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洲
“燃烧小小的身影在夜晚,为夜路的旅人照亮方向。短暂的生命,努力地发光,让黑暗的世界充满希望。”这些美丽的歌词,都与一种打着“灯笼”的小精灵萤火虫相关。曾几何时,萤火虫带给了几代人儿时最本真和无尽的欢乐与童趣。但今天,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里,再也难觅萤火虫的踪影。即使在“美丽”的乡村,也很难看到大量萤火虫自由自在飞舞的美妙景象了。
萤火虫是一种世界公认的环境指示物,分为陆栖和水栖两大类。它生命脆弱短暂,一般的成虫只能生存十来天左右。萤火虫只喜欢植被茂盛、水质干净、空气清新的自然环境。一旦植被破坏、水质被污染、空气变污浊,它们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萤火虫种群数量的多少直接反映了生态环境的质量好坏。在我国大陆,萤火虫的分布很广,从最北端的黑龙江到最南部的海南岛,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季节,分布着不同的种类的萤火虫种群。对于萤火虫的关注和研究,国内还处于幼稚期。初步研究显示, 国内已知的萤火虫种类有200多种1。
近年来,野外萤火虫数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城市化、工业化、农村美化造成的萤火虫栖息地生态被破坏、农药化肥导致的土壤污染、城市里的光污染、大量外来生物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湿地的减少等。萤火虫的幼虫以捕食蜗牛、螺类等动物为生,萤火虫也是这些农作物害虫的主要天敌。
海南优越的生态环境,非常适宜萤火虫生存繁衍。根据华中农业大学昆虫学教授付新华的科研团队调查,在海口市美兰区演丰镇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里发现了米埔萤和未知多光点萤;在定安縣龙州村、昌江霸王岭森林公园、屯昌县坡心镇关朗村、儋州市热带植物园、保亭鹦哥岭、七仙岭、五指山市水满乡、琼中百花岭、琼海市会山镇国营东太林场等地,都发现了不同萤火虫种群。研究者在调查中发现:萤火虫在海南分布较广,如在雨林、山谷、稻田及村庄附近的池塘环境中都有分布。研究者们在海南总计发现了15种萤火虫,其中9种为未知品种。
为了保护环境,提高人们的主动环保意思,环境指示生物萤火虫,由于其浪漫、可爱、可亲的特点,萤火虫复育和保育开始进入科学家的视线。萤火虫的复育,是通过恢复与再造萤火虫的栖息地环境,包括对萤火虫食物链的恢复,通过人工干预与饲养,以达到萤火虫种群、数量的增加和发生期延长。同时,营造出有利于人们近距离观赏萤火虫、体验萤火虫复育过程的沉浸式赏萤与体验环境,具有一定的景观效果,能达到引领大众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保护自然、敬畏自然的自然科学教育之目的;引领人们主动参与到萤火虫的复育和保护环境的实践中,让萤火虫重返自然,让老百姓享受自然,让人与自然幸福地和谐共生。
萤火虫的复育和保育在我国大陆地区刚刚开始,通过科学工作者的持续研究和探索实践,已经有了初步的复育经验和技术知识的累积,并开始得到了社会大众的认可和支持。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国家战略,这是顺应国际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潮流、实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作出的必然选择。为此,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加快形成资源节约型和绿色低碳的产业格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从源头改变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就成为新时代未来产业发展模式选择的方向。海南正在加快自由贸易港与国际旅游岛建设,正是萤火虫等生态物种的保护利用,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康养产业的大好时机。在海南发展生态萤火虫农旅康养经济,可谓是占尽天时、地利、人和,无疑将点亮乡村的“夜游经济”业态,使之成为一张海南农旅康养新名片。
实现海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战略,萤火虫经济是天然的驱动力。海南省2022年规划建设特色小镇、美丽村庄,开发乡村旅游打造100家椰级乡村旅游点和20家旅游小镇;打造30个省级、市县级休闲渔业示范点,建设10个渔业风情小镇和30个美丽渔村;质量兴农,争取全省100%的“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农产品持证出岛,瓜果菜违禁药物检出率在1%以下,畜禽、水产品违禁药物检出率在0.5%以下;绿色兴农,创建国家生态循环农业示范省。1
相关萤火虫主题康养旅游实践证明:萤火虫经济,对乡村振兴和乡村旅游有着强大的带动力。
目前,在我国台湾地区,生态赏萤已经成为一张乡村旅游名片,很多台湾的小山村都会把萤火虫作为一种生态指标。其中,台湾嘉义瑞里风景区、阿里山、奋起湖、石卓等地的萤火虫种类最多,约有60多种,一年四季都会出现,甚至在冬季也可以看到珍贵萤种——雪萤。
