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评论员
全煤行业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着力提升煤矿安全治理效能,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确保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煤矿较大以上事故反弹,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增加6起、54人,特别是10月下旬以来全国煤矿接连发生6起较大事故、4起重大事故或涉险事故。
这充分说明,当前煤矿安全生产仍处于爬坡过坎期,煤矿安全基础总体还很薄弱。全煤行业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问题导向,综合施策,标本兼治,着力提升煤矿安全治理效能,夯实安全根基,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为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胜利创造良好安全环境。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强调指出,尽管近年来煤矿安全生产成效明显,但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保稳定防反弹的任务仍然艰巨,仍存在着蓄意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安全风险意识不强、“一通三防”工作依然薄弱、落后产能淘汰退出不坚决、监管监察执法“宽松软”等问题亟待解决。
由此可见,导致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还是人的因素,说到底,就是一个安全责任和意识问题。由于从业者安全责任和意识不足,履职敬业精神不够,对安全法律法规的敬畏之心缺乏,安全事故屡屡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比如,据此次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工作会议披露,去年全国煤矿25起较大以上事故中,有15起存在超层越界开采、巷道式采煤、超能力生产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还有9起事故存在瞒报、迟报现象,一些矿井甚至出现事故征兆还不撤人。更有甚者,山西二亩沟煤矿“11·18”事故发生前的一个月内,平遥县监管部门到该矿下井检查21次,对煤矿违规开采保安煤柱的行为熟视无睹,没有依法停产整顿,致使重大隐患长期未得到解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防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图之于未萌,虑之于未有。要坚持守土有责、守土尽责,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做实做细做好。这为矿井安全工作提出了根本遵循。
安全生产责任重大。煤矿管理者要自觉把煤矿安全生产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中来谋划、来推进,放到切实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与健康福祉上来部署、来落实,强化红线意识,正确处理好安全与发展、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做到不安全不生产,不要受利益驱使铤而走险,不能心存侥幸冒险蛮干,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对于安全风险隐患,思想上要重视,管理上要严格,措施上要落实,基础上要夯实,这样才能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安全风险的底线。
同时,各级监管监察执法部门要彻底根治执法“宽松软”顽疾,坚持严格规范精准执法,在打非治违上下功夫,增加对风险大、灾害重、基础差等煤矿的检查频次,做到分析研判风险“一矿一册”,精准执法“一矿一策”,严格责任查处,提高安全治理效能,着力打造平安矿井。
从源头上做好安全防控,致力于构建和完善安全预控体系,做到关口前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也就抓住了煤矿安全工作的“牛鼻子”。
如何从源头上管控隐患?首先要在抓好安全风险和隐患预防上下功夫,推进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实际工作中,煤矿的关键人物,比如矿长、总工程师、区队长、班组长等管理和技术人员,须进一步增强风险意识,加强地质、采场、工艺、设备设施等变化过程中的风险管控,健全完善隐患自查自改闭环管理机制,做到隐患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同时,各级监管监察部门要实施重大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公示等工作,建立重大安全风险预警信息发布制度,完善重大风险清单,引导企业增强隐患排查治理的主动性。
其次,要狠抓重大灾害治理。“一通三防”是矿井重要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防控重大灾害的关键,然而,据统计,去年瓦斯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上升 68.8%和122.6%,占总死亡人数的37.3%。这说明当前矿井“一通三防”工作依然薄弱。
所以,煤矿企业首先要以冲击地压、煤与瓦斯突出、水、火等灾害治理为重点,强化责任、机构、投入、工程、装备和人员等制度措施落实,开展对标对表检查整改,提高灾害防治的能力和水平。同时,监管部门要深入开展“一通三防”全覆盖专项监察,对违法违规行为加强曝光和惩戒力度,消灭重大灾害事故隐患。
再次,要深入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淘汰落后的、不安全的产能。重点抓好30万吨/年以下煤矿分类处置,严格安全标准,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要责令停产,对无技术、无人员、无能力治理灾害以及在现阶段技术上没有把握管控重大风险的,该淘汰退出的淘汰退出,暂不列入计划的要划定限采区、禁采区,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口。
做好安全工作,树立系统思维是关键。煤矿企业要坚持“管理、装备、素质、系统”四并重原则,深化系统治理,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推进基础建设。
要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是煤矿企业夯基固本的重要举措。国家煤矿安监局指出,目前标准化工作还存在与现场管理、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相脱节等问题,下一步要在“有机融合”“重心下移”“提档升级”上见实效。所以,各煤矿企业要做好顶层设计,严格对标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强化考核监督,把标准化管理体系建设落实到现场、落实到岗位,持续推进安全标准化工作提档升级。
要强化矿井智能化建设。目前,我国煤矿智能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采煤工作面机器人群、钻锚机器人、选矸机器人和巡检机器人已在煤矿井下应用,全国已建成200余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为煤矿安全生产增加了智慧力量。据悉,国家煤矿安监局正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加快煤矿智能化发展的指导意见,开展煤矿智能化建设三年行动。煤矿企业要紧跟信息化发展潮流,抢抓政策机遇,继续大力推广智能化无人工作面,加快研发应用机器人。中央企业和大型国有企业要带头上,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灾害严重矿井要尽快上,以智能化水平提升促进安全形势根本好转。
要推进安全技能持续提升。实践证明,人员素质不高,不仅零星事故难免,重大事故也难防。煤矿企业要深刻认识到,提升人员素质是推动矿井安全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根本要求,要严把队伍“准入关”,坚决守住用工标准,同时更要把好“培训关”,抓好新上岗人员培训,实施班组长安全技能提升专项培训,强化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考试,突出抓好精准培训,切实提高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着力提升煤矿从业人员安全素养。
此外,以落实《煤矿井下单班作业人数定员标准》为抓手,推进“一优三减”措施落地,推广“一矿一面两头”集中生产模式,推动煤矿持续减人,建设一批无人少人示范矿井,真正实现“少人则安、无人则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