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老城史家胡同墙根儿花园设计

2020-01-15 02:20林雪莹
设计 2020年21期
关键词:自发性参与式

摘要:存量规划的大时代背景下,单一的物质空间改造不能满足城市发展建设,尤其是老城空间面临的复杂空间现状以及不同人群的多样化需求等,着眼于人居环境改善的社区营造、空間微更新、精细化管理、参与式等新形式、多样化的城市小微空间更新更适合当下城市发展建设和管理。文章以史家胡同墙根儿花园为例,基于日常都市主义来探讨利益平衡、多方协同、设计引导、参与式的城市空间微更新途径对城市空间活力激发的启示,以期对未来城市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自发性 日常都市主义 微空间 微更新 微花园 参与式 空间活力激发

中国分类号:TU98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20)11-0150-04

引言

存量开发模式意味着城市建设发展从大刀阔斧的“量的积累”转向精雕细刻的“质的提升”,更加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即时性解决,对既有利益和未来收益的重新分配[1],长期以来的以强介入方式干预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城市空间规划建设方式开始受到一些质疑,如在高饱和建成环境下,多方利益诉求与多重使用需求的紧迫形势下,仅依靠自上而下的力量能否正确统领城市空间环境?

本文以史家胡同墙根儿花园为例,详细阐述老城小微空间的实施过程、实现方式及后续影响,来探讨城市公共空间的日常性,以期为城市空间微更新的多途径介入提供可靠的、有据可循的实践借鉴。

一、日常都市主义视角下的北京老城日常生活图景

老城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70年代后,一直未停下城市改造活动的步伐,随着城市更新进程的逐渐深入,许多在过去被忽略的问题浮出水面,人与空间关系的多重性也更加复杂化,使得公共空间的规划设计与管理也需要更多的关注与精心对待。 被玛格丽特克劳福德(Margaret Crawford)等在《日常都市主义》(Everyday Urbansim,1999)1书中以“普通大众的、易重复出现的、不出于特意设计而产生的自发性景观空间”[2]进行总结的日常都市主义,因其对普通大众开放式的关注和对日常生活认可的特质,被作为一种自下而上进行的城市发展机制和对公共空间价值进行多维度思考的城市设计方法[3]。

以日常都市主义视角观察这些老城空间中大量的多方互动,它们相互关联体现在城市微观层面就变成了一种交织错落的、自发性的空间营造现象,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习以为常、最易被忽视的现象,比如居民从自家拿出来摆放在街巷两侧的老旧休闲家具、各式各样高低错落的遮阳棚、胡同上空晾晒的衣服被褥、墙根儿下生机勃勃的小菜园、行道树下老年人扎堆的棋牌桌凳和修理摊儿……这些再平常不过的日常场景共同交织出独具特色的生活网络和社会关系,而作为空间主体的使用者,无意中不断重塑着空间、场地和城市。

二、自发性的微空间营造

融合了老北京原住民和后期多元族群的生活空间所呈现出来的日常生活图景,是兼具传统与当代特质的城市载体,在这些载体上时刻发生的自发性空间营造现象,多数并非依赖常规的、官方的、自上而下的力量,而是在长期的城市社会生活中自发形成、逐渐演变而来的“群众智慧”的体现,是对传统文脉的传承与当代生活记忆的延续。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这些零散的、小型的、不连续的场地,这些藏匿在街巷胡同中、附属于建筑外围、历史遗留灰空间、缝隙空间等,均可以被看作一种城市微空间。在北京老城内,这样民间的、自发性的微空间营造有很多,它们尺度、形态、功能各不相同,是老城空间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一部分使用者对于空间、对于城市的理解与感受。

以生活性公共空间为例,笔者将微花园分为以下几种,见图1,它们经常会呈现出一种或几种类型的混合状态,与人们日常生活的使用需求息息相关。

与发建设区的“空白”场地状态不同,这些场地往往面临着更加错综的空间现状和社会问题,这导致不能单纯进行大刀阔斧的空间建设,那么,以日常公共生活与空间自发更新现象作为切入点,回归事物本身寻找空间设计的本源依据和方法途径,试图寻找自下而上的空间营造和自发性再设计,对于城市微空间营造的借鉴与启示这一做法是否具备可行性和实施优势?

