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利
(台安县恩良医院检验科,辽宁 台安 114100)
人们的生活习惯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逐渐转变,糖尿病发生率逐渐提高以及发病年龄逐渐年轻化,对我国人们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糖尿病为慢性疾病,病因本质为胰脏功能异常、胰岛素较少,常见症状为血糖增高、代谢絮乱、体质量下降等,在疾病长期影响下患者容易出现肝肾功能疾病,诱发并发症,严重的危及生命安全。糖尿病患者及时诊断病情可及时接受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降低疾病对患者身体的影响。研究中对比常规检验方法的诊断效果,分析生化检验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在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间,在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选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两组,采用常规检验方法的患者为对照组(n=55例),采用生化检验的为患者观察组(n=55例)。对照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41~73岁,平均(51.9±3.3)岁,病程4个月~16年,平均病程为(5.7±1.8)年,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例数依次为17例、38例。观察组男35例,女20例,年龄40~73岁,平均(52.2±3.5)岁,病程4个月~17年,平均病程为(5.6±1.9)年,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例数依次为18例、37例。两组患者的对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病情情况及基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参与研究的患者,提高告知患者的诊断注意事项,于检测前1周禁烟禁酒,在检验前10 h左右禁食,并保持充足睡眠。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检验方式,主要为常规血液检验,清晨空腹时候取患者静脉血液3~5 mL,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最低为3.89 mmol/L,最高为6.1 mmol/L,糖尿病的值≥7.0 mmol/L。观察组患者采用生化检验方式,先是采用生化分析仪检验患者的清晨抽取的5 mL肘静脉血分析,再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监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综合判定患者的病情情况,空腹血糖的判断标准如对照组患者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值的判断为6.3%以上。
1.3 观察指标:本研究主要观察两组患者的病情诊断准确率,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检测值≥7.0 mmol/L时则判断为糖尿病,而观察组患者的判断标准为,空腹血糖值≥7.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值在6.3%以上,满足一个或一个以上条件则判断患者病情为糖尿病。病情诊断准确率的计算方式为确诊例数除以总例数,再乘以100%。
1.4 统计学方法:借助SPSS19.0对研究中各方面数据进行统计,以%对计数数据进行表示,以卡方检测,P<0.05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55例患者中确诊为糖尿病的例数为47例,未确诊例数为8例,诊断准确率为85.5%。观察组55例患者中确诊为糖尿病的例数为52例,未确诊例数为3例,诊断准确率为94.5%,对照组诊断准确率与观察组准确率对比,χ2=8.942,P=0.029。
在临床慢性疾病的临床治疗中,糖尿病为常见的一种,其发病率较高,对患者影响较大,发病患者的主体对象为中老年人,但近年来发病患者的年龄逐渐趋向年轻化,对人们健康影响逐渐增大。糖尿病患者主要是胰岛素较低引起体内高血糖情况,患者身体长期处于高血糖水平容易引起肝肾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慢对患者身体功能造成损失,引起并发症,危害患者身体健康[1]。糖尿病具有两种类型,分别为1型、2型,两种类型糖尿病的诱因不同,前者多为免疫系统异常情况导致,并多发于年轻患者,后者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
糖尿病患者可以通过降糖药、胰岛素等进行治疗,通过治疗控制血糖,降低疾病危害。因此患者需要尽早诊断,及时接受治疗,控制病情发展,降低疾病对患者身体健康的影响。在临床上糖尿病的常规检验方式为空腹血糖检验,但其影响因素较多,存在一定的缺陷,检验准确率较低,有漏诊、误诊等情况[2]。随着对糖尿病检验研究的深入,生化检验逐渐在临床中应用,其通过专业的检测仪器进行检验,检验的准确率和效率得到有效提高。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产生的糖化血红蛋白在体内不易分解,具有较高的稳定性,通过生化检验检测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诊断率。早在崔敏强等[3]研究中已经指出,按照生化检验的方式对疑似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可有效保障临床对该部分患者的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帮助患者尽快得到确诊。
根据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可见生化检验用于糖尿病诊断上的准确率高于常规检验方式,在临床应用上具有较高价值。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诊断上对患者应用生化检验,可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让患者可及时接受治疗,提升临床对糖尿病的诊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