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公安部安全与警用电子产品质量检测中心 邱日祥
关键字: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 机械电控锁 数据记录 联网
GA 576-2005《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发布实施已14 年,标准的发布实施为银行营业场所等重要场所的安全防护起到了很好的技术支撑作用。随着技术的发展及社会防暴形势的变化,原标准与实际工作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情况,迫切需要修订以规范市场,提升产品质量。2013 年7 月,公安部科技信息化局下达修订计划,历时4 年,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试验论证工作,新版标准于2018 年9 月1 日发布,于2019 年1 月1 日实施。本文从标准前后的主要变化从产品的结构及功能进行全面解析,以便读者更好的掌握标准。
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以下简称联动门)是由内外门体、连接通道、电控装置和机械电控锁等组成,具有一定的防破坏能力,用于分隔控制区域与非控制区域的,防止未授权人员尾随进入的装置。从产品的定义中就可以对产品的结构组成、性能及功能有全面的了解。
联动门由内外门体、连接通道、电控装置和机械电控锁等组成。值得注意的是:
1)实际应用中,面向控制区域的门体称为内门,朝向非控制区域的门体称为外门。对于内外门体,一般来说是一樘外门对应一樘内门,但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是一樘外门对应多个内门,外门与其中任意一樘内门之间形成联动关系。正常情况下,只有外门关闭,其中一套内门才能开启,或者只有所有的内门都关闭,外门才能开启。
2)连接通道是连接内外门体、具有一定抗破坏能力的封闭通道,分为固定墙体通道及板材通道。如果通道是板材通道,且与内外门体集成为一体的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则称为整体型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如果连接通道是固定墙体,则生产企业只需要提供内外门体与电控装置,该类产品称之为分体型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
3)电控装置和机械电控锁是联动门实现联动功能的基础,也是标准变化最大的两个方面,在原来标准的基础上改变了锁具的安装方式、提升了锁具的强度、增加了电控装置数据记录及联网要求。
产品的主要性能是应具有一定的防破坏能力,包括利用普通手动工具及便携式电动工具进行的机械暴力破坏,对要求具有防弹性能要求的联动门,其外门还能防住1979年式微型冲锋枪在离枪口5m 发射的1951 年B 式7.62mm手枪弹(钢心)。值得注意的是,防弹性能不是必备的性能。
产品的主要功能就是分隔控制区域与非控制区域,防止未授权人员尾随进入的装置。防止尾随进入的关键是内外门体启闭的时机,主要通过电控装置和机械电控锁来实现,包括联动互锁、强制双开、强制复位、强制双闭、开门超时报警、记录及联网等功能。
为了方便市场流通及监管,标准规范了产品的标记。前面已经提到联动门按连接通道与内外门的组合方式分为整体型和分体型,且有的产品的外门还具有防弹性能。因此,联动门由产品名称代号、结构代号(具有防弹性能的产品用括号标注FD)、企业代号、企业自定义代号等五部分组成。标记方法如下所示:
图1 联动门产品标记
示例1:FLAM-Z-AB01 代表AB 公司的01 型整体型联动门。
示例2:FLAM-F(FD)-AB02 代表AB 公司的02 型具有防弹功能的分体型联动门。
联动门主要在重要、高端场所使用,且要达到门扇规定的抗破坏性能要求。为方便研制、生产、检测和监督,标准规定了产品的一些基本结构及安装要求。
采用钢板制作门体及通道的联动门,门体的内、外钢板厚度应大于等于1.0mm,门体内应有加强骨架结构及填充物,通道的结构应与门体一致。门框钢板的厚度应大于等于2.0mm。以上提到的钢板厚度都是符合GB/T 708-2006《冷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 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的标称厚度,商品钢板的厚度下偏差比较多,按照以上两个标准,钢板允许的偏差应符合表1 的要求。
表1 钢质板材允许偏差 单位为毫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具有防弹性能要求的联动门,门扇和门框的钢板都应该加厚,对门扇的重量有要求的场所,可采用防弹钢板。目前防弹钢板发展很快,防1979 年式微型冲锋枪在离枪口5m 发射的1951 年B 式7.62mm 手枪弹(钢心)的防弹钢板的厚度在2mm 左右。
