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君,陈以国
(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 110032)
针灸歌赋是古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积累,具有代表性的《百症赋》出自明代针灸学家高武的《针灸聚英》,为其汇集的前代针灸文献之一。高氏按语“不知谁氏所作”,后又载于杨继洲所著的《针灸大成》。这篇歌赋中,共列症91种近百症,故以“百症”为篇名。《百症赋》以经络辨证的思想贯穿始终,辨证精当,取穴精简,包含了百病的治疗法则和配穴规律,是一篇比较全面、系统介绍针灸治病取穴经验的歌赋,对针灸临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该赋中“惊悸怔忡取阳交解溪勿误”作一阐述。
心悸既是一种疾病又是一种症状,包括惊悸和怔忡,是指患者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或脉见三五不调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心系病证,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心律失常”。临床上心悸常呈阵发性,每因劳累过度或情绪波动而发作,发作时常伴有胸闷、气短、失眠,严重时还会出现眩晕、耳鸣等症状。惊悸和怔忡病因病机相似,轻重程度有别,病情较轻者为惊悸,常由外因诱发,时作时止;病情重者为怔忡,无明显诱因且会持续存在。“惊悸”日久可转为“怔忡”,因此二者可视为同一疾病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二者的病性有虚有实,虚者多由于气血阴阳亏损导致心失所养;实者多由于邪扰心神而致心神不宁。《灵枢·邪客》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由此可知心悸的病位主要在心,心神可以统摄五脏六腑,若任一脏腑有病皆可导致心神不宁发为心悸。
《针灸甲乙经》[1]首载阳交穴:“阳交,在外踝上七寸,斜属三阳分肉间。”别名“别阳”“足髎”。《针灸穴名释义》[2]:“阳,指阳经与阳气。交,指交会与交接。为诸阳脉之交会,又与少阳升发之气相应也。”阳交为阳维之郄,又与足太阳、阳明相邻,为四条阳经之依傍交会。
阳交穴在小腿外侧中部,当外踝上七寸,腓骨后缘,为足少阳胆经的经穴、阳维脉的郄穴,功能为疏肝利胆、定惊安神、通经活络。历代文献详细记载了阳交穴的主治。《针灸大成》[3]:“主胸满肿,膝痛足不收,寒厥惊狂……膝胻不收。”《针灸甲乙经》[1]:“寒热痹,髀胫不收……寒厥,癫疾,噤吤,瘛瘲,惊狂,阳交主之。”《备急千金要方》[4]:“喉痹,胸满塞,寒热。胸满肿,髀枢膝骨痹不仁。”《针方六集》[5]:“转筋痹痛,阴虚,眩晕,胸胁胀满”,即阳交穴的主治包括胸胁、神志和下肢等疾患。
解溪穴出自《灵枢·本输》:“胃出于厉兑……行于解溪。解溪,上冲阳一寸半陷者中也,为经。”《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载其别名为“草鞋带”[6]。解,有判解、离散之义。溪,为山间的水流,陷处为溪。关于其定位及释义,《高式国针灸穴名解》[7]载:“本穴在足关节当前正中,胫骨距骨相接之凹隙处,因名以‘溪’(谿)。又以其处易于脱臼,故名之以‘解’,而曰‘解溪’。本穴治疗骨行骨转筋之外,又治癫痫、烦心、眉棱骨痛、目赤,以其能引上焦郁热下行。”《针灸穴名释义》[2]:“关节间隙在《黄帝内经》中常称为‘骨解’或‘节解’”。《释名·释疾病》:‘懈,解也,骨节缓解也。’穴当踝关节大节解之中,因其所在及功用而得名。”
解溪穴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指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约与外踝高点相平,为足阳明胃经经穴,功能清胃化痰,镇惊安神,舒筋活络。《针灸大成》[3]言其:“主风,面浮肿,颜黑,厥气上冲,腹胀,大便下重,瘛惊,膝股胻肿,转筋,目眩,头痛,癫疾,烦心悲泣。”《针灸集成》[8]记载:“心热不寐,解溪泻,涌泉补,立愈。”《备急千金要方》[4]云:“解溪,主口痛,啮舌。主腹大,下重;主瘛疭而惊。主膝重,脚转筋,湿痹。白幕复珠子,无所见,解溪主之。”《金针梅花诗钞》[9]总结道:“解溪足腕跗纹横,退热安神汗可通,吐利忽然成霍乱,喘攻气逆眩生风,胃胀腹膨肠下坠,怔忡狂乱目睛红,踝趾扭伤皆可治,一针斜向足跟中”,即解溪的主治包括头面、脾胃、足踝关节、神志等疾患。
3.1.1 心胆相通 清·李梴《医学入门·脏腑》[10]提出了“心与胆相通”的脏腑别通理论:“心与胆相通(心病怔忡,宜温胆为主;胆病战栗癫狂,宜补心为主)。”
3.1.2 经脉相属 《灵枢·经别》记载了心经与胆经的联系:“足少阳之正,绕髀入毛际,合于厥阴,别者,入季胁之间,循胸里属胆,散之上肝贯心。”还指出:“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其支者,循胸中出胁。”又曰:“胆足少阳之脉……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证明了肝胆经位于胸胁,与心包络的经气相通应。《灵枢·经筋》:“足少阳之筋……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膺乳即侧胸和乳房,是心气汇聚的地方,体现了心胆之气相互交通。心与胆在经脉上的分布、络属等说明心与胆之间的联系。
