形象,破坏了中国武术的发展环境,难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因而学校武术教育的转型亟待解决。武术本体的提出,使重新诊释武术并进行创造性转换,而后获得新生力量。寻求学校武术教育的转型路径以及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学校武术教育中“技”与“道”的双重构建,实现教育“以人为本”的初心,为学校武术教育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框架,从而推动学校武术教育的深化和创新,以新的方式推动学校武术教育的健康成长。
何谓本体?本体分为物质、自然本体、两者之综合个体。亚里士多德认为本体的内涵应涵盖以下4种:本质、一般、基质、种。但从本体论思想上看,本体是事物基础,是基质,而质料、形式、形式和质料都具有基质的特征。但是由于质料不具有独立性和分离性,因此它不能是本体[2]。个别事物从事物静态的构成上看,它是形式和质料的结合;从事物的存在方式动态上看,则是潜能的质料追求现实的形式或向现实运动的过程。质料一旦获得形式,就实现了目的,变成完全的现实。个别事物在一定的系统环境中由于本体事物的主观改变,会引起质料和形式之间的相互转化,但这并不表示质料就是形式。本质是形式,形式先于个别事物,所以,本质作为形式是第一本体,个别事物则是第二本体[3]。
本体指一切实在的最终本性,这种本性需要通过认识论而得到认识,因而研究一切实在最终本性为本体论。本体论意为存在之学问,现在有人把它翻译成存在论、存有论,还有人从语言学的角度考虑直接将其翻译成是论 (是表示系词),本体论是形而上学的一个基本分支,主要探讨存有本身,研究事物存在根据的学问,也就是存在为什么能够存在[4]。本体论可以理解为关于本体的学说,它主要是探究世界的本原或基质,探究天地万物产生、存在、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和根本依据[5]。
张峰[6]的《武术本体论研究》总结武术的本体是具有攻防技击意识的人体动作。叶茂[7]的《武术本体论》指出武术本体是关于武术存在根据的学问,其存在的根据最终只能用涵盖万有的道来概括。前者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物质的,把能动的形式当做本原,缺乏一个基础来解释普遍的何以变成其他形式;后者主张本原是精神的,将形而上的“道”当做武术的本体,又忽略了承载一切“道”的形式。一元论的本体论解释不了世界的多样性,更解释不了武术,因此,二者用一元论的哲学本体论定义武术本体是不完全正确的。
中国传统武术伴随着中国历史与文明的发展,发展到今天,武术的定义基本可概括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8]。从这一定义出发来认识武术,首先,武术的本质--技击是讲究方法、技巧的,是通过身体运动表现攻防格斗能力的;其次,武术具有独特的文化属性,包括用以表示中国特有的民族性(地域外延),以及区分传承阶段的时代性(时间外延)。简言之,武术是在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下,演变、发展而来的的技击术。武术独特的文化元素与技击元素是武术在其发展变化中一直存在着的,皆不能脱离武术独立存在,需要依托武术作为载体存在,不具有独立性和分离性,所以技击元素和传统文化元素是武术的质料。无论是对抗性的搏斗运动,还是势势相承的套路运动,都是以中国传统的技击方法为技术核心的。技是武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武术的技相伴中华民族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是一项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它是存在于武术结构中的固有功能,是武术的第一本体。
技击虽然是武术的本质属性,但它具有普遍性,不能说明武术是中国特有的。个别事物作为第二本体,是质料和形式的结合,应包括物质及其实现,物质为潜在本体,形式为其实现本体。实现与潜能为一切事物共有之原理,且在这两者之间的枢纽是意志[9]。技是技击元素实现,道是传统文化元素的实现。道是人和天共同的终极依据,是世界万物的本原。道是反映中国文化核心思想的精神文化产品,道体现在武术的拳理、拳法及其拳规、礼仪之中,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蕴涵着朴素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养生观念和审美情趣。归纳总结出武术的本体为武术的物质所在技与武术的精神存在道,二者缺一,武术都不足以称之为武术。武术本体的提出,为深化武术教育改革的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从西方体育舶来几乎全面占据中国官办教育和运动场所的那一刻起,已一百多年。在西方体育教育和运动竞赛的挤压下,武术体系及其影响渐衰,在一个较长的时期中处于弱势地位。人们对武术的本体日渐迷失,对武术的特色内涵日渐模糊。学校武术教育走上了体育化之路,武术的发展出现了“水土流失”的局面,武术教育中技与道出现了分离。为了探索学校武术教育中武术本体迷失的原因,这里引用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四因说,旨在研究事物发展的最本质原因。