三、微空间营造实例:胡同里的墙根儿花园

(一)微花园

基于对日常生活空间和老城微更新的关注,从2015年开始,中央美术学院十七工作室与北京老城当地街道和居委会、居民、NGO等社会组织协同合作,基于城市微更新和社区营造理念,通过路上观察、田野调研、Mapping 2、类比归纳等多种方式,发现老城目前普遍存在的自发性的日常生活空间,并在分析整理总结的基础上,以参与式设计的方式动员居民共同开展了多次微空间的展览和实践活动。

团队主持人侯晓蕾教授更是在长期的城市空间微更新工作中概括出以公众参与为视角的社区微更新、以空间营造为视角的社区微更新、以社会治理微视角的社区微更新、以绿色社区为视角的社区微更新四种常见的国内社区参与式的设计营造类型。[4]并进一步将老城这些自发性的绿色景观空间,由最初的“自发花园”进一步精炼为“微花园”——见缝插针式分布于北京老城胡同街巷各个角落,形成胡同特有景观的一种典型绿色空间[5]。

(二)史家胡同系列微花园之墙根儿花园

笔者在研究生阶段有幸跟随侯晓蕾导师一起完成了史家胡同系列微花园空间营造,这些看似微小的空间在落成之后迅速成为周围居民和过路游客的公共活动空间,受到居民的广泛好评。

本文以其中54号院公共空间改造为例,对微空间更新的改造过程、操作方式、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各方协作等进行阐述,以期为老城公共空间微更新提供一个良好的借鉴。

1.项目概况(墙根儿下的半片菜畦):

(1)地理位置:54号院位于东城区史家胡同西半段,距离史家胡同博物t宫约260m。它所在的胡同是一条单向的串联多户住宅的生活性街巷分支,尽头是一处胡同菜馆,胡同较窄,约为2.4m左右,主要为居民提供交通廊道及简单的户外活动空间。

场地就位于胡同的中段、54号院门口,西侧以高约2.7m的墙体为界,是腾退拆迁遗留的院墙,院墙外便是市政绿化。

(2)项目背景:户主宗阿姨在之前的微空間改造科普和自发花园展览中了解到微更新相关内容,主动报名参加了片区微花园示范点改造计划,与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史家胡同博物馆、居委会、中央美术学院十七工作室联合,希望能够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

(3)场地尺度:场地呈现为明显的条带状,南北长约18.6m,东西宽不到0.8m,呈现出一种典型的线性特质,这个完全依靠西边的院墙开辟出来的小园子,经过居委会与居民协商后,业主宗阿姨自行搭接了竹竿用来攀爬果蔬,并且在现场有较多杂物堆放。

这个受自身狭长场地条件限制的园子如图2所示整体可粗略划分为三部分,南端是竹竿搭接的攀爬菜园,有一些零散花盆摆放在水泥砌筑的矮台上;中间部分是带有雨篷的杂物堆放和自行车停放处;北侧现场有一个边角料砖头搭起来的小土池,栽植有一株香椿和几株山药、花椒。园子整体以生产性功能为主,提供自家食用果蔬。

2.前期调研(生活仪式感,花园梦想家):

(1)功能需求:从2019年3月,设计小队前后多次对现场进行踏勘调研,户主宗阿姨非常热情,虽然已80高龄,但仍将自己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条,对公共空间也十分关注。在与居民的多次沟通中,笔者总结出居民对场地的两大功能需求:生产种植和置物空间(如图3)。

“这里平时随手放一些杂物,下面这个地方我放着一辆自行车,很少骑。”

“这个竹竿和菜地,种上瓜啊什么的,平时还能吃些新鲜蔬菜。”

“院儿里有一些之前养花留下的空花盆和老砖瓦,还有用完的酒瓶、菜篮子、电饭煲内胆什么的。”

“这院子里花花草草的,还有鱼呢,院子里弄好了,我想院外也得整一整,弄好一些,过日子舒坦。”

(2)设计理念:笔者经过多方考量,决定将居民需求结合现状,保留场地现有种植功能,尽量多的利用旧物改造,整体进行梳理,遵循因地制宜原则,保持场地与周边城市风貌的协调统一,突出生活日常性和胡同文化特质,以人为本,将置物功能、交流活动纳入场地,营造具有北京特色的院落景观氛围,为业主及周边街坊邻居创造小型的邻里交往空间。

3.方案设计及施工(墙根下,竹影中,花园初长成):

(1)前期方案构想:在确定了场地功能后,笔者进行了多次的方案构想,比如业主闲置防盗窗的旧物改造、增设锈钢板休憩座椅和砌砖结构的杂物舍等(如图4)。

考虑到与老城区整体风貌的协调、胡同空间永久性建造的可实施性,及资金支持和后期养护等问题,在与团队主持人侯晓蕾和业主等多轮沟通后,基于低成本的可持续原则,舍弃了最初的两次设计方案,最终确定从空间建构和材料应用层面展开。

