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画元素在场景式游戏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2020-01-14 10:20侯婧宇
上海工艺美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写意画设色界面设计

侯婧宇

The article focuses on expression techniques of freehand painting, expounds on digital platform express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nalyzes the methods of integrating with scenario-based game interface design.

一、写意画

“写意”在《辞源》上总称为“宣曳书写,描摹心思”。写意画最早在南宋才具有自己的画派,也就是大写意派,创始人为梁楷。梁楷秉性疏野,被世人称为“梁疯子”,中年后绘画特点由细笔白描变为水墨自逸。他的作品表现出了简练豪放的作风,《六祖图》和《泼墨仙人图》又是一种表现,是运用粗阔的笔势与有浓淡的水墨所作的粗笔写意画。“丰子恺把中国画的‘画中有诗分为两种,其一是画与诗的表面结合,即用画描写诗所述的境地和事象;其二是诗与画的内面的结合,即通过画的设想、构图、形状、色彩的诗化。”第一种可以称之为以图解诗,又或为以诗解图;第二种则是真正的画中有诗、画中含诗。大多数的山水画家都是把诗与画的结合理解为第一类型的,因而使得山水画的意境流于表面而肤浅。只有少数画家,也就是那些山水画大师们,深谙其中的道理,在他们的作品中既有“诗的描述的境地”,又有画对诗的暗喻。也就是“文思境界”与“笔墨境界”的结合。

二、限制因素及效果要求

1. 限制因素

在元素借用方面,需要考慮到的是游戏所面对的玩家的年龄层,以及玩家的工作领域,由此来了解玩家对国画艺术的理解度、接纳度,再斟酌场景式游戏界面对写意画元素的采用限度。在写意画的实现方面,常见笔刷的单一感会限制场景式界面的独特性,甚至带来单一感、以及机器操作的僵硬感。这样所做的作品并不会那么容易地实现写意画的精髓,也就是意境与神韵的营造。

2. 效果要求

第一,写意画意境的塑造为整个画面的精髓所在,也就是达到“诗画一体”的境界,这是实现优秀的界面作品的前提条件。不论是哪一种类型的游戏,场景式界面在借用写意画元素时都需要深刻考虑到这一点,并综合笔墨、构图等因素将其实现。第二,是与游戏主题的符合度。据资料的搜集后发现,真正意义上的写意画颜色仅由墨色构成。通过调节水与墨的融合度,可以塑造一幅宏伟壮丽的且蕴含诗意的山水画,设色并不是必要元素。但在游戏中,色彩的占比就重要很多。单纯墨色的游戏界面受众范围会有所限制,但艺术爱好者会将其作为一部艺术作品进行观赏与收藏;融合了丰富色彩元素的写意画游戏界面相对更抓人眼球,受众范围也会随之扩大。具体的应用准则还需要结合游戏性质来定夺。

三、应用方法与视觉效果的提升

1. 写意画的应用限度

游戏美术对写意画元素的应用方式与限度需要结合游戏的定性来考虑,其中包含游戏的目标群体取向。第一种为科普类游戏,目标群体多针对于孩童。根据目标群体特性发现,孩童极易受游戏美术的影响,且好奇心与学习范围是十分宽广的。因此作为传统绘画艺术的写意画元素可以将骨法、笔墨与诗韵简化之后完整地表现出来,同时结合设色艺术以增加游戏趣味性。第二种是与上述采用度相似的解谜类游戏。这类游戏的目标群体多为青少年和少部分热爱游戏的中年。这类群体由于年龄与学识的累积,对写意绘画作品已有些许的了解,群体中更可能包含针对国画艺术的研究人员,因此对实现写意画元素的高度有一定的要求。第三种是战斗类游戏。这类游戏的娱乐性很强,使其受众面非常广泛。由于娱乐性与视觉刺激感的要求,写意画元素融入游戏界面设计的要求会更多,元素展现特点也会根据游戏情节变化。如游戏《说剑》是一款以交互为主的打斗游戏,为了遵循交互原则带给玩家清晰明了的界面功能,因此在打斗关卡的水墨设计较为规整,舍弃了写意墨法极致洒脱的笔法,但仍能够保留洒脱的视觉特点。

