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溱
从幼稚到成熟,从不知所措到轻车熟路,再到得心应手、胸有成竹,乃至高屋建瓴、运筹帷幄。优秀的领导干部,都是在实践中锤炼出来的。
最近青岛市为优化干部队伍结构,集中选拔了百名优秀年轻干部。其中,副局级30名,正处级40名,县级市正科级30名。30名副局级的人选简历及照片被一次性集中公布在媒体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评。
如此规模的选拔虽未必是“开先河”,但集中在一个城市里还是为数不多。所以引起“轰动”,也就不足为奇。
除了数量,还在于年龄。副局级限定在40岁左右,正处级40岁以下,县级市正科级年龄更小。选拔的步骤也颇为具体全面,即干部自荐,单位推荐,理论测试,面谈择优,专题调研,推荐考察,研究任用。七个步骤充分体现了好中选优,优中选强的原则。1738名干部纳入备选,选用的比例、选拔的空间都较为可观,可以说是一次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面谈关,担任“评委”的是市四大班子副市级领导和部分区市委书记、市直部门“一把手”。“火眼金睛”面前,素质、心态不过硬,很难过关。
30名副局级干部暂时不明确职级和岗位,全部充实到市、区两级疫情防控专班,接受为期半年的重大任务一线考验,期满评估合格的再正式研究任用。这又是一大“创举”,也是一大“看点”。是试用期,又不同于试用期。前者有正式文件任命,而且有具体岗位,后者只是有“目标”而没有“具体”。换句话说,是悬在空中的楼阁,就看下一步能不能顺利落地了。
这是对年轻干部的一次考验,也是能力、素质、水平,还有心理的一次测试。
什么是考验?简而言之就是应对所发生的一切,并要求在其中表现得得体、老练、成熟,甚至出类拔萃。
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从幼稚到成熟,从不知所措到轻车熟路,再到得心应手、胸有成竹,乃至高屋建瓴、运筹帷幄,磨难、锻炼不可缺失。没有跌过跟头的人,永远不会知道如何防范脚下的危险。同样,缺乏考验的领导干部,永远做不成大事。
成熟与年龄并不能画等号。有些人年龄一大把,处事的能力说不定还不如一个孩童。而周恩来26岁时已是黄埔军校的政治部主任。这种悬殊的差距就在于,没经过大风大浪的人和经历过波涛汹涌的人,站位永远不会在一个水平线上。
领导干部就是要到实践中去鍛炼,去经受考验。特别是那些资历、阅历、经历“欠缺”的年轻干部,不在实践中摔几次跟头,碰几次壁,甚至经受几次挫折,很难成长起来。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成长的过程,也是“吃亏”的过程。亏吃多了,就会明白怎样不再吃亏。领导干部没有这样的“经验教训”,就无法成为普遍被人认可、佩服、称赞的好干部。优秀的领导干部,都是在实践中锤炼出来的。翻开我们党的历史,从毛泽东开始,哪个卓越领导人没经受过千锤百炼?
经受考验,要真干实干,敢于面对矛盾,面对现实,面对群众。高高在上,浅尝辄止,回避推诿,这是一些自以为聪明的领导干部惯用手法。做“老好人”,不“得罪人”,在一些领导干部眼里,是“会干”的标志。实践证明,不敢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干部绝对不是好干部,充其量就是个“摆设”。实践也证明,不敢接触矛盾、直面矛盾的领导干部,一定无所作为。事业、成就、辉煌,都是在拼搏、碰撞、竞争中诞生的,无畏勇闯的人才会站在胜利的高峰欢呼。
所以,青岛把年轻干部放在被“观察”的位置上,一方面让其尽最大可能表现自己,一方面让众人横挑鼻子竖挑眼,方向是对的,路子是正的。相信经过风雨成长起来的这些年轻领导干部,不会让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