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本开新”与养生文化

2020-01-14 10:28王守常
养生大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知者仁者康养

王守常

上世纪30年代,有一个学派叫“学衡派”,陈寅恪是这个学派的精神领袖。他在《学衡》杂志上说:一方面不忘记本民族的文化传统,一方面努力向西方学习,这个思想可概括成四个字:返本开新1。

“返本”就需要对中华文化的源头及其历代的发展有深切的把握;对自己文化的来源了解得越深入,就越有面对新世纪的强大生命力。“开新”,一方面必须对我们传统文化做出新的合乎时代的新解释;另一方面又要利用我们传统的文化资源来对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建构出新的理论体系。“返本”和“开新”是不能分割的,只有深切发掘中华文化的真精神,才能适时地开拓出中华文化发展的新局面;只有敢于面对当前人类社会存在的新问题,并给以新的诊释,才能使中华文化的真精神得以发扬光大,使中华文化在二十一世纪的返本开新中重新燃起火焰。

中华文化最需要的是“返本开新”,“返本”就是要回归经典和源头,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的传统文化;“开新”就是要兼收并蓄各种新式文化,从而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出合乎时代的解释和应用。

中华传统儒、释、道、医各家的养生思想精华是中华养生文化的“本”。中华传统养生思想强调“以涵养为本,举动间要心平气和,善气迎人”,形成轻松、宽容、平静、愉悦的心理体验。这与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温、良、恭、俭、让”是不谋而合的。例如《论语》中有“仁者寿”一语,仁者就是有德之人,有道德修养才会使生命延长。清代方苞解释“仁者寿,气之溫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缄默者寿,故仁者寿。”气就是我们说的脾气、性情,一个温和性情的人就会长寿,人的本质对他人关心,仁者爱人,这个人就会长寿;能够容纳他人,宽容世界,就会长寿。此外,孔子提出“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从智者与仁者,动与静,山与水,乐与寿中阐释了动静养生的内涵。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提出“养生”(《庄子·养生主》),并提出“人上寿百岁,中寿八十,下寿六十。”道家指出人们的思想需要安静、清闲,不应有过多欲望,方能使神志健全、精气内守、延年益寿。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对于这段话,王弼是这样注解的:“知人者,智而已矣,未若自知者超智之上也。胜人者,有力而已矣,未若自胜者无物以损其力。用其智于人,未若用其智于己也。用其力于人,未若用其力于己也。明用于己,则物无避焉,力用于己,则物无改焉。知足自不失,故富也。勤能行之,其志必获,故曰‘强行者有志矣。以明自察,量力而行,不失其所,必获久长矣。虽死而以为生之,道不亡乃得全其寿,身没而道犹存,况身存而道不卒乎!”1在王弼看来,“虽死而以为生之,道不亡乃得全其寿,身没而道犹存”,这才是“死而不亡者寿”的真实含义。西汉淮南王刘安在主持编著的《淮南子》中提出:形、神、气为人的生命构造的三大要素,三者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均需谨养守护,养精神、调其气,才能形体康健2。

返本开新的思想精髓适合于我国现代各行各业的实践与发展,现代养生产业应该更多地理解与创新中华传统养生文化的“返本开新”的本质内涵。养生产业既要传承传统儒、释、道、医各家的养生思想精华,实现“文化返本”,也要融合科学合理的康养方式,实现“应用开新”。比如:饮食养生、能量养生、休闲养生等自然康养,就符合《黄帝内经》主张的“顺应自然”“天人相应”“形神共养”的指导思想。结合道家“返朴归真”的养生理念,遵循自然规律的方式,用大自然的能量涵养身体的精、气、神,以达到延年益寿之效。太极休闲康养的“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养生思想,不仅体现了中国传统养生文化含蓄内敛,同时亦强调自我内心突破的重要品质。而这些也正是现代人所迫切需求的。

随着社会的进步,中华养生文化要想源远流长、长久传承,就需要对传统中华养生文化“返本开新”,既要大力弘扬中华养生文化理念,也要推进养生文化及养生方式的时代创新。

猜你喜欢
知者仁者康养
仁者爱人
古语积累
《论语》佳句精选
康养太极:太极康养教学教研实践创新初探
康养小镇“康养+”发展模式探析
后知者
森林康养地试点,可以先粗后细
『仁者爱之理』
点点读《论语》
衰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