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化 邵志豪
摘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办学实践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供了鲜活样例。教育家办学是学校在70年办学实践中贯串始终的教育信仰,其中以“学术”为学校发展理念,以“自觉”为教师发展理念,以“友善”为学生发展理念,以“创新”为课程发展理念,由此引领学校实现高品质发展。学术型中学是中学多样化办学中的一种高品质发展样态。
关键词 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学术型中学;教育家办学;“OLWH”立体发展模型;育人方式改革;东北师大附中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2384(2020)12-0042-04
理念是一种生发于规律之上的远见卓识。一所学校要实现优质特色发展,首先应确立一个高位引领的教育理念。这样的教育理念应以其内涵的深刻性梳理学校的历史文化,以其规律的契合性指导学校的教育实践,以其科学的预见性承载学校的教育理想。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东北师大附中”)有着70年的厚重历史,时间带走的是几代附中人的青春和汗水,沉淀下来的是成为学校气质和灵魂的理念—教师在自觉中发展,学生在友善中成长,课程在创新中前行,学校在学术中提升。
70年来,教育家办学是东北师大附中贯串始终的教育信仰。从学校层面看,从实验性学校到研究型学校再到学术型学校,学校始终坚守学术发展定位。教师层面,强调教育自觉,践行自觉教育,自觉学习,自觉发展,自觉反思。学生层面,坚持以学生为本,给学生创造一个友善的发展环境,促进学生共同全面发展。课程层面,坚持不断创新,提升学校的教育品质。学术理念引领下自觉的教师发展理念、友善的学生发展理念、创新的课程发展理念是有机统一的整体,成为师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理念,并被坚定地贯彻到教育实践中,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供了鲜活样例。
学校发展理念作为学校教师、学生、课程发展理念的上位概念,对学校性质具有规定性。1950年,在附中首次开学典礼上,东北师范大学明确提出:“附中具有实验中学性质,应进行必要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实验和研究工作。”[1]东北师范大学把教育教学的理论研究移植到中学开展教育实验、课堂研究,不仅为学校带来了发展契机,也带来了研究和创新的大学精神。随着这种精神在附中生根、发芽,学校在自主进行了“一条龙(小初高连接)”“深化教育改革实验”“个性化分层教学”“学校文化管理”“教学全面质量管理”“自觉教育”等系列重大教育教学改革实验之后,逐步由实验性、研究型中学发展为学术型中学。建校65周年时,学校发展定位确立为“坚持教育家办学,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的学术型中学”。“学术”成为学校的核心发展理念,并引领学校的未来发展。
我们认为“学”是知“道”、悟“道”的过程,术是证“道”、致“道”的过程。综合以上理解,“学术”作为一种学校发展理念,应为通过学习教育理论和开展教育实验来探索和领悟教育之道,并通过教育之道的运用最终达致学生成才、教师发展、质量提升的目标。在这一发展理念中,教改实验是原动力、教学研究是过程、教育创新是结果。学术型中学是指通过教育各个环节学术文化的塑造,培育教师的学术精神、发展学生的学术素养、提升学校的学术品质的高质量学校。它是中学多样化办学中的一种高品质发展样态,是一种正在探索的类型。学校的发展理念从实验性、研究型走向学术型,既是一种传承,又是一种成熟和完善。
从2017年开始,东北师大附中逐步践行“学术”这一学校发展理念。学校首先确立了由特色发展到品质提升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的学术型中学建设方略和特色发展的基本模型—“OLWH”学校立体发展模型。“O”即Origin,意为“原点”,代表学校发展的理念、定位和目标。“L、W、H”即英文单词Length、Width、Height,意为“长”“宽”“高”,指向教师队伍建设、校园环境打造、课程体系创新等维度。以学术型中学特色发展基本模型为基础,学校又进一步构建了学术型中学特色发展的立体模型:友善的学术型学生是原点,代表学术型中学的目标系统;自觉的学术型教师是长度,代表学术型中学的发展系统;创新的学术型课程是高度,代表学术型中学的培养系统;智慧的学术型校园是宽度,代表学术型中学的协调系统。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就是人的自觉生命的发端。从这一角度讲,教育自觉指向教师对教育活动本质的深刻认识及其对教育活动意义的肯定判断,自觉教育指向教师在实现教育终极目标中的实践与探索。前者是一种教师修为,后者是一种教师作为;前者是觉醒和领悟,后者是实践和实现。从教育自觉走向自觉教育是教师在发展过程中达到“知行合一”完美境界的一种生动体现。