质料因是事物所由产生的,并在一切对立的变化中,在变化后面一直存在着的[10]。从文化需求和社会功能角度出发,武术的内涵、价值在军事战争时代到现代文明时代的变化中不断发展变化,唯有武术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技击元素是在一切变化中一直存在着的,所以传统文化元素和技击元素是武术的质料。武术在学校教育中作为体育运动项目,其体育属性所表现出的健身功效逐渐突出,但将武术运动等同于普通体育项目只教授技术技能或进行人体活动的想法是片面不合理的,是学校武术教育的一个弊端。并且学校武术教育中很少涉及攻防技击,开设武术理论课程的学校也是少之又少,以至于学生很难学习到武术的技理以及与武术相关的武德武礼、哲学、医学、兵学等,致使武术的精髓得不到传承,学生对真正的武术知之甚少。传统武术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面前表现出了极大的不适,它蕴含的浓厚传统文化难以用通俗浅显和现代化的方式表现出来,武术正面临着现代化语境的支解和祛魅。现代社会环境使得我们很少有机会系统地学习武术,不能全方位地、本质地、深层次地理解武术。人们用现代的思维方式对之进行祛魅,人为地割裂了历史的传递,不断擦除其积累的痕迹。一旦武术成为真正的古董,变成少数大师掌握的东西,那这一现象就不仅仅是对武术本体的迷失,也是对于中华民族文化的迷失和否定。
亚里士多德认为形式和质料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比如:铜球,铜是质料,球是形式,换一种思维,铜元素为质料,铜为形式。可以用形式推导质料,但不能通过质料来推导形式。形式因即事物的原型亦即表达出本质的定义[10]。套路、格斗和功法运动皆以技击为主要动作素材,技既是武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指具体的体能、技术和战术,也是武术的一种文化形态,指技击内涵与技理。正是武术技击本质,这自古至今的连续性观念存在,才使武术历经几千年而没有成为历史的文物。它是联系着千载武术发展的重要血脉,尽管武术所含摄的内容和外延在历史的岁月中都有所变动,但是这条血脉却没有变化。武术缺乏了技击犹如健身操,不足以称之为武术运动。武术的外在表现形式—技,不是单纯的拳脚运动,它注重内外兼修、神形兼备,强调意识与肢体动作的高度和谐统一。目前学校武术教育中开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以传统武术动作为素材,在应试教育的裹挟下,以学分和成绩为目的的武术课堂,借用体操的操练方法,以口令的方式进行分段分节教学,对技术的演练进行形的量化考核。而套路运动中的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动作为素材的特点却没有被体现在教学中,对于攻防实战的格斗运动更是提之甚少。造成了学生只能单纯的模仿老师的示范,照猫画虎、骗己愚人的尴尬局面,学生无法真正理解一招一式的内涵,无法真正对技进行理解,对力进行巧用,对气进行悟道,更达不到防身自卫的效果,致使绝大多数的学生对武术课感到单调枯燥,认为学习武术的实用价值不高。这与学生选择上武术课的实际需求背道而驰,学生对武术课程的兴趣下降。这些问题严重损害了武术的形象,破坏了中国武术的发展环境。
动力因即那个使被动者运动的事物[10]。 《易·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老子》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万物”。按老子观点,道是世界的本源,道存于万物之中。道是武术独特的文化属性,是武术本体的精神存在。道是反映中国文化核心思想的精神文化产品,道体现在武术的拳理、拳法及其拳规、礼仪之中,包括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蕴涵着朴素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养生观念和审美情趣。道生万物,万物归根于道,武术亦如此。道是技的理想境界,追求技之上的道,目的在于用道来引导技,以道驭技,这是道的社会功能所在[11]。