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定义城市未来发展——访昆明理工大学交通信息工程专家成卫

2020-01-15 22:18李萌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年3期
关键词:交通流交通管理交叉口

文/李萌

近年来,我国机动车使用量极度膨胀,道路交通系统建设的速度也不断加快,但仍不能满足交通运输需求的增长,交通拥堵、事故频发以及环境恶化等问题严重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发展。为缓解日益增长的交通压力,优化并改善交通出行体验,交通信息工程专家成卫教授凭借多年的交通管理信息化专业能力和交通工程技术,不断研发创新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产品,助力建设高效便行的城市智能交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城市建设。

现为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的成卫长年致力于城市交通管理与控制方面的研究工作,不仅是学校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学科方向带头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与技术带头人,中国公路学会自动化驾驶工作委员会委员,还担任过云南省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专家组组长、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是当地城市智能交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力量。

他承担了云南省30多个城市的交通组织与信号控制方案优化工作,负责全省近10个城市的交通管理规划编制工作,进而对全省16个州市所属城市的交通管理和交通安全工作的科技指导作出了积极贡献,可以说现今云南省的交通管理的科技化建设和成卫及其团队有着密切的联系,更在智能交通系统相关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方面走在行业前列。

2014年,成卫作为负责人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多源检测数据的过饱和交叉口动态信号控制方法研究》的研究工作。凭借在交通流理论、交通信号控制、交通仿真等领域的系统研究和工作经验,成卫带领项目组针对当前饱和信号控制研究存在的不足,从基本信息检测、控制模型改进两方面入手,引入多源检测数据以及近似动态规划算法,不仅解决了交叉口展宽段排队溢出识别、进口道流量预测、排队长度预测缺乏精确数据的问题,而且简化了信号控制模型,有效提高交通控制系统的自适应水平。

“我国各大城市过饱和交叉口逐渐增多,严重影响了交通流的顺畅通行。”成卫进一步解释,“交通信号控制是提高交通流运行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因此研究自适应水平高、控制效益好的过饱和交叉口的信号控制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该项目研究形成了12篇学术论文,在理论上有助于进一步建立科学的过饱和交叉口动态信号控制方法,完善交通信号控制理论体系;在实践上,成卫带领项目组研发的“一种考虑展宽段长度的单个交叉口过饱和信号配时方法”、“一种考虑动态排队长度的相邻交叉口双向联动控制方法”等多项创新技术成功推广应用于云南省曲靖市、景洪市、蒙自市、大理市等地的道路交通管理建设,在提高交通信号控制技术的自适应水平与控制效益,缓解过饱和交叉口拥堵、提高城市交通管理水平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

在实际科研工作中,成卫倡导以科学有效的手段提高道路交通管理水平,推进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保证道路交通系统功能实现最大化。早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之前,作为城市交通管理信息化的领军人才,成卫作为云南省科技厅的“州市一把手”子项目负责人,带领课题组先后主持了《昆明主城区道路交通组织与控制一体化理论方法研究及示范应用》、《昆明市交通仿真平台构建与研究》等科研项目,在基于大数据下的交通组织优化与交通控制特色研究方向中取得了丰硕成果。

除此之外,成卫还实时跟进国际上相关交通组织与控制研究的最新进展。他本人也曾赴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瑞典布莱京理工学院,就交通流理论与交通控制研究进行了学术交流和实地考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本领域内国际上先进的研究方法和所关注的研究热点等,保障了领域内的研究与国际发展接轨。

同时,以昆明理工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为平台,他还牵头与瑞典国家交通指挥中心展开交流合作,引入先进的城市交通管理方法和开放的交通管理思维理念。而在助力进一步强化和提升我国道路交通管理水平的过程中,成卫和研究团队仍将以更多创新成果为未来交通安全化、便捷化发展树立新标杆。

猜你喜欢
交通流交通管理交叉口
基于LSTM的沪渝高速公路短时交通流预测研究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的渠化设计
京德高速交通流时空特性数字孪生系统
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研究与实践
2001—2020年交通管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城市道路小间距T型错位交叉口交通组织研究
取消省界收费站对高速公路交通管理的影响及对策探讨
大数据下的智能化交通管理
基于元胞传输模型的高速公路交通流仿真模型
对设区城市交通管理立法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