前面提到,联动区域是一个具有一定防护能力的封闭区域,联动门的门扇与通道都应该全面保证该区域的防护性能。因此,标准要求联动门的内门及外门应采用全封闭平开门。门扇上安装的透明视窗不应降低门体的防护性能,面积应小于等于600cm²。观察窗一般由安装在内门上,是内部工作人员用来观察从外部进来人员周围情况的视窗,无需太大可视面积,同时,视窗一般由防弹玻璃、防砸玻璃或防弹防砸玻璃做成,而防弹玻璃、防砸玻璃等透明材料在普通手工和便携式电动工具面前显得比较单薄,需要在视窗周围进行加强,以防止通过视窗进一步扩大洞口的面积。
联动门基本上都是应用在银行营业场所等高端场所,因此,外观及加工工艺质量要求相对比较高,标准的具体要求有:
1)门体所有可触及的部位应光滑,无毛刺,不应有致使损伤的利刺或尖锐棱角。金属(不锈钢板除外)构件外表面应进行防腐蚀处理,漆膜表面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无露底、气泡、明显堆积、剥落等缺陷。电镀层色泽光亮、均匀,无锈点、锈斑。焊接部位焊缝应牢固,表面波纹均匀。
2)门扇关闭状态下,门扇与门框之间上、左、右间隙应小于等于3mm。间隙的大小一方面与抗破坏能力有关系,间隙越大,撬棍就有支点,利用工具破坏门扇变得更容易,同时,间隙的大小也是企业加工能力、加工工艺的体现,间隙越大,说明工艺能力越差。同样,反映加工能力的还有门框、门扇的宽度、高度尺寸偏差及门框、门扇的两对角线长度偏差都要求在4mm 以下。
3)标准中要求连接通道深度要求净尺寸应大于等于1m,因为联动门应用在重点安防场所,需要减少联动门形成紧急双开的状况。为了方便携带一定的物品通过,标准规定了通道的最低长度,如在银行营业场所,1m 的通道可方便款车、款包等顺利通过。
铰链在门上的作用非常大,首先是门扇绕着门框转动的轴,需要转动灵活,在小于等于49N 拉力的作用下,门体可灵活转动90°;其次是铰链的强度,既要能支撑门体重量,还要保证通过破坏门铰链不能轻易将门打开。标准要求门扇在开启至90°时,门体不应产生倾斜,门铰链轴线的位移量应小于等于2mm。从工艺上,标准要求门铰链采用焊接工艺时,焊缝不得高于铰链表面。
要保证联动门防护性能的充分发挥,安装非常重要,因此标准要求门框应有伸入墙体纵向的支撑受力金属构件。该构件直径应大于等于10mm,以小于等于500mm 的间距均匀分布于门框四周,若采用焊接方式进行固定时,焊接点不应影响门体正常启闭。支撑受力构件与门框的连接应牢固、可靠,在门外不能拆卸,任一点的连接强度均应能承受2000N 力的冲击而不产生明显变形、断裂。
机械电控锁是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上使用的具有联动互锁功能、以机械和电信号方式控制启闭的锁具。此次标准变化最大的方面就是机械电控锁的要求。
锁具应采用嵌入式安装,且锁具的安装部位应有加强防护钢板,在舌孔接合处应有防撬措施。2005 版标准的锁具是允许外装式,但是外装式的机械电控锁的牢固程度差。在安装不牢的情况下,用大锤从门扇外面就能破坏。在此次标准的修订中,将机械电控锁改成嵌入式安装,锁具安装部位应有加强防护钢板。防撬钢板应大于锁体的尺寸。安装了锁具的联动门,锁定点承受6000N 压力后,门扇最大凹变形应小于等于5mm,锁具不应产生位移并可正常启闭。这样,锁具安装部位的加强及锁舌的强度必须有保证才能达到标准的要求。
机械电控锁的启闭响应时间应小于等于3s。一方面是安全的考虑,如果犯罪分子预谋在即将关闭门扇时从锁扣盒处采取遮挡措施,锁具的锁舌无法伸出将使犯罪得逞。因此,响应时间越短越好。另一方面是出于效率的要求,如果锁具的响应时间太长,会影响正常工作。
机械电控锁在正常情况下是靠电信号开启的,但在断电情况下,是否锁具就会失灵而使受控区域处于失控状态,这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因此,要求机械电控锁锁闭后,在断电情况下,机械电控锁应能继续保持在锁闭状态,伸出的锁舌不应出现松动。其轴向在承受500N 的静压力,锁舌缩回量应小于等于5mm,且不应开启。当电源断电或电控部件出现故障时,应能通过机械方式手动控制机械电控锁进行启闭。这样,既是消防安全的需要,也能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
1)机械电控锁是配有机械防盗锁头的,其锁头的密钥量、互开率、抗破坏性能应达到GA/T 73-2015 中B 级以上要求,且主锁舌伸出长度应大于等于20mm,主锁舌的长度越长、越粗、越结实,其防护能力越强。
2)由于一般电压很不稳定,为保证锁具的正常使用,要求其在额定电源电压的85%~110%变化范围内,机械电控锁应能正常工作。正常电压下,联动门便可工作。
联动门作为一套出入口控制系统应用于重要安防场所,其主要功能是通过电控装置来实现。
联动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下,内、外门中任意一扇门被开启后,另一扇门采用机械和电控方式应均无法开启。这是联动互锁功能的基本功能,在营业期间、联动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必须是联动互锁的,只有在一樘门关闭的状态下,另一樘门才能被开启。
