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策略提高校本教研实效

2020-01-14 13:37李莹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科研教研组校本

李莹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经过探索总结,我们认为,提高校本教研实效有以下五种策略。

一是完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明确并制定教研组的活动要求和教研组长的工作职责;改进和完善各项教研组织工作制度,如教研组长聘任制度、业务学习制度、集体备课制度、教研活动制度、结对帮扶制度、教研组长例会制度、教研组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听评课和反馈交流制度、联盟教研制度等;研究制定和贯彻落实备课、上课、作业、辅导和评价“五环节”的具体要求,切实加强教学过程的常规管理。

二是打造校本教研骨干队伍。为提高精品校联盟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水平,学校开启“精品校联盟”项目活动,选派了教学基本功扎实的十四位教师组成了培训小组,在西城区教育委员会组织下,跟随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走进课堂,开展课堂研究,把学习新理念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提升团队教科研能力。学校有计划地选派教师外出学习、实地考察。此外,学校还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前提入手,依据教师发展的多层次性,探索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研方式,如集中专题式教研、定期沙龙式教研等。通过以上举措,提高校本教研教师的教科研意识和能力。

三是设计与组织多层次校本教研活动,实施集中、分组相结合的校本教研形式。每学期校本教研活动分为三个层次:首先,由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向全体教师做年级段的质量分析,和听课教师探讨、交流教学问题。其次,开展各类课堂教学现场听评课、议课、上课活动。再次,聘请专家和导师指导青年教师上实践课,从共同备课到课上指导,再到課后组织研讨,就课堂中的师生关系、教学重点难点的把握、教学任务的完成等方面进行“会诊”,以“课”为案例学习理论、合作反思。活动明确要求,主讲者必须认真准备,对重点难点、教学策略、基本学情等都要深人研究及全面把握,并形成相应的文本材料;参与者要积极质疑、踊跃发言,全身心地投人到研讨和交流中;杜绝照抄照搬,要结合班情学情,提出有针对性、实用性的备课方案。

四是通过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个体发展。学校一方面根据自身实际,积极申报上级有关部门的科研课题;另一方面结合本校实际,集中力量,自主选择本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难点,或影响教育教学的问题、困惑等进行研究。学校要求每位教师每个学期都要有自己的研究课题,学期末要形成科研论文,以此推动教师自我成长。学校围绕课题开展了校本培训,培训采用“一课两反思”的形式,先是通过集体备课,形成教学预案;接着以课例为载体,在年级教研组内确定两位教师以同课异构等形式上课,课后合作反思,改进教学行为,形成集体备课—第一次课堂实践—合作反思—第二次课堂实践—再次合作反思的集体教研流程,把实践、观察、反思相结合,使教师们在几轮的合作实践研究中,行为不断改善,经验获得提升。

五是利用信息技术录像更新教研形式。这种新型教研方式是利用声像设备等信息技术对教师课堂教学使用的教学方法、技巧等进行模拟录像,然后由专家、带头人与教师一道,整体分析教学流程,肯定优点,指出问题,帮助教师掌握各种教学技能。利用声像设备客观记录讲课过程,有利于教师从旁观者的角度,及时看到自己教学行为的不足,从而起到较好的矫正作用,促进教师教学自我监控并及时调整,这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网络教研是另一种不受时空限制、成本低、效率高的教研新形式。它基于远程教育实现教育教学指导、研究、沟通、交流、培训等教科研活动。其优势是:教研资讯可以及时分享,研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教研可以采用视频和网上直播方式进行;研修文献和视频案例的资源库可以便捷地建立,便于教师查找等。另外,线上学习也为专家“早期介入、全程参与”提供了便利条件。

校本教研立足于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通过问题解决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推动教师快速成长。教师在教研中不仅收获了专业知识,更增强了反思能力,养成了反思习惯。学校通过制定制度保障体系,确保教研活动富有成效,最终形成良好的学校教育研究文化。

猜你喜欢
教科研教研组校本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英语教研组的建设与发展
略论基础教育期刊编辑与中小学校教科研共同体的互动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基于课题研究的中小学教研组组织变革研究
给中学历史教研组长的五点建议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