2. 技法的提升

针对数字平台笔刷带来的僵硬感,可通过对软件内绘画笔刷的调整来解决。写意画的笔触较为“豪放、粗犷、随意”,在谢赫的六法论中“骨法用笔”与笔触紧密相关。 著名艺术家刘海粟将“骨法用笔”包括在“笔致(Touch)”之中,认为笔迹可以有困弱、工细、轻盈、精谨等不同的样貌,从而体现出绘画各自的气韵。 在设计场景式界面美术之前,既要考虑到写意画来描绘山的皴法、描绘水的蜿蜒等的艺术特点,又要考虑到描绘花、鸟、植物等具体特性,根据这些不同特性采用相应的笔刷绘制。现阶段的绘制软件(Photoshop/Sai)中含有大量丰富的水墨笔刷,如“干介质”、“湿头软笔”等,直接采用会显得过于僵硬,难以达到气韵生动的艺术效果。设计者可选择通过对特定元素在写意画中的表现特征进行总结,寻找出共性后综合其形态进行描摹,为不同元素制作特定的绘画笔刷。这样的方式能够为包含众多元素的场景式界面的绘制提供便利,同时也能够通过对绘制工具的调整,实现写意画墨法的气韵与流动感。

3. 意境与构图意境是写意画的精髓所在,从古至今已形成诸多完整的理论总结,如“气韵生动”、“以形写神”、“诗画一体”等。南齐谢赫将“气韵”作为品评中国画艺术的最高准则,“气韵”妙在“在意不在象,在韵不在巧”,“骨法用笔”妙在虚实之间。 更有丰子恺将赵孟所提出的“诗画一体”划分为表面结合与内面结合两类,其中,诗与画的内面结合是游戏场景式界面设计所需要继承的,而不只是图文解画。从界面美术氛围层面来讲,水与墨的融合加入设色艺术作为关卡的布景,塑造或隐或现的远山与静水,抑或蜿蜒崎岖的山路与花鸟,都能够使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感受到写意画的意境与神韵。如在科普解密类游戏中,场景式界面设计更倾向于通过文思境界与笔墨境界的融合,完整地实现写意画的艺术特点,通过笔墨与丘壑的经营、结构的层次中表达审美,使玩家能够通过界面艺术形象体验精神的畅游与气息的感受。

构图是绘画的基础,对场景式界面的空间排布有掌控作用。其一,写意画以场景的形式与游戏界面融合,一方面能够完整保留画中的气韵,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游戏沉浸性。在场景绘画的构图中有“布势”与“开合”的关系。“势”有大小之分,正如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一样,大的整体是由许多小的局部组成,小的局部必须服从整体的需要。 “布势”与“开合”是相呼应的,“开合”为聚散、变化、分与合、放與收。在构图中,中国水墨画讲究“计白当黑”,别具匠心地留着主次、大小、疏密不同的“空白”,给人们留下丰富的想象余地,使画面更加别出心裁。 在进行游戏界面设计时更是如此,把中国式的审美艺术运用到设计中去,让空白在界面中游走,是设计师与玩家进行的心灵碰撞与话语交流。高完成度的国画游戏美术设计讲究神韵与意境营造,这可以借鉴写意画的构图法则,通过使写意画元素水墨与设色艺术的融合,灵动地表现界面物件,达到提升界面设计意境的目的,也使得界面设计更加多元化。如游戏《花与剑》就利用写意画元素作为游戏主体美术风格,将界面物件中彩墨的美和空间中的白相互呼应,提升游戏界面的意境与气韵的同时蕴涵着诗意,达到暗喻了游戏剧情的神秘意义。