当联动门中任意一扇门处于开启状态的时间超过10s时,电控装置应能给出相应的提示。这一点与前面的锁具启闭响应时间应小于等于3s 相呼应。前面提到,如果锁具出现故障,锁舌没有完全伸出锁定锁具或者锁舌被蓄意卡住而没有锁定锁具,10s 后锁具会发出报警,提示使用者没有锁门而消除相应的安全隐患。
在应急情况下,应能同时开启内、外门,同时电控装置应能发出报警信息。对电控装置复位后,应能恢复至联动互锁状态。前面已经从物防的角度提醒了紧急双开应尽量少用,在不得已需要用的情况下,开启紧急双开按钮,两套门可以同时被开启,但是,同时联动系统应该发出报警声响,提示本地及后台及时关注现场的情况。一旦紧急情况处理完毕,应该马上使电控装置复位,让其恢复到联动互锁状态。在GA 38-2015《银行营业场所安全防范要求》中要求,“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有双开应急开启和双开应急复位功能”,当然,这也是符合消防安全的要求。
在紧急情况下,应能对内外门进行紧急锁闭,紧急锁闭后内外门采用机械和电控方式应均无法正常开启,同时发出报警信息。对电控装置复位后,应能恢复至联动互锁状态。
当采用电子密码、IC 卡等电子识别方式和/或生物特征识别方式进行身份验证控制机械电控锁启闭时,电控装置应能对启闭信息进行记录,记录内容应至少包括日期、时间、用户名等。电控装置应具有保存不少于10000 条的信息记录的存储容量,且断电后所记录的信息不应丢失。对于这一要求,要注意如下事项:
1)标准中没有明确表明机械钥匙不允许使用,但是机械钥匙容易被复制及发生丢失现象,一旦发生类似情况,防尾随门便形同虚设。因此,不建议正常情况下使用机械钥匙开启内外两道门扇。
2)联动门是对重点场所的防控,不建议内外门体均使用同一介质进行开启。大部分银行都规定,在营业期间,外门由外部需要进去的人员自己开启,内门由内部的人员在看清其周围是否有人尾随的情况下开启。当然,内门也可以由需要进去的人开启,但是最好不采用与外门同样的介质。如外门用指拇指纹,内门还用指纹时,最好采用别的指纹。
3)防尾随门作为一套出入口控制系统,记录出入信息是必须的,GA 38-2015 要求记录的时间要求不低于180 天。系统必须有一定的内存,本标准仅要求10000 条。因此,如果内存不够,还要考虑数据的导出及备份管理。
电控装置应能具有信息记录上传功能,并具有断网续传功能,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联网功能是安防系统中必备的。
电控系统的备用电源、电源电压的适应性、防水性能(IP30)、电气安全性及电磁兼容性与其他安防弱点产品一样,要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以保证系统在一般的环境下都可正常运行。
标准规定,利用普通手工工具及便携式电动工具,联动门的抗破坏时间应大于等于10min。在进行破坏试验时,主要针对联动门的薄弱环节,对于分体式联动门,采用钢板模拟墙体配合试验。破坏的部位主要包括内外门门体、锁具安装部位及锁定点部位,通过所坏锁具和铰链等部位,同时打开内外门,或从非控制区域到控制区域形成一个大于615cm²的通道。
值得说明的是,很多人认为联动门的防护能力太弱。其实不然,目前绝大部分联动门门体的内外板厚度一般都不低于1.0mm,达到了GB 17565-2007《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中乙级防盗安全门门体的强度,但是因为使用的是机械电控锁,锁具可以从内部手动开启,也就是说从锁具旁边开一个38cm²的洞口,即可打开门。这一点决定了防尾随门的抗破坏能力相对较低。
还有,联动门的使用场所一般分营业(上班)时间和非营业(上班)时间。有些单位为了加强该部位的防护,在机械电控锁外还增加一套机械防盗门锁,适于非营业(上班)期间加强防护使用。
表2 射击试验顺序和防弹受试部位
标准规定具有防弹性能的联动门的外门薄弱环节的防弹性能应不低于GA 165-2016《防弹透明材料》中3 级,即用79式7.62mm轻型冲锋枪、51B式7.62mm手枪弹(钢心)在10m 处对联动门外门的薄弱环节按表2 进行试验,子弹不能发生穿透现象。
值得说明的是,不是所有的联动门都要求防弹,只有具有该要求的时候才提出相应的要求。实际应用中,带透明视窗的门一般都是内门。
门扇、门框与门扇连接及锁定部位在经受30 kg 沙袋、9 次冲击试验后,不应产生大于5mm 的凹变形,且门框与门扇所有连接及锁定部位也不应断裂或松脱。该要求主要是从门体的整体强度方面提出的,也就是说门体仅有内外两层钢板是不够的,还需要加强结构及填充材料,以保证门扇在受冲击时不会产生大的变形及破坏。
新版GA 576-2019《防尾随联动互锁安全门通用技术要求》与2005 版相比,增加了产品种类,对锁具及产品功能要求提升,同时规范了试验方法,对规范产品市场、提升产品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产品的定义、结构要求、性能要求及功能要求对标准进行了全面解读,以便读者更准确的理解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