(2)设计方案:整体结构上,保留场地现有的线性结构,以大面积墙体作为设计依托;对现有场地分三段进行梳理,分别为北段、中段和南段,三段各有特色、各司其职又统一于日常生活空间这个大概念下。

材质细节上,采用与北京胡同风貌相一致的老式砖瓦、少量木材、竹竿等原生材料,以花池、坐凳、置物架等方式,充分利用墙体优势打造垂直方向上的绿化景观和置物空间,既突出材料自身特性,又完全融入周边环境中,为居民提供生态可持续的荫庇活动场地(如图5)。

植物选择上,保留居民原有瓜果种植,利用闲置花盆、菜篮子、酒瓶等进行旧物改造,变废为宝,遵循适地适树原则,选用耐寒耐旱、低成本维护的多年生花草种类进行栽植,打造具有胡同院落风貌的庭院景观。

文化传承方面,不拘泥于形式上文化符号的展示,而是将传统上老北京常态化的生活习惯在院落外进行延伸,在现代的场地空间中再现儿时记忆的的生活场景,勾连院内院外、连接此时彼时,将历史文脉隐匿于寻常空间中,隐匿于人性化的使用需求带来的社交空间中。 设计手法上,不过分强调设计的新颖与创意,而是以实用质朴的方式,因地制宜,大方地将原本的生活展示在大众面前,并预留除弹性使用空间,唤起人们对于传统生活的记忆和对未来城市空间可能性的多种遐想。

(3)具体实施方案(如图6):

北段一花枝倚墙:居民在此自行垒筑了一处不过300mm的小菜池,偶尔放置饲养笼。设计尊重原场地功能,保留生产功能,对场地现存菜池进行修复性设计,选择与胡同院墙相一致的灰砖,以镂空式样重新砌筑,选用藤本月季等攀爬类植物,将空间整体向上延伸,并在上方墙面增加木质格栅,以及花园情况的年轮木牌,向达到此处的街坊邻居、游客等介绍花园的形成,将微花园营造理念潜移默化地科普给人们。

中段一光影照壁:取用居民存留的老砖瓦,另采购相同或相似的砖瓦,以镂空式样砌筑花池,使其更具有趣味性与可使用性,里面栽植萱草和石竹,池壁上层覆盖lOOmm厚木板以钢钉固定用作可同时提供2—3人休憩的长条座椅;考虑到居民不同意将闲置防盗窗进行改造,另购置3块60X1200mm规格的木质格栅作为垂直绿化的背景挂板,增加空间利用的同时,也能与整体绿色背景完全融合;为满足居民置物要求,在雨棚下的墙体上以两端的三角方钢为支撑,将70mm厚30mm宽的木板固定在墙上,提供日常摆放花盆、杂物等需求;其中一辆废弃自行车以钢钉固定于墙上,车筐后座等均可作为置物空间,下方腾出的空地可停放日常用车。中段因为正对居民门口,所以格栅形成的悬挂花墙正好形成“出门见喜”、“开门见山”的效果,休闲座椅又为邻里交往提供了良好的场地。

南段一竹廊菜畦:保留竹竿廊架和菜畦,以菜篮子等旧物改造的垂吊花篮悬置于树上,采购部分耐寒、易活的适地花木(月季、绣球、天竺葵、碧冬茄、石竹、萱草、金边吊兰等)栽植于居民自家闲置的花盆内,将其摆放于菜畦花池台上,整体形成光影斑驳的竹廊花园。在提供居民自家果蔬的同时,营造一处田园风情的小型城市农场和“花枝半倚墙,园畦多种瓜”。的闲适生活场景感与叙事性,将生活的仪式感、空间的叙事性渗透到日常的生活中。

4.项目总结(一片生机半片园):

从前期的踏勘现场直至最后的“竣工”,在这个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图纸与现实条件的匹配差距、与居民及工人师傅的沟通、与摄影师的配合协调、物料的及时性变更、天气变化带来的施工难度等,期间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北规院的同行、团队的指导老师、项目居民、施工师傅等给与了项目极大的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在整个微花园项目实施过程中,基层组织、居民和设计团队三方的参与缺一不可。基层组织提供积极的协调沟通,居民自发报名提供实验场地,设计师成为沟通二者的桥梁和实施空间变化的“魔法师”(如图7)。三者的相互配合、协同合作共同呈现了一处城市微空间营造的典型案例。

