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体育教学对初中生心理健康的正向引导

2020-01-13 09:08胡龙江
读与写·中旬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初中生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胡龙江

摘要:初中体育学科的新课程标准把“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作为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希望体育教师能够通过体育课程缓解学生们的学业压力并对学生们进行正向的心理健康的引导,让他们具备一定的抗挫败能力,拥有自信,自立自强,勇于拼搏,拥有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学会合作互助,具有健全的人格和体魄。

关键词:体育教学;初中生;心理健康;正向引导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02-0266-01

当前的初中生受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没有经过生活的锤炼,养尊处优且孤僻任性,加之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不仅自私而且没有抗打击能力,一遇到需要付出辛苦的事情就想逃避,一遇到挫败就一蹶不振,从自信满满到自卑自弃。很多孩子没有集体的观念,与他人相处也从不愿让步。这种个性的表现其实对学生们健全人格的形成极为不利,甚至很多人因为学业以及与他人相处的问题而导致不健康的心理产生。而体育课程以体育锻炼和体育技能的学习为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正向引导初中生的心理行为和外在表现,让他们逐渐释放内心压力,具备健康的心理。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应该采取如下措施以正向引导初中生的心理走向:

1.体育教学能引导初中生走向自信和自强

在初中教育阶段,受家庭环境、个性特征以及文化课成绩的影响,由成绩优秀或者说得过去到一落千丈的学生比比皆是;由自信走向自卑的学生也有很多。面对屡战屡败的局面,能够抗压的初中生非常少,从内心中他们渴望摆脱苦学的状态,放纵自己。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有目的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们重拾自信,走向自强。

体育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学生们展示体育竞技的魅力,让他们观看田径运动、体操运动、奥运盛会,当学生们感受到体育运动员为国争光的荣耀和竞技运动的刺激时,再通过平时这些运动员的训练场景让学生们明白,要想成功不付出辛苦和努力是难以做到的。当学生们看到姚明接受采访时的自信、刘国梁说乒乓球队买菜的都是冠军的骄傲时,体育教师会让学生们懂得自信源自平时训练的一点一滴的积累,没有人不经历失败,没有人会一下子就成功。学生们就会把失败看成寻常事,会有一股我也可以重来的激情。

而笔者曾经有过这样的体验:以跳山羊为例给学生们讲解自信以及努力的重要性。在跳山羊环节,有的学生会心生胆怯,一到该上手起跳的时候,就跳不起来,或者做做样子,或者就跳到旁边。笔者一边给这样的学生做标准的示范,一边给他们做心理辅导,让他们以尝试开始,在跳不起来的瞬间让辅助的学生们旁边托他们一把,这样一来,一次跳过,学生就会有自己能行的一点儿火种,当他们一次次试跳并越来越娴熟的时候,教师暗示旁边辅助的学生看情况放手,当学生突然发现自己不用别人帮助也能做的时候,就会非常高兴且内心中重塑参与这项体育活动的信心。同理,教师也告诉学生们只要自己从基本的知识和概念做起,一个知识点一个技能地学,多思多问,先找助手,娴熟了就自己探究,任何文化课也会由难转易,学生们也会逐渐重塑信心。自卑和胆怯就是一种阻碍,但是却在努力和奋进面前成为紙老虎。

后来这个班的班主任告诉笔者,班级内忽然起了一阵奋斗不止打击纸老虎的风气,很多平时自卑自弃的学生开始问问题了,班风和学风也焕然一新,追根究底之下才知道是体育课上受了学生跳山羊运动项目操练过程的启发。由此可知,体育教学也确实能够引导初中生走向自信和自强。

2.体育教学能引导初中生互助合作

初中生自负孤傲的性格造成他们不擅长互助与合作,而体育运动项目中有很多团体项目,学生们需要互助合作才能够实现团队集体的胜利。但是,在团体活动中,教师在分组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到每小组成员的身体素质和竞技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要综合考虑学生间彼此的交际情况,不能让学生们在分组时因彼此的交往隔阂而导致内讧的发生。其次,教师要教导学生互助合作的基础是信任和宽容,没有信任,学生们就难以放手,整个集体的规划就难以实现;没有宽容,在团体活动中偶尔的失误虽然可能会影响对抗形势的变化,但是能力有限,情况也会随时变化,没有人会完美地按照原先设定的计划开展活动。对学生的正确引导能够让团体活动组织得当,实施顺畅,增进彼此间的友谊,学会取长补短和优势互补,明白集体力量的庞大,从而愿意分享互助,愿意合作,并在文化课的各种小组活动和互助交流中如鱼得水。

3.体育教学能引导初中生拥有集体荣誉感

当今的学生缺乏集体归属感和荣誉感,因此,在班级活动中不积极,对互助合作等教学模式没有参与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消极心理的典型代表之一。而体育本身不仅是体能和技能的锻炼渠道,也是集体荣誉诞生的地方。纵观世界上的体育赛事,体育运动员获得个人荣誉的同时无一不是在为队争光,为国争光。因此,体育教师要借助各种团体竞赛活动让学生们感受到集体的凝聚力,感受到集体的归属感和荣誉感。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春季运动会等体育活动都是极好地引导学生们从自私、自闭、自骄自傲的狭隘心理中走出,逐渐懂得自谦、开放、懂得合作共赢、以集体利益为先导的好学生。笔者为此曾经让所教班级的每个小组自行商讨制定属于自己组独有的组旗和组徽,一旦进行团体活动,学生们的口号响亮,组旗挥舞得起劲。连他们班主任都说,在笔者体育课堂竞技活动的推动下,班级的宿舍卫生和班级卫生都名次靠前了,说明每个人都开始有了班级荣誉感,愿意为集体的荣誉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综上所述,在应试教育模式下,初中体育课虽然并没有文化课重要,但是它能够通过体育活动改变学生们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引导他们朝着自信、自强、奋进拼搏的方向发展,并教会他们懂得合作互助,拥有集体的归属感,以为集体奉献一份力量而自豪。这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和引导行为不仅对文化课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们有了一个健康的心理发展方向,为他们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初中生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