将自觉确立为学校的教师发展理念根源于东北师大附中的历史与文化传承。70年前,东北师范大学成立附属中学,附中首任校长陈元晖先生是由大学派到中学的教授,他在附中提出的教师发展思想就是“附中教师要做教育家,不要当教书匠”。教育家与教书匠的本质区别在于,教育家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而是在高尚的师德统领下,实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高效的教学策略、卓越的研究能力在其身上的有機统一。[2]达此境界的根本动力在于教师内心的价值自觉、教学自觉和学术自觉。一个人坚持这种教育自觉,体现为其教育思维实现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其结果就是教育家的诞生;几代人都坚持这种教育自觉,就体现为一种奋发的志气,其结果就是所有人的自觉教育。
自觉在东北师大附中的历史传承中生成,已经成为学校的文化基因和教师的内在品格。将自觉确立为东北师大附中的教师发展理念,其核心在于这种理念的时代张力和活力。教育自觉本质上是基于自觉的教育理性,自觉教育本质上是教育理性之上的实践。这种自觉包括对教育者自身、受教育者、教育生态和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因此,由于“觉”的能动性,自觉教育必然是主体性教育,相应的教师发展动力必然是内驱力;由于“觉”的生成性,自觉教育必然是互动性教育,相应的教师发展过程必然是终生发展;由于“觉”的差异性,自觉教育必然是个性化教育,相应的教师发展结果必然是个性化教学思想。正是“自觉”的这种活力和张力,使得学校的教师发展模式总是在不断地创新、传承、坚守、发展。
1952年初,学校就设立教学小组,提出师徒带教,开展教学研究,我们坚持了68年。1954年,校内创办教育研究专刊,梳理教师们一线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思想,我们坚持了66年。1961年,学校推出教学观摩课,推动“双基”教育,我们坚持了59年。1984年,学校开始“教学百花奖”研究课活动,我们坚持了36年。2017年,学校在总结教师发展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以培养未来教育家型教师为目标,以学术发展和专业发展为路径,以教师岗位考核制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教师荣誉岗位评聘制度为保障,以学习型教师、反思型教师、研究型教师、教育家型教师为成长阶段,以教改实验、课堂教学、论文、著作、课题为评价标准的新时代学术型教师发展模式,[3]力求在学校层面为教师的自觉发展提供公平的发展环境、完善的发展平台和学术的发展氛围。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生存方式的转变要求人们具有高度发达的主体性,因此用教育唤起人的主体性觉醒、实施主体性教育成为一种应然选择。东北师大附中在这种哲学和时代背景下,进行了主体性教育的持续思考与实践。
20世纪50年代,学校全面落实“五育”理念,即德、智、体、美、综合技术教育。60年代,学校管理中突出“四主”教育,倡导学生为主、自学为主、读书为主、训练为主。改革开放以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校本化实践中,学校开始了以活动自立、生活自理、思想自我为内容的“三自能力”培养。90年代,学校率先探索分层走班的教改试验,倡导“淬砺教育”。进入21世纪,学校积极实践主体性教育,提出自我意识唤醒、自主能力发展、自信品格养成、自强精神树立的“四自”学生发展目标。几十年的主体性学生发展理论和实践,为学校学生培养模式的进一步发展和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国语》曰:“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虽然主体性教育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极其强大的生命力,但是也应该看到,主体性教育以学生的可塑性为基础,当主体性的过分扩张与来自其他主体的异质话语挑战缺失,就会严重抑制主体的个性自由,必然会导致主体间差异的式微。马克思曾指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交往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新时代是“人之自觉时代”,人作为社会的主体,只有彼此尊重,在合作交流中不断寻求发展,才能最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东北师大附中在继承主体性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性地提出了以马克思交往实践观和主体间性哲学为基础的新的学生发展理念—友善。
