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人们处处都能感受到信息技术发展带给生活的巨大变化。教育部于2012年3月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年)》和2016年发布的《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都着重强调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和优势,提出深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发展,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1]。但从目前高等院校保险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尽管也做了很大程度的调整,与市场对复合型保险人才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保险专业课程教学模式虽有了信息技术发展的痕迹,如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微课、翻转课堂等,但从深度融合来看,在农林高等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不够,或者说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农林高等院校怎样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多媒体手段,培养出适应市场需求的保险专门人才是高等农林院校教师面临的新问题。
为此,笔者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背景下市场对保险专业人才需要的新变化入手,阐述了目前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以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带动作用,使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社会的需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互联网保险发展迅猛。保险业也从线下销售模式走上线上销售模式,传统保险与互联网平台、网络银行等互联网业态联系日益紧密。市场上出现了网络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大型保险公司也都建立了自己的互联网平台,如中国平安的一账通、中国人寿的国寿e家等。一些电商平台通过发展移动互联网保险平台提升自己企业的业绩,如蚂蚁金服、腾讯金融、京东金融等[2]。另外,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大数据平台的应用,为精确计算保险标的损失率提供了可能。比如,以前因为缺失多年气象、农作物产量、市场价格、灾害事故发生频次等统计数据不可保的风险产品,因为大数据平台具有了可保性,市场对保险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仅拥有扎实的保险理论功底、熟悉保险知识、懂得保险经营过程的保险专门人才,而是需要既懂保险知识,又通晓互联网技术的复合型保险专业人才。
保险企业是专门经营风险的单位。风险虽然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但风险的种类不是一成不变的,是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比如,有的风险逐渐消失,有的产生新风险。作为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保险公司,要能够根据风险状况,适时地调整风险管理手段,及时识别风险,准确地衡量风险,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手段,把企业面临的风险损失减到最小,实现企业收益最大化,确保财务稳健。保险公司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优势,必须不断地创新产品。保险创新产品的提供是在保险公司专业人员敏锐洞察市场风险的基础上,通过收集以前年度该风险导致损失的情况,运用保险精算技术准确厘定费率的前提下实现的。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保险精算人员提供了风险损失收集的便利性。所以,近几年各保险单位及风险管理部门更加青睐既有保险理论知识,又懂保险精算的高级保险专业人才。
虽然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下降,但农业的基础产业地位没有变化。2004年至今每一年关于“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体现了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为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从2007年开始,试点政策性农业保险,随后农业保险、保障范围逐年扩大。近年,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业保险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条件,原来不能够测量准确的风险损失变得更加容易测量。比如,在种植业中,无人机技术使得承保面积测量、灾情查勘等变得更加容易;在养殖业中,牲畜电子耳标的佩戴使得损失测定更加准确。同样的灾害程度,但不同的动植物生长阶段,使损失赔偿金额不同。因此,随着市场上农业保险公司和农业保险业务的增加,市场对农业保险专业人才需求也迅速增加,需要既有保险理论知识,又熟悉动植物生长规律的农业保险专门人才。
我国高等院校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主要是依托学校成立的特色班,建立创新学院、基地班、某一特色专业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3]。现有的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人才培养目标与财经类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没有区别,并没有体现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的特色:既懂保险知识,又懂动植物生长规律。
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依赖于保险科技,即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优化现有保险服务链条,进而帮助传统保险实现模式创新与服务延伸,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将成为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高等农林院校培养的保险专业人才除了具备保险和农作物生长规律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外,更应该具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方面的技能。然而,从目前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方案看,现代信息技术在保险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结构中体现不足。比如,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方面的技术目前还没有纳入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中。
合理的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和核心。如果没有合理的课程设置,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就是纸上谈兵。目前,大部分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基本没有设置农科类的课程,比如“农学概论”“畜牧概论”“园艺学概论”“林学概论”等课程,学生缺少动植物生长规律的知识。而且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没有开设与保险有关的英语课程。另外,也没有开设把计算机应用和保险经营相结合的课程,致使保险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严重不足,学生的保险知识及对保险公司经营过程情况的获取主要依靠课堂教学活动。