道对技的引导,具体表现在思想方法、结构功能、文化特色3个方面[12]。道有助于提高武术传承人的思想文化素养,使武术技艺向道的境界不断上升。道是武术发展演变过程不懈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正是武术在不同历史时期凝结了道,由此得以使武术生生不息。然而,目前武术学科在西方体育盛行之际,出现了不可小觑的空洞现象:我们正在逐渐漠视推动中华武术继承与发展的动力因,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着去中国化的水土流失现象。而矛盾的源头是反映中国文化核心思想的道被广泛地在教育中搁浅。致使学校武术教育的发展进入到了薄弱和局限发展的环节。这也是各类学校普遍存在的一种教育倾向,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有着很大的缺陷,难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并导致与社会所需的人才错位。
目的因即事物最善的终结,是制作事物的目的[10]。武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孕育下发展演变,一直受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属性和价值功能。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武术的本质,但这些反思多数缺乏技、道关系这种更为根本的形而上视角。这就需要我们在本体论的视角下,从本源上,从武术的动态发展上去解读它的本质与价值。如此,才能全面准确地解读武术的教育目标。习练武术既是为了以内外兼修为特色的健身功能,也是为了以攻防互寓为核心的防身功能,更是为了以尚武崇德为指向的修身功能。当今学校武术教育存在的较为普遍的问题在于,武术内容形式的多样性正被单一的西方体育指导下发展起来的新武术所掩埋和替代[13]。西方体育思想的不断渗透,使中华民族体育的教育思想与传统出现割裂,学校在满足对成绩的追求时,忽视了教育的本真目的。致使武术的教育目标不能被全面解读,不能实现其本体价值。学生在机械的所谓技能的学习下,出现了近30年的学生体质持续下滑现象,而且对于武德礼仪规范以及武术中蕴含的儒家、道家哲学鲜少有了解。学校武术教育目前仅止步于实现了体育教育目标,难以实现其技击教育目标和文化教育目标。
从实践的基点出发研究学校武术教育,武术遵从着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规律,在学校教育中突出武术的初衷,发挥其自卫格斗功能,技击属性必然要融于教学中。武术运动不只是肢体的演练,追求肢体形态变化的形式美,其动作中的每一招每一势还具有攻防技击性。在攻防格斗中不是一味地追求大速度大力量,而是较多地追求以柔克刚、巧妙化解后发先至人。沟通的基点即是说武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需要沟通社会、人生实践以及自然的体验。武术体系已不是单纯的一种运动,它已经发展为一种文化。武术技术文化是通过武术的动作原理依附于武术技击动作上来体现;武术行为文化则是由武德的内化于心、外现于表来体现;武术心态文化是武术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表现出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14]。基于实践与沟通的基点,学校武术教育要遵循尚武崇德、健身修身的教育性原则,口传身授、内外兼修的体悟性原则,循序渐进、由表及里的有序性原则,明晰攻防、体用兼备的技击性原则,弘扬文化、培养精神的民族性原则,使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有一个完整性,“复魅”武术文化与武术技击的深厚内涵。
学校武术教育中技、道迷失,知、行分离现象在如今的教学需求面前,或许已然变成长期以来武术在学校得不到发展的根本原因。武术本体中的技不是简单的肢体演练,它是意识与身体的统一;武术本体中的道亦不是简单的文化知识,它是知与行的规范自动化。武术的技法原理强调内外合一;教学与训练原则强调内外兼修、内外互导。首先,教师在教学时应主张以道驭术的练功方法,引导学生体悟形神心立,神须形以存,使学生神形共养、内外兼修;其次,主张体用兼备的教学方法,通过拆招明招、喂招还招、说招诱导等方法,让学生明确每一个武术动作的攻防价值和文化内涵。以技术动作为载体,深入揭示武术技术蕴含的文化精神,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武术经典故事,以及以礼、谦和、中庸为核心的种种规范等[15],将技术与文化螺旋性组织起来,使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理解中国民族文化,通过对中国民族文化的理解进一步提高武术技术掌握水平。将技术教学和民族精神的培育紧密结合起来,在强身健体、完善人格的同时,进一步了解民族文化,体验民族精神,规范学生的德行。教师应在武术的传习中强调手德、口德、公德,武术技法中强调以柔克刚、为自卫而习武等顺其自然、保护自己,不与人争强好胜的打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做到知行合一。这是学校武术教育漫长时间道路上的重要目标之一,更是学校武术教育者终身不懈努力的重要目标。
