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导管灌注联合穴位按摩治疗急性乳腺炎临床效果观察

2020-01-14 02:18张容石国凤通讯作者罗窅常玲陶静杨冠娇周永红
医药前沿 2019年35期
关键词:红肿乳腺炎乳腺

张容 石国凤(通讯作者) 罗窅 常玲 陶静 杨冠娇 周永红

(1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 贵阳 550025)

(2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乳腺科 贵州 贵阳 550003)

(3贵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贵州 贵阳 550002)

急性乳腺炎是哺乳期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高达3%—20%[1]。该病好发于初产妇,一般发生于产后3-4周,初期主要症状为乳房肿胀、局部硬结、乳汁分泌不畅、进而出现红肿热痛等症状,早期未形成脓肿,但治疗不及时晚期极可致脓肿形成甚至败血症的发生[2]。国内外西医治疗急性乳腺炎主要使用抗生素,有一定疗效,但近年来由于抗生素滥用导致细菌耐药问题日益严重,且药物可能通过血乳屏障进入乳汁,长期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对婴儿健康可能产生各种不良影响[3]。乳腺导管灌注治疗是指借助一定材料沿输乳孔插入乳腺导管,将相应药物预留在导管内,达到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治疗上采用一次性乳管灌注器或乳管镜,成本高,操作复杂,经济支出相对较大。穴位按摩能够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激发经络之气,以达到通经活络,疏通乳汁的功效。本研究采用留置针导管灌注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通过观察干预前后产妇乳房疼痛情况、乳房红肿面积、乳腺管通畅度等的影响,评估留置针导管灌注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初期的疗效。目的在于为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提供新思路。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2018年10月本院乳腺科收治的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哺乳期患者;(2)急性乳腺炎初期患者;(3)初次就诊,之前未接受任何治疗;(4)知晓同意并自愿参与本研究者。排除标准:(1)体温>38.5℃;(2)白细胞计数>10x109;(3)非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患者;(4)成脓期患者;(5)合并脓毒血症或其他感染性疾病者;(6)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和造血系统疾病者;(7)隆乳术后哺乳期乳腺炎患者;(8)妊娠期乳腺炎患者;(9)精神疾病患者,不同意参与本研究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试验A组(n=32)、试验B组(n=32)与对照C组(n=32)。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

1.2 治疗方法

试验A组:常规护理+穴位按摩疗法。(1)给予常规护理;(2)穴位按摩方法:按摩前,调节产妇情绪,使其心情放松,平卧,裸露胸部,胸部以下盖被以防着凉,操作者清洁双手,用温水清洁乳房、乳头、乳晕,取少泽、膻中、乳根、内关、太冲、肩井穴进行点按,每穴位进行60秒,共计12分钟,每天2次,3 天为1个疗程。膻中行气活血;肩井理气散结,活血化瘀;少泽通经活络、益气养血;乳根通乳化瘀,宣肺利气;内关理气止痛;太冲行气解郁[4]。

试验B组:常规护理+穴位按摩+导管灌注。(1)给予常规护理;(2)穴位按摩;(3)导管灌注操作如下:治疗前,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告知其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治疗部位发生感染,碘伏0.5%消毒铺敷后,轻提拉乳头,挤压乳晕位置,挤出乳汁判断溢乳孔位置,选择18G留置针,留置针连接注射器排气后将留置针针芯退出少许,延输乳孔插入留置针,旋转留置针扩张乳孔,垂直缓慢推入留置针,插入约1厘米时,退出针芯,推注麻药利多卡扩张导管,起到镇痛的作用,再缓慢送入少许导管,注入灌注液。(局麻药:2%利多卡因5ml;灌注液配方:糜蛋白酶4000单位/瓶+生理盐水100ml备用,将上述药物充分溶解后备用)保存10分钟,向乳头处挤推,反复多次,排除淤积的乳汁直至排出物呈清水样。导管灌注1次/天,3 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判断疗效。