除此之外,国内的南京灵谷寺、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及国外的新西兰怀托摩萤火虫洞,都是被人们所公认的世界知名萤火虫观赏的代表景点。夏季的南京灵谷寺,那成群的萤火虫在树林中穿梭飞舞,星星点点的亮光如同夜空中的繁星,成为了南京夏夜里的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夏天,只要不是雨天,每到夜幕降临,都能在草丛间、大树上欣赏到如同千万盏满天星一般的萤火虫;新西兰的怀托摩萤火虫洞,不但景观靓丽,而且配套设施和安全性都是最佳,这些萤火虫发出的光亮,就像出自设计师的舞台灯光效果,让人觉得仿佛置身于流光溢彩的童话世界里一般。每个景点的萤火虫虽吸引着各地的人们去争相“朝拜”,但更像是用萤火虫独特的方式,在提醒着人们且看且珍惜。
在国家生态文明战略指引下,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过程中,国内有远见的地方政府,特别是无旅游资源、地理位置边远的乡村,已经开始探索出以萤火虫为主题的农旅康养经济、绿色发展的新模式。
四川都江堰“春风拾里”的稻虫模式:以“文化创意+旅游”为产业发展方向,努力建设农耕文明与现代文化融合的生态旅游目的地、现代新型产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的田园城镇典范区,主要开展打造高品质大米品种选育、萤火虫野放基地等。而萤火虫产业链项目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改善田园生态系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重庆萤火谷计划:包括萤火虫教室、萤火虫咖啡、萤火虫杂货铺等项目,已形成以昆虫复育、生态农业、自然科普为主导的产业模式。园区还通过昆虫复育区复育超过32种不同的蝴蝶,并引进台湾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发展了蔬菜瓜果的全生态种植,让市民白天看蝴蝶、夜晚看萤火虫、体验农耕生活。
湖北大耒山萤火虫小镇模式:将大耒山打造成国内首个萤火虫生态保育园。通过对村民進行环境教育,逐渐禁用农药和除草剂。随着萤火虫基地的发展,“萤火虫大米”品牌应运而生。在萤火虫大米品牌带动下,其他农副产品的销售也水涨船高,大大提高了集体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并开始逐步探寻出“自然栖息地保护+科研+科普赏萤+生态农业”的可持续生态保护模式。
萤火虫农旅康养是生态农业和田园康养的科学发展升级版和自然结果,也是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必然途径。它的主要特点有:
1.真正的绿色农业——以食养生
主要体现在时令养生和有机养生两方面。时令养生指根据季节,注重“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不同养生之法,坚持“不时不食”的理念;由于萤火虫的可辨识性,自觉提供无污染、天然有机农产品养生食品。
2.独特的田园+萤火虫风光——以静养生
乡村的山、水、田自然生态景色,加上萤火虫等生物构成梦幻般的意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沉浸式休闲康养场景。和谐与美奂美仑的景观,通过视觉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心灵上受到美的熏陶,产生人与自然交融一体的感觉,进而沉淀浮躁与喧嚣,释放郁闷与压抑。它可以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起到独特的养生、保健和理疗的作用。
3.农耕与萤火虫复育活动——以动养生
土法农耕,可让人们体验到传统农耕文化,感受对天地的敬畏之情;萤火虫的复育,使都市人可利用闲暇时间,自觉地参与生态环保、保护大自然活动,修身养性,并从中得到养生锻炼。“以动养生”是我国古代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朴素的养生观念。古代医学家华陀认为:“动则谷气易消,血脉流利,病不能生。”
4.与自然乡土融合相处——以和养生
在恬静的田园自然风光与明亮、幽静、可爱的小精灵萤火虫相交融的赏萤场景中,形成的人与人及人与天、人与地和谐统一、安静的相处方式和心灵感受,提供给人们以和养生的物质和精神基础,使人们从中得到愉悦的情绪和宁静的心灵。
萤火虫农旅康养,同时具有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就萤火虫而言,科学赏萤,让观赏者在欣赏萤火虫景观时,将休憩体验、生态认知、知识获得三者结合,加深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自然生物的认识,直接影响其环境行为,对生态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亲自帮助萤火虫营造栖息地环境,青少年借此探究人类、自然生物、环境三者间的关系,可以强化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意识的教育。
萤火虫给予人类的不仅是视觉和精神的享受,还为科学家提供了创新灵感。科学家们成功地从萤火虫体内分离出萤光酶,合成了萤光物质,制成了不需电源的生物光源,在矿井、深水排雷等领域发挥了独特的作用。科学家还利用萤火虫发光的原理制造出不辐射热的发光墙或发光体,用于手术室和实验室;并正在尝试以发光体诊断疾病、探测太空生命等。因此,萤火虫不仅仅能提升我们的生活环境水平和生活质量,更能激发出人类更多的智慧和潜能。
推动海南以萤火虫为主题的农旅康养产业发展,乡村在得到绿色低碳发展的同时,还为乡村旅游增添夜游消费业态,必定成倍提高乡村旅游的经济效益和生态价值,促进村民主动保护生态意识的提高,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增长的同步发展,以及美丽乡村与田园康养的可持续发展。
期待小小的萤火虫,带动农旅康养产业在美丽的海岛上熠熠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