“友”是对主体间关系的描述,“善”是对主体间状态的描述。友善作为一种学生发展理念,具有四层含义。第一,与自己友善,在每个年龄发展阶段都遇见最好的自己,快乐成长。第二,与他人友善,在一个被关心的环境中幸福成长。第三,与社会友善,在一个崇尚制度与规则的现代社会体系中自由成长。第四,与自然友善,在一个人地和谐共生的地球环境中健康成长。在这种理念下,学生与教师处于一种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共生状态;学生与学生处于一种团结合作、宽容互助、关心爱护的共赢状态。我们认为,不以单一目标限定所有学生的发展,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成功之路,学生间的关系才可能是更加友善的。基于此,2017年东北师大附中依据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和普通高校人才培养大致方向,设计了涵盖基础理科、科技创新、新工科、语言文学、人文社科、体育特长、艺术创意、国际理解等在内的“八维”人才培养路径,让每位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并能在这个多样化的发展环境中安静地成长、自由地探索,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课程体系创新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东北师大附中的课程体系改革创新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校之初,此时的课程建设目标主要是能够开齐国家要求的必修課程,编写相关教材,属于课程结构的初步搭建时期。第二个阶段是改革开放以后,学校开始尝试建立更合理的课程结构体系,采取了调整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开设自修课等基本策略,开始了课程要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探索,确立了课程服务人才培养而不是服务应试升学的基本原则,开启了“不求升学率、但求成才率”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第三个阶段是21世纪初,在国家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推进中,学校实施“目标-模组”式课程结构体系,同时积极开展校本化课程改革与实践,创造性地开发“目标-模组-层级”式课程体系,全力保障对全面而有个性学生的培养。
从东北师大附中的课程发展历程看,课程改革从课程结构调整转变为课程组织方式变革的一系列探索,展现出不断创新是学校课程发展的核心动力,因此我们将“创新”确立为学校课程发展的基本理念。2017年,在新时代育人方式改革要求和新课程新高考改革的双重推动下,学校开始了以“课程必须服务于培养目标”为中心的功能型课程体系重建,逐步构建出新时代学术型课程体系,旨在培养有知识会学习、有学识善创新、有见识能自律、有胆识敢担当的时代新人。
东北师大附中的新时代学术型课程体系包含五个方面。一是课程理念,即全面发展、个性优长,课程服务于培养目标。二是课程形态,包括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两类课程形态,学科课程分科设置,关注学科的逻辑体系;活动课程分类设置,关注学生的生活实际。三是课程的功能维度,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个层级,为学生的多元发展提供课程环境,旨在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努力拼搏。四是课程的修习要求,按照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的课程管理与学生学习要求,学校设置了包括国家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校本必修课程和校本选修课程等四种课程。五是学校特色课程群,为突显学术型学生培养目标,学校集中教师力量,重新整合校本课程,形成指向明确、特色凸显的学校课程群,包括附中通识课程、大学先修课程、博雅学堂课程、学术锤炼课程、生涯规划课程等。学术型课程体系的五个方面统一指向学术型学生的培养目标,五个方面不是简单的排列组合,而是在不断创新、动态调整的过程中寻求有机统一,是新时代实现学术型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 李桢,史亮.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史[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3.
[2] 邵志豪,解庆福.学术型教师:新时代教师发展的思考、定位与实践—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128-133.
[3] 邵志豪,解庆福.学术型教师培养:学术型中学发展的核心要务[J].中小学管理,2017(6):12-14.
注释:
①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基于‘形态-模组-价值的新时代中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90159)与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科研专项课题“大学先修课与学术型课程体系建构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8XM0726007ZB)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