花园建成后,吸引了包括周边居民、外来游客等多类人群的喜爱,多家报刊杂志、窗口网站等也进行了跟踪报道(如图8)。这种建立在与公众充分沟通基础上、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的微更新探索活动,增加了公众对空间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促进了居民的邻里交往和社区交流,并将空间微更新理念带到大众面前。包括墙根儿花园在内,十七工几年间对史家胡同多处公共空间改造的总结性成果——北京老城区史家胡同微花园系列( Micro Garden Series 2015-2019:A SustainableRegeneration for SHIJIA Hutong inBeijing Old City, China)在受到广泛好评的同时,也赢得了2020年IFLA AAPME奖(AAPME Awards 2020)社会与公共卫生(Social& Community Health)类别的优秀奖(Award ofExcellence)3。

结论

像墙根儿花园这样经过与居民协商沟通的、全过程参与的微空间改造实践,帮助居民建立空间归属意识和文化认同,以可持续的方式共同营造良好的城市空间环境。 笔者认为,在强调公众参与为基础、微小社区空间和公共空间设施为改造对象[6]的渐进式的微更新成为主要城市更新模式的时代背景下[7],认可城市“不断地被城市居民以新的方式重新居住、塑造”的日常都市主义,致力于呈现生活的真实性与差异性,与老城繁冗的现实情况更加契合,易于發现琐碎日常生活中隐匿的、被忽略的、被遮蔽的各种意义,特别是被城市规划专家、景观设计师等专业人士所忽略的群体智慧和地方经验——即日常生活自发性的空间更新,试图从这些事物中发现丰富意义的所在,并以此为出发点,对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行为习惯及空间实践进行探索,重新发现和塑造空间活力。

公共空间品质与其造价或尺度并无直接的联系,一些微小、极轻的介入,也是对城市问题的一种回应。规划或设计都不应该被局限为一种“实”的物体,而更应像一个“虚”的框架、一个“空”的场景。通过大众参与,使用者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填充、改造和重塑,使其不断生长变化,最终存活。通过这个过程,让人们重新去解读、去思考诸如此类“不起眼”的胡同空间的新生机,也逐渐影响人们认识城市的方式,借以引发更大尺度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把日常生活中的场景放到与城市同样重要的位置的思维转变,让我们学会去思考“边缘”空间与城市生活共生共存的关系,以另一种角度解读一座城,造一座城。.

基金资助: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18YTB006);中央美术学院2019年度自主科研项目(19KYZD009)共同资助。

注释

l《日常都市主义》于1999年首次出版,它以洛杉矶城市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学校,小公园,小巷,食品店等,以及城市里其它没有经过设计师专门设计的部分为例,探讨在城市设计的历史、理论和实践的背景下,城市作为一种社会实体,必须对日常生活和邻里关系做出回应,并提供在社会和政治框架下来研究城市工作的分析和方法。在2008年的新版本中.作者们扩展了1999版中首次发表的有关日常城市主义的理论和观察,将原来的文献资料转变为新型的城市干预用户友好手册。

2 Mapping是一个连续观察和发现的过程。通过观察者在一个或多个不同场地内,发现或创造各种离散元素间的隐藏关系,发掘目标对象以及城市在不同尺度上的关系,将其带入到设计中,创造出目标对象的城市地图,最终得出更为人性化、包容、连续且灵活的空间管理模式。与自上而下主导的Map不同,Mapping的过程经常是在人的尺度上自下而上的操作完成。

3资料来源于IFLA AA PMF涫网:http s://ifla apr.org/2 020-apme - aw ards - announe ement- awuds - exc ellene。

参考文献

[l]庞国或.非政府组织介入城市社区规划的模式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城乡规划学,2017:1

[2]陈煊,玛格丽特.克劳福德.日常都市主义理论发展及其对当代中国城市设计的挑战[J].国际城市规划,2019(06):612

[3]道格拉斯凯尔博著,钱睿,王茵译.论三种城市主义形态:新城市主义、日常都市主义与后都市主义[J].建筑学报:城市研究,2014 (01):74 81

[4]侯晓蕾,疏伟慧,林雪莹等.北京老城区微花园参与式设计营造[J].建筑技艺,2019 (11):82-85

[5]亚里士多德著.吴寿彭译.政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6]侯晓蕾.基于社区营造和多元共治的北京老城社区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以北京老城区微花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9,35 (12):23-27

[7]侯晓蕾.公共空间更新与社区营造[J].风景园林:刊首语,2019 (06):4-5

猜你喜欢
自发性参与式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缝扎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
新形势下民族院校自发性学生组织管理创新研究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参与式教学研究
如何构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
自发性结肠穿孔20例分析
基于参与式教学理念的环境设计专业项目制教学研究
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研究
浅谈网络翻译批评
“参与式”作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且行且思索,师爱润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