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洁
摘要:游戏是幼儿最乐于参与的活动,也是幼儿期普遍出现的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可以培养幼儿交往的兴趣与能力。而角色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活动之一,它能满足幼儿向往、想象模仿和实践的心理需要,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幼儿通过自己或与同伴的共同活动,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
关键词:角色游戏;幼儿;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285-01
前言
角色游戏是由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提出主题,自己分配角色和构思内容的一种创造性活动,以此模仿和反映人们的社会活动。角色游戏能加深幼儿对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认识,丰富幼儿对周围生活的感知,可以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的情感和社交能力,极大地丰富了幼儿的知识面,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对全面发展幼儿的素质教育起着重要作用。
1.怎样组织角色游戏
1.1 游戏前。
(1)组织幼儿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丰富幼儿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角色,在游戏中得到体验。
(2)应合理安排游戏时间。为确保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角色游戏的计划应有较大的弹性。
(3)提前制定好游戏计划、周密地考虑好玩具的提供、角色和场地的分配,为幼儿提供充足、可以自由选择并适合开展多种类角色游戏的玩具。
1.2 游戏中。
(1)正确引导,发挥幼儿主观能动性。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是游戏的主人,老师是支持者和引导者,应尊重和充分发挥孩子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间接的指导方法为主,适应游戏的不断变化,根据游戏过程不断的创新游戏情节,提高幼儿积极性和创造性。
(2)在角色游戏中要加强随机教育。幼儿在角色游戏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预料以外的情况,影响游戏顺利进行和效果,这就需要老师及时、有效地进行随机教育,引导游戏继续开展下去。当游戏内容贫乏时,需要老师画龙点睛地启发、诱导,使幼儿创造出丰富多彩地活动;当角色之间有冲突时,老师要及时调节,使游戏有条不紊的进行;当幼儿对游戏失去兴趣时,老师要及时帮助幼儿拓展思路,深化游戏主题。
1.3 游戏后。
(1)在游戏结束后。教育和督促儿童认真收拾和整理好玩具和场地。
(2)组织幼儿评价游戏。为幼儿播放游戏片段,引导孩子评价和讨论在游戏中遇到的困难及如何克服,共同寻找解决办法。有助于幼儿自我意识的增长。
2.角色游戏对幼儿教育的意义
2.1 培养幼儿规则意识,促进其社会性发展。
角色游戏是教育启迪幼儿,合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品质,提高幼儿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教师要通过游戏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育,并积极引导幼儿遵照老师提出的各种规则运用各种角色,使他们接受角色的行为约束,增强自控力,从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2.2 促进幼儿智育发展。
通过有趣、生动的游戏内容,使幼儿易于接受初步的知识和技能。游戏中,幼儿要运用各种感官,仔细看、积极想、认真做,并且还要用语言和动作表达出来,培养了幼儿的积极思维能力,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智力开发。
2.3 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幼儿掌握的一些生活技能及生活经验,在角色游戏场景中,会进行还原和复现,使幼儿得到进一步的学习和锻炼,增强其熟练程度,从而减少对成人的依赖性。每个幼儿的心理活动及行为必须和游戏中各角色的职责协调起来,比如所扮演角色中的“医生、理发师、超市管理员”等必须会保管、整理自己的物品并学会预先安排计划等,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管理能力。
2.4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品质。
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着榜样的角色,反复地模仿和体验,充分调动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使幼儿愉快、自觉地克服自己的缺点,从而促进幼儿良好行为品质的形成。
2.5 体验快乐的情绪及成功的喜悦。
幼儿按自己的愿望选择游戏主题、角色、伙伴、材料,通过角色游戏主题的开展能够消除部分幼儿入园时的消极情绪。使幼儿能够体验到快乐的情绪。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把自己所想、所知、所感,通过游戏充分表现出来。每位幼儿都是游戏中的主角,在教师的关注与鼓励下,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启迪幼儿思维,激发其创造性,积极鼓励幼儿创新,为幼儿营造一种宽松、自由、愉快的心理氛围,使幼儿无拘无束,增加幼儿思维与探索的自由度。对幼儿创造活动的成果,要给予肯定,用满意、赞赏和鼓励来强化幼儿对创造活动的兴趣。对于不同水平幼儿的指导应有所不同,使每个幼儿的创造性在各自水平上都有所发展。角色游戏是最适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游戏之一,它能对幼儿的发展起到多方面的促进作用,这也正是游戏对幼儿发展的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 郑健成主编.《学前教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
[2] 陳帼眉,冯晓霞,庞丽娟编著.《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