对照C组:给予乳房按摩,手法排乳,乳房按摩前可先用毛巾温敷,在患侧乳房上涂少许润滑油,先轻揪乳头数次,用五指从乳房四周轻柔地向乳头方向按摩,将郁滞的乳汁渐渐推出[5]。穿戴合适的哺乳罩,保持乳头清洁,按需哺乳,婴儿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注重婴儿口腔卫生,每次哺乳后要注意清洁乳头及乳晕。心理护理包括指导产妇拥有足够的信心,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缓解患者的担忧和恐惧,取得良好的配合。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疗效

观察记录三组治疗前后的体温及疼痛评分变化,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乳房疼痛情况采用数字评定量表[6],0分:无疼痛;1~3分:轻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乳房红肿面积变化,以软尺测量,双侧病变者计算两侧红肿面积的平平均。0分:无红肿;1分:红肿面积最大直径<3cm;2分:红肿面积最大直径3~6cm;3分:红肿面积最大直径>6cm[7]。观察治疗后乳腺管通畅度,判定为显著:乳汁排出通畅,乳腺管疏通,挤奶时乳汁大多数可从乳腺管外口喷出;好转:乳腺管部分疏通,挤奶时乳汁射出或滴出;无效:挤奶时仅有少量乳汁挤出或滴出[8]。疗效判断标准[9],(1)显著:乳房红肿、疼痛消失、排乳恢复通畅;(2)好转:乳房疼痛减轻,肿块缩小,排乳通畅。(3)无效: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肿块未见缩小,排乳不通,病情进展至成脓。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2.0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以均数和标准差表示。

2.结果

2.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试验A组年龄22-40岁,平均(31.3±4.4)岁;病程4-20天,平均10.7±4.1天。试验B组年龄21-40岁,平均(30.9±5.3)岁;病程3-19天,平均10.7±3.7天。对照C组年龄24-39岁,平均(31.4±4.6)岁;病程4-19天,平均10.8±3.9天。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2.2 三组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体温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B体温(36.5±1.73,P=0.520)与试验A组(36.7±0.23,P=0.184)和对照C组(36.9±0.23)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治疗前后体温变化情况比较(±s,℃)

注:治疗前后,B与A、C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A 32 37.6±0.44 36.7±0.23 B 32 37.6±0.49 36.5±1.73 C 32 37.7±0.5 36.9±0.23

2.3 三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

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B组疼痛评分(1.3±0.5)显著低于试验A组(2.2±0.85,P<0.01)及对照C组(2.7±0.89,P<0.01),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分)

表2 治疗前后疼痛评分比较(±s,分)

注:B与A、C比较,治疗前,P>0.05;治疗后,P<0.05

A 5.4±1.1 2.2±0.85 B 5.1±1.1 1.3±0.5 C 5.1±1.0 2.7±0.89

2.4 三组治疗后乳管疏通程度比较

治疗后试验B组乳管疏通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C组(56%,χ2=12.0,P=0.001),治疗后乳管疏通成显效的比例中,试验B组显著高于试验A组及对照组,见表3。

表3 治疗后乳管疏通程度比较

2.5 三组治疗前红肿面积评分比较

治疗后红肿面积评分比较,治疗后试验B组评分(0.3±0.47),优于试验A组(1.2±0.71,P<0.01)及对照C组(1.4±0.6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治疗前后红肿面积评分

2.6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B组总有效率为91%,显著高于试验A组(69%,χ2=4.73,P=0.03)和对照C组(62%,χ2=7.05,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治疗效果比较

3.讨论

中医认为急性乳腺炎病属于乳痈范畴,病因多以肝气不疏,失于调达,胃经积热,经络不通,气血壅滞,乳汁淤积,热蒸为痈所致,治疗应以清热降火,活血化瘀、通乳消肿为主[10]。中医学认为,急性乳腺炎与肝胃郁热、乳汁淤滞、感受外邪密切相关。按病情发展可分为郁滞期、成脓期、溃后期。本病治疗时机很关键,初期治疗得法可消而散之,若处理不当或延误时机,极易形成脓肿。关于其病因病机《诸病源候论·姬乳候》载“热食汗出,露乳伤风,喜发乳肿,名吹乳,因喜作痈”“因乳汁蓄结,与血相搏,蓄积生热,结聚而成乳痈”。