4. 色彩与笔墨

色彩,传统意义来讲也就是设色。自南齐谢赫提出“随类赋彩”以来,中国画色彩的理论就以此为基础延续了千年之久。其中“随类”二字可以说是中国画设色的最准确的概括:中国画侧重于物象分类后的整体设色,而并非细节的具体细微化的形象,这样的设色妙处在于似象非象、似真非真,给人在欣赏之余,以无穷的玩味。 山水画中的“随类赋彩”在山石设色中的具体表现大体是一致的,包括树木、植物的设色在大体上也能保持一致,这样的色彩运用能够构成画面整体色彩效果的完整性,并富有一定的艺术意味,这同样适用于游戏场景式界面设计中。通过游戏风格与类型划定用色区域,写意画风格通常需要降低色彩的饱和度,避免带来俗艳的视觉感受。

唐宋以后水墨显。其思想基础是阴阳、太一的色彩观念,老、庄、禅宗融合的哲学思想, 这也是文人画色彩观的依托。 由于老、庄哲学及禅宗思想的共同影响, 使得宋、元以后中国传统绘画总体呈现出以水墨为主、色彩无关紧要的面貌。中晚唐的写意画出现了 “破墨 ”的理论:“这种渲淡形成了有浓淡 , 深浅变化的墨的块面,因此,在勾廓后即使不施颜色,也可以用这种墨的块面去表现物体的体面与凹凸,它实际上是使墨在体面表达上充当了从前色彩所担任的角色” 。 此方法多用于文化艺术性质的游戏之中,因此在设计此类游戏的场景式界面元素时,可以将笔刷的浓度调低以模仿出水墨毛笔效果;再依照相应山石、水流、花鸟等元素的绘画特征,依据特定结构来依次叠加笔刷的层次。在界面元素的处理方面,需要做到组织合理、层次清晰,以及按照不同的功能来分区块表现,如信息按钮与功能按钮的区别、技能图标与功能图标的区别表现等。

结论

通过对写意画的绘画与表现技法的梳理,可以发现其中蕴含着大量丰富的表现特征。从意境的营造,到笔法与水墨的表现技法,再到设色艺术的“随类赋彩”表现手法,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具有深厚的艺术特征与价值。将这样的艺术特征与艺术价值融合到数字平台的场景式游戏界面设计之中,一方面能够为现代设计者提供更具模范性的设计绘制参考,同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使场景式界面的美术表现更具深度和艺术性;另一方面,能够为融入写意画元素的游戏赋予更多文化价值,使游戏的文化艺术内涵进入更高一层的水准。随着接下来的写意画元素融入场景式游戏界面设计研究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多更丰富的表现手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写意画元素场景式游戏界面装饰的设计正通过更加标准化的平台逐步走向繁荣。

参考文献:

〔1〕唐勇力.再谈工笔画的写意性[J].美术,2009(04):65-141.

〔2〕陈池瑜著. 中国现代美术学史[M]. 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0.(3).

〔3〕高峰,聂婕,黄磊,段凌宇,李晓明.基于表现手法的国画分类方法研究[J].计算机学报,2017(12):2871-2882.

〔4〕刘海粟.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6(2):24-43.

〔5〕吴浚.当代中国画审美大众化的困境、机遇与突围——以水墨动画为例[J].书画世界,2017(1):77-78.

〔6〕戴凌云.文化创意背景下中国画要素在交互界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7(1):80-82.

〔7〕张姝,王春涛,中国传统水墨元素在现代网页界面设计中的创新与运用[J].美术大观,2014(10):106.

〔8〕罗颖. 意象与色彩[D].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0.

〔9〕李济民,宋永忠.“彩”“墨”语言在中国写意人物画中的演变[J],山东社会科学,2008(2):50-55.

〔10〕郎绍君,论中国现代美术[M]. 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写意画设色界面设计
中国传统元素在界面设计中的应用
《岩高千尺虎》
中学美术写意画教学的新思考
《独白系列之三》
《鹿鸣》绢本设色
《鹿语系列之二》 纸本设色
浅析明代画家徐渭的写意花鸟画
论八大山人和徐渭写意画之共性——荷
界面设计中的图形创意方法
新媒体界面设计对当代报纸版面设计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