实现从身体的外练升华到人生的修为,需要通过以礼明德、由表及里、潜移默化等方法,复归人性修为。首先在学校武术教育中加入武术礼仪,即以礼明德,明确武德的内涵。武术教学应始终贯彻武术礼仪,通过武术礼仪习惯的培养让学生内在品质与外在行为的有机统一成为毕生的精神追求与道德归宿。武术的每招每式中都包含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武道更是巧妙地融入在武技之中。教师通过由表及里的教学方法,反复强调练习武技时的阴阳观念和反向相求的思维方式,促使学生逐步实现由外在的肢体练习向内在文化素养的升华[16]。课堂教学时加入武术文化,将其融入到游戏或竞赛的过程当中,适当穿插讲解武术的文化内涵,内在规范学生言行,提高修养,外在提高学生武术技能,强其筋骨。提倡由技入道的思想恰恰填补了多年来学校武术教育中品德教育的空缺,其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崇武尚德的观念与言行。由技入道的思想,表现在从具体至微的技术动作、物质世界的技法演练体悟精神领域的大道。顺应自然之道才会有高超的技术,以道驭术、由武悟道,是掌握和提高技艺的必由之路,习武者通过武术修炼,体道合道,升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自身的关系,使心灵得到净化。
武术的终极目标来源于支撑其本体论意义上的最初哲学选择,其生存意义在于其本体文化的特殊性。武技不仅是追求技艺招式的修炼,更是心灵的体悟,展示武术之道的意境神韵的方式。武术不仅是一个运动项目,而且是一项民族体育,是中国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为避免因时代的局限而使子孙后代片面传授武术,应以传承国粹、健康中国、振兴民族文化作为学校武术教育的宗旨,实现武术本体意义上的价值理念:自然价值、社会价值、人文价值,以促进自然、社会、个人的和谐发展。学校武术教育的课程目标仅仅有一个单一的习练拳法、健身防身的小武术观是不完善的,还必须从武术的深层内涵中认识武术的哲理、伦理、学理和医理,从而形成豁达的大武术观,才能充分发挥武术的多种功能价值,才能培养学生天人合一的和谐思维方式、内修外练的养身益智功能、形神兼备的美育价值和忠、勇、礼、义的德育价值。对于已较长时期处于弱势的武术而言,只有坚持民族自信,坚守武术本体,才能不失武术教育的持续发展。通过武术教育,助力全民健身计划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实现武术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目标的转变,完成本体与人本的统一,武术发展应密切关注人的需求,对于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武术的本体是武术学科的原点。只有明确了武术的本体是什么,才能明确学校武术教育研究什么,怎样研究。厘清武术本体及学校武术教育的相关概念是我们研究学校武术教育的逻辑起点,也是归宿。在现代教育体系中,武术不同于一般的体育项目,它不仅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更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特殊情感,我们理应担负起国脉传承的重任。学校武术教育是民族大业,技与道是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础,也是武术得以生生不息的关键。实施学校武术教育转型战略的前提,就是要正确理解武术的本体和内涵、了解武术的本体责任。通过加强武术本体的探索,明确学校武术教育的目的,纠正目前学校武术教育的盲目性,使教学课程设置更加科学合理。使学生坚守民族自信,肩负起振兴民族文化的重任,实现人的自我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立足武术本体,沿着传承、开放、融摄的路径,加速武术的高层次发展,推动武术向世界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