乳腺导管灌注治疗是指借助一定材料沿输乳孔插入乳腺导管,将相应药物预留在导管内,达到将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灌注的药物具有止痛的作用,抑制管壁炎性细胞浸润和减少管腔内分泌物,使胀痛减轻、包块变软。而且不经血液循环系统,也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钟亚春[11]中药配合纤维乳管镜治疗急性乳腺炎,通过乳管镜冲洗注药直接作用于乳管内,消除阻塞,可解除乳腺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乳管阻塞,有利于炎症消散。陈伟娜等研究者[12]研究乳管冲洗术治疗急性化脓性乳腺炎,总结纤维乳管镜治疗急性乳腺炎早期,有效率为100%。陈炎华[13]总结乳腺导管灌注联合三才理疗法治疗乳腺病,总结治疗乳腺疾病有效率为95.6%。纪元英[14]研究导管灌注治疗对乳腺增生有有非常好的效果。李雪珍等研究者[15]总结清开灵乳管灌洗在早期哺乳期急性乳腺炎总有效率为92%。

使用乳腺导管灌注治疗急性乳腺炎虽有效,但价格昂贵,本研究首次采用留置针导管灌注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哺乳期急性乳腺炎。在传统治疗的形式上融入新的理念,探讨留置针导管灌注联合穴位按摩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疗效,是治疗方法的创新。结合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治疗B组总有效率可达91%,与之前其他导管灌注治疗方案的总有效率相似,显著高于试验B组(69%)和对照C组(62%,χ2 =9.602,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试验B组可有效促进肿块消退,改善相关临床症状。另外,治疗后试验B组乳管疏通总有效率为94%,高于对照组(56%)。虽然治疗后试验B组与A组在乳管疏通总有效率上未见统计学差异,但在治疗后乳管疏通成显效的比例中,试验B组显著高于试验A组及对照组。三组治疗前红肿面积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试验B组评分(0.3±0.47),优于试验A组(1.2±0.71,P<0.01)及对照C组(1.4±0.6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使用导管灌注的方法,利用乳腺组织特有的生理通道进行药物输送,确试能更有效地促进乳管通畅,促进炎症吸收,消除红肿。乳腺导管灌注治疗可使得药物快速向病变部位扩散,有效减少药物剂量,避免全身用药副作用。同时结合穴位按摩,疏通乳房经络,达到调理气血及维持内分泌功能等,达到快速缓解疼痛的目的。从本文研究结果来看,治疗前三组体温、疼痛评分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治疗后试验B组疼痛评分(1.3±0.5)显著低于试验A组(2.2±0.85,P<0.01)及对照C组(2.7±0.89,P<0.01)。且特有的穴位按摩可调节产妇情绪,使其心情放松,取少泽、膻中、乳根、内关、太冲、肩井穴进行点按,膻中行气活血;肩井理气散结,活血化瘀;少泽通经活络、益气养血;乳根通乳化瘀,宣肺利气;内关理气止痛;太冲行气解郁。因此,穴位按摩联合留置针导管灌注治疗,可有效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促进炎症快速吸收,缓解疼痛。治疗后三组体温未见统计学差异,但试验B组平均体温低于另外两组患者平均体温,考虑到本文入组患者例数较少,可能少数患者治疗期间自行通过酒精擦拭物理降温,对体温产生干扰,后续研究中可通过更严格地控制变量,进一步分析本方法对患者治疗前后体温变化的影响。

本研究中利用留置针导管灌注联合穴位按摩的治疗方法,治疗过程无痛苦,无乳管损伤,同时可进行哺乳,有效提升母乳喂养率,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综上所述,留置针导管灌注联合穴位按摩的方法,能有效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功效,促进炎症快速吸收,缓解疼痛,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者病情快速康复,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价值,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红肿乳腺炎乳腺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对其红肿、炎性症状改善时间的影响
体检查出乳腺增生或结节,该怎么办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乳房红肿可预防
躲避蚊子有方法
得了乳腺增生,要怎么办?
牛的乳腺炎和乳腺肿瘤
容易误诊的高回声型乳腺病变
消炎散结通乳汤治疗乳腺炎10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