现有的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仅使培养的保险人才缺少相关的农林知识,而且也不适应我国农业保险立足国内、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另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业保险的开展以及外资保险主体在我国金融市场上的比重越来越大,都迫使保险公司对保险人才英语水平提出高的要求。而现有的课程设置不利于保险人才英语水平的提高。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日益凸显[5]。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院校教学中应用的主要形式有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和微课堂[6]。虽然高等农林院校的互联网已经能够覆盖到图书馆、教学楼、办公楼等重要的教学场所,手机、ipad等便携式移动终端和大量手机App教学软件大量普及,都为提升教学水平提供了支持,但从目前的教学手段来看,大多数教师采用的多媒体教学都只是将原来的教学内容通过PPT形式呈现,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上。网络课程平台建设刚刚起步,极少数课程也仅仅是放在网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督学、利学”作用。微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较少,只有个别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手段在试点。比如,通过手机终端“蓝墨云班课”的使用,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改变“低头族”现象,还可以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真正做到“3A”(anytime,anyone,anywhere)泛在式教学,有效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但从农林高等院校实际情况看,多数人对手机进课堂持反对意见,甚至建议学校上课期间断网,更别说利用手机开展辅助教学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信息技术条件下,实验模拟课程是学生消化吸收“纸上”得来的保险理论知识的重要手段,是显示保险公司经营环节和操作规范的有效途径。但是,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实验模拟课程安排的次数明显不足,仅有少数高等农林院校“保险学原理”课程有实验模拟课程,而“保险精算”“农业保险经营管理”等课程由于依赖于计算机技术、软件编程等知识都没有开设相应的实验模拟课程,导致学生毕业后实践动手能力不强、适应能力较差。
目前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更适合培养研究型保险人才,而对于社会、经济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所应该具备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相对较弱。高等农林院校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模式要能够满足社会、经济对应用型保险人才的需求,必须是集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一体的“三位一体”人才培养系统。对高素质人才而言,“三位一体”也是判断人才培养模式是否具有系统性的重要标准[4]。而高等农林院校的实际情况是保险专业培养机制仍局限于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模式。教师只注重讲授保险理论知识,而忽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致使实验、实践教学及科创项目得不到重视,导致学生毕业后不能很快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短期内很难进入角色,也使用人单位更愿意招收具有保险机构从业经验的人员。
高等农林院校的保险专业毕业生应该是既具备保险基础理论知识,又通晓动植物生长规律的应用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准确把握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的风险状况,制定出合理的农业保险费率,并准确及时地进行保险理赔。为此,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应从农业保险人才的市场需求出发,制定突出高等农林院校特点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即把具有扎实的保险理论功底和熟悉动植物生长规律作为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把“农学概论”“林学概论”“园艺概论”“畜牧概论”等课程添加到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以便培养出适应保险市场需求的农业保险人才。
新技术条件下,保险公司的风险管理、产品覆盖范围、销售、理赔等传统经营模式将面临挑战。保险公司只有把技术变革和商业模式变革结合起来才能应对这种挑战。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应该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把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对保险人才的需求,从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到课程设置,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到实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思想政治教育到社会责任意识教育等方面培养农业保险人才,并构建互联网保险经营模式的应用型农业保险人才培养体系。具体做法是在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人才培养体系中,增加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数据挖掘等技术方面的人才储备,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与保险业务密切相关的智能分析手段和方法。
保险专业的应用性很强,能力和素质是应用型人才的主要标志。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更多依赖于教学过程中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以及实验教学中对实践教学环节的仿真模拟。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应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保险专业的实际操作技巧,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另外,高等农林院校要加大实验室教学设备的投入,使实验设备具有模拟保险公司从管理到业务流程的功能,以方便学生提升实际操作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建立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加强与各保险公司的合作,并运用智能分析技术帮助保险公司开发新产品、防控风险。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能提升农林高等院校保险专业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而且还为他们进入到保险机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实践证明,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改革措施的实施能够产生以下几方面的效果。
改革后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不仅保障学生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还能突出高等农林院校、现代信息技术的特色。其培养的人才既能掌握经济学理论知识,能力强、素质高、具有扎实的保险理论功底、通晓动植物基本生长规律,又能掌握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实用技能,并在各种保险机构和大型企业中从事风险管理工作。
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看,改革后的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专业教师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能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课堂和微课堂开展教学活动,延长了课堂时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实验模拟、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人才培养的效果看,提升了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人才的培养质量,使培养的保险人才更好地满足了市场对高等农林院校保险人才的需要。一方面,培养的保险人才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保险理论知识,而且还通晓动植物生长规律,满足了国内外农业保险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培养的保险人才能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平台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扩大了农业保险产品的覆盖面,创新了农业保险产品,能更好地为农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资助项目: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互联网的“保险学”教学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JY1703139;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项目“陕西省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6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