3.1.3 功能相关 心与胆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共同调节精神和情志活动。心藏神,主神志,为君主之官,而胆主决断,为中正之官,二者相互作用以维持正常的精神、情志活动。基于心胆2个脏腑对神志的影响以及“心胆相互别通”[11]的生理基础,以心胆为核心,以气血为疏要而共主神志,即“心胆神合”[12]。另一方面,胆应春升之气主升发,故有“凡十一脏皆取决于胆”之说。
3.1.4 病理影响 心与胆的病理影响主要表现为神志的异常。胆气升发太过,相火上炎则会扰动君火,此即为张景岳所言“相火炽则君火亦炎”。胆气不升、木不生火导致虚寒内生,寒凝血滞瘀阻心脉则发为心病;胆气郁结、气机不畅导致痰瘀内生,痰瘀痹阻心脉则发为心病。心血不足而胆气虚怯者,可表现为心失所养等症状。严用和《重订严氏济生方·惊悸论治》[13]:“心气安逸,胆气不怯,决断思虑,得其所矣。”
3.2.1 部位相邻 心与胃分别居于膈上、膈下,二者仅一膜之膈。如郑寿全在《医法圆通》[14]中指出:“心居膈膜之上,下一寸即胃口,胃口离心不远。”《杂病源流犀烛》[15]指出脾与心的相邻关系:“脾也者,心君储精待用之府也……为胃行精液,故其位即在广明之下,与心紧切相承。”正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均说明心与胃解剖位置相近。
3.2.2 经络相通 《素问·平人气象论篇》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趾之端……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灵枢·营气》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谷入于胃……与太阴合;上行抵髀,从髀注心中;循手少阴,出腋下臂。”《灵枢·经脉》曰:“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下膈”就是过胃,明确指出心胃通过经络相联。《灵枢·经别》:“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灵枢·经筋》曰:“足太阴之筋……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以上均明确指出,心胃通过经脉、经别、经筋相连,说明脾胃与心经紧密联系,经气互通是心胃同治的基础。
3.2.3 功能相关 心与胃的生理功能主要体现在气血生成和气血运行两个方面。李东垣认为:“人以胃土为本”“夫饮食入胃,阳气上行,津液与气,入于心,贯于肺,充实皮毛,散于百脉。脾禀气于胃,而灌溉四旁,营养气血者也”[16]。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中焦受气取汁而生成血。如《灵枢·决气》所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又如唐宗海的《血证论》[17]云:“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谓之血。”气血之源旺盛则心有所主,血运调畅。
3.2.4 病理相关 心以通为顺,胃以降为和,心气通顺则胃气和降,胃气滞则心气逆,阳明燥结,腑气不通,浊气上扰,心窍闭塞。然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抑或火土失用、气血不调导致心脉失养发为心悸,抑或阴火内生,诸邪遂扰以致心悸。思发于脾而成于心,如若思虑过矣伤及心脾以致心脾气血亏虚,生化无源,心脉失养,渐成心悸。《丹溪心法·惊悸怔忡》云:“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者血,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18]”
阴阳五行学说认为,十二地支之间有一种对冲关系[19],即子午对冲、丑未对冲、寅申对冲、卯酉对冲、辰戌对冲、巳亥对冲。子午流注十二经纳支法认为经气行于脉中,随一天十二时辰的顺序而有相应的盛衰流注变化。按照人体十二经与十二地支的对应关系,十二经脉也当有对冲关系,即肺经与膀胱经对冲、大肠经与肾经对冲、胃经与心包经对冲、脾经与三焦经对冲、心经与胆经对冲、小肠经与肝经对
冲。子午对冲气血互注理论[20]是指时辰对冲的经脉间气血相互输注,从而达到经脉阴阳气血平衡协调。具有对冲关系的脏腑、经络之间有互相调治的作用,即足阳明胃经与手厥阴心包经对冲、足少阳胆经与手少阴心经对冲,故阳交穴与解溪穴配合可用于治疗心系疾患。
以上对病源、穴位进行分析探讨,并根据穴位所属经脉、脏腑的相互联系,表明心与胆相通,胃络通心,胆通于胃,同时两穴都为阳经的经穴属火,内应于心,心主神明,故两穴配伍具有安神宁心、调和脾胃、利胆和胃等作用,故心胆气虚、脾胃失调、胆胃失和、痰热扰心等所致的心系及神志疾患都可取两穴共治。临床上常用阳交、解溪两穴来治疗各种原因导致的心慌、心悸、惊悸等症状,常常取得很好的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