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香榧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2020-01-14 00:17何祯王宗星张骏俞伟钢朱瑞岚沈爱华
浙江农业科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香榧浙江省管理

何祯,王宗星,张骏,俞伟钢,朱瑞岚,沈爱华*

(1.浙江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 2.新昌县林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新昌 312500; 3.新昌县天姥林场,浙江 新昌 312500)

香榧(TorreyagrandisMerrillii)为红豆杉科榧属常绿植物[1],是榧树中经人工培育而成的一个优良种,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是重要的木本油料,在维护国家粮油安全上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香榧分布于浙江省会稽山区的嵊州、诸暨、东阳、绍兴等地,其中,诸暨为全国香榧主要商品基地,其数量最多。黎章矩等[2-3]研究发现,香榧营养价值高,蛋白质、氨基酸、矿物质和不饱和脂肪酸等营养成分极其丰富,具有软化血管、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美容等功效。香榧的营养价值丰富,保健功能强大,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青睐。近几年,浙江省香榧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围绕促进浙江省香榧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对其产业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

1 发展现状

1.1 政府推动,种植面积有了新突破

浙江省自2014年提出“香榧南扩”战略以来,香榧分布区由原来会稽山脉向浙西南延伸,面积也逐年扩大。据统计,截至2019年,浙江省香榧种植面积达4.8万hm2。其中:2008年前老龄林2.667万hm2,新造林2.133万hm2;杭州、丽水地区香榧种植面积分别为1万和0.933万hm2,82%为新造林,产量从2009年的2 325 t提升至2018年的6 000 t,产值从4.1亿元提高到18亿元,发展速度位居山地经济林之首。预计2020年,浙江省香榧产业全面进入丰产期,充分说明“香榧南扩”战略和“一亩山万元钱”行动的实施,优化了浙江省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布局,促进了香榧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浙江省浙西南山区精准帮扶、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维护了国家粮油安全。

1.2 品质保证,产业链有了新延伸

把提升香榧品质作为香榧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工作来抓,从源头上把关香榧品质。将香榧林地绿色生态管护作为常态工作,提倡科学合理施肥、绿色生态管护。通过举办香榧栽培技术宣讲班,有效提升了香榧产区科学管护水平。依托浙江农林大学、浙江省林科院共同开展香榧林地土壤检测与监测工作,在香榧主产区抽取土壤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全面掌握香榧主产区土壤肥力情况,探索建立香榧产区土壤肥力可追溯系统,实时掌握施肥动态,建成科学、高效、绿色、生态的香榧林地施肥体系。香榧营养丰富,富含膳食纤维、碳水化合物、易吸收脂肪、优质蛋白质、葡萄糖、多种维生素及17种微量矿物元素等。香榧还具有较高的保健与药用价值,在润泽肌肤、延缓衰老、抑菌抗氧、排毒美白、保护视力、降血脂血糖、化痰止咳等方面有较好的功效,且天然无毒副作用。香榧木可以制作高档棋盘、家具,香榧果还可以榨取高级营养食用油,假种皮可提取紫杉醇、提炼香榧精油,树皮可以提取单宁等,可以说香榧树浑身是宝。

1.3 深化改革,经营模式呈现新形式

通过调研发现,随着浙江省林权制度的改革,分山到户,林权有序合法流转,香榧产业的经营模式也有了创新,合作社+基地+农户成为经营的主要形式。据统计,浙江省共有香榧合作社203个,合作社通过林地流转或林权入股等形式,将零散的林地集中连片起来,统一栽植、统一管理、统一采摘、统一品牌,实现香榧生产的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和品牌化,林地变股权,农户当股东,林农年年享有分红。近几年,香榧产区依托独特而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通过创建香榧国家森林公园、香榧博物馆、香榧主题公园,助力打造健康养生、休闲度假产业为核心的香榧特色小镇。例如,作为“中国香榧之乡”的赵家镇更是依托香榧这个最大优势,推出“生态+”“旅游+”的发展新模式,开创具有榧乡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通过举办以香榧为主题的节会,发展生态游、观光游、体验游、采摘游等,举办各类邀请赛,吸引游客近万人。赵家镇在充分发挥香榧的生态和品牌优势基础上,至目前已发展农家乐50多家,床位1 600多个,餐位4 000多个,年接待游客达50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近亿元,香榧旅游业及文化产业发展迅速,成为诸暨市香榧产业的一大亮点。

2 存在问题

2.1 政策不统一,发展不平衡

由于发展香榧涉及政府、行业主管部门与千家万户,各个环节的思想观念、经济条件、劳动力状况各不相同,因而对发展香榧的认识程度、支持程度和积极性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基地的面积、质量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距,好的林相整齐、基础设施完善,遮阳、施肥等管理技术到位;差的苗木参差不齐,管理粗放。

2.2 良种缺乏更新,产量不稳定

俗话说“种地选良种,一垄顶两垄”,良种是香榧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近几年,由于香榧的产量低且不稳,使榧农经营的积极性不高,香榧育苗及造林的成功率较低,经营周期长,制约了香榧的人工栽培,良种繁育基地少,缺少优良种苗与接穗,成为林农种植香榧的首要不利因素。林业种苗管理机构、科研院所针对香榧种质长期以来良种缺乏、繁育困难、结实迟、产量低等问题,加大了对香榧良种的联合科研攻关,组织育种专家进行了大量试验,利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基因工程和无性繁殖等手段,筛选出了细榧等具有优良性状的香榧良种。香榧良种推广和高效栽培技术的推行,促进了香榧产业的稳步发展。

2.3 田间管理不到位,成活率、保存率较低

三分栽、七分管,栽后管理是香榧成活和高产的关键。香榧幼苗生长慢,投产迟,香榧1~2年生嫁接幼苗封顶早,生长缓慢,管护要求比较高,需要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幼树,夏天气温较高,禁止除草,有条件需搭建遮阳网,避免叶面被灼伤。避免同质化管理,实施精细化管理,不同幼林、不同植株、不同坡向、不同海拔采用不同的管理措施。前几年,松阳县玉岩镇余叶村从诸暨引种香榧2 000株,由于管理不善,当时造林成活率极低,只有20%,现在保存率不到5%。

2.4 标准化程度低,品牌不响

由于香榧主产区诸暨、东阳、嵊州、绍兴等都有较大的企业参与香榧产业的发展,因此,对资金投入、政策导向和示范带动作用明显,如浙江冠军食品有限公司已通过了ISO9001∶2000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论证,目前正在进行QS认证。有的香榧品牌也具有一定规模和知名度,如浙江冠军食品有限公司、浙江康大实业有限公司等,它们在产品加工、市场销售、品牌培育上都比较成功,成为香榧产业的龙头。但大多数都属家庭作坊式企业,加工设备简单、环境较差等,加工方法不科学,产品质量与安全难以得到保证,香榧品牌易受损害,有时为了抢夺资源,往往引起恶性竞争,对于香榧打响品牌,抢占国际市场,提高竞争力不利。

3 对策及建议

在浙江省香榧产业迅速发展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如管理较为粗放,综合效益较低,香榧的功能、价值没有得到充分挖掘和体现。针对这些现状,要大力发展香榧产业,必须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落实科技创新驱动理念,推行良种良法,发展生态复合的新型栽培模式,通过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等措施,着力提高香榧栽培技术水平,促进浙江省香榧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

3.1 把好规划关

根据香榧的生物学特性和各地的自然条件,科学规划,因地制宜选好造林地。从浙江省榧树资源分布看,全省绝大多数县市都可以发展香榧,发展重点应在会稽山区、天台山区、天目山区,以及浙西南丽水地区,在这些地区海拔200~800 m(浙南1 000 m)地段适宜发展香榧;在高温强光照的低丘地区应选择植被保留较好、环境较阴湿的地段造林,并要采取遮阳保湿措施,保证香榧顺利度过幼年期。

3.2 把好良种关

良种是香榧高产丰产的基础,是生态化栽培的关键。香榧是目前生产上唯一使用的品种,已有1 000多年的历史,品种退化和分离在所难免。近几年,在香榧良种选育上,各科研院所进行了大量的育种实验,选育出了细榧、珍珠榧、大长榧等优良品种和无性系。因此,要把推广香榧良种造林作为香榧生态化栽培的有力抓手,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3.3 把好管理关

管理出效益同样适用于农林生产。只有精细化管理,香榧才能长得好,香榧的品质才能高。科学规范的林间管理是种好香榧的重要保障,香榧造林存在成活率低、保存率低的难题,关键还是幼林时期管理不科学、不到位造成的。造林之后,由于没有适量修剪、没有搭遮阳网、没有踏实等技术措施,导致刚出圃的香榧苗根系尚未舒展、吸水力下降、耐旱性差。光、温、水、气、肥是香榧生长的五要素,要根据香榧不同生长期的生理特性合理安排农事活动,通过因地制宜、榧粮(茶)间作、配方施肥、生态防虫防病等管理措施,促进香榧高效生态复合经营。

3.4 把好质量和品牌关

只有提品质才能创品牌,优质的产品是管出来的,要牢固树立质量安全意识,把“产出来”和“管出来”结合起来,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加强对香榧生产、加工、储存、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监管,强化检验检测和执法能力建设,落实林产品质量安全“一岗双责”制度。要重视栽培管理这个技术环节,总结推广管用、简便、易学的栽培管理技术,实行统一的技术规程,实现种苗标准化、整地标准化、种植标准化、修剪标准化,加快制订、推广香榧复合经营模式的地方标准。重视香榧品牌建设,打造具有较高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香榧品牌。

猜你喜欢
香榧浙江省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初心》
浙江省温州市籀园小学
老 爸 和香榧
老爸和香榧
浙江省特级教师
——吴淼峰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东阳香榧变身“财富树”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开化墩南古香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